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与和谐生态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田文富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0-05出版)  作者:田文富  页数:229  

前言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努力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程度。可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这一理念的重要体现。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由于长期无视自然界的承载力,片面理解发展观念,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过度追求利润,从而造成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对立的状况。人类毫无节制地开发自然界的矿藏、石油、天然气和水资源,任意垦殖草场、砍伐森林资源,大规模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生存和发展问题,并引发了人类深刻的反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只有实现了生态良好,小康社会才有坚实的生态基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才能实现。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发展的道路上摆脱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人口膨胀、耕地减少等带来的严重后果,就必须更新发展观念,培育和弘扬环境伦理文化,加强和谐生态建设,创造一种社会与自然相和谐的文明发展模式。田文富所著《环境伦理与和谐生态》一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本书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对有关问题展开了论述。作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内容概要

  《环境伦理与和谐生态》紧扣环境伦理创新与和谐生态建设这一主题。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试图通过对环境伦理思想和环境伦理学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的辩证分析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自然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和创新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进一步探索在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增强环境伦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探讨环境伦理走向实践的路径选择和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实践的互动。作者还以生态示范创建和生态县建设的实践为例,探索创建地区在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公众环境道德意识、确立生态文明理念等方面的有益启示与经验,说明生态创建工作不仅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栽体和具体措施,而且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环境道德、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全书旨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建设中,通过弘扬环境伦理文化,加强和谐生态建设,提高全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机制保障。

作者简介

田文富,男,1970年12月生,河南省鹿邑县人,现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教授,长期从事环境伦理和政治学理论的教学研究,参与编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部著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CKS003)和省部级重点调研项目各一项,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引论人类是否应“敬畏自然”一、人类是否应敬畏自然的大讨论二、人类是否应敬畏自然争论的深层理论实质三、人类是否应“敬畏自然”争论的现实背景四、争论过后的反思第一章 环境和环境问题一、环境及其作用二、环境问题及其特点三、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四、环境问题的实质第二章 环境伦理思想和环境伦理学一、环境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二、环境伦理学的产生、概念、内容及其特点三、环境伦理学主要流派及基本观点四、生态社会主义第三章 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渊源、哲学基础与评析一、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来源二、当代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基础三、当代环境伦理学的历史进步性四、当代环境伦理学的理论缺陷和现实困境第四章 和谐社会、和谐生态与生态文明一、和谐与和谐社会二、和谐生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三、生态文明第五章 我国环境伦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一、发展和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环境伦理理论创新的路径第六章 从“环保风暴”到和谐生态的观念转变和机制构建一、历次“环保风暴”二、环保风暴中的利益博弈三、转变观念和完善制度——走出环保风暴第七章 树立有机整体自然观,构建和谐生态的调控预防机制一、树立有机整体自然观二、建立和完善和谐生态的调控机制三、建立和完善和谐生态的预防机制第八章 树立人与自然平等观,构建和谐生态的协调制约机制一、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的观念二、构建和谐生态的协调机制三、构建和谐生态的监督制约机制第九章 树立环境道德公平观,构建和谐生态的评价反馈机制一、环境道德的公正和平等原则二、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和谐生态的评价机制三、建立和谐生态的信息反馈机制第十章 树立环境道德主体观,构建和谐生态的权利义务机制一、树立环境道德主体观二、构建和谐生态的环境权利实现保障机制三、构建和谐生态的责任义务机制第十一章 政府发展决策中的环境伦理一、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内涵及其原则的确立二、政府决策应遵循环境伦理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原则三、健全有利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制度第十二章 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伦理一、可持续发展二、可持续发展观的环境伦理意蕴三、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优先领域四、环境伦理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社会功能第十三章 环境法制建设中的环境伦理一、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现状二、环境法制的环境伦理意蕴三、环境伦理在环境法制建设中的作用第十四章 环境教育中的环境伦理一、环境教育的地位及作用二、当前我国环境教育的任务和特点三、环境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和方式第十五章 和谐生态建设实践的个案分析一、河南省桐柏县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二、浙江省安吉县创建国家生态县的实践三、北京密云县创建全国生态县的做法四、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经验和启示五、当前生态示范区建设应注意的问题附录附录一: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试行)附录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试行)附录三: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参考文献致谢

章节摘录

插图:在资源税、消费税、进出口税改革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探索建立环境税收制度,运用税收杠杆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逐步建立科学的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环境治理成本等完全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要求,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补偿条例》,明确生态补偿费(生态补偿费税)征收和管理的内容和程序,使其发挥对市场和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将那些必须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如土地、海洋、森林、草原、滩涂、地热等一并纳入资源税征收范围,以达到有效保护资源的目的。改资源税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使国家和地方财政能够从矿产资源价格的不断上涨中分享到应有的收益。制定鼓励资源回收利用、开发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税收优惠政策,使资源税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扶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功能。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退出对竞争性和高耗能性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节能降耗产品的研发、推广和使用及开发新能源的支持力度,有效促进节能降耗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恢复征收交通能源重点建设基金,以便满足节能交通工具研发、节能技术推广、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建立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可实行二氧化硫等排污权交易。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促进企业减少排污,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脱硫电厂和垃圾焚烧发电厂实行优先上网或提高电价等优惠政策,实行脱硫电价的动态管理。在出口上,应严格限制能源产品、低附加值矿产品和野生生物资源的出口,并对此开征环境补偿费,逐步取消“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必要时开征出口关税。在进口上,应强化废物进口监管,在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低环境污染的废旧钢铁和废旧有色金属进口;征收大排气量汽车进口的环境税费;积极推进国内的绿色标识认证。

编辑推荐

《环境伦理与和谐生态》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环境伦理与和谐生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