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影片的文化历程

出版时间:2003-10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少雄  页数:24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纪实影片的文化历程》书是一部以电影文化史为核心的研究著作。该著作对1958年至今电影五十年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单扼要的梳理;在阅读具体影片文本的基础上对香港的电影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考察了电影这五十年里“国”与“城”的交替变迁;以“国”与“城”的交替变迁为契机,研究了电影文化中呈现和暗含的“身份”的问题。

作者简介

林少雄,男,汉族,甘肃陇西人。多年来以读书、教书、著书为业、为乐。读书涉猎广泛,属“杂食”一类。主要学术研究兴趣为影视审美文化理论、艺术史与艺术学、中国古典美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20世纪电影产生的文化意蕴  一 对人类既有审美经验的突破  二 对高雅及神圣的解构  三 对新的艺术审美范畴的建构  四 对20世纪人类文化的影响第二章 与纪实影片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的文化辨析  一 历史与历史叙述  二 现实与真实、虚构与非虚构  三 记录、纪录与纪实  四 客观与主观  五 影响纪实的诸要素  六 纪录片、专题片与纪实影片  七 影响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第三章 创造者开拓  一 蒸汽机式的震撼  二 两种策略  三 技术的变革  四 不同的操作方式  五 相异的文化观念第四章 诗性智慧释放  一 人类学电影的文化氛围  二 为电影而生  三 诗性智慧的释放  四 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五 真实与纪实之别第五章 纪录片之父规范  一 影响大众的媒介手段  二 社会学的观察方法  三 电视的魅力  四 思想的渊源第六章 无处不在眼睛  一 20世纪初欧洲的现代文艺思潮  二 维尔托夫及其同时代人的电影活动  三 电影眼睛的理论主张  四 升华的审美法则第七章 意识形态的艺术美化  一 德国电影的纪实风格探索  二 里芬斯塔尔的传奇人生  三 里芬斯塔尔纪实影片的主题  四 《意志的胜利》的文化解读第八章 诗化人生的视像记录  一 诗化人生的浪漫情怀  二 犀利的枪  三 纪实理念第九章 战火中的影像  一 纪实影片的催化剂  二 纳粹的政治宣传片  三 英伦三岛的对策  四 美国的纪实策略第十章 “真实”与“直接”  一 真实电影的影响  二 直接电影的文化策略  三 观念及其实现第十一章 中国纪实影片的文化策略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第五章                                     纪录片之父的规范    在电影正式诞生3年之后的1898年,当卢米埃尔的技师、也是后来旅行片拍摄的先驱费力克斯·梅斯几奇携带着其摄影设备,将自己游历见闻记录在胶片上,卢米埃尔的另一个技师弗朗西斯·杜勃利埃被派往俄国拍片的时候,在英格兰丁士顿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个新生婴儿响亮的啼哭打破了乡村的宁静。这一声啼哭,意味着将深刻影响英国电影,并将以英语系国家纪录片运动之父的称誉在世界电影史上获得重要地位的一个人物的诞生,他的名字叫约翰·格里尔逊。    格里尔逊一生有几点非常值得注意。其一,由于他出生于航海灯塔看守员世家,因此他从小就喜欢船只和大海;后来由于战争的需要,他加入“皇家海军预备役部队”,成为北海扫雷舰队成员,对大海更加热爱,同时培养和锻炼自己胸襟开阔、意志坚定、乐观向上、精力充沛的心境与体格。这为他此后一生繁重而又多元的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格里尔逊在领导纪录电影运动过程中经常扮演着好几种角色:进行日常事务管理的行政领导人,大小文化项目事无巨细的策划者,同时关注20部影片生产进度的活跃制片人,建立帝国电影图书馆的积极倡导者,记录电影思想的发言人,奔忙于英伦三岛各种机构及学校的演讲者,不知疲倦的电影理论文章的撰写者、评论家及新闻记者的积极支持者,具体电视节目的高级策划人……所有这些足以耗费一个常人全部精力的角色,在他做来如行云流水,这些工作不仅构筑了他个人事业的大厦,同时也树立起纪录电影史上的一座丰碑,成为电影工作者敬业精神的形象释示。所有这些,可以说与其家庭出身、青少年时期的阅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二,格里尔逊的父亲是斯特灵郡堪伯斯巴隆村小学的校长。作为“这所古老学校的优秀教师”,他不仅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同时还以其过人的精力,积极推动社会交际的发展,在自己所领导的乡村学校举办电影放映活动,首次将电影引入教育圈。这种家庭氛围,不仅为格里尔逊树立了一个敬职、敬业的形象,同时一系列的放映活动,从小便在格里尔逊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种子,使他对电影的神奇魅力充满好奇与向往,潜意识中对电影充满了无限情感,这为以后毕其终生精力致力于电影事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三,1923年,格里尔逊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格拉斯哥大学,翌年,在杜海姆大学短期任教后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来到美国学习社会科学。也许是从小家庭环境的影响,他对新闻、电影及其他影响公众舆论的传播手段的研究有着极大的兴趣,于是便开始了对传播手段影响人类思想的威力及其根源的研究。在学习和研究中,他以扎实的功力与敏锐的触角对20世纪大众文化的兴起及其功能有了广泛的认识,并通过自己的研究,认为在当代社会,人们社会行为选择动机的能力,已经从传统的学校和教堂,走向了大众传媒的电影、报刊、新兴的广播及一切广告和宣传手段。这种观念,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超前的感悟力。不仅如此,在学习的同时,他还赶赴好莱坞亲自学习电影制作技术,结识了卓别林等电影界的头面人物,同时还与一大批制片人、学者、政治家及新闻记者建立了密切友好的关系。所有这些,不仅使其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同时还形成了他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热情。所有这一切,为其以后回到英国,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纪录片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影响大众的媒介手段    格里尔逊的思想,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将电影看作是一种影响公众舆论的媒介手段,而不是一种艺术。    在对格里尔逊的创作及事业作出评价时,我们不应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格里尔逊对电影的兴趣首先不是将它看做一种艺术形式,而是将它当做一种影响公众舆论的媒介手段。格里尔逊不仅从来都不曾掩饰这种观点,而且还经常不断地在不同场合反复地强调它。比如,他在1933年曾经这样写道:    我对那种(作为艺术形式——译注)电影没有多大兴趣。通常情况下,形式、主体和运动(shapes,masses and movements)自身就能进行自娱自乐,以至于我有一个简单的希望,希望伟大的绘画申的某些优势有一天能够进到电影中来,但是。考虑到电影生产的经济基础,我不得不彻底放弃这种希望。若想获得绝对的形式娱乐,聪明人会到绘画中寻找,而且可以尽情陶醉其中。通常,商业方面的考虑对绘画的影响不会很大,这种艺术形式更加讲究,因为更加受到限制,画家在便宜的画布上作画,可以更加容易地驾驭迷人的完美与和谐。我把电影看做讲坛,用作宣传,而且对此不感到惭愧,因为在尚未成型的电影哲学中,明显的区别是必要的。艺术是一回事,我认为,聪明的做法最好是到那些能够自由进行创造的地方寻找艺术;娱乐是另一回事;教育是一回事,眼下的教育依然是教室里的事情;宣传又是一回事;电影被构想成一种媒介,就像写作那样,可以有许多种形式和功能。职业宣传家可能对电影特别感兴趣.因为它对公众的影响非常大。电影能够进行直观的描述、简单的分析和得出导向性的结论,通过使用节奏和丰富的想像力还能具有雄辩的说服力。电影具有雄辩的修辞学特征,任何其他表述形式都无法像摄影机那样完美地将高贵的品质赋予简单的观察,或按照时间的冲击力进行场面切换。但是,原则上存在着这样一种思想:一个简单的说法可以在一夜之间被重复千万次,如果这个说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会被传播给更多的人。在说服和影响公众方面,这种“一步跨七里格的事实”开启了新的视点,带来了新的希望。(转引自弗西斯·哈迪《格里尔逊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见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34—35页。)英国评论家在谈到格里尔逊的创作时指出,分析《漂网渔船》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不仅要看到它在当时产生的反响,而且要看到它的深远影响。这部影片一经制作完成,能够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既因其主题,也因其技巧。当时的英国电影被束缚在摄影棚内,一个电影工作者,如果能到伦敦西区剧院拍摄一出奥德威奇滑稽戏或者一出悲观主义的演出,就算是最大胆的远征了。在这种情形下,一部在现实生活中实地拍摄的影片,简直就可以称得上是具有革命意义的作品。格里尔逊拍摄的表现北海捕鲱生活的简单故事,为当时的英国电影注入了新鲜血液,画面极富冲击力:漂网渔船从灰雾蒙蒙的狭小港湾驶向茫茫大海;渔网从颠簸摇晃的船上撒开;渔夫们紧张繁忙地劳作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正是在这部影片中,普通英国人的生活第一次被搬上银幕。今天,人们可以在成千上万的纪录电影中看到类似的场面,可是在当时,这样的影片却是令人吃惊的新发现。在艺术技巧方面,《漂网渔船》也创造了当时英国电影的新纪录。格里尔逊曾经认真研究过苏联导演的作品(他在美国留学时甚至帮助筹备《战舰波将金号》在美的上映活动),并且在自己的影片中运用了由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创造和发展的交响乐式的电影结构原则和强有力的剪辑手法。正如一些评论家所言,《漂网渔船》在主题方面可能开创了新天地,但在技巧上却是笨拙的。事实上,它首先以其内容的激动人心而受到了世人的称赞。……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记经过近一千个日夜的写作,《纪实影片的文化历程》即将付梓。与本人以前任何一本书的写作不同,前后时断时续,拖拖拉拉地进行了两年多时间。仔细想来,这次也许有以下几方面的困难。    其一,这是本人转向影视学习与研究后的第一本书。虽然从小就对影视有着浓厚兴趣,虽然此前也曾为高校学生开设过影视类课程,然而一旦转入专业研究,才发现需要补的课太多太多,特别是做纪实影片的专题研究,自感困难重重,因此从一开始,就是抱着熟悉与了解纪实影片的理论与实践的目的来进行纪实影片的研究的。好在本课题在进行之初,于2001年10月被正式列入上海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规划,于是在后来的研习中,无形地产生了一种压力,促使自己将其完成.而在进行研究的同时,先后为本科生开设了“纪录片与专题片”、为研究生开设了“纪录片文献导读”“纪录片研究”等课程,编选了《多元文化视阈中的纪实影片》(学林出版社,2002年)一书。所有这些,都为本课题的进行打下了一个基础。    其二,研究资料的匮乏。中国纪实影片的发展比较曲折,而中国关于纪实影片的理论研究更是严重滞后,因此在对纪实影片的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可想而知,然而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并选定了这样一个课题,只能是遍地搜罗资料、随处捕捉信息,先后编成了几个专题资料(即本书附录)。个中甘苦,只能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说也罢。    其三,影像资料的缺乏。既然是影视研究,那么当然要观看大量的纪实影片,所谓“观千剑而识器”,然而由于中国的特殊情况,国外的经典影片难觅踪影,国内的独立制片人的作品但闻其名、难睹其容,因此影像方面的资料比起文字资料来更要匮乏,因此千方百计地搜寻影像资料就成了个人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北京广播学院门口的私刻光盘,上海大街小巷的盗版DVD,朋友辗转翻录的一盒录像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曾成为个人的“宝贝”。说来惭愧,自称对纪实影片进行研究,可目前个人收藏的纪实影片还不足三百部,这不仅无形中限制了个人观察与思考的视阈,而且带来了很大的缺憾,如在世界纪实影片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中国纪实影片创作者观念与方法产生重要影响的怀斯曼与小川绅介,本来打算在本书中用两章的篇幅进行研究,但由于他们本人的作品要么只看过一两部,要么连一部都没有完整地看过,因此也就无法言说,只能留待以后补充了。    其四,个人境遇的变化。在正式进入写作的近两年多来,也是自己人生道路上个人境遇发生最大变化的一个阶段。举家南迁的折腾与劳顿,繁重教学任务带来的不适与疲劳,个人“安居工程”的设计与实施,父亲身罹重病的揪心与奔波,对孩子升学的压力的疏解,周围建筑工地的嘈杂与纷扰……每一件事,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都会自然地打断正常的阅读与写作,因此思绪常常被打断。    当然,所有这些,都不应成为本书写作拖沓的借口或理由。提到这些,只不过是想为自己提个醒,在纪实影片的学习与研究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至于书中出现的不周及疏漏,希望读者能直接指出,希望方家能不吝赐教,以便今后进一步改正。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人士的无言督促与无私帮助:上海大学影视学院院长金冠军先生、学院办公室主任许佳女士的鼎力相助,为本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先决条件;学兄陈勇多年来的关照与帮助,使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资料与信息;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书记、执行馆长李果先生,不仅给予了大量帮助,而且亲自搜集整理了上海图书馆与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与纪实影片研究相关的书目索引;上海音像资料馆的郁浩毅女士,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为本书做了数万字的该馆馆藏纪实影片目录索引;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研究生方睿彦同学查阅并翻译了国外重要电影节获奖纪实影片目录,书中还参阅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观点或数据,不能尽述于此。此外还有众多同事、朋友的大力帮助,才使得本书得以顺利脱稿。对众多人的大力帮助,只能在这里说一声:谢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纪实影片的文化历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