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高考3年模拟(上)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首都师大  作者:曲一线  页数:174  

内容概要

  朋友,我正看着你呢,你也正看着我。我不是一幅色彩缤纷、线条优美的画卷,也许不能让你感受生活的美妙、世界的神奇;我不是一曲余音绕粱、三日不绝的仙乐,也许不能让你领悟高山的淳朴、流水的真挚。我只是一行行前人的足迹,引领你登上书山的峰顶;我只是一句旬殷切的叮咛,提醒你拾起遗漏的点滴。  啊,朋友!  其实,我是一页页在久久期待,期待着能与你晤谈的文字。  我给予你的,是需要你辛勤劳作的土地。  我爱你,我对所有的学子充满敬意:你最辛苦,因此你也最美丽。  我爱你,你的勤奋、刻苦、拼搏、进取,将成为我永久的记忆。  我想对你说,拥抱明天,需要你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也需要你付出百倍努力,学会考试!  我想对你说,考试就意味着竞争,考试就意味着较量,考试就意味着选拔,考试就意味着优胜劣汰。考试需要有健康的体魄和挺拔的心理,考试更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  我想对你说,我可能有点丑陋,只是一本毫无表情的普普通通的书,但我的字里行间,流淌着无数老师的良苦.蕴蓄着无数专家学者的睿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国共的十年对峙★第一节 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第二节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第四节 ‘红军的长征第五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第一章整合提升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 抗日战争的爆发第二节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第四节 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第二章整合提升第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第一节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第三节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第四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三章整合提升第四章 中国近代文化(略)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第一节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五章整合提升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六章整合提升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一节 全国大动乱第二节 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第七章整合提升	第八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第一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第四节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第八章整合提升第九章 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和国防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二节 外交事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成就第九-十章整合提升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时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新变期末测试答案全解全析·高一历史(下)

章节摘录

  的正式武装,采取流寇式的武装斗争必然走向失败。根据地是民主革命借以发展的战略基地。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没有土地革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就不会支持根据地政权,也不愿参加红军,革命根据地就一天也不能存在。毛泽东把这些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这一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  二、“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实践过程  1.井冈山的星火:(1)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经过半年创建了根据地。(2)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成立工农红军第四军。  2.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力量达到10万人。  3.根据地的巩固:(1)军事上:1930年底到1931年秋,粉碎敌人三次反革命“围剿”。(2)经济上:①土地革命(路线、意义),赢得了群众基础。②经济建设,巩固了红军政权。(3)政权上: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4)理论上:①毛泽东的三篇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条件:特殊国情所决定。③主要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④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为何打出不同的旗巾0  这两次起义之所以打出不同的旗帜,具体来说,南昌起义打着国民党左派的旗帜,这是因为:一是由于我党对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国民党性质及其革命力量的估计失误而导致;二是为了争取左派张发奎起义,发动回粤运动;三是为了团结起义部队中的中下层官兵和争取国民党内的真正左派;四是由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总策略决定的。  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一开始就挂起共产党的旗帜,其原因,一是大革命失败后,随着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党的组织基础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二是由于湖南省委和毛泽东对国民党的深刻认识;三是由参加秋收起义的军事力量所决定的。  一、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必然。  资本主义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都是先占领城市,后夺取农村。为什么中国不能走类似的道路呢?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1.经济上,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薄弱,这就决定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中国的城市革命缺乏阶级基础。  2.政治上,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不具备合法斗争的条件,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中国工人阶级没有在城市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政治斗争的条件。因此,中国革命只能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3.1 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的共同原因就在于照搬苏俄经验,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背离了中国国情。毛泽东首先从实践中认识到这一经验教训,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从而使中国革命开始了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二、土地革命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重要性:农民阶级是中国工人阶级天然的同盟军。这是因为无论从政治地位还是经济状况来看,农民阶级与工人阶级极其相似,都是处于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都是统治阶级剥削的对象,都是处于社会最底层,都是处于三座大山的压榨之下。共同的命运、共同的境况,决定了共同的要求改变现状的使命——推翻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完成民族民主革命。再加上有相当一部分工人阶级是从农民阶级转化而来,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因此,这一切决定了农民阶级与工人阶级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农民阶级占中国绝大多数,他们是中国工人阶级最广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中国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发动农民,武装农民,建立红色政权,进行土地革命。变革土地制度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取得革命胜利的有力保障。因此,在根据地内进行土地革命是必要的,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才能团结农民,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而促使革命走向胜利。  2.土地革命路线问题:毛泽东在井冈山根据地从1928年起就对此问题进行探索,在1930年才确定了土地革命路线。这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是一条民主革命时期最彻底的、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土地革命主要是解决贫农和雇农(雇农是农村里的无产阶级)的土地问题,他们是土地革命的依靠力量;中农主要靠自己劳动,农忙时有少量的雇工剥削,是土地革命的联合力量;富农则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不是民主革命对象,但要限制其剥削,才能维护雇农的利益;中小工商业者也不是民主革命的对象,要发挥其所经营的工商业对发展根据地经济的积极作用,对其要加以保护;对农村地主的土地予以没收,分配给农民所有,从而彻底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达到解放农村生产力的目的。  3.土地革命的意义:凡是正确贯彻土地革命政策的地区,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就广泛和深入,革命就得到农民群众的支持。他们积极生产,支援前线,积极参军,深入开展武装斗争,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编辑推荐

  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徐克兴如此评价:5·3实为高考科学备考领军之作,集学考之精粹,成名世之奇书,有助于迅速提高考试成绩。  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乔家瑞如此评价:淮选用了5·3,谁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复习道路;  谁选用了5·3,谁就掌握了科学的复习方法;谁选用了5·3,谁就会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  与新版考纲全程对接 与最新人教版教材配套  让每一位学生分享高品质教育  新考纲新教材  高一同步必备  让学习更有趣 让考试更容易  知识清单——基础知识习题式完全归纳  教材点拨——点拨教材难点重点疑点热点  练习全解——全解全析教材课后思考练习  五年高考——最新高考试题麻雀式解剖  三年模拟——最新模拟试题淘金式精选  智力背景——万篇素材发散式全面拓展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5年高考3年模拟(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