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病学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作者:赵金垣 编  

内容概要

《临床职业病学(第2版)》为职业病临床专用教科书。全书共11章、60节,主要讲授在现行法律、法规的框架下,我国职业病的界定、预防和管理规范与方法,职业病的法定概念及其诊断、治疗的原则,各主要器官职业性损伤的特点、机制、诊疗原则及相关进展。简要介绍了临床毒理学、生物监测及职业流行病学的原理、方法等职业病临床研究的主要手段。这是我国最近10余年来职业病临床领域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并汲取了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临床进展,对指导临床实践、开拓研究思路均有重要帮助。《临床执业病学(第2版)》主要用于高等院校长学制医学生的教学,也可作为职业病专业的研究生和临床医师的专业参考书,对综合医院内科、急诊科及劳动卫生、环境医学专科医师也有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职业病总论第一节 职业病的概念和范围一、职业病的概念二、职业病学学科简介三、我国规定的职业病范围第二节 职业病防治工作发展简史一、我国古代的职业危害简介二、国外职业病防治工作发展简史三、新中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第三节 我国的职业病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二、职业卫生标准三、职业病诊断标准第四节 职业性健康监护一、概念和目标二、职业健康监护的内容三、职业健康监护的实施四、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第五节 职业病的预防一、预防原则二、预防措施第六节 职业病的管理一、职业病报告二、诊断争议及职业病鉴定三、关于疑似职业病四、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及待遇第七节 工作有关疾病一、发病原因及机制二、常见的几种工作有关疾病三、工作有关疾病的控制及干预第二章 职业病临床概述第一节 职业病的临床特点一、病因明确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三、具有特殊的靶部位和损伤机制四、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明显五、疾病无传播性六、临床后果与作用强度密切相关第二节 职业病的诊断一、职业病诊断工作的特点二、职业病诊断的法定程序三、职业病诊断的法定依据四、职业病诊断的法定机构五、职业病的集体诊断原则六、职业病诊断工作的具体内容七、职业病的鉴别诊断第三节 职业病的治疗一、职业病的治疗原则二、职业病的病因。治疗三、职业病的对症支持治疗四、职业病的早期干预措施第三章 职业性器官系统疾病第一节 职业性神经系统疾病第二节 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第三节 职业性心血管系统疾病第四节 职业性血液系统疾病一、再生障碍性贫血二、巨幼细胞性贫血三、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四、溶血性贫血五、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六、硫化血红蛋白血症七、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八、血管性紫癜九、血小板减少症十、血小板功能异常十一、低凝血酶原血症十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十三、白血病第五节 职业性肝脏和胃肠道疾病一、急性腐蚀性食管炎和胃炎二、急性化学性胃肠炎三、腹绞痛四、中毒性肝病五、展望第六节 职业l生泌尿系统疾病第七节 职业性骨骼肌肉疾病第八节 职业性眼病第九节 职业性皮肤病第十节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一、职业性噪声聋二、铬鼻病三、牙酸蚀病第四章 尘肺病第一节 总论第二节 矽肺第三节 石棉肺第四节 煤工尘肺第五节 其他尘肺一、铸工尘肺二、电焊工尘肺三、水泥尘肺四、滑石尘肺五、陶工尘肺六、炭黑尘肺七、石墨尘肺、云母尘肺、铝尘肺第五章 职业中毒第一节 总论一、职业中毒的基本概念二、职业中毒的临床基础三、职业中毒的治疗第二节 金属中毒一、概述二、铅及其无机化合物三、汞及其化合物四、锰及其化合物五、镉及其化合物六、镍及其化合物七、铍及其化合物八、铬及其化合物九、钡及其化合物十、铊及其化合物十一、磷及其化合物十二、砷及砷化氢十三、有机铅十四、有机锡十五、羰基镍第三节 刺激性气体中毒一、概述二、氯气三、光气四、氮氧化物五、氨和胺六、硫酸二甲酯七、失火烟雾第四节 窒息性气体中毒一、概述二、一氧化碳三、氰化氢四、硫化氢五、氮气第五节 有机溶剂中毒一、概述二、苯三、正己烷四、二氯乙烷五、三氯甲烷六、三氯乙烯七、四氯化碳八、其他有机溶剂简介第六节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一、概述二、苯胺三、三硝基甲苯四、其他几种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第七节 高分子化合物中毒一、概述二、丙烯腈三、丙烯酰胺四、氯乙烯五、其他第八节 农药中毒一、概述二、有机磷类农药中毒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四、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五、氟乙酰胺六、毒鼠强七、百草枯八、其他农药中毒第六章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第一节 总论第二节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第三节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第四节 内照射放射病第五节 放射性皮肤损伤第七章 物理因素引起的职业病第一节 中暑第二节 减压病第三节 高原病第四节 航空病第五节 手臂振动病第六节 高频电磁场与微波第八章 生物因素引起的职业病第一节 炭疽第二节 森林脑炎第三节 布氏菌病第九章 职业性肿瘤第一节 总论第二节 职业性肿瘤的临床第三节 各种职业性肿瘤简介一、肺与上呼吸道癌瘤二、职业性膀胱癌三、职业性皮肤癌四、白血病五、其他第十章 其他职业病第一节 金属烟热第二节 职业性哮喘第三节 职业性变应性肺泡炎第四节 棉尘病第五节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第十一章 职业病临床研究方法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临床毒理学研究一、毒理学简史二、毒理学几个基本概念三、毒理学工作的实际意义四、临床毒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三节 生物监测一、生物监测的定义二、生物材料三、生物监测结果的分析评价第四节 职业流行病学一、职业流行病学的特点二、职业病临床研究常用设计方案三、引进新的理论和方法四、职业暴露测量与评价五、回顾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六、结束语第五节 其他一、职业病临床研究的基础二、病因研究是主攻方向三、发挥“综合”特色四、加强规范化建设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一)急性中毒性脑病接触高浓度的神经毒物,如汽油、苯等,以及以引起缺氧为主的某些急性中毒,可引起“急性中毒性脑病”,常常是立即发病,很快出现脑病症状;而三乙基锡、四乙基铅、有机汞、甲醇、溴甲烷等急性中毒时可经历数十分钟、数小时或数日的潜伏期才出现急性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症状;急性一氧化碳和磷酸三邻甲苯酯中毒时,往往在神经系统症状缓解后数日或数周才再次出现脑病的临床表现,称为“迟发性”脑病。急性中毒性脑病一般源于弥漫性大脑损害,因此,临床表现为全脑症状,具有突出的神经、精神障碍。多数脑病的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复视、步态蹒跚、烦躁、激动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唾、意识模糊、朦胧状态、混浊状态、昏迷等);可伴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改变,表现为血压升高,脉搏洪大、缓慢,呼吸缓而深等;到晚期则血压下降,脉搏快而细弱,呼吸不规则、浅而快,意识障碍加深,可出现抽搐;由于颅内高压,还可出现眼球结膜水肿、视盘水肿,甚至脑疝形成、呼吸抑制甚至停止。某些毒物,如四乙基铅、有机汞、有机锡、二硫化碳、汽油、一氧化碳急性中毒时精神障碍十分突出,表现为癔症样症状、类精神分裂症或类狂躁抑郁症。

编辑推荐

《临床职业病学(第2版)》是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临床执业病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书买到啦,包装和质量都不错!认真学习啦!
  •   很实用,值得一看,学习了。
  •   我和其他同事非常满意该书本,物流速度快。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