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集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作者:(宋)苏洵,(宋)苏轼,(宋)苏辙 著  页数:356  字数:28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国学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因此,国学不仅包括数千年来积累流传下来的经典,比如“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孙子》、《史记》、《汉书》、唐诗、宋词,也包含研究中国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娱乐方式的各种学问。广而言之,国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文献,也包括实物;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我国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音乐、绘画、医药、戏曲等等。国学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学问。上面说的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就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近代以来,国学的研究范围还在不断地扩大,比如,敦煌学、甲骨学,是随着有关文物的出土而兴起的;比如红学,是随着文学理论和学术风气的发展变化而兴起和发展的。随着时间推移和学术进步,必将有更多的学问被纳入国学研究的范围。数千年来,中国人做学问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比如思想理论、史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训诂学、考据学、音韵学等等。但这些理论和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史学研究领域,由于地下文物的出土,王国维等人提出了所谓以地下文物与传世文献相补充互证的二重证据法。近代以来,西风劲吹。国人主动借鉴西方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学问,王国维借鉴尼采的哲学等研究中国的文学戏剧,胡适以杜威的实验主义研究中国的“国故”。国学从来没有拒绝外国学问的介入,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改造,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佛学、因明学;自明朝末年西学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天文学、数学等就已经融入了西学的因素。

内容概要

《四库全书》编定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共收中华典籍3461种。如此浩瀚典籍仅分经(儒家经典)、史(各类史书)、子(百家著述)、集(名家诗文)四类。其后《四库》之名既具有中华经典集成的寓意,同时也具有古代图书分类的含义。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华经典所蕴含的智慧,越来越为世人瞩目。丛书策划者为了消除今人阅读古代文言经典的艰涩,力求使用时人容易读懂的版画图示和读解心得的方式,让读者充分汲取古人成功的养分,使圣贤的智慧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所以丛书得名《家藏四库》。

作者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苏辙(1039-1112) 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书籍目录

阅读指南国学与我们同在编者的话苏洵  诗稿  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  襄阳怀古  九日和韩公  文稿  苏氏族谱亭记  六国  心术  管仲论  名二子说  木假山记  辨奸论  易论  礼论  乐论  谏论上  谏论下  明论  审势  审敌  御将  任相  养才  送石昌言北使引  议修礼书状  仲兄字文甫说  上韩昭文论山陵书  上韩枢密书苏轼  诗稿  夜泊牛口  和子由渑池怀旧  骊山三绝句  秀州僧本莹静照堂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於潜女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  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  婴儿声,殊不闻雷声也  小儿  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  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  副使,复用前韵二首  东坡  海棠  别黄州  庐山二胜  书林逋诗后  怀仁令陈德任新作占山亭二绝  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  虢国夫人夜游图  庆源宣义王丈,以累举得官,  为洪雅主簿,雅州户掾。遇吏民如家人,人安乐之。既谢事,居眉之青神瑞草桥,放怀自得。有书来求红带,既  以遗之,且作诗为戏,请黄鲁直、秦少游各为赋一首,为老人光华  送子由使契丹  赠刘景文  泛颍  淮上早发  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  送襄阳从事李友谅归钱塘  送黄师是赴两浙宪  东府雨中别子由  鹤叹  临城道中作  南康望湖亭  荔枝叹  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  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  闻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  作此诗示之  词稿  南乡子·和杨元素  醉落魄·席上呈杨元素  浣溪沙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  源相遇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  失官归海州  一丛花·初春病起  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雪中送  文安国还朝  满江红  水调歌头  江城子  ……

章节摘录

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其论议精于物理而善识变权,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其所撰众《权书》、《衡论》、《机策》二十篇,辞辩闳伟,博于古而宜于今,实有用之言,非特能文之士也。  ——欧阳修《荐布衣苏洵状》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王国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林语堂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朱德

编辑推荐

《三苏集(插图本)》由万卷出版公司出版。丛书推荐人——序言作者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明史、社会生活史、文化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论》、《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国明代政治史》,主编有《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等。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明史、七解《中庸》,影响广泛。二百余幅珍贵古代版画,与文章内容相得益彰。题解、注释、译文、集解、插图、图说,全方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生僻字、多音字、古今异音字标示注音,方便读者诵读。门父子一二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三苏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一直很喜欢毛佩琪的讲座.从百家讲坛上听教授介绍了这本书就想买下看看.书的包装是一种很古朴的感觉.但是一直没有机会看.
    这个暑假把它看了一遍.觉得真的受益匪浅.书的印刷和纸质没得说.只要是内容,有详细的翻译,整篇和单个字都有.更附上一下评论.最重要的是还普及了蛮多的历史知识.写作文的时候真的一举两得.我也买下来这个系列的其他书
    给中学生朋友推荐一下!
    ~\(≧▽≦)/~
  •   万卷出版的这套书,算是中规中矩的吧,性价比还算可以
  •   不错的一本书,很浅显易懂。而且便宜,值得买,收藏
  •   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影响苏轼一生的重大事件。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李定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1079年(元丰二年)3月,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本是官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作了手脚,于是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朝廷的公报是固定按期出版的,相当于现在的官方报纸,苏轼的文字照例惹人注意,这次谢恩表,使那些“新进”成了读书人心目中的笑柄。   监察御史舒亶、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作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它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地给予定罪,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没有把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力教导、监督官吏;又如“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说他是讽刺禁止人民卖盐。总之,是认定他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虽然他们都要苏轼死,但神宗皇帝不愿杀害他,只同意拘捕他,而且不同意苏轼在进京途中关入监狱过夜。朝廷在七月二十八日将苏轼逮捕,八月十八日送到御史台的监狱。二十日,正式提讯。此时任宰相的王珪,指出苏轼歌咏桧树的诗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新党指控苏轼“大逆不道”,要置其于死地。十月十五日,御史台申报苏轼诗案的审理情况,其中有苏轼数万字的交代材料,查清收藏苏轼讥讽文字的人物名单,计有司马光、范镇、张方平、王诜、苏辙、黄庭坚等二十九位大臣名士。李定、舒亶等欲置苏轼于死地而后快,但神宗一时举棋不定:太祖早有誓约,除叛逆谋反罪外,一概不杀大臣。 苏轼写《狱中寄子由》说“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无比凄惨。审讯者常对他通宵辱骂。巨大精神压力下,苏轼写下了“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的悲惨诗句。因为儿子苏迈离开京城去别处借钱,把送饭的事交给朋友,但是忘了告诉朋友父子之间有约定:送饭只送蔬菜和肉食,若听到坏消息,才送鱼去。巧的是这位朋友恰恰送去熏鱼。苏轼大惊,就给弟弟苏辙写了上面两首诀别诗。诗作完成后,狱吏按照规矩,将诗篇呈交神宗皇帝。宋神宗读到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感动之余,也不禁为苏轼的才华所折服。加**朝多人为苏轼求情,王安石也劝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神宗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销结,而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也广为流传开来。[
  •   性价比很高。每天看一点诗词细细品读,觉得很好。
  •   有关东坡先生的书都很值得读。和这本一起买的是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看了会很快乐。不过,有营养的书普遍会看的比较慢一些。^_~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