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疼痛诊疗学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世端 编  页数:278  

内容概要

  《实用临床疼痛诊疗学》共有四篇二十一章,内容分别为:第一篇疼痛的基本理论,包括痛觉的解剖学基础、疼痛的生理学基础、疼痛信息的神经分子机制;第二篇疼痛的诊断,包括疼痛的临床诊断、疼痛的评估;第三篇疼痛的治疗,包括疼痛的药物治疗、疼痛神经阻滞治疗方法、疼痛微创治疗;第四篇疼痛的各论,包括头面部疼痛、颈肩部疼痛、上肢疼痛等。《实用临床疼痛诊疗学》力求系统地描述慢性疼痛、癌性疼痛及术后疼痛的诊疗。从慢性疼痛疾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各方面,尽量把慢性疼痛疾病的全貌展现给大家。《实用临床疼痛诊疗学》各章节体现了疼痛学领域的最新进展。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疼痛患者越来越多,慢性疼痛的诊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疼痛学已从单一的疼痛门诊,发展为有疼痛实验室及病房的真正意义上的临床科室。虽然有关疼痛诊疗的书籍也有一些,但是有关常见的、多发的慢性疼痛诊治书籍还是凤毛麟角。鉴于此,我们编写了该书,希望该书能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疼痛的基本理论第一章 痛觉的解剖学基础第二章 疼痛的生理学基础第三章 疼痛信息的神经分子机制第四章 疼痛机制形成的有关理论第二篇 疼痛的创作第五章 疼痛的临床诊断第六章 疼痛的评估第三篇 疼痛的治疗第七章 疼痛的药物治疗第八章 疼痛神经阻滞治疗方法第九章 疼痛微创治疗第四篇 疼痛各论第十章 头面部疼痛第十一章 颈肩部疼痛第十二章 上肢疼痛第十三章 胸背部疼痛第十四章 腰臀部疼痛第十五章 下肢疼痛第十六章 癌性疼痛第十七章 幻肢痛第十八章 全身性疼痛第十九章 妇科疼痛第二十章 分娩镇痛第二十一章 手术手镇痛

章节摘录

  第一篇 疼痛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 痛觉的解剖学基础  痛觉的产生和传导涉及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目前,人们对痛觉的外周传人途径比较清楚,从头面部来的冲动通过三叉神经感觉进入中枢,而从躯体其他部位传来的冲动则是通过脊髓后角神经元的突触进入中枢。但对痛觉在中枢的传导经路则所知甚少,一般认为有特异传导通路(经新脊髓丘脑束)和非特异性传导通路(经旧脊髓丘脑束)两个痛觉传导系统。  一、痛觉感受器  人体感觉各种信号是由不同性能的感受器所接纳而传人的。由于感受器特异敏感性的差别,有机械感受器、化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和光感受器之分。根据感受器的形态结构特点又分为裸露神经末梢(痛、触觉感受器)、Krause小体(冷感受器)、Ruffini终端(热感受器)、Meissner小体(触觉感受器)、Merkel盘(精细触觉)、毛囊神经末梢(毛囊触觉)、特殊感受器(视、听、嗅、味)。依其分布的部位可分为表层、深层和内脏感受器。  痛觉可来自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它是通过痛觉感受器感受的。痛觉感受器是伤害性刺激信号的换能装置,是一种初级、无序的游离神经末梢,常呈杂草状。它有许多分支,经常与其上位或下位的脊髓节段发出的其他神经末梢所支配的区域相重叠。这种游离神经末梢主要感受伤害性刺激,不论是机械的、物理的或化学的刺激,只要达到伤害性强度,均可产生换能效应。但是也发现游离神经末梢对冷、温、触觉同样敏感。例如:角膜、鼓膜和牙髓只有游离神经末梢,然而对触、温、冷均能感受。也有研究资料表明,其他形式的感受小体和神经末梢的终端结构(触、温、热、压、冷觉感受器),对变量的伤害性刺激也有痛觉信号的换能效应。据此,对游离神经末梢的疼痛特异性还不能绝对化。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实用临床疼痛诊疗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