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学研究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张涛  页数:265  

前言

张涛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学研究》书稿克成,嘱海洋为序。海洋昔念中国民族研究范式正应从“社会发展史”转向“文化生态学”,今喜见张涛君已着先鞭,故欣然从命。张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府阿图什市人。阿图什抵近喀什市。两市同在中国西陲,同为新疆南疆重镇,同为维吾尔族聚居区。阿图什维吾尔人最善经商,其名声在新疆超过内地晋商徽商。1954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成立,当时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领导为使帕米尔高原上的柯尔克孜族有更好的发展基地,特将南疆绿洲阿图什划给克孜勒苏自治州以为府治。此举足证维吾尔族对国家的认同之心和对兄弟民族的高风古义,亦足证所谓“异族则异心”之说实属私衷浅见,无根且无聊。今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新疆各民族的和谐家园,亦当是新疆民族关系的未来缩影。张涛长于多民族环境之中,但禀赋不擅经商而专爱体育。他从小学时就开始代表学校乘大轿车参加全疆各类体育比赛,同时领略了天山南北丰富的地域生态和民族风情,也因之养成了耿直、豪爽、宽容、敦厚的边疆人性格。大学毕业,他如愿以偿地当上了高校体育教师。作为大学体育老师的张涛君是德、智、体、貌、才、情、识组合完美的正人君子。他在教学和品酒之余,勤于调查、读书与思考,终于2006年以副教授之尊报考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力求在体育学与民族学人类学之间找到结合点,多年来,他一直注意在实地调查中收集整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努力呈现和传授这些内容。

内容概要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生态学研究起因,主要有四点。一、体育作为文化的子系统,在文化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生活结构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体育的文化生态学研究自然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二、在中国体育文化研究中,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是一个新颖且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正处在转折时期,既面临机遇也受到挑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体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丰富、独特的文化价值,促使笔者不得不注意它在体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三、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吸收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体育文化,成果丰硕。笔者所在的中央民族大学是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一处沃土,有很多著名且经验丰富的专家。在与他们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借鉴人类学、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文化生态学研究,将会对体育文化研究大有裨益。四、利用人类学、民族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能与当前体育文化研究形成一定的系统,有益于体育文化的研究体系更趋完善。

作者简介

张涛,回族,新疆阿图什人。体育教育学士、民族学在读硕士,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院校民族体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学部副主任。
主持北京市教改立项项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项目教学研究》、主编北京市精品教材《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览》、出版专著《中国少数民族体育》(英汉对照版)、主编《民族高等院校公共体育教程》运动技能篇、合著出版《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训练》、主持校级精品课程《排球教学与训练》、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民族体育与生态环境》、主持中央民族大学“十五”科研规划项目《西北生态环境及其传统生活对该地区少数民族长寿人群形成机制的研究》。撰写发表三十余篇体育科研论文,其中核心刊物近二十篇。

书籍目录

导言上篇 生存与共生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第一节 民族学、人类学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一、学科概念梳理     二、体育人类学是全面认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视角   第二节  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下的民族体育文化     一、结构主义模型理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共时结构与历时发展     二、群体与隔栅原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三、文明范式论:民族体育西方竞技化的文化易位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选择   第一节 自然环境选择     一、地理环境选择     二、气候类型选择   第二节 社会基础及其选择    一、生产劳动说    二、军事活动说    三、狩猎活动说    四、宗教仪式说    五、日常游戏说 第三章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习俗的特性  第一节 习俗属性    一、公开展演性    二、直接作用性    三、整体倾向性    四、长期稳定性    五、综合作用性    六、生活适应性    七、周期规律性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习俗的功能     一、确认与强化职能身份     二、增强民族凝聚力     三、个性模塑与教化     四、协调生产与生活     五、性情宣导与排解     六、保存和文化传承     七、资源消费和再分配     八、婚恋媒介和会礼结盟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习俗举偶     一、柯尔克孜族:鹰猎     二、青海土族:轮子秋 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研究   第一节 传统体育产业化与市场    一、产业化研究    二、项目特点和价值    三、产业化方案设计  第二节 传统体育与旅游业    一、体育与旅游的历史渊源    二、方兴未艾的体育旅游产业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参与式旅游中的应用 第五章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教学  第一节 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民族特色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历史沿革     三、中央民族大学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改革     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课程教学     五、成效显著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  第二节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机制的建立与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下篇 解构与呈现  第六章 采集渔猎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第七章 畜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第八章 农耕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附录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上篇 生存与共生第二章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选择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系统的形成,取决于该民族繁衍生息的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交往的社会环境。在自然因素和民族、习俗、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的规约之下,塑造出风格迥异的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问题的另一角度分析,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品格个性的形成,是对所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忠实反应。同时,也是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选择结果。“地理差异,从经济上制约了文化的区域构成;邦国林立,从政治上强化了文化的区域分野;大师并起,从学术上突出了文化的区域特色;而上古时代丰富多彩的民风遗俗的流播传扬,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区域文化氛围。”第一节 自然环境选择不同民族所处自然生态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各不相同,社会条件不同,他们在生活生产中所遇到的困难也不同,对人的体能、劳动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不同,致使长期文化积淀所形成的体育文化活动内容也各不相同。

后记

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心里有一些欣慰也有一些不安。欣慰的是自己多年来关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些思考和探索能够汇编成册,不安的是由于自己的学识有限,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在归纳分析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对此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我出生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阿图什,自小喜好体育活动,回忆起上学的时候,最盼望的就是上体育课,不论老师上什么内容心里都充满着喜悦。在学校,体育方面获奖很多,几乎年年都能收获大量的奖状和奖品。也许受家族遗传影响,自幼不善数、理、化,尤其到了高考单凭语文较优异成绩支撑半壁江山。从小学到高中代表学校、自治州参加过各种比赛,也有机会拥挤在陈旧的大轿车里长途跋涉,领略新疆的“地广人稀”和民族风情。乌恰、阿克苏、库尔勒、哈密等地都留下了我们为振兴边疆体育“奋斗”的足迹。19岁从帕米尔高原的大山中走出来,进入内地上大学。清晰记得,小时候随父亲下乡到民族村落,见到过几名柯尔克孜族年轻人用羊毛麻绳做“扒地拔河”,他们也邀请我一同参加。正当我跃跃欲试时,父亲担心海拔太高无法适应而被制止。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的“原生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于这样的成长背景,时至今日,我对“民族体育”这样的话题仍饶有兴致。每逢搜索电视节目,遇到少数民族题材的节目,总忍不住要看一阵子,东北省城长大的妻子常说我,不枉在民族地区和民族大学走过一遭。

编辑推荐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学研究》是由张涛所编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实用,不过不够详细,只是讲了大概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