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作者:李伯钦 编  页数:32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通史卷6:朱·辽·西夏·金·元卷》是一部新鲜的被现代文明之光照亮的国史,以“人”为聚焦中心,描述了先民们在不同时代的生存状态、精神世界和族群融合:这是一部开放的置于全球视野中的国史,在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来叙述中国历史,让读者真切体会到中华民族与全人类的关联;这是一部感性的可全面触摸到的历史,在文字叙说过程中配上了五千余幅精美插图,直观尽不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是一部好看的能产生阅读快感的国史,通俗的文字和生动的历史细节让人耳目一新。  这部《中国通史》的价值所在  具有普世价值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呼唤新的历史解读方式。呈现于读者面前的这部普及图文版《中国通史》吸收了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体现了季羡林先生倡导的“大国学”的全球史观;在揭示历史演进规律、民族兴衰因由和人物成败奥秘的同时,这部通史亦重视引导读者从历史预知未来能力的全面提升;所以,这是今天读者解读历史智慧的最佳范本。  具有可读性这部《中国通史》,将历史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知道原来历史这么有趣。既可以读到有很高文学水平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又可以当历史科学的教科书。可以说,《中国通史卷6:朱·辽·西夏·金·元卷》是目前为止出版的通史当中最具可读性的版本。  具有图说的美感历史不是抽象的文字叙说,应该是充满美感的、直观的历史。为了生动表现历史,《中国通史卷6:朱·辽·西夏·金·元卷》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图史体系,丰富的人物图、文物图、军事图和图片说明组成了一部前所未有的图说中国史,让读者赏心悦目,因此,《中国通史卷6:朱·辽·西夏·金·元卷》也是一部最好看的中国通史。

作者简介

  李伯钦,1963年生于北京。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在中华书局从事编辑工作八年。后期负责《国务院古籍整理简报》的编辑和出版。1997年任智品图书(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编辑。先后策划和主编的出版项目有《唐宋八大家全集》、《康熙字典》、《说文解字》、《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百衲本二十四史》等。  李肇翔,1953年生,山东曹县人。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华书局编审,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古籍整理专家。曾主持《唐宋八大家全集》、《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国历代禁书》等大型古籍整理项目。近年来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编写了《中国通史可以这样读》、《故事里的中国》、《话说明代帝王》等多部历史读物。

书籍目录

士大夫帝国:宋朝宋朝的历史轨迹初平天下两雄之争王朝的危机帝国的改革新旧党争北宋灭亡宋金对峙南宋灭亡两宋梦华高度的政治文明古代科技的高峰繁荣的经济宋朝的城市两宋风流汉化诸帝国:辽、西夏、金、元中原文化的吸收者——辽辽之兴衰辽汉之间夹缝中成长——西夏三足鼎立之势汉蕃之间与宋对峙的金金之兴衰金之文教昙花一现的元帝国一代天骄的诞生蒙古的军事扩张元朝的建立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元朝灭亡元朝的历史成就农业的发展王祯与《农书》/棉花种植与黄道婆繁荣的商业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科技繁荣的艺术附录索引:宋辽金元文明历程表宋朝大事索引中国宋辽时期地图辽、西夏、金、元大事索引中国元时期地图

章节摘录

  赵匡胤是得到若干统军大将的拥护上台的。但自从他完成了由大臣到皇帝的转换以后,就开始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二是如何使赵宋王朝长期巩固下去,不再重蹈以前的五个短命而亡的王朝的老路。  961年,赵匡胤借宴饮之名,召集拥戴他称帝的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宴饮。席间以“君臣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为由,以赏赐良田美姬为诱饵,逼迫诸将交出兵权。于是石守信、王审琦等将领都请求罢免禁军军职。赵匡胤逐渐将禁军兵权控制在皇帝手中。  后人对这次事件有不少有趣的记载。据说,在一日晚朝后,赵匡胤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大家相谈甚欢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大将快乐,自当上皇帝之后,我就没有睡过一夜安稳觉。”石守信等人急忙询问原因。赵匡胤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连忙叩头说:“陛下怎么说这话,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赵匡胤说:“对你们几位我还信不过?只怕你们的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想不干,能行吗?”石守信等听到这里,感到大祸临头,赶忙跪下,含着眼泪说:“我们都是粗人,没想到这一点,请陛下指点一条出路。”赵匡胤便托出了自己的计划:“人生苦短。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放弃兵权,多买良田美宅,为子孙立下一份大产业。同时买些歌伎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我再同你们结为亲家,君臣之间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上表声称年老体衰,要求辞去兵权。就这样,赵匡胤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回了兵权。史称赵匡胤此举为“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此事是否存在还有争议,但赵匡胤再次用几乎不流血的手段解决了兵权问题则是无可置疑的,只是事情远没有一场酒宴就能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那么简单。赵匡胤能够顺利地解除武将的军权,一方面是有其社会原因,另一方面是赵匡胤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从根本上削弱了统军大将的权力。  社会方面,一是人心思定。藩镇割据以及五代时期,战乱频繁,民众生活、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就连赵匡胤的出生地夹马营就可能是一粮草基地,社会动荡不安可见一斑。建立强有力的统一王朝成为人心所向,而赵匡J乱继承了后周的安定局面,又不暴虐滥杀,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二是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让诸将的野心有所消退。安史之乱以来,武将夺权虽时有发生,但多数都不得善终或者是祸及子孙,包括那位发出“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豪言壮语的安重荣最后也没当成皇帝,还丢了性命。前人的教训再加上宋朝官员优厚的待遇,使武将篡权的野心消退。  制度设计方面,在赵普的建议下,赵匡胤采取了三项主要措施来剥夺地方军事将领的权力:第一,削夺其权。首先将节度使这一实职变成荣誉职位,同时由中央派遣文官出任地方官,三年一换,平时向朝廷奏事,直接对中央负责。宋太祖的做法后来一直为其后辈沿用。第二,控制其经济命脉。宋初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一路所属州县财赋,除留少量充作日常经费外,其余的都要上交中央政府,不得占用,这样地方的财权就收归中央了。第三,收其精兵。965年,宋太祖下令各州长官把所辖军队中骁勇的士兵,都选送到京城补入禁军。又选强壮的士卒定为“兵样”送到各路,招募符合“兵样”标准的人加以训练,然后送到京城当禁军。这样禁军便集中了全国精兵,而地方军队则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的士兵,再也没有力量同中央抗衡了。  赵匡胤在黄袍加身以及杯酒释兵权之后,于976年的一天晚上突然死去。第二天,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了皇位,即历史上的宋太宗。有人怀疑是赵光义害死了赵匡胤。据说,当时皇后本来是让宦官王继恩去通知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的,但王继恩却去通知了赵光义,赵光义就抢先进入宫中。皇后见到之后,非常吃惊,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对赵光义说:“我们母子的性命,都在官家的手上。”过了几年,赵匡胤的二儿子德昭自杀身亡,四儿子德芳则在二十三岁的时候暴病身亡。而赵匡胤的三弟也被下狱,后被流放,两年后死于外地。  ……

编辑推荐

  赵匡胤兵变建北宋  华夏文化造极于赵宋  重文轻武  《清明上河图》  空前的繁荣与兴盛  北宋都城汴梁  与宋对峙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崛起  辽、西夏、金、蒙古  元朝统一全国  多民族统一国家空前发展  忽必烈大帝  当盛唐的辉煌渐渐黯淡,中原地区的人们迎来了饱受非议的宋王朝。在传统的观念中,宋朝给人的印象似乎一直是积贫积弱,在与辽、西夏、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较量中屡战屡败,甚至被迫放弃北方,阅读这段历史总是令人倍感压抑。在这样的表象之下,人们却大大忽略了宋代所创造的空前财富与繁荣。  这时的宋朝正在逐渐步入经济、文化、科技的鼎盛时期。唐朝最盛时的人口达到五千多万,而宋则突破一亿。时人有日:“生民以来,能济登兹者,未有如大宋之隆也。”  大宋强盛的商业浪潮在带来了富足、闲暇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促成了文化的高度繁荣,诗词、歌赋、杂技、戏曲、书法、建筑等艺术都在宋代高速发展。有了这样杰出的成就,以至于很多东西方的学者甚至把宋代看做是中国近代的开始。  然而军事上的弱势,始终使两宋人们生活在马上民族铁蹄的阴影之下。1279年,随着蒙古南下的脚步,南宋灭亡。中国也迎来了她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空前发展、壮大的新时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通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