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史研究的文化转向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陈玉林 著  页数:221  字数:216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技术哲学博士文库”在多方努力下终于出版了。这是东北大学文科建设史上的一件幸事,值得祝贺。东北大学的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自1994年开始招生以来。已有一批博士毕业。他们已经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等刊物上发表了一批文章,也有把论文补充修改成为专著出版的,但出书毕竟零散,机会也不多。文科博士论文的创新思想应当在刊物上发表,更为优秀者则应当作为专著出版。已经有不少大学出版了自己的博士文库,我们决定出版自己的博士文库,乃是步其后尘而已。我们这个博士点是以技术哲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因此名为“技术哲学博士文库”。出版这个文库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保存和交流研究成果,经受社会检验,鼓励学术研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博士生教育的制度化,推进学科建设。因此,并不是每一位博士的论文都可以成书进入本文库出版,进入本文库必须经过一定的评审程序。出于学科建设的需要,本文库也将把博士生导师有关技术哲学的优秀研究成果纳入本文库出版,当然也须经过评审。在中国,技术哲学的研究方兴未艾。已有一批博士的研究成果作为专著纳入本文库出版,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这仅仅是开始。希望有更多博士的研究成果面世,这是我们的期待。

内容概要

技术建构论所开启的技术的“文化研究”路径,史学及其他广泛的社会理论的“文化转向”所开启的“新文化史”研究,都对科技史研究产生了强烈影响。但在西方学术界,对这种影响作系统梳理并从史学理论角度讨论技术史的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方面问题的学者却较少,我国学者更未涉及此领域。    有鉴于此,本书旨在综合运用文化研究、新文化史理论来考察当前国外科学技术论和科学技术史近二十年的理论成果与研究实践,以厘清技术史朝向“文化研究”方向发展的趋势,并思考“技术新文化史”的一些编史学核心问题,以尝试为技术史文化研究范式初步建立一个理论框架。    本书首先历史地回顾了技术史研究中技术叙事者解决“与境论”问题的系谱,从而指明技术史对建构论的引入开启了技术的“新文化史”进路即“文化转向”,并逐一分析了各阶段所采用的文化研究方案的优缺点;其次,以《技术与文化》(Technology and Culture)期刊上的文章和书评为文献基础,对当前西方科学技术论领域的技术史研究实践进行了综述,以展示技术史的文化研究进路的发展取向;接下来对“技术新文化史”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考察,并以此为基础尝试性地建立了一个技术新文化史的理论框架,内容涉及它的概念分析工具及相关范畴,技术历史叙事的文化意义,技术新文化史的目标、方法论、问题域等;最后对技术新文化史研究进行了总结性评价与展望。    笔者期望通过这种研究来呼吁国内学者重视技术史学理论的建设,重视技术史与一般史和文化研究等领域的融通。

书籍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外技术史研究状况    (二)科学技术论(STS)领域的文献    (三)文化研究及其有关技术主题的文献    (四)“新文化史”研究文献  三、对技术史研究文化转向的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本书的创新点第二章 技术史研究文化转向的发端  一、技术史解释困境:技术决定论和“与境论”并存阶段  二、文化转向的开启:技术一社会建构论阶段  三、技术创新研究的文化转向及其局限:后建构论阶段  四、建构论技术史的局限与对技术新文化史的召唤第三章 技术史研究文化转向的拓展  一、新文化史家视野中的技术:置于日常生活语境中的技术    (一)作为物质文化的技术    (二)作为身体体验渗入心灵的技术    (三)作为书籍和知识传播的技术  二、“后建构论”的科学技术论:各研究场点的新进展    (一)实验室研究    (二)科学争论研究    (三)常人方法论视角的研究    (四)话语分析纲领研究  三、创新过程认识论:超越“作者”霸权    (一)创新的全过程    (二)创新认识论问题    (三)管理创新    (四)工程理论创新研究    (五)创新的中介    (六)“工业化进程”的再思考  四、“使用”问题:从读者视角阅读创新    (一)作为社会结构的技术使用者    (二)作为文本读者的技术使用者    (三)作为权力场域中的女性使用者    (四)作为主体性构建者的使用者    (五)“技术使用者”研究的未来趋向  五、女性主义技术史:从女性分析拓展为性别分析  六、文化视阈中的新论题:创新失败、技术风格和技术景观    (一)创新失败    (二)创新的国家风格    (三)技术创新与环境    (四)技术心态史  七、技术编史理论:对文化转向的理论思考    (一)技术表象    (二)对“技术决定论”的文化批判与史学审视第四章 技术史文化转向的理论基础  一、技术史研究文化转向的实质  二、文化研究和新文化史理论阐述    (一)文化研究的基本分析工具:符号、文本与解释    (二)文化和实践    (三)符号、表征与文本    (四)话语    (五)社会地位与身份    (六)小结  三、新文化史的基本理论:基本进路与核心范畴    (一)历史意识    (二)历史时间    (三)历史记忆、感知与体验    (四)历史实践    (五)历史意义    (六)历史解释与历史叙事    (七)历史叙事的现象学    (八)小结  四、科学技术论给技术新文化史提供的理论基础    (一)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二)科学技术实践哲学的观点第五章 技术史研究文化转向的理论阐释  一、技术新文化史的逻辑起点及相关范畴    (一)技术表象:作为符号、文本的技术及其解释学意义    (二)感觉世界:对技术的切身体验的意义    (三)“杂交体”:技术作为异质性要素的接合    (四)小结:如何理解历史中的技术实践的含义  二、技术新文化史的目标    (一)有关“技术史的目标和功能”的讨论    (二)技术新文化史呈现“文化意义”的宏愿  三、技术新文化史的方法论    (一)解释方法论    (二)切身体验方法论    (三)叙事:修辞与经验描述  四、技术新文化史的问题域第六章 结论  一、从反身性问题看技术新文化史的理论抱负  二、技术史的新综合:逻辑的综合还是叙述形式的综合  三、技术新文化史展望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新解释学作为文化研究和新文化史奠基性的理论,本书在此将要多着笔墨。新文化史提倡的对表象的解释方法论及其新历史主义立场,强调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其“历史性”观念与新解释学直接相关;可以说,新文化史得以可能的根据就在于解释活动在人的生存中的本体论地位。伽达默尔指出,解释学反思的进一步发展恰好是为历史主义的问题所支配的。因此,要理解这两者的紧密联系,对新解释学的“历史性”观念的追溯就必不可少。解释学是当代西方的重要哲学思潮,是一种关于理解和解释“文本”意义的理论或哲学,它从总体上对理解文本问题进行综合的理论研究。现代解释学是在施莱尔马赫的一般解释学和狄尔泰的作为历史科学的方法论解释学的基础上吸收了存在主义、语言分析哲学、结构主义以及后结构主义的思想而形成的。解释学从方法论到本体论而进入所谓“新解释学”阶段,这个过程始于海德格尔而成于伽达默尔。海德格尔从思考人的存在的不可还原的给定性即“此在”出发而承认意义具有历史性。他认为,人的存在和理解都具有历史性,“此在的历史性”是“时间性的绽露”,此在“在其存在的根据处是时间性的,所以它才历史性地生存着并能够历史性地生存”。理解本身受制于决定它的“前理解”,这种“前理解”与“理解循环”一样,都是无法摆脱的。“解释的循环”揭示了存在和认识的根本条件,是此在的本体论属性之一。但海德格尔并未看到理解活动随着人类“具体实践”发展而展开这一事实。针对这种情况,伊格尔顿深刻指出,“时间”概念与“历史”概念之间存在重要区别,“时间”比“历史”更抽象,它使人联想到岁月的流逝或人们体验自己生命形态的可能方式,而不是民族的斗争、人口的养育与杀戮或国家的建立与推翻;“历史”则是人们实际所做的一切的产物,但这种具体的历史几乎与海德格尔全然无关。

后记

本书是在笔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记得博士学位论文写完以后。当时心情不但没有放松,却反而异常沉重——那是一种带着急切渴慕的忧郁和纷乱。之所以忧郁,是因为当求知问道的宁静暂且告一段落,看着手中的博士学位论文,却深刻意识到其中颇多问题有待深思;天涯路远,不知何时能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那种如遇故知、豁然开朗的境界。而之所以纷乱,主要是因为笔者深深知道人生成长路途中所欠人情真是太多,却不知该如何回报,何时才有能力回报;想想笔者近年的经济状况,若不是恩师陈凡、桂质亮两位先生和众多亲朋好友的支持与关爱,我哪能完成博士学业啊?!更何况此时前路未明。何去何从心中实在犹豫不定!不过,后来笔者还是在一种热切追寻的心情驱使下,来到了赵万里先生门下从事社会学博士后研究。在南开大学期间,笔者一边阅读现象学、结构主义和新文化史方面的论著,一边则开始系统学习社会学理论。经过这后续几年的累积,如今改起博士学位论文来,才觉得更有信心,心里也更加踏实了。但是,通览全书,还是觉得有多处不尽如人意。笔者无意掩其瑕疵,在此指出本书以下方面的不足。第一,在第三章对技术史文化转向成果的综述中。笔者本打算对广泛的文化研究成果中的技术史研究也做一个系统梳理,但是限于笔者的能力,因此尚未完成这项任务。第二,笔者力图以本体论现象学为基石,为文化理论建立一个理论根基,以此既可为新文化史提供整合性的历史哲学基础,也可为技术史的文化研究提供理论指引,但是看来这个目标远非笔者目前所能达成,因此本书只能算是初步尝试。

编辑推荐

《技术史研究的文化转向》:东北大学技术哲学博士文库(第4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技术史研究的文化转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