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作者:宋伯宁,蔡先金 著  页数:180  

前言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最早起源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大力提倡的自由教育(1iberal education)。1828年,美国耶鲁大学在《耶鲁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general education”;1945年,哈佛大学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报告中第一次呈现了现代意义中的通识教育11979年,哈佛大学在以教学改革为中心的报告方案即《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程的报告》中,通过界定什么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提出了本科生的教育目标,使得通识教育在哈佛大学成为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形式。至此,古希腊罗马时代亚里士多德倡导的自由教育在美国就发展成了意义更广泛、形式更完善的通识教育。同时,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理念伴随着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愈加深入人心,并随之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以哈佛大学的综合实践课程、布伦瑞克工业大学的综合课程、赫德克大学的基础性课程为代表。虽然具体的实施方式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为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在这种理念影响下,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也在大学教学中积极尝试、大力推行通识教育。

内容概要

  《高校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共分三个部分,涉及高校通识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通识教育的形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计以及通识教育管理过程的特点与规律等内容,是一本系统阐述高校通识教育基本规律与教学实践规律的著作。

作者简介

  蔡先金,著名作家、学者,1965年生,江苏宿迁人。获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入山东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后流动站。蔡先金现任济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教改、基金、软科学课题8项,主持与承担市厅级及横向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与编著12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有的被《新华文摘》全文或论点转载。近年来学术研究涉及的主要领域为:古代文学、古代文献、古代历史、高等教育、书法艺术、文化哲学等专业。  现为山东省古典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常委,美国剑桥学院兼职教授,加拿大英桥大学客座教授,临沂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书籍目录

序一 通识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济南大学通识教育工作简介关于通识教育的思考通识教育应积极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关于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及理论思考高等教育中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及其融合大学教育的本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通识教育改革之我见加强通识教育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高校推进通识教育:意义、困境及对策浅谈大学通识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浅议物理教学中全面素质教育的内容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时代精神培养契约学习在人性化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二 通识教育课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系列”公选课教学效果调研分析切实提高通识教育课程质量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问题研究基于课程建设的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的思考新时期强化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的思考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探析汉语言文字类通识课程体系建构初探STS教育在社会有机化学概论教学中的实践浅议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摒弃机械教学,重视能力培养从图式理论的角度理解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策略高校实施快乐体育及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研究独立学院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思考研究型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生政治理论课课程结构与能力发展的关系研究试论通识教育下的礼貌原则理论与高校英语教学青少年传统经典文化缺失的原因探究研究型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三 通识教育管理研究以人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为目标,推动本科教育改革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略谈高校通识教育管理保障体系的建立我校通识教育面临的困境与解决方案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所应采取的对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营造通识教育创新新体系浅谈大学高年级学生的通识教育地方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的对策研究强化普通高校的服务意识对高校通识课教学的几点体会和认识

章节摘录

  济南大学通识教育工作简介  宋尚桂  (济南大学教务处,山东济南250022)  济南大学通识教育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全校性通选课、核心课程(骨干通选课)、《济大论坛》(素质教育系列讲座)、《济大音像学堂》(多媒体音像节目播放计划)、名著阅读与导读(阅读书目与名著导读短课时通选课)、青年创业论坛(团委组织)、各学院举办的学术报告和讲座、第二课堂活动(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下面着重对具有我校通识教育特色的由学校直接管理的通选课、定期讲座、音像学堂等几种通识教育形式向大家做一简要介绍,请大家指正。  我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工作起始于2001年,契机是合校后学校启动的学分制改革。学分制改革为开设全校性任选课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可能(主要是在课时安排上留出了空间和时间),最初我校的通识教育主要形式是全校性通选课和全校定期举办面向非专业学生的学术报告制度《济大论坛》。后来逐渐创立了几种新的通识教育形式,如《济大音像学堂》、短课时通选课等。  一、通选课工作  2001年我校合校初期,全校性通选课只有10余门,每学期提供的课程容量不足1000人次,课程资源严重不足是制约通识教育的主要因素。要实现通识教育的发展,首先要加快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从2001年9月开始,我们制定了鼓励教师开设通选课的政策,包括课程建设经费资助和教学工作量鼓励政策等,这些政策调动了教师开发通选课课程资源的积极性,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到2000年12月,我校全校性通选课课程总量达到110门。为了规范全校性通选课的管理,避免教师盲目开设课程,我们采取了目录管理的方式,对教师的开课申请实行学院、校二级审批制度,经过审批设立的通选课被正式列入《济南大学通选课目录》,该目录每年修订一次,由教师提出新开设课程申请,经过专家审查后由学校批准列人目录,只有列入目录的课程才能开设。对于目录内的课程也实行动态管理的方式,如果连续一年该课程不再有教师开设,将自动从目录中删除。几年来我们每年都对这个目录进行更新,先后有几十门课程被替换,最多时这个目录中共有260多门课程。目前2007版《济南大学通选课目录》由210门课程组成,这些课程分为人文社科、经济学、管理学、艺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五大类,其中人文社科、经管和艺术类课程占62%。目前每学期实际开出的课程大约为180门,年课程容量达到80000人次。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高校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