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护理学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作者:何荣华,袁杰 编  页数:274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生活节奏的改变,各类急危重症越来越多。而各种新型监护仪器设备的投入和使用,重症监护知识和技术的更新与推广。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症监护护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发挥了日益突出的作用。为了适应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需求,培养高素质的重症监护专业护理人才,进一步提高对危重症患者的救护水平,重症监护护理学专门教材的出版成为当务之急。在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的领导下,我们编撰了这本教材。本教材以科学、实用和创新性为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度,从临床需求和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突出护理教育的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突出重症监护的护理特点,充分反映重症监护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着力提高护理人员和学生的重症监护护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内容重点突出,以危重症患者的细节护理为主线,强调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增加了危重症患者的沟通技巧、健康教育特点,以及危重症患者的伦理道德内容,凸显了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特色;编写中与基础护理学等交叉的内容简写或不写;最能体现本教材创新性的是,为方便学生掌握知识,每章之首有学习目标,实时穿插相关知识链接和案例分析,每章之后有针对性的思考题,文末附有参考文献,方便学生理解、应用和查阅资料。本教材共有十章内容,包括:绪论、重症监护室的工作范围与设置、重症监护室的监护程序、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管理、重症监护技术、导管护理技术、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危重症患者体位转换技术、危重症患者的沟通技巧、危重症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本教材主要供本、专科护理专业学生使用。此外,也可作为医疗卫生单位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以及岗位培训的参考书。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湖北医药学院和护理界同仁的支持与帮助,在此深表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和编写时间仓促,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指正。

内容概要

  《重症监护护理学》在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的领导下,我们编撰了这本教材。本教材以科学、实用和创新性为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度,从临床需求和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突出护理教育的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突出重症监护的护理特点,充分反映重症监护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着力提高护理人员和学生的重症监护护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内容重点突出,以危重症患者的细节护理为主线,强调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增加了危重症患者的沟通技巧、健康教育特点,以及危重症患者的伦理道德内容,凸显了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特色;编写中与基础护理学等交叉的内容简写或不写;最能体现本教材创新性的是,为方便学生掌握知识,每章之首有学习目标,实时穿插相关知识链接和案例分析,每章之后有针对性的思考题,文末附有参考文献,方便学生理解、应用和查阅资料。  本教材共有十章内容,包括:绪论、重症监护室的工作范围与设置、重症监护室的监护程序、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管理、重症监护技术、导管护理技术、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危重症患者体位转换技术、危重症患者的沟通技巧、危重症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本教材主要供本、专科护理专业学生使用。此外,也可作为医疗卫生单位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以及岗位培训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重症监护护理学的学科特点与要求第三节 护理伦理在重症监护护理学中的应用第二章 重症监护室的工作范围与设置第一节 ICU的工作范围第二节 ICU基本设置与要求第三节 ICU工作人员配置第四节 ICU与各专科的关系第三章 重症监护室的监护程序第一节 ICU患者的接收与护理要点第二节 病情判断第三节 呼吸、心搏骤停的紧急处理第四章 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管理第一节 ICU内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第二节 ICU护理工作制度第三节 ICU护理文件书写及管理第五章 重症监护技术第一节 心电监护第二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第三节 呼吸功能监测第四节 体温的监测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监测第六节 肾功能监测第七节 机械通气护理第六章 导管护理技术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人工气道的护理第三节 常用导管的护理第七章 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第一节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第二节 危重症患者的清洁卫生第三节 危重症患者的排泄护理第四节 危重症患者的输液护理第五节 危重症患者的输血护理第六节 危重症患者冷疗法的护理第七节 热疗法应用与护理第八章 危重症患者体位转换技术第一节 危重症患者体位转换第二节 危重症患者的转运第三节 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管理第九章 危重症患者的沟通技巧第一节 危重症患者沟通的重要性第二节 危重症患者有效沟通的条件第三节 沟通在危重症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第十章 危重症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第一节 危重症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第二节 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第三节 危重症患者的健康教育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1854年3月。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国与法国参加了战争,对付沙皇俄国对土耳其的侵略。由于战地条件非常恶劣,负伤的英国士兵死亡率高达50%,引起了英国民众的强烈不满。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前往前线医院进行战地救护,克服重重困难。改善环境,清洗患者伤口,消毒物品,改善营养,重视心理护理,帮士兵与工人通信,兼顾伤员身心两方面的需求。南丁格尔在《护理札记》中曾记载:“将危重患者或手术的患者安置在靠近手术室的一个小房间中,并让一名看护单独管理这位危重患者直至患者恢复或至少从手术的即时影响中解脱。”由于她和全体护理人员的努力,短短半年时间,英国前线伤员的死亡率下降到2.2%,她们的卓越成绩受到了前线人员和全世界的赞誉,也充分说明了重症护理工作在抢救危重伤员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专门为危重患者或术后患者开设的“小房间”,即为重症监护室的雏形,同时为重症患者进行的专门看护工作就是重症监护护理学的起源。以后这种“小房间”的护理服务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到失血、休克、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等危重患者,20世纪20年代正式被称为“术后恢复室”  (recovery room)。(二)重症监护护理学的发展与现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大量战伤和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产生,欧洲各地纷纷建立了创伤中心和休克病房,使创伤和休克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而这些治疗中心即为ICU雏形。20世纪50年代,北欧暴发流行性脊髓灰质炎,许多患者伴有呼吸肌麻痹、不能自主呼吸等症状,为抢救呼吸衰竭患者,M.Cara教授组建了一个急救小组,把患者集中在一起,辅以“铁肺”帮助呼吸,配合相应的特殊护理技术,帮助患者度过呼吸困难期,取得了良好效果,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用于监护呼吸衰竭患者的“监护病房”。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电子仪器设备的发展,应用于病房的各种新型轻便人工呼吸机、心电示波仪、除颤器及血液透析机等设备陆续出现,重症监护护理进入了有先进抢救设备的崭新阶段.而且这些仪器设备被不断完善、创新。60年代末,气囊漂浮导管的发明。使循环监测技术安全方便地应用到患者身上,这些监测技术拓展了临床监测的范围和治疗能力。为危重症患者专业化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美国家的一些大的医疗中心将现代监护仪器设备集中使用,相继建立了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如冠心病ICU、呼吸ICU等,重症监护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ICU已成为危重医学的实践基地,促进了危重医学的发展。随着危重症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已经从整体上认识到危重症患者尽管发病病因各不相同,但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可能面临出现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并逐渐成为严重威胁生命的一大难题。在现代医学分科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对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其难度和要求已超出一般临床专科能力,有必要将危重症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给予单独治疗和管理。

编辑推荐

《重症监护护理学》:全国高等教育护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重症监护护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