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老八十集

出版时间:2007-4  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作者:吴祖强  页数:332  

内容概要

  吴祖强的著作《七老八十集》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在“吴祖强教授80寿辰暨从乐从教60周年”庆祝活动中隆重推出,为这次庆典活动增光添彩。《七老八十集》是继1997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吴祖强选集——霞晖集》和2004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吴祖强选集——融会集》之后的又一部著作,它是作者近十年教学、研究和音乐活动的记载,既是音乐学者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又是学生学习的优秀教材;既是作曲家本人的成果展示,又是中国当代音乐发展的一段历史见证。  全书包括“研讨文论”、“听乐述评”、“抒怀随笔”、“书谱序跋”、“杂写散文”和“旧体新诗”六个部分。其中“研讨文论”主要是作者对部分世界著名作曲家及其作品的研究,如柴可夫斯基和《黑桃皇后》、莫扎特和《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以及冼星海的音乐创作等;“听乐述评”主要是作者对部分重大音乐会的评论,如1998年9月意大利歌剧《图兰多》和川剧《中国公主杜兰朵》的演出、99北京新年音乐会等;“抒怀随笔”主要收集了作者在一些庆典活动上的讲话和对部分重要人物的纪念文章,如“在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2006年年会上的讲话”、“继承和发扬刘天华精神”、“悼念李焕之同志”等;“书谱序跋”收集了作者多年来为部分音乐家的专著、作品集和音像制品撰写的序言,如《梅西安作曲技法初探》再版序言、《储望华钢琴作品选集》序言、《20世纪音乐技法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引言、《茅爱立演唱中国民歌二十八首》前言等;“杂写散文”和“旧体新诗”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在一些社会活动中的发言和信件等文论。另外,在该书的附录中还收录了著名音乐家王安国的文章《晚霞映朝晖——吴祖强80岁音乐人生》,通过回顾吴祖强不同时期的音乐历程,阐述了吴祖强在音乐创作、音乐教育和音乐活动、社会活动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和对中国当代音乐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书籍目录

一、研讨文论 俄罗斯歌剧艺术经典之作——柴科夫斯基和歌剧《黑桃皇后》 不朽的音乐戏剧诗篇——普罗科菲耶夫和歌剧《战争与和平》 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及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  结合今古 融汇东西——中国当代室内乐和交响音乐创作 密切作曲家和听众的关系——关于英国“大师奖(Masterprize)”国际管弦乐作品比赛 莫扎特(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与贝多《第三交响曲(英雄)》——中国交响乐团音乐会前的曲目讲座 什么是变奏曲式? 什么是回旋曲式? 洗星海音乐创作经历及其对中国音乐创作的影响——在香港合唱团协会及香港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冼星海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专题发言 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起步和发展——中国与世界二、听乐述评 久负盛名的乐团——欢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花开并蒂 芳香四溢——歌剧《图兰多》与川剧《中国公主杜兰朵》 贺首届北京国际音乐节 分外活跃的98首都乐坛 联袂贺新年 交流增友情——谈99北京新年音乐会 欢迎你,老同学——写在钢琴大师拉扎尔·贝尔曼访华前夕 精彩的演出 深切的缅怀——歌剧《荒山狐乐》演出成功志贺三、抒怀随笔 和学院祸福与共——贺赵沨同志八十寿辰 “涅槃”后的凤凰——贺中国交响乐团首演音乐会 以音乐创作迎接香港回归 永久的纪念——祝贺北京市金帆音乐厅落成 贺德伦兄八十寿 感谢所有为晚霞文库耗费心力的人们——在97中国文联“晚霞工程”表彰会上的发言 ……四、书谱序跋五、杂写散文六、旧体新诗附录:晚霞映朝晖——吴祖强80岁音乐人生后记

章节摘录

  他仍在我们身旁——追思定仙老师  江先生——我们一直这样称呼定仙老师,是2000年12月病故的,享年过了88岁,高龄辞世,民间习惯把这叫做“喜丧”。我从首次见到江先生迄今则已超越半个多世纪,今年正值他九旬华诞,大家为他老人家举办活动,感觉他仍在我们身旁。  我是1947年在读完高中后考入南京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的,那时江先生是系主任。我们一年级入学新生并没有他的课,开始上他的课是二年级才开的《对位法》。记得我们这一班只有五六个学生,江先生讲课、改题都非常清晰、仔细,和一年级由极有个性的陈德义先生教授的《和声》课完全两种教学风格。江先生上课有条有理,作业要求非常明确,对像我这样入学前并未得到较充分专业准备和系统学习的学生,感觉特别适宜。但此时已是全国解放战争关键时刻,到1948年秋冬著名的淮海战役开始,学院不少师生离校,课业难于进行,江先生全家也暂去了上海。次年初局势愈加明朗,许多离校师生陆续返回迎接南京解放。此前南京学生运动迅猛开展,音院同学们在中共地下党组织推动下总是走在运动前列,江先生,还有别的一些老师和进步同学从来便是站在一起的,并尽可能在困难情况下给予帮助。南京解放后,江先生作为主要的教师代表积极参与对音乐院的接管,做了不少工作,直至后来迁校天津正式组建成中央音乐学院,已是1950年春季。此时我和江先生的接触也已逐渐更多了起来,除了师生课业关系,他全家去上海期间,段平泰和我曾为他“看家”,解放后南京市首届人民代表会议,音乐院是江先生和我被邀请为教育界代表冉席大会。我清楚记得那次大会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政委邓小平同志作政治报告,我还荣幸地被指定在大会上代表学生界发言。次日所有发言者的照片都在小平同志讲话照片之后顺序刊登在《新华日报》整版新闻报导中,江先生看到报纸非常高兴。当时江先生以他的鲜明政治态度和学术威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迁校前他还和陈洪先生一同作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大会代表去北京出席了解放后这一全国文艺界的首次盛会。  中央音乐学院建院后在天津的8年间,江先生仍然担任作曲系主任并负担大量教学课务。那时政治运动很多,加上学院安排的深入。工农兵生活和艺术实践等诸多活动,上课仍难以正规进行。但江先生仍努力抓紧全系教学工作。四年级时我们班开了自由作曲课程、任课教师先是肖淑娴先生,后来还是江先生。可惜上课时间又未能照课程计划正常延续,毕业前一年我先后两次被派参加治淮工作队,前一段在苏北算是“先遣队”,为随后全院师生投入进行“试点”。约两三个月之后全院分为三个大队出发去治淮各工地时,我又负责带领第三队到河南省白沙水库,没能与江先生同一个队。和江先生的课也就此结束,之后再没有了在他班上上课的机会。但即使如此断续在江先生指导下学习,对我帮助也仍然很大。1953年我去苏联留学,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入学面试时,我呈交的“作品”其实主要便是在江先生和肖先生班上的作业。  我在莫斯科留学期间江先生对我的学习十分关注,我的习作被安排在国内音乐会上演出并转告我演出后的反映;他随我国音乐家代表团来苏访问时,一到莫斯科就找我询问学习情况。不久前我还偶然在清理旧物时发现1958年我留学毕业前夕江先生给我的一封长信,满满三张信纸向我介绍国内和学院当时各方面状况及“大跃进”对音乐学院师生们的要求,转达院里和系里热情欢迎我回校工作和需要我设法收集与带回苏联音乐学院有关教学资料,连同我将如何开始国内教学工作、创作都考虑得很仔细,真是让我深切感到5年在外学习家里人如何期待的份量。这封信居然能经过“文化大革命”而订幸存也太难得了,不免联想到,当年能出国留学真正是一桩特大事件,和今天完全不能同日而语。我确实觉得对比如今能这样自如地去世界任何地方学习,显示了国家多么大的变化与进步、发展。我但愿今日的莘莘学子们从心底珍视这一“生正逢时”的幸福,但却万勿忽略其实仍与我们那时同一份量的家人、亲戚、师友以及其中所渗透的祖国的期盼和嘱托!  我回国后先是在院、系党组织和江先生导下进行教学和创作活动,其中包括系里下乡教师,连同江先生在内同睡一大炕“开门办学”的难忘经历。而长达30余年的作曲课教学在教研室中更光荣地“升格”为与江先生“共事”,很多轶事也颇令人难忘。例如许多年是由苏夏老师担任作曲教研室主任,年年要分配主科学生,那时还不兴“双选”即学生选老师,老师选学生,于是总得“公平配搭”。有一次碰到一位出名不用功的学生,大家都发憷,定不下来,最后江先生很轻松地说:“分给我吧!”我们都有些不好意思,“包袱”怎么能扔给老老师呢?江先生微笑着添上一句幽默:“其实用不着发愁,懒学生比用功学生好教,老师更省事!”大家哄然,都朝江先生伸出大姆指!  江先生后来被任命为副院长,还兼系主任,数十年风风雨雨,最是“文化大革命”中受罪不少,所幸最终还算平安度过,“10年浩劫”也就不必,也不想多说了。“文革”总算过去,改革开放带来一片新气象。我担任副院长、院长期间,江先生始终支持并关心我在院内外的工作。江师母肖淑芳先生去世,长住在一起的孙女也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并结婚后,虽然子女还是常来常往也不免较往日多了些寂寞。江先生住在我楼下一层,有时去看望他,常见他一人坐在光线最亮的餐桌前看书,见我去总还要问问学校和音乐界有什么“大事”?仍然和以往一样关心。这个他工作并奉献了几乎一生的学校是他个人家庭之外更大的一个家庭,和一些从入学就见到的在学院工作、教学的前辈们一样,他们都已和学院融为一体,直到最后离去都放不下对学院的关切。  我想,中央音乐学院将会永远铭记前辈们对学院的奉献。江先生是这所如今名闻中外的音乐学院的最早前身——1940年于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青木关成立的国立音乐院的重要业务骨干,作为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重要奠基人黄自先的著名“四大弟子”之一,这位年轻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当时年仅28岁。他为我国的专业音乐教育,仅在这所不断发展的音乐学院就工作了整60年。前年我们欢庆中央音乐学院建院50年实际已是60初度时,他还健在,说他是我们学院完整历史的最早见证人,江先生是当之无愧的。  纪念江先生的90华诞,引发了和他始自师徒50多年的追思。江先生的为人,他的音乐作品,他的教学,他的工作,对他众多学生们的关爱与深情,以及他为中央音乐学院,为中国音乐事业所做的一切,都将长留在大家心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七老八十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