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的心灵”到“杰作”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舒笑梅  页数:181  
Tag标签:无  

前言

  在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中,格特鲁德·斯泰因是一个地位特殊的人物。之所以地位特殊,首先是从她的文学成就角度而言。斯泰因创作的文学作品数量庞大、种类繁多、题材丰富,总计多达9000多页,可以称得上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多产、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斯泰因的创作对包括海明威在内的数代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就她的生活经历和个人魅力而言,斯泰因有生之年,在她生活的艺术家圈子中,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核心人物。她和她的哥哥利奥是塞尚、马蒂斯、毕加索、布拉克和格里斯等画家的忠实朋友和热心的赞助人,又是罗素和怀特海等英国哲学家的至交,还与英美著名作家庞德、艾略特、伍尔夫、安德森、海明威和菲兹杰拉尔德等人有过交往。然而,由于斯泰因的作品实验色彩极浓,形式独特、艰深晦涩,因此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评论家们应有的重视,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在文学史中占据了较为显著的地位。目前,欧美学界对斯泰因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但中国国内尚无系统的研究。

内容概要

  在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中,格特鲁德·斯泰因是一个地位特殊的人物。之所以地位特殊,首先是从她的文学成就角度而言。斯泰因创作的文学作品数量庞大、种类繁多、题材丰富,总计多达9000多页,可以称得上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多产、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作者简介

  舒笑梅,女,1968年生,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2000-200 1年间曾受邀于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艺术科学学院和南加州大学东方语系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包括小说、诗歌和戏剧)、英美影视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语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二十篇,参与多部著作和教材的编写工作。

书籍目录

序言 王守仁/1导论/1一、斯泰因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描述/2二、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研究:生平猎奇与风格歧视/9三、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研究:文献编撰与回忆传记/15四、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理论阐释与价值发现/17五、命题的提出及论证路径/25六、确证笔者核心命题的理论基础与内容框架/31第1章 从现实到超越:美学思想的转折/36第一节 从个别到普遍从现象到本质:哲学思想的凝练升华/37一、“人的心灵”与“人的本性”:对存在与现实的追问/37二、“人的心灵”和“本心”:审美境界的一心之慧/49第二节 对实在的探寻对人性的求索:美学思想的发展轨迹/57一、成长阶段的“优势积累”:反思以摹仿现实为主旨的表现原则/57二、学养方面的“文化生成”:找寻发现世界内在本质的可能途径/65第三节 对知性的反思对直觉的认同:审美思维的方法转变/74一、“杰作”:领悟人生至境的艺术表达/74二、直觉:感知主客世界的审美方式/79第2章 从自为到自在:语言文字的实验/84第一节 从概念到声音:探究字词的内在本质/86一、用颜色词直观地传达视觉感受/86二、用音韵直觉地表现世界的节奏/90第二节 从静态到动态:改良句子的常态模式/98一、标点的取舍/99二、词项的选择/101第三节 从空间时间到心理时间:表现段落的绵延复现/107一、句段的重复与历史的重复/107二、绵延的现在时和绵延的心理时间/110第3章 从常态到变异:文本类型的创新/119第一节 从戏剧到风景画:把行动变成视听觉形象/121一、取消情节:摆脱时空情境对情感的束缚/121二、展示“风景”:表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127第二节 从小说到散文:把人物变成抽象的人格/135一、描写心理活动:概括人物情感类型/136二、发现“基本特性”:总结人类共性特征/142第三节 从单性到双性:人物类型的重新组合/145一、反对“父权制”:斯泰因性别意识的形成缘由/145二、融合性别差异:《埃达》表现的双性同体境界/150结语/155主要参考文献/162斯泰因重要生平事件与著作年表/174后记/180

章节摘录

  斯特威尔之所以直到1923年才读到斯泰因的第一本书是因为出版商们受记者和评论家的舆论影响,也对斯泰因非常冷漠,极不愿意出版她的作品。1913年斯泰因的朋友道奇(Mabel Dodge)曾经写过一篇名为《沉思,或散文中的后印象主义》(“Speculations,or Post-lmpres-sionism in Prose”)的文章为斯泰因的实验之作进行辩护。她认为:“任何生命在诞生时总是充满了痛苦,而且甚少可爱。……人们很难对新近出现在美学和文学中的表现做出完整的描述或界定,就像我们无法对毕加索和斯泰因的作品做出界定和描述一样。我们能做的至多只是给点建议,作个比较,指出方向,然后撤退。”但是,大部分出版商却无法像道奇那样包容。许多出版社因为实际的销量问题将她拒之门外。斯泰因的绝大部分作品要么是由克莱尔·玛丽(Claire Marie)这类名不见经传、速生速灭的小型出版社出版的,要么就是由她本人出资赞助出版的,她早期创作的作品即使有幸能够出版,发行量也都很小,通常只在500到1000册之间。图书出版以后的销售、流通情况也同样糟糕,因为没有什么图书批发商或图书馆愿意囤积她的作品。斯泰因曾经坦率地披露:1931年以前她还从来没在任何一家书店里看到过自己的作品。斯泰因对美国出版商的冷漠一直耿耿于怀,愤愤不平地指责他们急功近利,缺乏远见。她解释说:“在巴黎,有许多画商都愿意在生意上冒险。他们会不断买进一些暂时还无法标价的画作,耐心地培养出一批能够欣赏这些画作的观众,然后卖掉它们,尽可能地赚到好价钱。”与精明的巴黎画商相比,美国出版商们却没有足够的耐心培养出一批能够欣赏斯泰因作品的读者,而只会一味对她说“不”。斯泰因不得不承认:“我猜想这是不可避免的,情况就是那样,而且会一直延续下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从“人的心灵”到“杰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