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巴蜀书社  作者:唐嘉  页数:40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在综合考察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围绕东晋宋齐梁陈时期比丘尼僧团建设状况、比丘尼受戒与修行特点、比丘尼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文本与女性信仰的关系展开研究,全面呈现中国早期比丘尼僧团的发展脉络,确立其在比丘尼史与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与重要意义。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第一节 文献综述第二节 文献分类及研究方法一 文献分类二 研究方法第二章 东晋宋齐梁陈社会文化的情境与语境第一节 灾难频发与佛教发展一 天灾与战乱促进佛教发展二 借助宗教力量应对灾难第二节 文化调适一 儒家文化衰落二 谶纬方术盛行与佛教早期发展三 儒释道文化调适第三节 东晋宋齐梁陈女性地位对比丘尼发展的影响一 从倡导孝道下母亲地位的提升反观女性困境二 女巫与比丘尼现象三 女性社会地位变化与中国比丘尼的发展第四节 各时期佛教政策的特点与比丘尼僧团发展一 确立佛教合法地位——东晋时期二 佛教自由传播及其弊端显现——刘宋时期三 佛教限制运动展开——南齐时期四 “皇帝菩萨”倡导佛教——萧梁时期五 提倡佛教与整顿教风并行——南陈时期第三章 寺院与僧团基本情况统计第一节 尼寺基本情况统计一 东晋新建尼寺统计二 刘宋新建尼寺统计三 南齐新建尼寺统计四 萧梁新建尼寺统计五 陈朝新建尼寺统计六 北朝尼寺统计第二节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统计一 东晋比丘尼基本资料统计二 刘宋比丘尼基本资料统计三 南齐比丘尼基本资料统计四 萧梁比丘尼基本资料统计五 南陈比丘尼基本资料统计六 北朝比丘尼基本资料统计七 各时期比丘尼特点与南北差异第三节 比丘尼管理者与寺院经济来源一 比丘尼管理职位二 寺院经济来源第四章 比丘尼受戒考第一节 部派律藏概说一 制戒缘起二 戒律的沿革与流变三 隋前译集比丘尼戒律系统第二节 比丘尼戒本主要内容比较一 波罗夷二 僧伽婆尸沙三 尼萨耆波逸提四 波夜提五 波罗提提舍尼六 众学法七 灭净法第三节 比丘尼受戒群体考察一 建康地区二 吴郡、会稽地区三 江陵地区四 彭城、广陵地区五 其他地区第五章 比丘尼修行第一节 传译经典与女性修行一 东汉两晋南北朝传译以女性为主体的经典统计二 经典与女性信仰的关系第二节 比丘尼修行群体考察一 建康地区二 吴郡、会稽地区三 江陵地区四 彭城、广陵地区五 其他地区第三节 以《法华经》为中心的信仰一 《法华经》与各菩萨信仰二 《法华经》对塔的重视三 《法华经》与比丘尼修行第四节 习禅与持律一 禅法传承二 比丘尼习禅特点第六章 佛教的终极追求第一节 净土信仰一 弥勒净土二 弥陀净土第二节 宗教殉道者——东晋宋齐梁陈僧尼梵身现象考察一 比丘尼焚身现象二 比丘僧焚身现象三 僧尼焚身原因探析四 禁杀与殉道的调适第七章 专案研究第一节 中国比丘尼合法性的确立——尼净捡受戒考一 “十戒”与“比丘尼五百戒”二 受戒的合法性考察三 净捡何以是中国第一个比丘尼第二节 东晋比丘尼与士族的交往——以简静寺支妙音为例一 支妙音与士族二 支妙音参与的东晋党争三 东晋女性地位提升的反映第三节 中国比丘尼重受戒考——以景福寺为中心一 比丘尼重受戒二 狮子国比丘尼为中国比丘尼重授戒因缘考三 南林寺二部重受戒的影响第四节 略论禅林寺净秀尼一 净秀尼生平二 出家及受戒三 持律与往生第五节 “八敬法”再检视一 “八敬法”的主要内容二 “八敬法”形成原因探讨三 “八敬法”存在的可行性第六节 佛教“转女成男”性别意识分析一 律典中“转女成男”的生理性别转换二 大乘佛教“转女成男”的超越性别意识——以《佛说转女身经》为例第七节 《弥勒为女身经》与女性佛教信仰一 历代目录所见《弥勒为女身经》二 《弥勒为女身经》现存入藏经文三 早期翻译经典中弥勒与女性的关系结语附录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大事年表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以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为基础展开,试图展示并说明特定社会及文化语境对宗教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创立的最初阶段,通过佛经的翻译及中国僧人对佛教义理的解释体系,从教义上完成了佛教中国化最主要的方面。这一时期,得力于中外僧人的共同努力,也得力于佛教信众的虔诚信仰,中国佛教僧团得以合法化,佛教也因此社会化。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最终为中国主流社会所接纳,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磨合是分不开的。佛教的这一成功转型在隋唐时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