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电视有力量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杨华 编  页数:561  
Tag标签:无  

前言

2008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冰雪、地震、奥运、神七,大事一件接着一件,大报道也一个接着一个,非常时期爆发的惊人战斗力令人震撼,非常时期成就的非常之举让人感动。显示了中国电视新闻媒体非凡的力量。这力量,除了中央电视台,更来自团结在一起的地方电视台。如果说主题报道是比思想,那么突发事件拼的就是反应速度。“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央台的第一支队伍当晚就赶到了都江堰,这几乎是我们最快的速度了,但对于在灾区的地方台记者,只要有摄像机就可以开始工作,因为,他们就在新闻现场。中央台新闻频道的第一场视频直播,是依靠四川台在本台大院子里支起的卫星车;第一段来自北川的画面,是依靠绵阳台记者在光缆中断、传送设备被震坏的情况下,通过QQ传来的。地方台记者与新闻现场近距离甚至零距离,正是地方台的速度成就了中央台的速度。2008年11月2日,云南楚雄州发生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道路全部中断,成了“孤岛”。

内容概要

  地方记者部是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一个部门,其前身叫地方新闻部,成立于1998年5月。比地方新闻部更早的名称,叫新闻部地方组,成立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迄今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  不管叫什么名称,跟全国各地方电视台打交道,组织、编辑地方台新闻在中央台播出,是地方部一以贯之的最重要的职能。截至2009年11月下旬的一项统计数据,中央台新闻频道所播节目的三分之一,来自全国各省级电视台和城市台甚至县级电视台,而这些节目,都要通过地方部的联络、传送和编辑。  2008年,是地方部成立十周年。建部十年,地方部未曾出版过任何书。在出书盛行的当今,一个如此“闹猛”的地方部,居然没有出过书,似乎是个异数。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出版《咱们电视有力量》这本书,应该既是对部门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地方台工作的反映,更是一个历史记载。

书籍目录

说事篇记者成名的时代开始了——白岩松讲课之一主持人在演播室要敢于“救场纠错”——白岩松讲课之二直播中记者如何不再紧张——白岩松讲课之三我心目中的好现场记者——白岩松讲课之四现场直播中的出镜记者需要具备什么——泉灵讲课之一出镜记者要做哪些准备——泉灵讲课之二突发新闻和大型公共信号直播现场,记者能做什么——泉灵讲课之三柴静答郎永淳问海峡两岸卫星连线之经验为什么要搞中国电视新闻直播联盟——打造中国电视新闻的利益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之一直播联盟能够做什么——打造中国电视新闻的利益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之二直播联盟有哪些原则——打造中国电视新闻的利益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之三干事篇(春) 凝冻凝聚 “三巴掌”背后的“十分钟” 拉萨:三月里的伤痛 “3·14”的拉萨记忆 战斗的早晨 我在阿坝的日子 我坐着防弹车采访 2008:我的N个“第一次” 一个直播“新人”的工作日志 2008年春节的一场直播 穿越“帆船之都”的梦想——2008年3月24日青岛火炬直播手记 一次费尽周折的直播 直播的收获 杭州湾跨海大桥直播 大桥跨越杭州湾直播跨越新阶段干事篇(夏) 抗震报道吹响新闻直播“集结号” 当灾难瞬间降临 在前线的后期 我的联络员生活 我们悲伤但是不绝望 08小事记 四川灾区三记 三进北京城 意料之外的惊喜 ……干事篇(秋)干事篇(冬)议事篇往事篇大事篇

章节摘录

插图:过去观点是依附于新闻存在的,而现在来自于新闻的观点成为甚至超越新闻本身更大的新闻,这是一个新的变化。因此观点提供商、观点提供者,有可能成为未来名牌栏目、名牌主持人。这是第一点趋势。记者成名的时代开始了。为什么?因为趋势是现场。电视的最大魅力越来越在告别时间、速度,最早的时候是广播强调速度,然后是互联网,都可以保证速度,电视用什么保证速度?电视只有用同步的现场来保证速度,现场也正在成为现在电视和网络竞争当中非常具有优势的一个领域。我举奥运会的例子,在美国、日本,包括在中国,最新调查数据显示,15岁到30岁之间的受众,绝大多数的比例选择的是电视,而不是网络。但是看新闻的时候,相当大的比例看的是网络,而不是电视。资讯本身,还是电视占很大优势。为什么?就是因为电视提供越来越多的现场,现场离不开现场记者。大家分析这几年,所谓新的主持人等大多与现场有关,新闻节目靠演播室成长起来的主持人几乎没有。比如说张泉灵现象、闾丘露薇现象,你会发现,现在记者成名的速度快过主持人成名的速度表明:现场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地震,还是奥运会都是这样一种现象,将来更会强化这一点,因为你替观众此时此刻在现场,这个意义非常大。我也不会扔掉现场,我绝不会只守在演播室里。强调现场与记者之间的关系,不管在我国的台湾、香港,还是日本,我都会在现场做,“神七”发射我是去的基地,现场成为根深蒂固的东西,这就是记者。现场变得非常的重要,可是我们现在在这方面却存在不足。一个巨大的反差是,我们的现场记者在进行大量现场报道的时候,第一个,没有长期的语言训练,第二个,没有一个固定的岗位意识,因为来回更换,今天是你,明天可能是另外的人,没有一个准入的制度,没有一种标准。这种成就感有的时候体现得不那么明确,责任感因此也没有那么明确。这成为全国非常普遍的一种状况,你经常看到100分的记者和40分的记者同时存在于一个新闻栏目中。

后记

地方记者部是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一个部门,其前身叫地方新闻部,成立于1998年5月。比地方新闻部更早的名称,叫新闻部地方组,成立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迄今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不管叫什么名称,跟全国各地方电视台打交道,组织、编辑地方台新闻在中央台播出,是地方部一以贯之的最重要的职能。截至2009年11月下旬的一项统计数据,中央台新闻频道所播节目的三分之一,来自全国各省级电视台和城市台甚至县级电视台,而这些节目,都要通过地方部的联络、传送和编辑。2008年,是地方部成立十周年。建部十年,地方部未曾出版过任何书。在出书盛行的当今,一个如此“闹猛”的地方部,居然没有出过书,似乎是个异数。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出版《咱们电视有力量》这本书,应该既是对部门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地方台工作的反映,更是一个历史记载。地方部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此前之所以没有写,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就是大家都太忙。地方部是新闻中心的一线节目部门,围绕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多个时间段、多种节目样态的不同需求,地方部承担着繁忙的日常节目采制任务,每天需要频繁联系各地方台,策划节目,筹划直播,编辑文稿,传送画面,赶抢播出。中央台新闻频道24小时不停机播出,24小时就需要不间断地提供播出的节目内容,这些节目的核心生产基地,就在中央台主楼二层。地方部的新闻值班室,大概要算其中最热闹的地方,一天中绝大部分时候,这里都是人头攒动,不仅有本部门的值班人员,还有不时轮换前来中央台学习的地方台编辑。忙得前仰后合,是这里的工作常态。看着地方部的人跑来跑去,有人曾经戏说,地方部的人往播出线送片子,大概要穿上旱冰鞋滑行才能跑得更快。“在奔跑中调整呼吸”,还有人以此来形容地方部的工作节奏。

编辑推荐

《咱们电视有力量》:杨华:非常时期方显“咱们电视有力量”白岩华:记者成名的时代开始了张泉灵:出镜记者需要具备什么?柴静:对事实负责 用证据说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咱们电视有力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严格的说,这是一本内部文集。透过它,业内人士可以洞悉央视的工作流程,更可以感知央视记者工作背后的故事。个人认为,编辑记者手记的味道浓厚,值得一读;前部分培训授课的文字整理稿,更是业内人士学习不可多得的教材。
  •   封面破损!!
  •   在其他网上看到报价更便宜,然后向卓越爆料,卓越马上就降价下来了,在这里买书用户主导价格,这本书集合了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精彩文章,以2008年历经大事儿为主线,图书厚度近600页,新闻从业人员很值得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