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中医特色疗法

出版时间:2004-7  出版社: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作者:汪悦  页数:279  字数:190000  

内容概要

中医学对哮喘的认识非常丰富,积累了许多治疗经验。由于其独特的无明显毒副作用的近乎天然的疗法和显著的疗效,运用中医药治疗哮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为了更好地总结中医药治疗本症的临床经验,我们根据多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编撰了此书。  全书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着重介绍疾病的概念、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和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中篇较详实地介绍了本病辩证治疗、单方验方、中成药、外治疗法、针灸推拿及情志、饮食疗法等;下篇则介绍了全国知名老中医一些独特的治疗经验与特色。  本书内容丰富,简明扼要,融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切合临床实用,可作为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务工作者及医学院校教学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上篇 总论 一、概述 二、诊断要点  (一)病因  (二)症状  (三)体征  (四)实验室检查 三、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中篇 特色疗法 一、哮喘发作期的治疗  (一)内治疗法  (二)外治疗法  (三)针灸疗法  (四)推拿疗法  (五)饮食疗法 二、哮喘缓解期的治疗  (一)内治疗法  (二)外治疗法  (三)针灸疗法 三、哮喘主症的治疗  (一)气喘  (二)胸闷 四、哮喘并发症的治疗  (一)阻塞性肺气肿  (二)肺源性心脏病  (三)呼吸衰竭  (四)充血性心力衰竭 五、支气管哮喘的摄生调护下篇 名老中医治验 一、徐仲才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  (一)病机新识  (二)诊疗特色  (三)验案举隅 二、叶朗清主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  (一)病机新识  (二)诊疗特色  (三)验案举隅 三、邵长荣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  (一)诊疗特色  (二)验案举隅 四、李今庸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  (一)诊疗特色  (二)验案举隅索引

章节摘录

  细辛可散寒镇咳,一般用量为3g,有人认为细辛过量服用时神经系统可有先兴奋后麻痹的副作用。细辛又是一味引经药,与附子等药同用,可引他药至少阴经。如太阳病兼有少阴病症状,发热恶寒,脉反细虚无力,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既取麻黄以解表,又取附子以温经强心。如痰浊壅盛,咯吐不爽者,加用三子养亲汤,即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以降气豁痰。白芥子虽气味辛辣,有刺激性,但其豁痰作用较好,多数病人还可以接受。莱菔子还有消导食积、通利大便的作用,可酌情选用。至于寒喘兼有阳虚者,可采用温肺平喘、补肾摄纳法。  附子有温肺化饮的作用,一般用熟附子,先煎15~20分钟,一般剂量在12g左右,个别病例可用至30g,小儿剂量应酌减。为增强温肾纳气的功效,徐老在临床上常用黑锡丹6~9g分吞,小儿或成人吞服不便者,可按上述剂量改为包煎。对于寒喘兼阳虚者,附子与黑锡丹同用,则温阳纳气之力尤强,常收到明显的平喘效果。  (三)验案举隅  张某,男,36岁,门诊号354868,1979年10月12日初诊  患者幼年时,因偏嗜酸咸,而发哮喘,迄今20余年。每逢冬春哮喘举发,且逐年加重。发则持续两三个月,夜间不能平卧。此次发病半月余,病情较以往为重,虽用过多种西药,尚不见有明显缓解。并有咳嗽,痰多如沫,咯吐不畅,口渴不甚。平时怕冷,发病时夜间尿频量多。舌苔白腻,脉细。证属外寒内饮,病久体虚,气阳不足。治予温肺化饮,助阳摄纳法。方拟:生麻黄6g,杏仁9g,紫苏子、白芥子各12g,细辛3g,炙甘草6g,姜半夏9g,熟附片(先煎)10g,补骨脂12g,局方黑锡丹(分吞)4.5g。  ……

编辑推荐

  《常见病临证要览:支气管哮喘的中医特色疗法(英汉对照)》首先推出10册,每册分上、中、下三篇,分别介绍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胃炎、肺癌、支气管哮喘、糖尿病、高血压病、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及胆石症等临床常见病的中医特色疗法。上篇为总论,概述各病种的诊断要点、病因病机;中篇专论中医对该病症的临床特色疗法,包括内治、外治、针灸、推拿、体疗、食疗、情志疗法、摄生调护等;下篇介绍了3~4位著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与医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特色疗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适合有一定中医理论基础的看
  •   买了很多本,但是发货速度太慢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