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全面的人生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岳麓书社  作者:星云大师  页数:162  

前言

我从童年开始,就喜欢写日记,但因那时生活艰苦,纸笔不周,只有将一些人事、新知、杂感、生活等记于脑海中。    一九四九年我初来台湾。最初几年曾写了二十多本约两百多万字的日记。后来自己翻阅时,发觉日记中尽是写些人我是非、他人得失,写到自己也是一副愤世嫉俗的丑陋面目。因此,在一九五二年的元旦,我重新在一本日记簿上写道:“我,是自私的;我,是丑陋的;自赞毁他,妄自议论,实在是人类的劣根性。”写完,我就将二十多本日记付之一炬了。    现在回想起来,不禁感到有点可惜,因为日记是一个人生活的痕迹,是一个人成长的写照,是一个人经验的记载,更是一个人生命的历史。假如那些日记至今还保存着,或者从那时起我一直将日记写到今天,相信一定会有许许多多有关人事、生活、知识方面的往事可以追忆,不管好与不好,我相信一定可作为做人处事的龟鉴。    一九六三年,我参加“中国佛教会”访问团到亚洲国家进行友好访问,由于行程紧凑,我就在飞机、火车、渡轮上,甚至有时没有桌子,如在印度天气太热,还趴伏在地面上,写了八十天的日记,每天写好后,要赶在《觉世》旬刊上发表,后来并将之定名“海天游踪”,交由佛教文化服务处出版,想不到却因为内容涉及一些对佛教人士的看法,因而引起不少风波。之后,我又至印度朝圣多次,对于佛国当初值得记述的事迹,并没有留下雪泥鸿爪而深感可惜。    一九六七年,我开始创建佛光山,最初在《觉世》旬刊上发表每天大事记,约数年之久,后因凤山张致良居士认为太过把人事公开报导,故而反对刊出,从此,我对开山时的心情经过未能留下丝毫痕迹,至今回忆,也觉得不无遗憾。    直至一九八九年春天,我组织了“国际佛教促进会大陆弘法团”到大陆探亲弘法,当时台湾各大日报纷纷邀我写访问日记,可能是因为事情太过繁忙,加上许多敏感问题,实在不易着笔,只有一一婉谢。虽然没有将日记在报纸上发表,但是我仍然写了三十天的日记,后因飞机输送行李时的失误,在大陆所买的书籍和那些珍贵的纪念品,甚至日记统统都遗失了,至今还不晓得流落何方,也许数百年后有人发现到的时候,说不定是一桩历史公案哩!    是一九八九年的七月吧,我为了顾念《普门》杂志的发行量,对其聊尽一点心意,便自告奋勇地向主其事的依空、永芸提供日记给他们发表,从一九八九年七月一日起,迄今四年,未曾间断。这些日子,我将自己个人的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一切皆公诸于读者之前。只是我的日记挂一漏万,没有真正顾及到生活方面,像有很多书信、谈话、友谊、计划,并没有记录下来,工作、演讲等内容,也由于篇幅的局限,没有完整地详录。尤其是对事情的看法、内心的感受,自觉表达得很不完全。    其实,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负责笔录日记的永庄,四年来他最辛苦,尤其因为他没有跟我讲话的习惯,也没有问过我日记要怎样写,或许由于他不讲话的缘故,我也没有特意告诉他我的一些看法。所以,他无法确实地了解我心中的体会,唯有待日记写好后,我在字里行间补上几句就草率地完成。    这本日记除了永庄之外,曾经为我代笔过的有慈惠、慈容、依空、慧军、永妙、满果、依日、依筏、依门、依宏、依晟、永贤、永均、永芸、慧传、满义、永海、满和、永有、依益、觉幻和李仁玉,等人,他们有的为我写过一月半月,也有的只写了一天两天,无论记录的多与寡,我仍然要向这些徒众表示感谢,因为有他们,才没有让我的日记在四年里中断过。    有人说,在我的日记中并没有常常看见我读书:也有人说,读我的日记,很少看到我吃饭修行,也甚少叙述我生活中的细节,例如只见我坐飞机,并没有提及我去买票,只听闻我每天去某个地方,并没有说谁替我开车……事实上,天天要做的事情,常常要做的事情,顾此失彼是在所难免的。    也有人问我:日记是什么?我想了想,觉得日记有时候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反观自照;有时候日记是一个知己,可以尽情地向他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有时候日记是一张功过表,上面记下了我们处世的对与错;又有的时候日记是一部成长史,留下了成熟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也有时候会觉得日记是一个百味坛,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此外,也有许多读者致电来函,给予我莫大的鼓励,像每次日记发表后,都会看到读者的热烈回响:有的赞美我为法忘躯、为教牺牲奉献,也有的说我的日记犹如一帖清凉剂,熄灭了都市里的喧哗和红尘中的纷争;有的说日记好像一盏明灯,为大家学佛的道路指引方向,更有的说日记好比一朵美丽的鲜花,吐露清香怡人的芬芳……若要真的问我对日记的看法,我则觉得日记是我随心自作、随性自遣的生活小品。    感谢很多人写了阅读“星云日记”的感言,如:“《中央日报》”社长石永贵先生、胡志强先生、作家尹雪曼先生、薇薇夫人等。有的人说我的日记有教育性的内容,有的人说有跟随我弘游天下的感觉,但我自己并不满意,因为文字并不十分流畅,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十分深入,尤其有些事情的前因后果、上下关系及诗词古句,我都记不清出处,除感谢外,在此也顺便说声歉意。    现在,《普门》要将我这四年来的日记发行单行本,到一九九二年止,总计有二十册之多,感谢三宝的加持,和所有亲友信徒的因缘,没有你们,就没有现在这本日记。    一九九三年八月八日开山寮

内容概要

  命运,不是由别人操纵,
  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不要相信命运能左右一切,
  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去创造全面的人生。
  本书为《星云日记》(第一辑十五册)系列丛书之第二册,分为“当下承担”、“一念之间”、“安心立命”、“
创造全面的人生”四部分。《星云日记》收录星云大师1989年7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的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等,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一九二七年生,十二岁礼宜兴大觉寺志开上人出家。一九四九年赴台,一九六七年创建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主张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致力推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业。星云大师著作等身,撰有《释迦牟尼佛传》、《星云大师讲演集》、《佛学教科书》、《佛教丛书》、《迷悟之间》、《往事百语》、《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万事》、《佛光菜根谭》等,并翻译成英、日、德、法、西、韩、泰、葡等十余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
  大师教化宏广,计有来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余人,全球信众达百万之多。一九九一年成立国际佛光会,被推为世界总会会长;于五大洲成立一百七十余个国家或地区协会,成为全球华人最大的社团,实践“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理想。大师除屡获殊荣外,国际上亦德风远播,略举其大者如:一九七八年荣膺美国东方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一九九五年获全印度佛教大会颁发的佛宝奖;二〇〇六年获香港凤凰卫视颁赠“安定身心奖”;世界华文作家协会颁“终身成就奖”;二〇一〇年获“中华文化人物”终身成就称号。

书籍目录

自序星云
一面明镜胡志强
当下承担(1989年11月1日-11月15日)
一念之间(1989年11月16日-11月30日)
安心立命(1989年12月1日-12月15日)
创造全面的人生(1989年12月16日-12月31日)
星云日记的回响
万家生佛的大善知识依 昱
细读“星云日记”可与大师同在梁国兴
平淡中的真滋味许雅筑
指导我学佛的“善知识”
编后语
推动《普门》的一双大手 永 芸
编辑后记

章节摘录

十一月  一日  星期三    今接到依日从福山寺来的传真,是屏东信徒许淑卿的信函,内容是她看了《普门》杂志上刊载“星云日记”的感受,信上写道:    ……“星云日记”,它让我们如此贴切的聆听到大师在海角天涯的慈悲心跳与智慧脉动……他,虽然退了位,“舍”下身外一切,却从无一刻“放”下心中苦海沉沦的娑婆众生;他,虽远离了佛光山,云水行脚,却绝非闲云野鹤,孤裟一袭,他为圣教振兴,为人间净土,迈的是生生世世、无垠无尽、勇健无畏的菩萨大步啊!“星云日记”活生生、新鲜鲜,让我们面对大师,犹在目前,真好!……    想我退位以后,佛光山的寺务行政我虽不多参与,但学生和信徒的一些弘法事务、生活点滴,也能引起大家如此关切,真是道不孤,必有邻!    西来寺明天就要开讲《六祖坛经》了,今天还一直接到报名要听讲经的电话,工作人员婉言说明座位已经客满了,但信众一再表示,没有座位无所谓,自愿坐在地上或看闭路电视,有的甚至说,要从家里带椅子来,这种闻法的热情,让主其事者好感动,只好一再更换讲演场地,希望能尽量满足大家的愿望。    午间,跟母亲谈起,明天要开始讲经。而且听的人,每人要缴美金五十元,在旁的徒众也说道:“奶奶!现在要听师父讲经,都要交钱,有的还没有位置坐呢!”    母亲对着我说:“哪一天你空时,我讲给你一个人听。”    我说:“我讲经可以收五十元,您讲,没有人会给您钱!”    母亲:“我讲给你听,当然你就要给我钱啦!”    在旁的徒众都拍手附和。    闻永文旧疾复发,特与慈庄、慈惠至寮房慰问,嘱其安心静养,其工作将交给依门负责。身为人师者,对徒众除要教、养、育外,连生病或闹情绪都要特别照顾,想“师父难为”,一点不假,丝毫不觉得我是一位大师,其实,我只是千万人的孝子贤孙而已。    十一月  二日  星期四    今起开始三天的《坛经》讲座。    开大座是佛门最传统的讲经方式,但在西方的美国尚属首次,不仅让中美人士开了眼界,也是西方佛教史上的创举!“华夏”、“亚洲”电视台都来采访录影,《世界日报》记者尹祧、“《中国时报》”记者卜大中、“中华之声”主持人赵元元、香港百姓杂志社社长陆铿、侨界领导人吴健雄、张庆衍夫人、大陆经济专家千家驹夫妇、史学家黎东方教授夫妇,还有五十多位美籍人士,共六百余人,都是这次讲座的听众,看他们那种专注入神,甚至做笔记的神情,不禁想到:西来法水,必定可以滋润灌溉西方的土地,让他们能开花结果。    晚上九点半讲座完,一大堆人拥进客堂,张庆衍夫人金弘美女士、从旧金山来的法学博士曾敏敏、圣地牙哥来的黎东方教授等多人,要求让他们有机会住在西来寺三天,除听经外,希望每天有随众做早晚课的机会。因此就请他们安单在香云精舍。    黎东方教授说,他对中国历史上许多高僧传记都略知一二,而今天的讲座是在轻松、平实的气氛下,如此生动地介绍一代高僧惠能的生平,没有说教,没有神奇,他说:“难怪你能将佛法亲切带人到生活中来,所以台湾佛教才那么生动蓬勃!”    我说:“您是一位历史学家,我当不起您的赞美,不过,过去丛林开大座讲经,讲者是闭着眼睛讲,听者也是闭着眼睛听。毕竟时代不同了,能闭着眼睛听的信众并不多,再说闭着眼睛讲,看不到听者的表情反应,起不了共鸣,若是我一定也讲不下去!”    大家哄堂。    我再说:“讲经,讲了给人听不懂,那是很容易的;讲了给人听得懂,却不容易。过去你问听经者:‘你到哪里去?’    听者答道:‘听经。’    ‘讲得好不好?’    ‘好极了!’    ‘怎么好法?’    ‘听不懂啊!’”    大家又哄堂。P13-17

后记

星云大师,1927年生,江苏江都人。12岁出家,1949年赴台,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业。1991年成立国际佛光会,被推选为世界总会会长;于五大洲成立170余个国家或地区协会。成为全球华人最大的社团,实践“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理想。星云大师一言一行所产生的影响已不限于宗教界,更普及全社会。星云大师自1989年访问大陆后,便一直心系祖国的统一。近年回宜兴复兴祖庭大觉寺,并捐建扬州鉴真图书馆、接受苏州寒山寺的赠钟,期能促进祖国统一,带动世界和平。星云大师著作等身,总计两千万言,已在大陆出版80余种,深受读者欢迎。    《星云日记》收录星云大师1989年7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的日记,最初陆续刊登于《普门》杂志“星云日记”专栏,后结集由台湾佛光出版社于1994年和1997年分两次出版,共计44册。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目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粱,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此次岳麓书社出版《星云日记》,分三辑先后推出,第一辑收第1册至第15册,第二辑收第16册至第30册,第三辑收第31册至第44册。各册书名不变,对原版编排格式作了简要调整,极个别文字作了删节处理。此次出版除改繁体竖排为简体横排外,对有些不便大陆读者阅读的词语用法也作了改订,如原版中“计画”“规画”改为“计划”“规划”,“连络”“连系”改为“联络”“联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均径改,不出校记。但原版中专名(人名、地名等)之译名,无论常见或稀见,皆一仍其旧,如“布希”(即布什)、“雪梨”(即悉尼)等,为避免转译之误也,读者诸君明鉴。    台湾某些与大陆名称相同的大学或文化事业机构,或其他容易产生歧义误解的机构名称等,加引号表述,如台湾“中山大学”“故宫博物院”“商务印书馆”等。《中央日报》《中国时报》等涵盖全国性称谓的报刊名称,加引号表述,如“《中央日报》”“《中国时报》”等。

编辑推荐

大师生活哲学⊙智慧语录    高僧行仪风范⊙完整典载    从平实的步伐中,进入佛学、进入一代宗师圣洁的心境!    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成长的写照、经验的记载,也是一个人生命的历史。    大部分的日记是私密的,或深植内心深处,或随着岁月泛黄……    《创造全面的人生(星云日记2)》由星云大师著,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创造全面的人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