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的故乡

出版时间:2005-9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洪少锋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座村落,一个徽州文化的缩影。在千年的峥嵘岁月中,村落是徽州文明得以灿烂演示的平台,而这一座座平台的原貌正消失在我们的视野。本书图文并茂,带领我们进入一座沉睡的村落--龙川,在残存的遗物中触摸徽州祖先的脉动,梳理徽州文化的脉络,一探名门望族的溯源。     人类历史的发展充满着辩证法。一方面,总是有新事物的出现冲击着既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推动历史的进步;同时,这种推进的过程又并非回荡着温情脉脉的旋律,常常伴随的是生命的杀戮、善良的破碎和美好的毁灭;但是,以善和美的牺牲为代价换来的又是更高层次上真善美的统一。纵观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总的来说,它以其超稳定的结构形态缓慢前行,但在某些阶段、某些方面,它又经受着或剧烈的争夺、或反复的跌宕、或死水微澜般的波动。造成中国封建社会局部的、阶段性的、有限的变动,其外在和内在因素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民族的争斗;二是统治者自身的分裂;三是来自底层百姓的反抗。这三大因素的冲击时大时小、时急时缓、连绵不已。诚然,那些充满着血与火的呐喊呼号,最终湮灭在冰寂的历史长河中,即使是改朝换代带来的刹那社会外在结构的巨大错动,迅速地也因汉民族传统文化强大的内敛力同化而回归了正轨,没能带来中国历史的焕然一新;但是,细观那一次次社会结构的风云激荡,其对社会某一阶层、或对个体命运的强力扭曲和扼杀,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心灵世界的震撼,以及由震撼而激发的心灵蜕变,充实和丰富着历史的内涵;并且,由这种心灵蜕变而爆发出的对生命更新的追求和创造,无疑又为外在历史的发展增添了多姿多彩。 发生在中国两晋之间的“永嘉之乱”,唐代的“安史之乱”、黄巢大起义和两宋之间的“靖康之乱”等,在撼动历史秩序的同时,给世代生活在中原地区的衣冠巨族们以一次次沉重打击,数百年间,成千上万的中原士族为避战火辗转南下。当时这些门阀制度下的权贵们的窘境是可想而知的,他们不得不抛弃功名富贵、深宅大院而胡乱卷起一些细软、谱牒、书籍仓皇逃离世居乐土,顺着寒冷呼啸的西北风向南,向南,渡过黄河,越过长江,再行几百里,方找到一处高山屏蔽、林木掩映、远离战火的山清水秀之地可以歇脚喘息——这就是徽州。源源不断的中原士族犹如万斛珍珠散落在这苍翠浓郁的崇山峻岭之中。    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得到黄山学院徽学资料中心、绩溪档案馆以及学者专家徐子超先生、江汉水先生的支持。

书籍目录

一、翚雉奋逸徽庸伟绩 (一)练文流照振声绩扬 (二)建置变迁华阳魇镇 (三)经略堪舆星土封域 (四)坊市有经都鄙有象 (五)天子玉鄣龙川形胜二、户列簪缨门排画戟 (一)氏族源流 (二)姓源考略 (三)氏族考疑 (四)新安郡望 (五)胡氏谱牒 (六)世系考疑 (七)昭穆世系 (八)绩溪三胡 (九)三胡之外 (十)能干胡氏 (十一)世系分歧 (十二)礼学三胡 (十三)安定胡氏 (十四)胡适“姓氏公案” (十五)关于《唐诏四海大姓氏族志》三、胡氏春秋星列河汉 (一)统宗古系纬武经文 (二)科举世荣史宬煊赫 (三)荐辟擢秀凤翥麟翔 (四)岁贡登云攀桂步蟾四、白鹿与黄蛇五、龙川造纸 (一)皖南楮纸的出现 (二)龙川造纸与澄心堂 (三)辨朝分地 (四)龙须纸与澄心堂 (五)纸中极品澄心堂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或良安、或北野、或最终定格为绩溪,梁末唐初历史上从歙县东北三次分置建县,都因为平定寇乱。或者说,北野改绩溪或良安改绩溪都导因于平定暴乱的战争,这个建置并非因为人口发展的社会需要,而是处于攻城略地的战略需要。不仅如此,历史上从后汉丹阳郡分治新都郡开始,到明清两朝稳定为徽州府,以歙县为中心的新安郡治也有过多次反复,这些动荡不定的建置变迁其实并不偶然。    大唐建朝之初,虽然曾有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但到了高宗李治,苛捐杂税盘剥加重,隋末唐初遗留的南北民族冲突和北方世族南徙凶此产生的土地矛盾,在皖南、浙西和赣北这个三省交界之地的山越地区日益尖锐。    唐高宗永徽四年(653),自封文佳皇帝的陈硕贞揭竿而起,连克睦州、於潜,直逼歙州。这支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由女性领袖统率的农民起义军,分别在歙卅的婺源和歙北竦口被终结,随后在叛乱被镇压的竦口,以置县北野,镇锁忤逆“妖孽”,竦口民俗称叛贼终结地为“五狗下茅厕”。    胜者为王败者寇,既然文佳皇帝以失败告终,穷苦百姓绝地求生的勇气就成了奢僭犯份的妖魔乱法。当初民间传讹陈硕贞是真神化身,犯其兵者必灭九族,一时间在李唐军中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北野建城,照样是上演了古老的魇镇巫术:筑城为“镇”。    镇兵围城,是安营扎寨的军事组织形成的都鄙堡垒。镇之由来,本来就建立在趋利避害以防妖蜮现祟的巫术心理上,在宗教叙事为人性善恶判断的时期,将叛逆行为妖魔化所起到的震慑目的更持久、更深入人心。古人城池都鄙以星相堪舆为宿命的形式,掩盖了宗教巫术背后的战略(城防)、居住(坊市)、行为(交通)意义上的实用目的,而魇镇巫术导致城镇选址的偶然性,似乎又掩盖了政治为目的的战略意义,于偶然之中又昭示了某些城镇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这个角度说,以城为“镇”的巫术手段,其本质还是军事目的的安全防范;镇关锁钥的城镇布局,也从封建谋略的权利控制中诠释了古代吏治建置深刻层次的文化心理。    P8-9

编辑推荐

一本书,一座村落,一个徽州文化的侧面。在千年的峥嵘岁月中,村落是徽州文明得以灿烂演示的平台,而这一座座平台的原貌正消失在我们的视野。本书图文并茂,带领我们进入一座沉睡的村落--龙川,在残存的遗物中触摸徽州祖先的脉动,梳理徽州文化的脉络,一探名门望族的溯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望族的故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不适合只是想略览龙川风貌的读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