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避难记

出版时间:2005-7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钮先铭  页数:17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还原民族真实的历史,建立民族自己的记忆;把“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国权就不会有人权”的道理,告诉所有的中国人,并且传之子孙,永不湮灭。收集了一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收集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史料等等。

作者简介

钮先铭(1912.1.13-1996.7.11.),蒙古族,江西省九江市人。早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曾在1937年冬季的南京保卫战中任教导总队桂永清部工兵团营长兼团副。后任国民政府军令部二处少将处长等职,抗战后任北平军调部副参谋长,1949年后任台湾警备司令部副司令,“驻日军事代表团”成员,正中书局总编辑,中国文化学院教授。著作有小说《归去来兮》(1956)、《圣母的塑像》(1962)、(《天涯芳草》(1965)、《白云悠悠》(1966)、《留情》(1967),自传《还俗记》(1971、1973),传记文学《释迦牟尼新传——经典文学研究》(1976)等。1996年在美国去世。钮先铭晚年关心祖国统一,强烈呼吁深入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并留下许多珍贵史料。

书籍目录

《佛门避难记》价值的再发现/张生/1首都浩劫/1阿鼻地狱/5火烧下关/9甘心伏居/12自我解嘲/14最长之夜/15计划突围/17捡支枪来/20悼谢承瑞/21背城借一/22最后考验/24我佛有缘/26我替你剪/28六道轮回/29难友印象/30普度众生/32皇军来了/34一缕冤魂/36绝口不言/38营长挑柴/40魂不附体/42法名二觉/44龇牙斜睨/46我真流泪/49马鹿阁下/51鬼子羊膏/53心经半卷/54菩提萨捶/56缁衣渡江/58和尚嫖否/60酒肉穿肠/62开门揖盗/65心焦罪过/68偏不讲和/69死尸臭票/70曲终人散/73挑肥拣瘦/75六根不净/77鸡鸣寺行/79出水要钱/81抬着守印/83南京和尚/85为僧八月/87胭脂井坏/88那座死城/89胜利之日/91未能免俗/93古鸡鸣寺/94我亦挥毫/95摆出噱头/98僧俗一同/100火化和尚/103摩登姑娘/104观音道场/106又进红尘/108怵目伤心/109劫后下关/114乱世因缘/116帮会中人/118只许流血/119噤若寒蝉/121三少三多/124荒凉冷落/125天堂地狱/126白渡桥边/128近家情怯/129和尚吃荤/130 娃娃军官/133正是鄙人/134春闺梦里/137还我本色/138还俗记的未了公案/140二空和尚天人交战/140敝帚自珍唯恐失真/143日本著作堪作引证/144两厢对照可窥全豹/146行文之末有所说明/149从南京大屠杀说起/152白河流尸事件/155试刀/158屠难民/159捡条命/160杀官兵/161臭票/162死人香/163追思与怀念——钮先铭将军生平事略/钮则诚/164追思忆旧·献给先铭——亦兄、亦师、亦友、亦伴/谢承美/167亦兄/167亦师/168亦友/169亦伴/169悼先铭/170

章节摘录

“你贵姓?”我开始对他有了信任。“我姓贾,叫贾利川。”“入伍前做什么?”“裁缝。”裁缝是做手工艺的人,知识水平比农民或粗工高。因此我又感到有了伴,不再孤单了。,“那些人都不是我们的?”我向人群一指,问他这些人是否属于教导总队?“都不认识,谁也没有问过谁。”“我们怎么办呢?”人到了最没有办法的时候,总喜欢问别人。“我跟着营长走。”“跟着我走有什么办法?你看我这副样子!”绑腿和腰带作了捆扎木筏之用,钢盔太重便将它甩了。一套军装,没有腰带,没有绑腿,也没有帽子,其狼狈的情形,简直形同乞丐,这就是败兵的形象。唯一可以证明我是军人的,除一套棉军装外,便是左臂上钉了一个盾型的符号。战时一般都不挂阶级。记得在围城战前几个星期,上级司令部送来了一批新臂章。猛一看与旧的完全相同,但仔细观察,才发现中间的图案正好相反。譬如说里面画了一支枪,本来向右,现在变成向左。我向来很粗心,当时根本没有看出来,便对团长杨厚彩上校说:“一样的东西,再发它干什么?我们又用不着两套军装。”“你仔细看看花纹,是相反的,”他笑了了?“总队长怕敌人偷印我们的符号来渗透,所以换了。”当我回答贾利川说:“你看我这副样子!”同时向自己打量了一下,觉得实在有辱教导总队的官兵,就把那个臂章撕下来。贾利川看见我这个动作,没有再搭腔,马上脱去他的棉大衣,也将臂章撕下。

编辑推荐

《佛门避难记》:南京大屠杀系列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佛门避难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作者钮先铭曾经是抗日名将。此书是作者在南京被围、拚死抵抗、目睹大屠杀和化妆成僧人成功出逃的详实纪录。看完此书,不由得人向为守南京城英勇殉国的将士致敬,向作者致敬,也向死难的三十万同胞深深默哀!
  •   向拚死抵抗日军的守城将士致敬!向这位国军军官作者致敬!同时为三十万死难国胞默哀!
  •     叙旧事/读钮先铭《还俗记》
      
      他参与淞沪战事直至保卫南京,目睹旧京沦陷惨状,又化妆为和尚隐匿寺院长达八月之久,其实到此,此人已经足够传奇。乱世总是出传奇,偏偏这位教导总团工兵营长,又那么淡定描述,被张恨水与崔万秋洋洋几十万字构写的小说男主角,到他那厢,唯剩下保家卫国的遗恨与只身潜匿的焦虑,几乎绝口不提其它。
      但读者总难免猜际遐想,张恨水先生笔下的《虎贲万岁》同样是战时故事,能要妙龄少女求亲登门,再大的时代它依旧可以成为头条社会新闻,那么这位逃出南京,辗转回到后方的钮先铭呢?时代周刊独家报道,日本军界亦哗然,怎么眼睁睁地看着这位假和尚真军人,在寺庙里给许多日本侵略军写过大字却奈何认不出他来?日本人想要的傀儡多少年不变其宗,他“如果”……该是“最好最妙”的人选。
      我们感叹世事弄人,自然也要感慨某些人的命运齿轮,是上帝太过眷故命里注定,或真正是他自己步步为营从此化险为夷?
      这一切,当事人已经著书自叙,白描手法娓娓道来,情到深处,教人落泪。
      钮先铭将军的这本自述伟大之处便在于,他笔下几乎所有的出场人物都要人记挂,所有他当时的心境都依靠最简单的文字换化为最真实的战时体验,一切惊恐、胆怯、震撼和他身为一名军人回天无力的悲哀字字针凿。我们想像着他的热血和失挫,想像着南京城破的胆寒心碎的同时也同样记住了南京古老城墙上中国军人的抵抗;想像着他一个人窝在乱草堆中看着同胞遭受屠杀泪水不止的悲伤,也想像着同时进行在津浦线战事上那些浴血奋战的普通士兵面对杀戮与侵略之时所觉醒的勇气。
      最后,我还记得他的一句自白:“当事人还在,我不必多说。”乱世足够乱,乱到有足够多的奇闻来填塞后方急需安稳的人心,《第二年代》与《大江东去》带来了钮先铭的婚变故事,后方传为奇谈。千夫所指负心人,却不晓得替负心的人涉身处地。钮先铭自己,最后带来了他最真实的南京体验,他什么也不多说一句。
      手边书,仿佛只是一个当年参战的老兵,暗夜里找知心人说得一些回忆断片。我看到了碾碎的南京城里,一群心慌无措的中国公民,最一致的渴望。
      到后方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