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出版时间:2007-9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张建平  页数:400  

前言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出。俄有老父至,日:“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①昔人有痒,令其子索之,三索而三弗中,令其妻索之,五索而五弗中。其人怒日:“妻子内我者,而胡难我?”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何则?痒者,人之所自知也。自知而搔,宁弗中乎?②  这是古时两则笑话,抄在这里,似乎与本序文无关。但细思量,经济学的基本道理,又都可从中悟得。  人类的生产经营,不论像执竿入城这种简单的劳动,还是造飞机、汽车、轮船、计算机、航天器的复杂劳动;不论个体的体力劳作,还是跨国公司的系统经营,都会遇到类似“城门”的阻挡,都要想方设法通过阻挡,才能前进。那位执长竿者只知竖执横执,故不可入城门,而那位老父以其丰富阅历或是戏弄出的主意,虽可入城,却使长竿截成短竿,毁了材料。实际上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顺执”,将竿扛在肩头,顺城门即可入。那位执竿者和老父不知此理,才犯难或毁物。我们不要笑执竿者和老父蠢笨,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知道。今天的我们也常常会像他俩那样思考问题。现实经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小至工人农民的劳作,大至公司经理的经营算计,甚至政府的经济政策,几乎都有因方法错误不能做成事或毁事坏物者。经济学无非是对一或多个执长竿入城门问题的方式方法的探讨。而经济学家及其著作中,又有多少像那位老父式的说教!  痒,是人皮肤的一种感觉,搔痒是解除这种感觉的方法。感觉的主体自知痒在何处,搔起来手到痒除,他人则不知何处痒,即令妻与子这样的亲近者,也三索五索而弗中。经济矛盾,也可以说是社会的“痒”,解决矛盾,可看成是搔痒的过程。这种对比看似悬殊,其道理是一样的。不论个人处理经济生活中的矛盾.还是解决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矛盾,都要明确主体。个人的主体是“我”,国家或民族的主体是“我们”。经济主体最清楚矛盾之所在,只有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济矛盾才能得到解决。如果像引文中那个人一样,放弃主体性,不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济矛盾就不能解决,并会严重困扰个人或国家民族的发展。我们中国人在工业化进程中落后了,现实经济矛盾错综复杂,不仅有痒,还有病。怎么认识和解决中国经济矛盾?有人认为只能用外国的模式、经验、学说来解决,在经济学界这类高论比比皆是,结果,反而引发更多更大的矛盾。这与那位放弃主体性,不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痒者何其相似!  经济学是研究人生和社会发展基本活动和关系的科学。主要探讨生产经营和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寻找解决矛盾的方式。而解决矛盾又必须明确主体,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人的经验和学说当然要借鉴,但既不能像执长竿入城门者那样照那位老人的话去做,也不能借他人之手来解决。这一点,正是今天已有庞大从业人口的中国经济学界要明确的。

内容概要

  经济学是研究人生和社会发展基本活动和关系的科学。主要探讨生产经营和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寻找解决矛盾的方式。而却又必须明确主体,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人的经验和学说当然要借鉴,但既不能像执长竿入城门者那样照那位老人的话去做,也不能借他人之手来解决。这一点,正是今天已有庞大从业人口的中国经济学界要明确的。  中国经济各学科的生成与发展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但不是要等完美无缺才论说,而是在探讨中论说,在论说中探讨,逐步成熟完善。这个过程,难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城门”,也会出现“坚执”、“横执”或“以锯中截而入”的想法。关键是要明确主体性,再以理性的辨析,探求矛盾的解决。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区域产业布局第一节 经济活动中的区位一、产业布局中的区位理论二、影响区域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第二节 区域产业布局的基本格局一、不同阶段的产业布局二、三次产业布局三、区域产业集群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合理规模一、地域合理规模二、地域规模的类型及评价标准三、正确处理企业布局中的聚焦与分散的关系第二章 区域产业结构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类一、区域产业结构分类原则二、区域产业结构配置三、二重结构及其表现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一、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二、主导产业及其转换三、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一、区域产业结构评价二、区域产业结构层次分析三、区域产业结构定量分析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一、区域产业结构政策的目的和意义二、区域产业结构政策的内容三、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分析第三章 区域经济中的城市化发展第一节 经济区与我国的实践一、经济区及其划分二、我国经济区的建立与实践三、经济特区第二节 城镇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一、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功能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三、中国城市化中的主要问题第三节 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一、服务化二、环保生态化三、效区化四、逆大城市化五、卫星城镇的布局和建设第四章 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第一节 区际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发展一、区域经济关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二、区际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第二节 区域分工合作的客观基础与理论一、区域分工合作的客观基础……第五章 区域贸易与生产要素流动第六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规律第七章 区域经济开发第八章 区域联合与区域利益协调第九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第十一章 西部大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十二章 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组织第十四章 区域经济政策编后记

章节摘录

  (三)区际经济关系对于区域技术的影响  区际经济关系对于区域技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或阻碍区际间的技术转移与技术传播。  一般情况下,高技术与高产业在发达地区成熟以后就会产生从高梯度发达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的要求。这种转移会伴随着技术的广泛传播,从而使更多的地区可以分享技术发展带来的利益。但是,这种技术转移与传播取决于转移双方——转移地区与接受地区的关系。如果双方的经济关系和谐,技术与产业转移就会推动许多地区的发展;反之,如果双方的经济关系不和谐或出现扭曲,技术与产业的转移就会遇到阻力。在现实中,不同地区均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有关经济发展问题。比如,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如果区际关系不利于发达技术与产业的转移,就会妨碍发达地区技术的不断创新与高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由此陷入经济膨胀与经济萧条的困境;而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又会因为不能够及时得到先进技术与产业的推动,丧失发展的良机,难以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  另外,许多技术创新活动需要多区域的合作,区际经济关系的状况决定了这种合作是否可能或顺利进行。  (四)区际经济关系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区际经济关系对自然资源的影响表现在调剂区域之间自然资源的余缺。由于地理区域的不同,自然资源的分布也不同。而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是自然形成的,具有地方性。为了能够解决由于自然资源缺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问题,就需要通过良好的区际关系进行有效调剂。资源贫乏地区可以通过输入资源来弥补本地区的不足;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通过输出资源,发挥自身的优势。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