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化体制与文学关系研究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作者:王红  页数:60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明清文化体制与文学关系研究》包括了文教体制与文学发展、传播体制与文学传播、监察体制与文学发展、文化政策与文学评价。

书籍目录

绪论一、文化体制的影响:文学研究的视角二、明清文化体制与文学关系研究的可能性三、明清文化体制与文学关系研究的深度展开第一章 文教体制与文学发展第一节 “以学校治民”:教育制度与文士教育一、“学校储才,以待科举”:学校科举化与文士培养二、“书院与学校相为表里”:书院官学化与文士培养第二节 “广登进之途”:选十制度与文学发展一、“科目以登进之”:科举制度与文学发展二、“荐举以旁招之”:荐举制度与文学发展第三节 “学而优则仕”:翰林制度与文学发展一、“培养人才,最重翰林”:翰林制度沿革及职能二、“翰林一途,谓之储相”:翰林文人的政治参与三、“藻绘粉饰,必资文臣”:翰林文士与文学发展第二章 传播体制与文学传播第一节 “刻书可以泽人”:图书辑刊与文学传播一、“访求书籍,以资图览”:图书征访与文学传播二、“印刷鬻售,广为流传”:图书抄刻与文学传播第二节 “寓统驭于传播”:图书流通与文学传播一、“掌图书收贮刊辑之事”:图书管理与文学传播二、“广为流传,以光文治”:流通体制与文学传播第三节 “锐意以通四夷”:文化交流与文学传播一、“恩威并济,厚往薄来”:对外政策与文化交流二、“参与东西圣贤之学术”:文化交流与文学传播三、“翻译文字,颁行中外”:文学翻译与文学传播第三章 监察体制与文学发展第一节 “详议国是,均平政刑”:监察体制与文化监察一、“天子耳目,风纪之司”:监察体制与文化监督二、“攻讦诗书,指摘字句”:监察体制与文字之狱第二节 “创制立法,天子之事”:律令体制与文艺法规一、“以德化民,以刑弼教”:立法精神与律令体制二、“化导士习,养育人才”:《钦定学政全书》与文学发展三、“严申功令,预绝弊源”:《钦定科场条例》第四章 文化政策与文学评价结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三,“洞学科举”还为一些生员争取了人仕的机会。随着书院在培养科举人才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书院诸生逐渐成为地方举人的来源之一,“大都得之书院者为多”。有的书院甚至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了一定的特权,举行所谓“洞学科举”,最为典型的就是白鹭洲、白鹿洞两书院获得保举生徒直接参加乡试的名额,“书院即有科举”,这也意味着书院生员在科考资格方面获得了与官学生员等同的地位。到了清代,“洞学科举”更为普遍,如康熙年间,白鹭洲书院许于科举定额外“另赐录一榜”,豫章书院获九名员额,即使边远的青海三川书院也有科考名额,“每科岁考取文武生员三名”。政府给予一些书院参加乡试名额的举动,鼓舞书院继续积极开展科举教学,也调动了士子应试人仕的积极性,但书院学子的这种人仕机会毕竟是相当小的,且它容易使得学子沉迷举业,消磨了他们的学术研究能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明清文化体制与文学关系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