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教学实训教程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胡小勇 等 著  页数:25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和评价个体的成功与能力,每个人都是可以取得成功的,只是成功的领域不同。它为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指导理论:提倡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创造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并采用适合孩子不同智力倾向的教学方法,既促使孩子们的智能得到全面发展,又促进优势智能的个别化发展。那么,如何了解孩子的智能状况?如何发现孩子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扬长避短?如何把多元智能理论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呢?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多元智能理论并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本书在理论篇、培训篇、资源篇中,采用了理论介绍、培训训练、资源支撑的思路,分别对多元智能理论及其教学设计方法、教学设计流程、智能活动设计策略等进行了详尽介绍,同时提供了大量相关案例和智能活动样例来指导教师开展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主题学习设计模式。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让我们开始“多元智能”之旅吧!

书籍目录

理论篇一 多元智能理论概述1.多元智能简介2.多元智能教学应用启示二 主题学习模式设计1.主题学习模式简介2.主题学习设计流程三 语言言语智能介绍1.语言言语智能介绍2.教学活动设计策略四 数学逻辑智能介绍1.数学逻辑智能介绍2.教学活动设计策略五 身体运动智能介绍1.身体运动智能介绍2.教学活动设计策略六 音乐韵律智能介绍1.音乐韵律智能介绍2.教学活动设计策略七 视觉空间智能介绍1.视觉空间智能介绍2.教学活动设计策略八 人际关系智能介绍1.人际关系智能介绍2.教学活动设计策略九 自我认识智能介绍1.自我认识智能介绍2.教学活动设计策略十 自然观察智能介绍1.自然观察智能介绍2.教学活动设计策略培训篇一 理解主题学习模式1.讲解培训安排2.创建个人档案袋3.划分小组4.开展培训调查5.举办主题学习模式讲座6.教学案例观摩7.确定主题学习选题与学习目标8.填写教案设计模板练习与反思二 设计多元智能活动1.分享反思日志2.举办多元智能理论讲座3.研讨多元智能和信息技术的支持4.智能分解练习5.为主题学习创设智能活动6.撰写反思日志练习与反思三 演练多元智能活动1.分享反思日志2.演练所设计的智能活动3.修订智能活动设计4.撰写反思曰志练习与反思四 设计主题学习资源1.分享反思日志2.制作学生作品范例与主题学习资源3.研讨教学实施困难与解决策略4.制订教学实施计划表5.撰写反思日志练习与反思五 设计主题学习评价1.分享反思日志2.举办学习评价设计讲座3.设计主题学习评价量规4.撰写反思日志练习与反思六 作品分享与培训总结1.分享反思日志2.分享主题学习教案设计作品3.整理、提交培训成果4.培训效果调查5.培训成效总结资源篇一 语言言语智能活动集锦二 数学逻辑智能活动集锦三 音乐韵律智能活动集锦四 视觉空间智能活动集锦五 身体运动智能活动集锦六 人际关系智能活动集锦七 自然观察智能活动集锦八 自我认识智能活动集锦九 教学案例集锦十 面向多元智能的主题学习教案模板十一 调查问卷十二 多元智能自我评价量规参考资料

章节摘录

  理论篇  一 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1.多元智能简介  三、相关理论  (一)学习风格的简介  1.学习风格的内涵  风格(style),是一个描述人类行为个体差异的变量。关于风格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古希腊的体液说认为人体内有四种基本的体液或液汁,即血液、黏液、黑胆汁和黄胆汁,它们混合的比例决定着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气质特点。学习风格可以定义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习惯性学习方式和倾向。它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生理特征基础上,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个体学习方式,主要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刺激的感知、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它的形成受到学习者个体发展的多种变量或因素的影响,包括学习者的自身因素(人格特质、学习兴趣、生物节律等)、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伙伴类型、社会环境等)和所受教育的形式(授课方式、信息刺激形式、教学场所布置等)等。它很少因学习内容、学习场所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持续的稳定性和鲜明的个性特征。①下面,我们将介绍两种学习风格分类理论。②  (1)关注学习者类型的学习风格模型  这最早可以追溯到荣格的人格类型论。荣格将人的态度划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类型,将人的心理功能划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包括两种知觉功能(思维与情感)和两种判断功能(感觉与直觉),然后把两种态度类型与四种功能类型组合起来,描述了8种不同的人格类型。席瓦尔(Silver)和汉森(Hanson)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以过程为导向的风格模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多元智能教学实训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