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康中学史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作者:陈子文  页数:190  

内容概要

  永康中学,是永康人心目中的邑内最高学府,是家乡几代莘莘学子向往的圣地,也是哺育培植永康数以万计人才的大摇篮。老校长胡侯锡(子康)先生,在永康乃至金华很有名望、很有威信,是一位深受全县人民、全校师生衷心爱戴的教育家。  记忆中,母校“永康中学”坐落在永康县城千年古街——“西街”的北侧。出学校北门不远是金温公路,往北是望不到边的丘陵沃野。每当春夏之际,尤其是丰收的秋季,这里野花遍地,微风中乌桕摇曳着紫黄色的树叶,天空不时有多彩的鸟儿飞过……今日,母校校园更是香樟遮天,梧桐荫地,翠竹雪松,芭蕉棕榈,错落有致。优美的学习环境,滋育着永中学子健康快乐成长,笑声掌声不时在课堂上响起。

书籍目录

序概述第一编 摇曳的灯火(1840-1912)第一章 永康试院第一节 二修试院第二节 胡凤丹第三节 崇善祠附录一、试院二、崇善祠碑记三、重建试院落成记四、五十小像自赞第二编 凝重的脚步(1912-1949)第二章 创办初始第一节 县立中学校第二节 改制第三节 学生民主运动附录永康县立初级中学校董事会规则第三章 规范办学第一节 完善学校规程第二节 课程会考制度第三节 学生教育活动第四节 女子师范并入附录一、永康县立初级中学学生自治会章 程二、浙江省永康县立初级中学学则第四章 在抗战中发展第一节 抗战中诞生的校歌第二节 迁校李店第三节 迁校后吴第五章 从复兴到衰落第一节 五峰学会第二节 学生风潮第三节 扩建未果第四节 教育名家胡侯锡附录一、永康简易师范简史二、 《永中同学》刊首语三、胡子康先生的晚年生涯第三编 曲折的航道(1949- )第六章 旧教育改造与新教育制度建立第一节 变革之初第二节 工读助学第三节 教制改革第四节 教师思想改造……大事记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永康试院  我国试院之修建,始见于唐朝。武周年间(690-704)武则天称帝,继唐太宗之后开进士科取仕,当时在长安已有试院之建。各府州也建有试院,以容纳参加科举考试的生员学子。  永康原先并无试院,只有学宫,原为唐朝孔庙(先圣庙)旧址。北宋崇宁元年( 1102),皇帝下诏,凡郡县都应在原有孔庙基础上建立学宫,作为地方文教基地,以培植科举人才。北宋政和四年( 1114),永康知县周虎臣在县治西37步先圣庙原址上进行扩建。  第一节 二修试院  自明迄清初,历代均对学宫有所扩大营葺,但一直未曾修建试院。清乾隆、嘉庆以后,人口增加,生员日众。每年全县数百名童生参加考试,都只得聚集于县衙中,人多地窄,拥挤混乱,管理困难。  一、第一次修造  道光十五年( 1835),乡贤芝英溪岸人胡仁楷捐赠己田60余亩,在本村办起培文书院,建屋20余楹,延请当地德高望重的名师任教。后来胡仁楷又与其子胡凤丹、胡凤韶等捐助田产220余亩,以每年收的租费作为全县童生考试的阅卷资费,以鼓励生员求知向学,减轻贫苦童生的负担。此后应试生员日增,每年多达一千二三百人。童生文试届期,考生齐聚县署,摩肩接踵,人满为患,几乎无法容纳。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一年(1840-1841),永康城乡士绅倡议筹集资金,在县城西街购买地基,开始营造试院。当时永康士民闻风而动,奔走相告,慷慨捐资。如义丰乡周荣青捐助坐落试院头门的地基八分;城内徐圣森捐助大堂前后基址计地六分七厘。试院建于县治西北约140余步的西街,进深60余丈,阔15丈余,共耗费白银17000余两。落成不久,咸丰八年( 1858),太平军石达开部将石镇吉占领永康,与清军湘军总兵周天培部展开拉锯争夺,试院不幸毁于战火。直至同治光绪年间,由于战乱频仍,民生凋敝,试院一直未能得到修复。十多年间,昔时杏坛鞠为茂草,断壁颓垣,残照荒烟,一片衰败之景。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浙江省永康中学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