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门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作者:韩寒  页数:25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通过少年林雨翔的视角,向读者揭示了一个类真实的高中生的生活,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展现开来,体现了学生式的思考、困惑和梦想。韩寒以自己的方式思考着、激动着、愤怒着、抗争着、改变着,透过那些犀利的、尖锐的甚至是刻薄的语言,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天才少年的灵光闪现。

作者简介

  韩寒,1982年9月23日生。作家,赛车手。已出版著作:《三重门》,《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通稿2003》,《毒》,《韩寒五年文集》,《长安乱》,《就这么漂来漂去》,《一座城池》。或有其他,则为伪作。

章节摘录

  1  林雨翔所在的镇是个小镇。小镇一共一个学校,那学校好比独生子女。小镇政府生造的一些教育机构的奖项全给了它,那学校门口“先进单位”的牌子都挂不下了,恨不得用奖状铺地。镇上的老少都为这学校自豪。这学校也争过一次气,前几届不知怎么地培养出了两个理科尖子,获了全国的数学竞赛季亚军。消息传来,小镇沸腾得差点蒸发掉,学校领导的面子也顿时增大了好几倍,当即把学校定格在培养理科人才的位置上,语文课立马像闪电战时的波兰城市,守也守不住,一个礼拜只剩下四节。学校有个借口,说语文老师都转业当秘书去了,不得已才……林雨翔对此很有意见,因为他文科长于理科——好比两个侏儒比身高,文科侏儒胜了一厘米——昕以他坚决抗议。  林雨翔这人与生俱有反叛的功能,什么都想批判——“想”而已,他胆子小,把不满放在肚子里,仅供五脏之间作交流。  小镇还有一个和林雨翔性格雷同的人,他叫马德保。马德保培育成功这性格比林雨翔多花了三十年,可见走了不少冤枉路。马德保没在大学里念过书,高中毕业就打工,打工之余,雅兴大发,涂几篇打工文学,寄了出去,不料编辑部里的雅兴发得更厉害,过几个月就发表了出来。马德保目己吓了一跳,小镇文化站也吓了一跳,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文人,便把马德保招到文化站工作。马德保身高一米八五,人又瘦,站着让人担心会散架,天生一块写散文的料。他在文化站读了一些书,颇有心得,笔耕几十年,最大的梦想是出一本书。最近,他整理出散文集书稿,寄出去后梦想更是鼓胀得像怀胎十月的女人肚子,理想中的书也呼之欲出。后来不幸收到出版社的退稿信函,信中先说了一些安慰话,再点题道:“然觉大作与今人之阅读口味有所出入,患无销路,兹决定暂不出版。”马德保经历了胎死的痛苦,只怪主刀大夫手艺不精,暗骂编辑没有悟性驽钝未开,决心自费出书,印了两百本,到处送人。小镇又被轰动,马德保托书的福,被镇上学校借去当语文老师。  有人说当今学文史的找不到工作,这话也许正确,但绝不代表教文史的也找不到工作。那几个出走的语文老师一踏入社会便像新股上市,要的单位排队,顿时学校十个语文老师只剩六个。师范刚毕业的学生大多瞧不起教师职业,偶有几个瞧得起教师职业的也瞧不起这所学校,惟有马德保这种躲在书堆里不谙世道的人才会一脸光荣地去任职。他到学校第一天,校领导都与他亲切会面,足见学校的饥渴程度。  马德保任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师和文学社社长。他以为现在学生的语文水平差,把屠格涅夫教成涅格屠夫都不会有人发现,所以草草备课。第一天教书的人都会紧张,这是常理,马德保不知道,以为自己著作等身,见多识广,没理由紧张。不料一踏进教室门,紧张就探头探脑要冒出来,马德保一想到自己在紧张,紧张便又扩大多倍,还没说话脚就在抖。  一个紧张的人说话时的表现不是忘记内容,而是忘记过渡,马德保全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两句毫无因果关系的句子居然能用“所以”串起来。讲课文失败,掩饰的办法就是不断施问。毕业班的林雨翔看透了马德保的紧张,又想在听课的教师面前表现,连连举手胡诌。马德保本来是在瞎问,和林雨翔的答案志同道合,竟可以一一匹配。渡过难关后,马德保对林雨翔极口揄扬,相见恨晚,马上把他收进文学社。  2  林雨翔老家在农村,这村倚着一条铁路。前几年火车提速,但那里的孩子却不能提速。一次在铁路上玩时一下被轧死两个,亏得那时五岁的林雨翔在家里被逼着读《尚书》,幸免于难,成为教条主义发展至今唯一成就的一件好事。林父先是恐惧不安,成天让林雨翔背《论语》、《左传》。但那两个为自由主义献身的孩子在人心里阴魂不散,林父常会梦见铁轨边肠子骨头一地都是,断定此地不可久留。正好区委里的一个内部刊物要人,林父荣升编辑,便举家搬迁。不幸财力有限,搬不远,只把家挪了一两公里,到了镇上。离铁轨远了,心里踏实不少,每天早出晚归工作也挺顺心。  林父这人爱书如命,可惜只是爱书,而不是爱读书。家里藏了好几千册书,只作炫耀用,平日很少翻阅。一个人在粪坑边上站久了也会染上粪臭,把这个原理延伸下去,一个人在书堆里呆久了当然也会染上书香。林父不学而有术,靠诗歌出家,成了区里有名气的作家。家里的藏书只能起对外炫耀的作用,对内就没这威力了。林雨翔小时候常一摇一晃地说:“屁书,废书,没用的书。”话由林母之口传人林父之耳,好比我国的古诗经翻译传到外国,韵味大变。林父把小雨翔痛揍一顿,理由是侮辱文化。林雨翔那时可怜得还不懂什么叫“侮辱”,当然更别谈“文化”了,只当自己口吐脏话,吓得以后说话不敢涉及人体和牲畜。林父经小雨翔的一骂,思想产生一个飞跃,决心变废为宝,每天逼小雨翔认字读书,自己十分得意——书这东西就像钞票,老子不用攒着留给小子用,是老子爱的体现。  没想到林雨翔天生——应该是后天因素居多——对书没有好感,也想博大地留给后代享用——他下意识里替后代十分着想。书就好比女人,一个人拿到一本新书,翻阅时自会有见到一个处女一样怜香惜玉的好感,因为至少这本书里的内容他是第一个读到的;反之,旧书在手,就像娶个再婚女人,春色半老红颜半损,翻了也没兴趣,因为他所读的内容别人早已读过好多遍,断无新鲜可言。林雨翔竭力保留书的新鲜,弄不好后代困难时这些书还可以当新书卖呢。林父的眼光只停留在儿子身上,没能深邃到孙子的地步,天天死令林雨翔读书,而且是读“好书”。《红楼梦》里女人太多,怕儿子过早对女人起研究兴趣,所以列为禁书。所幸《水浒传》里有一百零五个男人,占据绝对优势,就算有女人出现也成不了气候,故没被禁掉,但里面的对话会删去一些内容,如“鸟”就不能出现,有“鸟”之处一概涂黑,引得《水浒传》里“千山鸟飞绝”。无奈《水浒传》里鸟太多,林父工作量太大,况且生物学告诉我们,一种动物的灭绝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所以林父百密一疏,不经意留下几只漏网之“鸟”,事后发现,头皮都麻了,还好弭患及时,没造成影响。  林父才疏,只识其一不识其二,把老舍《四世同堂》里的“屌”错放了过去。一天偶查字典,找到“屌”字,大吃一惊,想老舍的文章用词深奥,不适合给小雨翔看,思来想去,还是古文最好。  然而古文也难免有这类文字。堂堂《史记》,应该够正经了,可司马迁著它时受过宫刑,对自己所缺少的充满向往,公然在《史记》里记载“大阴人(大生殖器的人)”,这书该禁。《战国策》也厄运难逃,有“以其髀加妾之身”的描写,也遭了禁。林父挑书像拣青菜,中国丰富灿烂的文献史料,在他手里死伤大片。最后他挑到几本没瑕疵的让林雨翔背。林雨翔对古文深恶痛绝,迫于父亲的威严,不得不背什么“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简单一点的像“无古无今,无始无终”。背了一年多,记熟了几百条哲理,已具备了思想家的理论,只差年龄还缺。七岁那年,林父的一个朋友,市里的一家报社编辑拜访林家,诉苦说那时的报纸改版遇到的问题,担心众多。小雨翔只知道乱背“畏首畏尾,身其余几”,编辑听见连小孩子都用《左传》里的话来激励他,变得大刀阔斧起来,决定不畏浮云,然后对林雨翔赞赏有加,当下约稿,要林雨翔写儿歌。林雨翔的岁数比王勃成天才时少了一倍,自然写不出儿歌。八岁那年上学,他所学的字已经识到了六年级水平,被教师夸为神童。神童之父听得也飘飘然了,不再逼林雨翔背古文。小雨翔的思想得到超脱,写诗一首:  小鸭子嘎嘎叫  不吃饭不睡觉  到底这是为什么  原来作业没有交  林父看了大喜过望,说是象征主义,把诗寄给了那编辑,不日发表。林父在古文里拣青菜有余暇,开讲西方文学,其实是和儿子一起在学。由于林雨翔的处女作走的是象征主义的路,林父照书大段解释象征主义,但没有实人,只好委身布莱克,由唯美主义摇身变成象征主义,讲解时恰被林母听见,帮他纠正—林母以前在大专里修文科,理应前途光明,不慎犯了个才女们最易犯的错误,嫁给一个比她更有才的男人。家庭就像一座山,双方都要拼命往上爬,而山顶只容一个人站住脚。说家像山,更重要的是一山难容二虎,一旦二虎相向,必须要恶斗以分轩轾。通常男人用学术之外的比如拳脚来解决争端,所以说,一个失败的女人背后大多会有一个成功的男人。林父林母以前常闹矛盾,几欲离婚,幸亏武松诞生。林雨翔天资可爱聪颖,俩人把对对方的恨转变成对孩子的爱,加上林母兴趣转移——完成了一个女人最崇高的使命后,老天赏给她搓麻将的才华,每天早出晚归搓麻将。这样也好,夫妻口角竟少了许多。个中原因并不复杂,林父想骂人时林母往往不在身边,只好忍住。久而久之,林父骂人的本能退化——这话错了,对男人而言,骂人并不是一种本能,骂女人才是本能。  由于林雨翔整天在家门口背古文,小镇上的人都称之为“才子”。被允许读其他书后,才子转型读现代小说,读惯了古文,小雨翔读起白话小说时畅通顺快得像半夜开车。心思散极,古文全部荒废,连韩非子是何许人都不记得了。中国的长篇小说十部里有九部是差的,近几年发展得更是像广告里的“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只可惜好莱坞的“金酸梅”奖尚没涉足到小说领域,否则中国人倒是有在国际上露脸的机会。所以,读中国长篇小说很容易激起人的自信,林雨翔读了几十部后,信心大增,以为自己已经饱读了,且饱得厉害——不是人所能及的饱,而是蛙蛇过冬前的饱,今朝一饱可以长期不进食。  于是林雨翔什么书都不读了,语文书也扔了。小学时他凭基础可以轻松通过考试,升了中学后渐渐力不从心,加上前任语文教师对他的孤傲不欣赏,亟来用荀子劝他,说什么“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见未果,便用庄子吓他“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依旧没有效果,只好用老子骂他,说雨翔这人“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预言“此人胸襟不广,傲而无才,学而不精,懦弱却善表现,必不守气节,不成大器”。万没想到这位语文教师早雨翔一步失了节,临开学了不翼而飞,留个空位只好由马德保填上。  雨翔得到马德保的认可,对马德保十分忠心,马德保也送他的散文集《流浪的人生》给林雨翔,林雨翔为之倾倒,于是常和马德保同进同出,探讨问题。两人一左一右,很是亲密。同学们本来对林雨翔的印象不好,看见他身旁常有马德保,对马德保也印象不佳——譬如一个人左脚的袜子是臭的,那么右脚的袜子便没有理由不臭。  其实林雨翔前两年就在打文学社的主意,并不是想要献身文学,而是因为上任的社长老师坚信写好文章的基础是见闻广博,像那个老师就旅游成癖,足迹遍及全国,步行都有几万里,我红军恨不能及。回来后她把见闻介绍给学生,学生听她绘声绘色地描述,感觉仿佛是接听恋人的电话,只能满足耳瘾而满足不了眼瘾,文章依然不见起色。社长便开始带他们去郊游。开始时就近取材,专门往农村跑。头几次镇上学生看见猪都惊喜得流连忘返半天,去多以后,对猪失去兴趣,遂也对农村失去兴趣。然后就跑得远了些,一路到了同里,回来以后一个女生感情进发,著成一篇《江南的水》,抒情极深,荣获市里征文一等奖。这破文学社向来只配跟在其他学校后面捡些骨头,获这么大的奖历史罕见,便把女学生得奖的功劳全归在旅游上,于是文学社俨然变成旅行社,惹得其他小组的人眼红不已。  林雨翔也是眼红者之一。初一他去考文学社,临时忘了《父与子》是谁写的,惨遭淘汰。第二次交了两篇文章,走错一条路,揭露了大学生出国不归的现象,忘了唱颂歌,又被刷下。第三次学乖了,大唱颂歌,满以为人选在望,不料他平时颂歌唱得太少,关键时刻唱不过人家,没唱出新意,没唱出感情,再次落选。从此后他对文学彻底失望。这次得以进了文学社,高兴得愁都省略掉了。  那天周五,下午有一段时间文学社活动。路上林雨翔对马德保说:“马老师,以前我们选写文章的人像选歌手,谁会唱谁上。”  马德保当了一个礼拜老师,渐渐有了点模样,心里夸学生妙喻盖世,口上替老师叫冤:“其实我们做老师的也很为难,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要积极向上,更主要是要健康成长。”言下之意,学生就是向日葵,眼前只可以是阳光,反之则是发育不佳。  “那最近有什么活动呢?”  “哦,就是讲讲文学原理、创作技巧。文学嘛,多写写自然会好。”  雨翔怕自己没有闭门造车的本领,再试探:“那——不组织外出活动?”  “这就是学校考虑的事了,我只负责教你们怎么写文章——怎么写得好。”马德保知道负责不一定能尽责,说着声音也虚。  雨翔了解到新社长是那种足不出户的人,对文学社的热情顿时减了大半。踱到文学社门口,马德保拍拍林雨翔的肩,说:“好好写,以后有比赛就让你参加,你要争口气。”里面人已坐满,这年代崇敬文学的人还是很多的。可见,文学已经老了,因为一样东西往往越老越有号召力;但又可以说文学很年轻,因为美女越年轻追求者就越多。然而无论文学年轻得发嫩或老得快死,它都不可能是中年的成熟。  马德保自我介绍后,说:“我带给大家一样见面礼。”学生都大吃一惊,历来只有学生给老师送东西的义务,绝没有老师给学生送东西的规矩。  马德保从讲台下搬出一叠书,说:“这是老师写的书,每个人一本,送给大家的。”然后一本一本发,诧异这两百本书生命力顽强,大肆送人了还能留下这么多。社员拿到书,全体拜读,静得吓人。马德保见大作有人欣赏,实在不忍心打断,沉默了几分钟,忽然看到坐在角落里的一个男生一目十页,“刷刷”乱翻。平常马德保也是这么读书的,今天不同,角色有变化,所以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可书已送人,自己又干涉不了,好比做母亲的看见女儿在亲家受苦。马德保实在看不下去,口头暗示说:“有些同学读书的习惯十分不好,速度太快,这样就不能体会作者着笔的心思。读书要慢。”  这话把想要翻一页的人吓得不敢动手,只好直勾勾地看着最末几行发呆——其实不翻也不会影响,因为马德保的散文散得彻底,每篇都像是玻璃从高处跌下来粉碎后再扫扫拢造就的,怕是连詹克明所说的“整合专家”都拼不起来。  雨翔悄声坐到那个翻书如飞的男生旁。两人素未谋面,男生就向他抱怨:“这是什么烂书,看都看不懂。”  林雨翔为认识一个新朋友,不顾暗地里对不起老朋友,点头说:“是啊。”  “什么名字?”林雨翔问。  “罗——罗密欧的罗,天——”男生一时找不出有“天”的名人,把笔记本摊过去,笔一点自己的大名。  “罗——天诚,你的字很漂亮啊”。

编辑推荐

  《三重门》由万卷出版公司出版。  林雨翔也是眼红者之一。初一他去考文学社,临时忘了《父与子》是谁写的,惨遭淘汰。第二次交了两篇文章,走错一条路,揭露了大学生出国不归的现象,忘了唱颂歌,又被刷下。第三次学乖了,大唱颂歌,满以为入选在望,不料他平时颂歌唱得太少,关键时刻唱不过人家,没唱出新意,没唱出感情,再次落选。从此后对文学彻底失望。这次得以进了文学社,高兴得愁都省略掉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三重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8条)

 
 

  •   本书通过少年林雨翔的视角,向读者揭示了一个类真实的高中生的生活,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展现开来,体现了学生式的思考、困惑和梦想。韩寒以自己的方式思考着、激动着、愤怒着、抗争着、改变着,透过那些犀利的、尖锐的甚至是刻薄的语言,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天才少年的灵光闪现。
    真的很特别,韩寒通过这本书出名,这本书靠韩寒红到现在。这不仅仅是表面,书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   《三重门》是中国新锐作家韩寒所著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一版于2000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由曹文轩为之作序。该书刚发行即销售一空。曾在日本、台湾、香港、法国等地出版,销量过200万,该书通过少年林雨翔的视角,向读者揭示了一个真实的高中生的生活,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展现开来,体现了学生式的思考、困惑和梦想。
  •   很多人都觉得我是叛逆的,其实不是。叛逆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当今中国是两回事情。——韩寒《三重门》
      
      说实在的,我以前不挺韩寒,我跟他不认识,他也没请我吃过饭。作为80后,我们总是被媒介以“韩寒,郭敬明以及等等”给代表了,这种莫名霸道地“代表”让标榜自恋水仙的我们挺不自在的,谁爱谁给谁代表啊。不过在这个媒体掌握着大多数话语权的时代,并非我爱不爱就能改变的,既然不能改变,就渐渐接受吧,同时看代表者们的《三重门》,《梦里花落知多少》而渡过年少轻狂幸福时光,种种都是有的。
      在最近这件事情上我必须据实相告,现在起,我开始挺韩了。事情演变的越来越让我觉得他像眉伶姐所说——皇帝新装里的那小孩,因为真话真TM不容易,把真话说出来很TMD不容易,真话讲了以后还要遭到各种不同的误解这种压力之大之深之重更是让真话存活的TNND不容易。
      
      骂人时最痛苦不过于别人用你的话来回骂你,分量也会猛增许多。——韩寒《三重门》
      
      我真奇怪那些抱着“长者为尊”而批评“小毛孩”韩寒的人们是揪着颗什么样心的,在我们敏思,竟然还是那些元老,积极者,我所平时尊敬的前辈们这样说,严重打击了我対他们从来的想象和好感。更为严重的是,并不是他们的意见与我相左而使我备觉难过,恰恰是不分青红皂白不追问事实真相的评论风潮叫我看了为之心寒。
      韩寒和陈丹青的那档节目是湖南卫视播出的《零点锋云》,以电视博客的方式来操作和表现,风格较为轻松随意闲聊文化,那天也是碰巧,因为感冒躺在家里休息,手中的遥控板不停地换台,恰好瞧见预告说是12点会放该节目,我当时还挺纳闷的,这节目怎么播的那么晚,且又不在周末,谁会看啊,不过反正睡不着,就边看《青春的火焰》边等。母亲原本说和我一起看,等着等着她就睡着了,我直到看完节目才睡去,后来还在豆瓣日记上写了这码子事。有时候社会需要“炒炒热”,适当的发挥“热能效应”有助于判断和思考,但要掌握个“度”,我们现在就是没有“度”,把人给“热死了”才想起要“冷却”,风吹吹你就倒,一面使劲地说,一面使劲地倒,难免容易陷入知识分子惯拿不恰当的预设立场概括全局的一厢情愿之泥淖。
      我相信很多人是根本没看节目就开始喳喳呼呼,我们党时刻教育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某些好磨嘴皮子的人心中顿时沦为空谈,别说调查了,就是看也没看过(直播看不了,那你在互联网上搜看个翻录呢,您们老儿也没这空儿?),何出骂语呢。搁早几年,那就是群爱贴大字报的红卫兵,别以为你们把操作工具从纸张变成博客我就不认识你们了。改革开放那么多年来文革的遗毒还没清干净哩,上纲上线的套路绵亘起来倒甚是自觉自愿啊,说倒霉吧今年确也事多,从家乐福到火炬传递到莎朗斯通,事一多呗碰上人多口杂就更闹的人仰马翻天翻地覆,处处看到类似言论遍地开花——把反对抵制法货的骂成汉奸卖国贼西方鹦鹉,把支持韩寒范美忠的说成是反国反人民反社会价值。看看人家韩寒在汶川地震时期在前线做点啥,你们要有点理智的都觉得羞愤不羞愤呐。张嘴就是闲不住,闲不住本来倒不是什么坏事,言论自由是我们向来追求和期许并为之争取奋斗的事儿,可正经事你们不说说又说不来说了还说不好,偏就欢喜钻个狗屁倒灶的旮旯犄角,我说同胞们后来渐变成了不分事非颠倒黑白那就真没意思了。
      
      其实这世上要淡泊名利的人就两种,一种名气小得想要出也出不了,一种名气大得不想出还在出;前者无所谓了,后者无所求了,都“淡泊”掉名利。倘若一个人出名正出得半红不紫,那他是断不会淡泊的。——韩寒《三重门》
      
      你们说韩寒是炒作,人家每年那么多版税可拿去为地震做实事,新浪博客点击率排名始终保持前三甲,人需要骂大师再搞啥出名那套吗?张女说出名趁早,他出名可比你们都早,就算是出版的书一部不如一部,人总还是在写啊,你们不服气你们咋不写?你们能在高一高二的年纪退学写出《三重门》,没二话,我来免费替你们天天作宣传,炒到你们没的可炒为止。所以想想批评韩寒的人,要不是为了“博出位”我还真想不出有啥基点可站了,现在是人家有名,你们无名,你们骂他为了博名,而不是他“处心积虑”为了“有名”在一档午夜12点播出的某个卫视节目中和另一位嘉宾闲聊时说了句“包括老舍茅盾他们的文笔都很差”。哦,対了,你们强调不是“博名”顶多换来的是点击率,我倒想知道,如果点击率不是为证明更多人阅读你们的文章那点击率还能是什么?点击率的累积换来的就是“名”,大家不要自我安慰是“不求名与利,世事与我如浮云”,真的“如浮云”你就不写博客而上山砍柴去了,真的“不求名来不求利”,你就不需要加入什么组推荐到首页等候着加精并忿忿不平而今文章只能发布到一个组使得点击率降低了。承认吧,地球人都知道为时事政治码字比写自己磕巴的二手生活能得到更多关注。
      你们又说韩寒不是不能说但他作为公众人物说话要检点,哦,一个公众人物在个几乎没什么人会看的卫视台的30分钟长度的栏目里面都不能说上一句半句自己的话,那所有的公众人物都不要说话了,真的,因为他们想搞你那哪怕就是你几十年前在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喝了点小酒后发的那些牢骚也会被提上来当话题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文字狱就是堂而皇之这么来的。俗话说的好啊,防火防盗防记者。何况在WEB2.0时代,人人都是记者,各个都是你家的针眼孔,还无所不用其极,“人肉搜索引擎”甚至可以把你的身份证你的男女朋友你的祖宗十八代都给查到。那么就怪了,这次你们倒不查了。节目是在15号晚上首播的,《钱江晚报》却早在13号在人文新闻版面作详细预告,题为《陈丹青对话韩寒没有上演想象中的火星撞地球 韩寒说,我们没有代沟》,但这个“预告”相当善意,没有将重点放在“炮轰大师”身上。中新网在同日晚17:28却发表了题为《韩寒、陈丹青:茅盾、巴金、老舍和余华文笔很差》一文,并用黑体字着重突出了韩寒与陈丹青的所谓“炮轰”的言论。我们知道文字虽有语气但无表情,这和闲聊时候的口吻给人产生的观感肯定是有差异的,这也是大多数人不去看该节目的缘故,觉得有“文字”作为证据提出“罪状”已经足够。韩寒自己在博客上说,这档节目是在地震前录制的,个把月中,不止一个人看到母带那是肯定的,那是谁把两个人的对话抄录下来的呢,真要说炒作的话,那谁是受益者?显然不是韩寒与陈丹青。
      
      屁乃体内之毒气,岂有不放之理,放屁者欢天喜地,吃屁者垂头丧气。——韩寒《三重门》
      
      有人写,有人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人拿出智慧的结晶参与到公共领域建设里,这真的很好值得我们热泪盈眶赞叹你们的一小步是祖国前进的一大步。但请每位同志们在写的时候能理性的进行思考,并対自己的言论稍许负责,千万别认为不是发表在报刊杂志书籍上没了约束没有把关人话就可以随便说屁就可以不顾场合乱放。网络的混乱,正需要我们为文之人的自己自觉。严肃点说,大家好歹都是有点文化素养的人,你又不无知干嘛要拿无畏来遮丑避行,在评论之前先去厘清事实好吗?多少你也得了解你批评的对象是个啥啊,摸不清方圆未知高低前不要荷尔蒙一个受刺激分泌就泄了,高潮需忍得。対我们未知的要保持谨慎,
  •   韩寒的书总能让我看到这个社会的种种罪恶,犀利诙谐的笔锋下诞生了一个韩寒版的林雨翔,也许在这个太过现实太过物质的社会理想终究无法实现,但有梦就有希望,生活还能继续。
    纸张也不错,大力推荐大家购买韩寒的书籍,你会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社会。
  •   读三重门,可能每一个都能找到自己,什么事都没干的林雨翔,是很多人的校园生活,被收藏的记忆,不错!
  •   很好看,很有讽刺意味的书,韩寒的经典之作。
    林雨翔其实是当代中学生真实的心理。
    幽默搞笑之间又让人深思。
    不过白金版,难道就是在外面加个银色的书皮?囧啊
    书也比较薄,不过内容好就行
  •   男主角林雨翔与susan的故事为主体,还有十多页就看完了。非常值得一看,韩寒的文笔真好。
  •   三重门(PT铂金版全新上市 )朋友说好
  •   三重门(PT铂金版全新上市)三重门(PT铂金版全新上市)
  •   好吧。铂金版的很不错,至少看起来很美。
    五年级的时候第一次看《三重门》,之后就完全喜欢上了韩寒。现在,他的书我都有。
    中国的青年就出了一个韩寒。
    无人代替。
  •   第一次读韩寒的小说,主人公的经历离我有些远,但性格和读初中高中的我有点像,尤其是虚荣这一点.说真的,我一开始读的时候心里总是刺痛刺痛的,特别是读到诸如主人公拿了什么奖,当了个什么社长就到处卖弄之类的,我的感觉就像做小偷被当场人赃并获,因为以前我也常常这样.后来读着读着,开始觉得主人公挺可爱的,他有缺点,爱吹嘘,贪虚名,很多时候浑浑噩噩的,但给我的感觉又特别真实,你不能说他虚伪,他的缺点是他单纯的一种表现,他又是真性情,喜欢出去走走,到处逛逛,数数火车箱,失恋(虽然不算,但只好这样说)的时候伤心,自自然然地做了些傻事.可以这样说,他是现实中真实的一个人.到了后来,我反而喜欢上他了.最后我想起从前酷爱卖弄的自己,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因为那是当时真实的我.当然这不是叫我们乐于庸俗,而是用一种更豁达辩证的眼光去正视自己的不完美,当你有一天被伤害得足够深了,觉悟了,看透了,改变了,思想境界提升了,这个时候看回昨天的自己,仍然觉得自己真实,可爱就足够了.
    当然这是我个人眼中的哈姆雷特,再谈一些共性点的东西,从这本书可以看出韩寒挺有想法的,读书也多,信手拈来,在他感染下,我决定读读钱钟书先生的书.故事里的人都是社会里的小人物,没有伟大的人,,没有大奸大恶之徒,但也因为这样,分外贴近真实.作者一方面极力表现小人物的圆滑,世故,自私,但同时又对人性的美好抱有信任,比如描写现代女性的爱情观,多是势利,但是又有susan的自弃10分的纯真之举,可惜造化弄人.
    至于对教育的看法,韩寒在后记里已经表明得好清楚,不过顺便提提,我们国家家庭教育问题也不少,诸如主人公,钱荣家的教育,都是反面教材,其中不妥,一目了然.
    最后,还是要提醒读这本书的初中生,高中生,现行的教育制度的确不合理,既然暂时无法改变,你要做的就是活得好好的,当然这个没有标准,到你回首的时候你不会后悔就行了.
  •   那时候,韩寒还是个人,而现在韩寒是各现象
      三重门,我自己看了三次
      内容还算清楚,在那个年龄也深受冲击
      那是完全跟过去不一样的书。
      封面就是那么的吸引人,一个小孩躺在三个壳里。
      
      韩寒那时候成了我的偶像,感觉他真的很帅,真的很有才,自己买全了他早期的所有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真的是他影响了我的写作风格。
  •   以前不是很喜欢韩寒的。但是三重门写得很好、看入迷了...而且很喜欢铂金版的(一开始就是喜欢包装才买的说)。珍藏~
  •   前几天看了号称韩寒写过的最好的小说《1988 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真的无甚好感。 当然也可能是我自己肤浅 无法理解到其中的精髓。 但我确实还是更喜欢这本《三重门》 初中时候看的了 当时还蛮幼稚的吧 当高中生活结束 甚至现在大学生活也结束了 反而才有所感悟 激起了我想再看一遍的心情。
  •   我挺欣赏韩寒的作品,很有讽刺意味但却又十分地现实。人家说三重门就是高中版的围城,但在我看来决不是这样。三重门所展示给我的是一种纠结,高中生的矛盾和迷惘。常读这样的书,我觉得对于我理解这个世界有一定的意义。
  •   第一次看是高中,这次买来珍藏起,书里的故事已经过去了十年。这十年不仅仅是韩寒从初露头角到名噪一时的十年,或者他的读者从做题准备中考到迈出大学校门踏入社会的十年。 这是一个包含太多过去的十年。
  •   因为三重门,第一次认识韩寒,网上看过两遍,还是忍不住买个珍藏版...纸质不错
  •   以前从来没想过要读这本书,凭空想象一个孩子的书怎么会值得一个成年人来读。在朋友的推荐下刚刚买了一本,一口气读完,很难想象这本书出自一个十七岁孩子的手,作者幽默的语言,独到的观点,勇敢的表达令人震憾,使我这个高中生家长很受启发。中国的教育体制确实存在很多弊端,扼杀了很多少年的梦幻,毁灭了很多少年的天才。
  •   第一次看韩寒的书,写得不错~很多语言犀利,一针见血~支持~
  •   第一次读韩寒的书,觉得他的语言很犀利。他的文采很棒,内容很深刻,比喻很多,都恰到好处。我想他一定是读过很多书的,对历史也很有研究,不然很多东西他不可能写得那么流畅,信手拈来。很佩服他。
  •   你的文字带给我的是积极的影响,这次出了三重门手稿后正式第一次买你的书,希望以后继续看到你的成长。
  •   铂金版就是一层纸而已,没用的。跟普通的一样
    书不错,喜欢韩寒的书,适合高中及大学生一代读
  •   我之前没看过韩寒的书,甚至微博也没加。这次主要是受韩寒《光明与磊落》的影响,因为物美价廉,所以买来瞧瞧,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果断来当当把韩寒所有的书都买来看看,《三重门》就是其中之一!
  •   第一次在当当购买,第一次看韩寒的书,一下子喜欢上他的文笔,犀利不乏趣味。我觉得他是一个对事情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作家!
    书的封面并不如己所愿,没有目录,但纸张的质量还是蛮不错的!
    支持哈~~
  •   还没看呢,包装不错,韩寒的书我都很喜欢,以前了解过。这本《三重门》是韩寒早期的作品,写的学生时代,跟现在的风格应该很不一样,有空仔细看看!
  •   虽然与真正的大作比起来略显幼稚,却也极为难得。韩寒是我佩服的不多的人中的一个,我当然也很喜欢这本书。《三重门》的内容自不必说,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版本的装订质量也非常好,值得一读!
  •   三重门是韩寒的第一部小说,语言幽默华丽出彩!
  •   超棒的,韩寒的文笔犀利幽默,被逗笑好多次,很有意思的小说
  •   第一次看韩寒的书,文笔很犀利。同样也有夹杂着幽默。
  •   装帧很漂亮,准备集齐一套韩寒的铂金版!
  •   内容和普通版的都是一样的,所谓的铂金版其实就是多了一层银色的书皮。。让人感觉有些不值啊 但是韩寒文笔真的不错
  •   我刚拿到这本书,我觉得我要看过才能发表言论。不过我看了看《三重门》韩寒的序言,有共鸣~~
  •   听说三重门挺不错的
    比较喜欢韩寒的风格
  •   三重门,韩寒,值得拥有
  •   读过韩寒的其他书,但还没读过最经典的三重门,买来研读!
  •   喜欢韩寒。三重门很好看。
  •   在韩寒最困难的时候 又把三重门买来看了一遍
    这个书的包装不喜欢 换换颜色吧 银色的封皮感觉不好
  •   韩寒的价值就是一本三重门……说代笔的先把书看完,不然请闭嘴
  •   韩寒卷入舌战,我凑个热闹拿本三重门看看~~
    封面外的书皮有些破损了!
  •   个人蛮喜欢韩寒的作品,虽然最近的写手门让我很惊讶,但我还是相信他,不然也不会这时候去买三重门
  •   《三重门》果然是经典之作 不但风格很韩寒 而且看完感觉很爽 和韩寒其他的书一样 很轻松 完全没有过分冗长拖沓的情节 压力大的看看轻松一下~
  •   看韩寒好多年,最喜欢的还是三重门,虽然现在他的国更受推崇,听说还要拍电影,不过感觉从故事到文笔的掌控,还是三重门更好,毕竟是早期的作品。韩寒也在变,也三十岁了,当了爹,文字里的感觉也不一样了,但是最具有才气的,还是他最早的那些,比较简单纯正的东西。如果独唱团没有被封杀,会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啊
  •   内容就不用说了..... 一直挺喜欢韩寒的文字
    总共订了4本,有一本书的质量不尽人意,其他都可以。
    光荣日四个角都有老书潮湿腐掉的感觉,露出包装里面的纸板丝.......
    其他的书。书页部分,是米黄色,摸起来粗糙,貌似是轻纸,整本书握很久都不费力,颜色质感都是喜欢类型。但是有轻微的透字现象,在空白处就挺明白,但是不影响阅读。不过还是觉得尽善尽美的好吧。
    虽然不让说,可是大家都说了----- 送货时间是2天 前天晚上订,今天下午收到
  •   太爱韩寒的笔风了 写得很真实 富有真情实感
  •   第一次看韩寒的文章是关注了他的微博之后,看到他发的长微博,就点进去看了他的博客,发现越看越好看,非常欣赏他的文笔。所以打算买一本他的代表作看看,深深地被吸引了
  •   我是一个韩寒迷,家里有所有韩寒的书,非常喜欢他的文笔,相当犀利,买这本书是用来收藏的,包装很好,喜欢韩寒的不要错过哦。
  •   包装很好看 纸的质量也很好 现在上学忙我只看了几页 但是感觉写的很真实 爸爸说韩寒的文章都是颓废的 没有积极地 我倒是觉得挺现实的 挺有批斗主义的..还在继续看 感觉对后面很期待
  •   第一次买韩寒的书,以前只是在博客上看一些杂文,其实看看书,更能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很喜欢韩寒的书,特别是他那种说话的方式。
  •   韩寒的书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不像现在的某些小说一样无病呻吟,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到韩寒对社会的看法,文笔看似寻常,却犀利无比。美中不足的是本书没有目录,翻开封面直接进入正文,不过,对于一本好书来说,这也是无关痛痒的。ps,本书包装很精致,到手后我都舍不得拆开。
  •   书包装的非常好 版本也不错 韩寒这人不用多说 一看他文字就会忍不住笑 写得很有意思 也很现实犀利 好多东西别人都不敢写
  •   好喜欢呢,韩寒写的书都恨犀利
  •   书的质量很好啊,我很满意,和我在书店看见的一样,书皮也没有磨损!当当网买书是正确的选择!!现在正在看这本书,但是发现自己不太喜欢韩寒的文风,还在翻阅中。。也许之后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吧,总之自己对这本书挺满意的,书的质量真的好,打开一本好书,心情都充满阳光!!自己真的期待好久!继续看书啦:D
  •   一直很韩寒的风格犀利直白的语言。
  •   一直都很喜欢韩寒的文字,
    淡淡的,但却是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
    有时又很犀利,是我们80后的代表
  •   这本书是买给我旁边的同学做生日礼物的,他自称是韩寒的脑残粉。刚开学的时候和他开玩笑,问他“你幸福吗?”,他答:“我姓黄。”书送了给他的第一晚,他的晚自习的时候在看,看着看着偶尔就会笑得天花乱坠。第二晚晚自习的时候他还在看,下课的时候突然抱着书转向我,自问自答道:“你幸福吗?我幸福!”喜欢韩寒的孩子的幸福是有多简单啊,这样真好:)
  •   韩寒的三重门市经典中的经典
  •   以前从同学那借书读过,这次特地买了一本,文笔犀利
  •   第一次读韩寒的书 批判思想挺好 只是作为一部小说来说内容未免空洞
  •   第一次买韩寒的书,很好。比书店便宜很多。
  •   第一次读韩寒的书,感觉很好,还想再买一本韩寒的书
  •   第一次读韩寒感觉真的很不错啊啊
  •   喜欢读韩寒的文字,留下的是深深地思考
  •   最近一直想看看韩寒的书 其实之前有看过他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虽然并没多大感受 之前也是比较喜欢郭敬明的书 所以就没看他别的书 自从看了他用微博写的东西之后便对他的书有了兴趣 刚收到书还没看 不过很满意书的质量
  •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初一吧。一晃8年过去了。封面虽然改了。但更为精致了,内容还是当时的那份生动。更为成熟的心态看主人翁时,觉得自己长大了。
  •   韩寒的开山大作!但现在工作太忙很难静下心来看
  •   韩寒的第一本小说,文笔很犀利。
  •   我觉得韩寒的书一贯如此,一部书里可以有如此的、犀利的思想,舍他其谁。
  •   一向不看小说的 嫌它长 就是因为是韩寒的 这书初三其他女生疯传的时候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 一直也没看过 所以就买来看看 就是为了看看 还可以吧 只知道韩寒现在犀利 最开始的时候也是挺犀利的嘛 哈哈 不错
  •   老师要求的必读书目,自己也很喜欢,韩寒写的确实很真实
  •   韩寒的前期作品,很青涩。从学生的视角看这个教育体制很具体。
  •   《三重门》写得很好,各种细节心理描写都很到位,喜欢
  •   韩寒的作品一直很喜欢,所以这次一下买全了,想要从韩寒的文字中品味出他的成熟。
  •   这本书主要是买来准备收藏的,包装很精致,书表面也没有破损,同学很喜欢韩寒。。。内容还没看...卖的很好,内容应该也不错吧~期待ING...
  •   三重门,无非就是人生的三道门。很有意义。
  •   不错,韩寒的书错不了
  •   韩寒的成名作,想了解一个他的读者们,请一定要从此入手,当然,毋庸置疑的是一部好作品。
  •   听老师说韩寒的书很值得我们中学生看,看了之后,我感触很深,学到了很多
  •   书的品质很好,韩寒同学的成名作,一定要看的。
  •   韩寒太有才了。喜欢。。
  •   铂金版的质量很好。
  •   为了这几年读他的书的时光,我打了一个友情的五分。
    其实时不时的就会去翻翻他的博客,再回首他的第一本书,却感觉过于矫情又显摆,不过也有一种看见他在成熟和进步的感觉。
    对于之前方肘子的事,真是嗤之以鼻,有人还劝我去看看天涯盖那个楼,其实我想说你如果信得过韩寒、你的脑子还是正常的,还是不要去看了。那种东西看多了与洗脑无异。
    我本身也是一个写手,我当然清楚一个作者在创作时会犯一些什么错误,或者前期和后期的文风多多少少是不同的。要一个人十年如一日都坚持一个风格,我只能说此人已经成神二十年以上、或者这根本就是个不科学的事情
  •   银色的封皮很好,只是右下角有压痕,有些遗憾,原来这银色的封皮只是一张较厚的银纸,还以为就是封面呢,有些失望,不过还行吧,价格划算,收藏也行。
  •   小时候没钱 只买了零下一度
    现在补上三重门
    距离看这本书也有十多年了
  •   韩寒的文章,比较符合我的口味
  •   韩寒的文章感觉还不错。细细品尝会有新的幽默收获。值得一看
  •   文章好好,就爱韩寒的。。。正版啊!!
  •   看韩寒的书永远觉得真实
  •   听说了很久的小说,终于介意大饱眼福一下了,,韩寒的小说,我不得不赞一个
  •   书很喜欢,韩寒写书真的很好
  •   韩寒写得一部很好看的小说。
  •   无论韩寒怎么样
    我都会
    支持他

    他写的字一如既往的好
  •   内容不错,其实买书就是看韩寒写的东西的
  •   一直支持韩寒,也很喜欢他写的故事
  •   帮朋友买的,她说韩寒的语言很有风格,很风趣。尤其是骂人的时候。
  •   看了前十几页,基本不怎么懂作者的意思,可能我看的时候刚好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吧。最后几篇韩寒很直白的提出自己的观点来批判现代的教育
  •   韩寒的书一直很好,赞扬什么的就不说了,值得买咯,而且还是精装版的哦
  •   我弟弟非常喜欢韩寒的作品,一口气买了三本送他,作为生日礼物,相信他会喜欢!
  •   第二次买这本书,送给女儿朋友的
  •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初中,那时候感觉这本书写的很好,就是结局有点让人有点不完全,老是想着这以后会怎么样呢?后来也就想通了,这不也像维纳斯的断臂吗?缺陷美,这样的结局会让人更有想象的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结局,或幸福,或悲伤,或惆怅,总之,都有心里那个结局。由于那时是借别人的书看的,很多年都希望自己能有一本,有时间可以重温一下往日的心,所以一出来工作就买了一本收藏着,也许很多年以后,我也会想起那段过去快乐的岁月!
  •   韩寒的博客经常看,买本书看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