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社戏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作者:蔡秀清,钱永平 著  页数:276  
Tag标签:无  

前言

  1984年,原西北民族学院(今西北民族大学)终于创办了自诞生30多年以来首个院级研究所,即西北民族研究所(此之前在“十年动乱”后,方有一个民族教育研究所[筹])。曾是参与当事人的我们,其动机原本出自对“十年动乱”反思后的一个学科基本建设之举。研究所名还是当时国家民委领导人拟定的。这个反思的根据就我们那时的主旨,是出自这样一种回顾与思考:新中国建立肇端,代表中国各民族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民政权,一反千年封建王朝和1949年已全线崩溃的国民政府大民族主义的统治惯制,要在全国范围实现各民族当家做主、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于是开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工作,少数民族干部和懂民族语言与能正确执行民族政策干部的迫切急需,成为一切工作的首要。为此,应运而生了民族高校的创办。共和国第一所民族高校,便是西北民族学院。应该说,民院类型高校群的产生,确系中国教育史中最崭新而光辉的一页。

内容概要

  《社火·社戏:从娱神到娱人的智慧》分为民间舞龙习俗中的民俗主体与乡土文化、民间小戏与乡土社会民众的互动状况研究、青海土族节庆习俗中的生存理念研究等章。中国特有的龙文化派生出了许多与龙相关的民俗文化内容。《社火·社戏:从娱神到娱人的智慧》介绍了中国民间文化风俗习惯。

书籍目录

系列总序\郝苏民民间舞龙习俗中的民俗主体与乡土文化——对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龙灯艺术的考察\马志华民间小戏与乡土社会民众的互动状况研究——以祁太秧歌为个案\钱永平青海土族节庆习俗中的生存理念研究\蔡秀清民和土族“纳顿”节庆习俗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以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鄂家村为例\贺喜焱茶园“花儿”歌手研究——以西宁市茶园为例\戚小萍

章节摘录

  民间舞龙习俗中的民俗主体与乡土文化——对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龙灯艺术的考察  导言  一、研究缘起  中国特有的龙文化派生出了许多与龙相关的民俗文化内容,舞龙就是其中之一。一般认为,龙舞是汉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它与汉民族的重要节日——元宵节密切相关。我国南方的一些民族如布依、侗等民族也有特定节日下的、拥有自身特色的舞龙表演。舞龙习俗也因地方文化的差异而呈现出多彩的特点。又因其伴随着中国传统的年节文化,更渲染了许多喜庆祥和的色彩,是节日中不可或缺的文体活动。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土城子镇,因其独具地方特色的舞龙表演于2002年12月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评为“民间社火艺术之乡”。土城子镇的龙舞百余年前由河北、山东一带传人,历经百年传承不衰,是当地民众情之所系的民间艺术形式,在生产生活上对当地民众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地的舞龙表演,其道具的制作者和耍龙的把式是以回族人为主的。文化的流动,给这座塞外小镇打上了更深的民间文化的烙印。同时,也让古已有之的司水之神——龙,在这一方水土上扎下根来。回汉两族在这座小镇上共同生活,传承百年的龙舞艺术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特定环境之下的乡土文化氛围,而舞龙则成为两个民族在文化认同上的纽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社火·社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