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研究文集

出版时间:2006-5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作者:丁宏  页数:589  

前言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前身是建立于1952年的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究部曾汇聚了中国大部分民族学与社会学的顶尖人才,如中国民族学与社会学的开拓者潘光旦、吴文藻、杨成志、吴泽霖、费孝通、林耀华和李有义等人,以及他们的学生陈永龄、宋蜀华、施联朱、王辅仁、吴恒和王晓义等著名学者。  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部更名为民族研究所,不久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族学系,20世纪90年代扩大为民族学研究院,2000年更名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半个世纪以来,名称和建制的变化,并没有影响她致力于民族学教学与研究的宗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从该院毕业的民族学专业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已遍布全国各地,多为栋梁之材。同时出版了大量在国内影响巨大的专著和教材。如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等人的文集,林耀华主编的《民族学通论》、宋蜀华的《民族研究文集》、陈永龄的《中国民族学史》(英文版),还出版了全所历年研究成果的论集《民族研究论文集》。这些出版物的共同特点是,以实地调查的材料为基础,以中国的56个民族为主要研究对象。几十年来,这已成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几代人的学术传统。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毕竟是一个自西方传来的学科,在中国发展历史较短,几十年来又多次受政治运动的影响,所以与我国一些传统的老学科相比,中国的民族学在专业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方面,都是一个比较年轻、比较薄弱的学科。

内容概要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为指导思想的民族学理论体系。它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学说,为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推动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合作与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民族研究文集》一本论文集,它详细地探讨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变迁、国家起源、文化复兴以及少数民族的发展等内容。

书籍目录

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剖析当代韩国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俄罗斯民族学的成就与走向加拿大的人类学美国经济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美国经济人类学与中国民族经济学的比较研究当代韩国的民俗学研究在开放中守护传统——斯洛文尼亚的民族和民族工作俄罗斯人口危机中的文化因素东北亚局势与台海贸易1898—1902年日本间谍成田安辉的西藏潜行活动之考察河口慧海——第一个进入西藏拉萨的日本人清代北京的朝鲜使馆清代朝鲜使臣与圆明园赵孟颓书法东传及朝鲜松雪体书艺中韩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关于新发现的《铁桥全集》中韩日鹤崇尚及吉祥纹样《朝鲜诗选》编辑出版背景研究《奉使图》成书始末试论中亚五国的民族文化复兴运动当今中亚五国被世人广泛关注的几个问题坎儿井的起源、传播与吐鲁番的坎儿井文化。回鹘西迁与维吾尔族的形成摩尼教与回鹘从宗教的起源考察宗教的现代意义——重读弗雷泽《金枝》关于宗教与巫术共聚一堂畅论协调发展——“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综述塞尚与现代造型艺术对“文化”和“文明”概念的社会学注释从看不见的手到看得见的脚-移民和发展的人类学研究贫困的文化文化是如何变迁的一种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山野之民后记

章节摘录

  一、斯洛文尼亚概况  斯洛文尼亚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北角。巴尔干连接欧、亚两大洲,是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两大文明交汇处,还是欧洲内部的天主教与东正教,斯拉夫族系与日耳曼、罗曼(拉丁)和匈牙利(马札尔)等族系互动的场所。近代史上,土耳其奥斯曼、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和奥匈哈伯斯堡王朝三大帝国曾在此对峙。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此策源。一战以后,三大帝国崩解,民族国家由此大量涌现。二战后,南斯拉夫联邦成为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冷战前沿。冷战结束后,重组的南斯拉夫和马其顿等国仍因民族和宗教纷争连兵结祸。巴尔干半岛作为欧洲火药桶(tinder box),仍然时刻牵动美俄、欧盟和世界的神经。  新生的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却是这块动荡半岛上的一片静谧绿洲。斯国面积2万余平方公里,人口198万,独立迄今仅10年。虽然斯拉夫人的南支(South Slovs)早在公元6世纪就给定居此地,并留下Stovenia地名,但它先后被巴伐利亚、法兰克和奥地利统治。1918年短暂独立后又并人塞尔维亚王国。二战中,它被德、意、匈瓜分。二战后,它成为南斯拉夫联邦成员。1990年,斯国议会在“苏东波”中因势乘变,通过“国家主权宣言”。次年经全民公决宣布独立。1992年5月斯国与中国建交并加入联合国。建交后的中、斯两国交往频繁。吴仪、钱其琛和李鹏先后访问过斯国。江泽民亦曾在北京接见过斯国总统。目前两国在经济技术和医疗卫生领域多有合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族研究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