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研究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巴蜀书社  作者:陈会兵  页数:359  
Tag标签:无  

前言

  汉语语音研究大多以常规的声、韵、调和音理为研究对象,而对特殊读音较少在意。  所谓特殊读音即异于正常读音的语音。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正常语音材料无法解释的地方,特殊读音也许可以大显神通。如此说来,正常读音是“礼”,特殊读音则是“野”。“礼”显示通则,“野”显示变例。特殊读音可以补正常读音之不备。  特殊读音就其来源来讲,也许并不特殊,与正常读音并没有两样。由于它代表的语词的特殊性,故没有按正常语音的演变规则演变,因而显得特殊。如专有名词的古人名、地名,根据人名随主读的原则,不能随正常语音演变而改变其语音,故形成了特殊读音。《史记·南越列传》有金日晨碑,“日碑”二字今读作midi,日,《广韵》音人质切,日母开口三等,质韵字;碑,《广韵》音都奚切,端母,开口四等,齐韵字。

内容概要

本课题所探讨的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是在我国古代文献里存在的异读字(词)、多音字(词)、假借字,破读音、押韵读音、外来词语专有名词的读音、古人名古地名古官名以及文字演变引起的歧异读音等等,这些读音或者超出语音演变一般规律或者不符合现代汉语语音规范。这些有几个读音的词(字),我们一般以符合语音演变规律的或者最习用的读法为“正读”,而以特别、少见的读法为“变读”。即把一个字的本来读音以外的其他读音叫做特殊读音。    这些特殊读音来源十分复杂,是汉语语音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剩余。这些“剩余”的特殊读音,有些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或作用,成为语言中的有效成分,这是应该予以认可的;.还有一些则仅仅是没有意义的“剩余”,成为语言中的赘疣,自然是应该予以清除的。    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是汉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语言现象,它体现着丰富而复杂的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规律,包含着汉语文化的历史存留。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涉及语音、词汇、语法、语用、语义等语言要素,它是语言发展和语音发展规律的例外。“例外考验规律”,“不规则变化本身一定有一种规则,问题在于怎样发现它”(维尔纳)。在旧规则看来不规则的例外实际上可能隐含着不被人发现的规则或者产生了新的规则,只不过人们还没有认识或总结出来罢了。    例外隐含着不被人发现和掌握的规律,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线索,是汉语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现代汉语的特殊读音有历史的来源,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汉语史的研究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规范提供借鉴。    本书试图在继承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古”和“溯源”的方法探讨汉语特殊读音产生的原因,探索其产生的时代;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揭示特殊读音蕴涵的语言现象和规律,为汉语语音规范化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些参照。    具体说来,本课题所做的工作可以概括如下:    甲、以《说文解字》、《经典释文》、《广韵》、《集韵》、《康熙字典》等字典辞书以及历代经籍注疏作为语料来源,了解古书中特殊词语的概貌,探讨汉语特殊词语的来源和流变。    乙、分析上述几部字典辞书所载特殊读音与非特殊读音之间的语音关系,以期据此了解汉语语音的演变轨迹。    丙、探讨特殊读音产生的原因及其蕴涵的语言现象和规律,为汉语语言学理论提供现实的材料。    丁、通过对古书中特殊读音的研究,为现代汉语语音规范化提供材料和历史的借鉴。    本书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绪论。二、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产生的原因和时代。三、字典辞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研究。四、专有名词特殊读音研究。五、古书中的破读音研究。六、古书中的假借读音研究。七、文字形体造成的特殊读音。八、古诗词、古韵文押韵读音研究。九、古书中特殊词语的读音研究与现代汉语拼音规范化问题。十、小结。

作者简介

陈会兵,男,生于1967年2月,重庆奉节人,文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在站博士后,重庆三蛱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汉语史、中国语言学史和中国古典文献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在《学术论坛》、《北方论丛》、《宁夏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汉字文化》、《中国语文研究》等各类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主研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特殊读音及其历时演变》等国家和省部级等研究课题10余项。

书籍目录

序内容提要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目的与任务    一、义界:特殊读音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本课题研究的任务    四、前人研究概况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基本理论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本课题研究的材料来源  第四节  特殊读音与非特殊读音的关系第二章  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产生的原因和时代  第一节特殊读音产生的原因    一、区别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产生的特殊读音    二、古书训诂产生的特殊读音    三、语际借用形成的特殊读音    四、语音演变规律例外产生的特殊读音    五、文字发展造成又读    六、文字假借造成的特殊读音    七、存古    八、其他原因造成的异读  第二节  人们对读音分化的认识    一、古人对特殊读音的表述    二、古人对读音分化的认识和处理    三、读音分化的语言学分析  第三节  特殊读音产生的时代  第四节  古书中特殊读音的演变    一、语音方面    二、词义方面    三、语法方面第三章  字典辞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研究  第一节  古代字典辞书对特殊读音的记录    一、具有规范意识的字典辞书的注音    二、具有资料性质的字典辞书的注音    三、反映语音变化的字典辞书的注音  第二节  现代字典辞书的注音    一、现代字典辞书的分科    二、现代字典辞书对古书中特殊读音的扬弃    三、现代字典辞书对古书中特殊读音处理的成绩    四、现代字典辞书对古书中特殊读音处理的不足第四章  专有名词特殊读音研究  第一节  专有名词的特殊读音    一、保留古音    二、少数民族译音、外语译音  第二节  专有名词特殊读音的处理    一、对古音的处理    二、对译音的处理第五章  古书中的破读音研究  第一节  破读  第二节  人们对破读音的认识  第三节  破读的语言学分析  第四节  对破读音的处理第六章  古书中的假借读音研究  第一节假借的来源和实质    一、假借    二、前人对通假字的注解    三、假借字蕴涵的语言现象和规律  第二节假借字读音的处理    一、假借字与本字的关系    二、假借字的读音问题    三、假借字读音的处理第七章  文字形体造成的特殊读音  第一节  异体字  古今字  繁简字    一、异体字    二、古今字    三、繁简字  第二节  同形字  第三节  汉字形体分化与特殊读音  第四节  文字形体演变所体现的语言现象和规律  第五节  汉字形体发展与读音问题第八章  古诗词、古韵文押韵读音研究  第一节  韵脚字的读音问题    一、我国古代诗词韵文的押韵    二、“协句”和“叶音”    三、“协句”和“叶音”批判  第二节  平仄对仗引起的读音问题    一、平仄    二、为了押韵和平仄而出现的古诗特殊的用词和语法现象  第三节  现代汉语对押韵和平仄读音的处理第九章  古书中特殊词语的读音研究与汉语拼音规范化问题  第一节  字典辞书和经籍注疏中汉字读音的分歧  第二节  历史上对语音的规范    一、《切韵》出现以前的汉语读音    二、《切韵》的注音    三、《切韵》系韵书的语音规范作用  第三节  汉语拼音规范的确立  小结附录(一)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目的与任务  一、义界:特殊读音  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古书中的词语在书面上多数表现为一个个的字,因而古书中词语的读音一般就表现为字音。原则上,一个词语应该只有一个语音,因而,一个字原则上也应该只有一个读音。但是,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许多词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发展出许多新的读音,记录这些词语的汉字也发展出多种读音,我们把一个字的本来读音以外的其他读音叫做特殊读音。由于汉语历史悠久,而影响汉语发展演变的因素又极其复杂,因而在汉语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就产生了大量的语音演变规律以外的“例外”,这是汉语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剩余。  本课题所探讨的特殊读音是在古书中存在的超出语音演变一般规律、不符合现代汉语语音规范的读音以及大量的异读字(词)、多音字(词)。异读字,是指同一个字(词)在普通话或古书中意义相同以及由一个词发展起来的意义相关而读音有发展关系的词,这些词中有两读或几读的词,我们一般以符合语音演变规律的或者最习用的读法为“正读”,而以特别读法为“变读”,亦即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所提出的“正音”、“变音”。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几个读音,这些读音所代表的意义,有些是相关的,有些是没有关系的,这些异读字、多音字的读音来源十分复杂。这些“剩余”的特殊读音,有些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或作用,成为语言中的有效成分,这是应该予以认可的;还有一些则仅仅是没有意义的“剩余”,成为语言中的赘疣,自然是应该予以清除的。

编辑推荐

  特殊读音是汉语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特殊的视角,通过对这些特殊读音及其历史演变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和整理古代典籍,还可能发现一些其他方法难以了解的语言现象和规律。本书试图在继承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古”和“溯源”的方法探讨汉语特殊读音产生的原因,探索其产生的时代;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揭示特殊读音蕴涵的语言现象和规律,为汉语语音规范化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些参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不错,很细致,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