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文集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罗文,杨纪武,李红专 主编  页数:570  

内容概要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的历史性文件,作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战略决策,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相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及其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等文件,科学制定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的“05”新方案,提出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98”方案过渡到“05”方案的重大任务。我校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精神和战略部署,相继制定了《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课程实施方案》和《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马列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课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我校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改革全面启动。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教师理论研究论文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从唯物史观看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与伟大作用 论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支点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试论“天人合一”与“环保”、“生态”之关系 关于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几点思考 民族地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及其建设途径研究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 对和谐的国企改革观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综述 “论十大关系”与“科学发展观 坚持实践第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当重视大众文化的影响 近代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现实意义 当代青年的物质、精神生活方式与环境价值关系的研究——以对昆明地区青年的社会调查分析为例 人文文化与市场文化的倾向性分析 中华传统道德条目的逻辑化与系统化 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基础 社群主义思潮的基本特征、兴起的时代背景分析 “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政治观浅析 “第三条道路”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初探 “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生命哲学分析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自然观论析 哲学与政治的张力——论早期卢卡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及其困境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 中西政治思想比较:思想史的视角 试论中国历史上的公私关系及其意义第二部分 教师教学研究论文 社会经济关系蕴涵生态环境因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心得 立足“原理”,体现“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五章的教学理念 略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历史”的价值体现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社会公德意识与 生态意识的融合问题初探 硕士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教改思考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电子阅卷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浅谈现代网络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以BBS论坛为例_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改革初探刘丽琼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几种能力 他山之石——对复旦大学等高校“概论”课教育教学改革 学习考察的体会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调查测评体系构建 刍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双语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双语教学之我见 浅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三题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实践性探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有效走出误区 论讲授“适应人生新阶段”的语用策略 对大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思考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体会 赴上海、南京高校学习考察报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改的几点思考 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期望值的调查及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的价值论反思 教师在“概论”课教改工作中的自我再提升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一点探讨 21世纪的人才需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在爱国情绪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基础”课与“形势政策”课教学互补性问题初探 追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能力提升——以“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浅析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内容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西方史学史”的教学为例第三部分 研究生专集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西方科学哲学划界标准的历史发展及意义 儒家社会管理思想对农村民间组织建设的意义及启示 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现代化思路……

章节摘录

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来看,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并在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实践中,在不断吸取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与种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它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能够同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在各个国家的具体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并在新的实践中获得新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列宁、毛泽东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弘扬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探索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的规律,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新境界。不可否认,“苏东剧变”以来,尽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严重挫折,但国外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并没有停止,而且更加活跃,这对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实践,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来源。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大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创新浪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呈现出一种崭新的理论面貌,对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中国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的起步、发展与成就,其关键无疑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的成功结合,也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大繁荣与大发展。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揭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序幕。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其实质就在于是否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这场讨论破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地位。

编辑推荐

《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文集》是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