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基本原则专论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立争  页数:279  

前言

我国当前的民法基本原则研究,基本可以用“欣欣向荣”和“死气沉沉”这一对几乎矛盾的词语来概括。所谓“欣欣向荣”,是指从表面情况来看,以1986年《民法通则》的颁布为转折点,学界开始围绕该法第一章中有关“基本原则”的条文展开研究,并且在这些条文基础上对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体系有了各种各样的阐发,从“四原则”、“五原则”乃至到“八原则”不等。从各具体原则角度,有关意思自治原则、主体平等原则等都有大量的成果问世,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更是有专著出版。

内容概要

  《民法基本原则专论》讲了民法基本原则体系研究,民法基本原则的精神基础与体系重构,问题意识与研究进路,谦抑性:重构民法基本原则体系的精神基础之一,性恶论:重构民法基本原则体系的精神基础之二,结语,公平在民法上的重新定位,公平的一般涵义及其在民法上的认识论意义,公平在民法上的独特涵义及其地位之争等等。

书籍目录

序言上篇 民法基本原则体系研究第一章 民法基本原则的精神基础与体系重构一、问题意识与研究进路二、谦抑性:重构民法基本原则体系的精神基础之一三、性恶论:重构民法基本原则体系的精神基础之二四、结语第二章 公平在民法上的重新定位一、公平的一般涵义及其在民法上的认识论意义二、公平在民法上的独特涵义及其地位之争三、公平在民法上的应然地位四、结语第三章 民法基本原则的逻辑界限:以社会利益的考察为中心一、问题意识与研究进路二、社会利益的意义及其与相关概念的界分三、民法基本原则界限的重新厘定第四章 民法基本原则授权功能说论考一、问题意识与研究进路二、从法律解释的基本属性考量民法基本原则授权功能说三、从法律解释的历史脉络考量民法基本原则授权功能说四、结语中篇 民法基本原则具体研究第五章 公序良俗原则研究一、公序良俗的判断基准二、公序良俗与强制性规定的关系三、动机违反公序良俗四、处分行为违反公序良俗第六章 诚实信用原则研究一、主观诚信的适用领域及其立法方式论考二、诚实信用与公序良俗的关系第七章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研究一、权利滥用概念的合理性分析二、禁止权利滥用的地位界定三、权利滥用构成要件的展开四、权利滥用的法律后果下篇 民法基本原则相关制度研究第八章 民法基本原则权利提倡规则下的行为能力制度重塑一、无行为能力制度的立法目的及基本内容考察二、无行为能力制度的理论困境三、行为能力二分法下的制度设计四、结语第九章 民法基本原则权利行使规则下的准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研究一、准民事法律行为概说二、准民事法律行为的存在样态三、法律行为的规则在准民事法律行为中的准用第十章 民法基本原则权利限制规则下的取得时效制度重构一、传统取得时效理论基础之弊端二、恶意失权作为取得时效理论基础之论证三、恶意失权作为取得时效理论基础之贯彻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所谓“死气沉沉”,是指如果深入分析既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我国的民法基本原则研究在近些年来并无实质性进展,在方法论和本体论两个面上均亟待拓展。这一点突出地反映在学界对于我国民法基本原则体系究竟应由哪些原则构成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仍未达成共识,导致这种状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界至今尚未对民法基本原则确立的方法和依据进行系统的研究。因受到理论水平的限制,大部分学者以《民法通则》第3条至第7条的规定作为探讨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出发点,因此,其研究方法多集中在对通则条文的分析和对分析出的基本原则的考究和解释上。这种就事论事的非理性倾向必然使所确立的民法基本原则缺少理论基础,这一现象在各种教材资料中随处可见。①比如,一般的民法教科书均有民法基本原则一章(一节),然而其内容均较为空泛,毫无厚重性可言,并且基本上都是重复性的论述。在我国合同法起草过程中,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经过了较激烈的争论;在物权法起草过程中,诸如平等保护、物权法定、公示公信等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更是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而在民法典起草过程中,民法基本原则的研究不仅没有被学界深入讨论,甚至完全被冷落一旁,以至仅从表面现象来看,我国的民法基本原则似乎已经没有深入研究的空间了。这既与表面上的民法基本原则研究“欣欣向荣”有关,也与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方法和本体研究均基本陷入绝境有关。与“欣欣向荣”和“死气沉沉”相关的,就是既有的民法基本原则的一些研究结论,很难经得住深入推敲。

编辑推荐

《民法基本原则专论》是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法基本原则专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