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家族:張學良

出版时间:2001-7  出版社:立緒  作者:李翠蓮  页数:39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重新聚焦張學良,他就是歷史。  以一人窺一時代,以一年概一個時期的歷史。張氏父子影響中國近代的歷史進程,他們兩人的一生與中國近代政治的起伏緊密相連。  張學良在中國現代史中是一位爭議頗多的人物,「西安事變」他被指為「禍國者」,而不旋踵在半世紀之後的今天,竟又成為「民族千秋功臣」的愛國者,撫今追昔,不免讓人有白雲蒼狗,世事變幻之嘆。  他一生的傳奇,吸引了無數人為他著墨寫故事。然而,越多的資料呈現於世人的面前,歷史的真相才能真正被沉澱出來,真理也才能越辨越明。  本書作者經由在大陸上蒐集的諸多史料,敘述近代中國叱吒東北三省的張氏家族,從第一代聲威赫赫的東北王──張作霖,綠林起家,旁敘許多民初政壇的秘辛,到張學良及其兄弟姊妹在時代變遷的諸多因素下,命運多舛的經歷;並對張學良的教育成長歷程、與妻于鳳至和趙一荻,與友郭崧霖等之間的家庭、友誼關係以及西安事件欲意抗日愛國的英雄襟懷多所著墨。  從小處著眼大歷史,看張氏父子在中國近代史上如何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的一念一行,關係著中國近代政治的起起伏伏,透過對張氏家族的榮辱興衰、跌宕起伏,正可探尋民國史事。  本書以張學良為基點,上下貫通,左右連結,將他與身旁的親友故舊一一陳述。這位民國老人、白頭將軍悠悠活過了一個世紀,見證大時代中的一位位過客,他就是歷史。

作者简介

  李翠蓮  現為中國南開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研究生,師事李喜所教授。 ■審訂者簡介 李喜所   河北涉縣人,1946年10月生。1970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系。現任南開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及美國黃興基金會研究教授。主要著作有《近代中國的留學生》、《近代留學生與中外文化》、《近代中國的留美教育》、《譚嗣同評傳》、《容閎傳》等,發表論文百餘篇。曾被聘為客座教授赴德國明斯特大學講學。致力於中國近代文化史、留學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

书籍目录

〈序一〉「禍國者」乎?「民族功臣」乎?〈序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北投張學良家的談話〈引言〉重新聚焦張學良〈楔子〉1綠林起家 流年碎影敘家世綠林界後起之秀扒下「賊皮」換官衣2君臨「東三省」腳踩三隻船排張驅段名副其實東北王3命喪皇姑屯馬賊中原問鼎末日高升「登基」話緣由皇姑屯炸車案4悠悠慈母心慈母的典範:趙夫人和盧夫人紅顏伴青燈的戴姨娘開明的四母許氏不讓鬚眉的壽姨媽和福相的六夫人5東北王太子傳統因數的薰陶歐風美雨的浸染父親培養的「左膀右臂」6一生諍友反成仇郭氏思想的源頭活水師生誼 摯友情郭松齡反奉7年輕的獨裁者東北易幟楊常事件 主政東北8結髮夫妻情意長強扭的「瓜」也甜少帥的賢內助情海掀波心不驚9紅粉知己蔡公館一見傾心 綺霞失蹤案姐妹情深戎馬生涯的知己10兩個「九一八」揮師入關蔣張的政治蜜月「九一八」事變一封銑電洗沉冤11西安事變的日日夜夜歐遊心影錄「政見之爭,宛若仇敵」 捉蔣內幕和平解決送蔣返寧12幽居歲月蔣公食言囚少帥兩知己陪監到底「好好讀書」,不准自由13囚籠鴛鴦醉戀蘭花與基督與髮妻離異不離誼白首締盟14手足情深寄望四弟溪口探兄牽掛姐妹們的遭遇拳拳骨肉情15世紀老人世紀行探親新大陸痛悼亡妻世紀老人嘆世紀16少帥之子銜命赴大陸重踏父輩路帥府托哀思撫順祭空陵17桑榆晚景享天倫女兒輩的孝心四子孝道集一身孫兒繞膝歡〈尾聲〉香消玉殞四小姐〈附錄一〉張學良家族世系表〈附錄二〉張學良家族大事年表〈附錄三〉主要參考書目

章节摘录

  西安事變的日日夜夜  捉蔣內幕  一九三六年春天,古城西安花紅柳綠,藍天碧野,一片生機盎然。在這春意勃勃的氛圍的滋潤下,西安城內沉重的政治氣氛中也暗湧著一股湍流。自從膚施會談以來,張學良精神百倍、精力旺盛地忘我工作,要把以往錯過的時光補償回來。然而張學良的工作還不能明目張膽,一為防東北軍中異己分子洩密;而且當時西安蔣介石的嫡系勢力遍佈廣泛,盤踞著黨政軍三方面的領導地位。其中重要的有陝西省主席邵力子;國民黨陝西省黨部控制在CC(指以陳果夫、陳立夫兄弟為名的派系)系統手中,實際上是中統特務系統的情報機關,設有專用電臺,直接向蔣介石發送情報;西安「剿匪總部」參謀長晏道剛是蔣介石的親信,其實際任務就是負責監視張學良;此外還有「剿總」政訓處處長曾擴情、情報處處長江雄風等都是蔣介石在西安安插的心腹眼目。張學良對此不得不防備。更重要的是西安城內還臥著另一條虎——楊虎城。張學良尚摸不清楊虎城的意圖,時常在心裡問自己:「楊虎城兄會支援聯共抗日嗎?」  就在張學良心裡忐忑不安暗自猜忌時,楊虎城也在揣測著張學良的抗日態度。楊虎城素有愛國抗日思想,蔣介石為防止楊虎城坐大,以各種方式壓抑、限制。九一八事變後,楊虎城力主抗日。長城抗戰時,楊虎城去石家莊向蔣介石請纓抗日,被拒。此後他多方支援抗日鬥爭,同情紅軍。早在一九三○年南漢宸回到西北後,楊虎城與中共的關係就有了新的發展。及至日軍步步緊逼,局勢日益危機,楊虎城與中共的接觸愈加密切,達成停戰協定。張學良被調入陝西,坐鎮西安,並擁有對楊虎城十七路軍的指揮權。初時,楊虎城確實懷有敵意,外又流傳東北軍「失之東北,收之西北」的謠言,更加深了楊虎城和十七路軍的不安。但張學良入主西安後,主動示好,對楊虎城不肯讓出新城樓辦公地點並未在意,並調東北軍上前線作戰,行政權力張學良也不過問。楊虎城遂盡釋前嫌,合力辦公。  由於雙方有共同的抗日思想基礎,加之中共方面努力使二人聯合,以達成「三位一體」的西北大聯合局面,及東北軍中進步人士高崇民和楊虎城的機要秘書王菊人對張、楊二人的溝通,二人的友情迅速增溫。張學良為消除與楊虎城之間的誤解,派高崇民到新城大樓會晤楊虎城。高崇民推心置腹地將張學良願意與十七路軍聯合一致,停止內戰,攜手建立西北抗日大聯合局面的真實意圖全盤托出。楊虎城瞭解到張學良的心意後,恍然覺悟到張學良並非為爭奪地盤而來,也瞭解了他決心抗日的思想,頓感二人心跡相通,早應攜手創建抗日局面。  五月五日,楊虎城前往洛川同張學良秘密會談。經過誠懇地協商,張學良與楊虎城雙方達成不打內戰,聯共抗日,與紅軍合作的密約。這一天正是中央紅軍發表「停戰議和、一致抗日」的「五五」通電之日。這絕不是一種巧合,而是一份無言的默契。這之後,張、楊之間的聯繫日益廣泛,行動一致,配合一致。  張楊二人的默契不僅是在消極的對策中,更在於積極的抗日活動中。二人按中共指示,決心將西北建成抗日的後方基地。他們分析時局後認識到:單純軍事反對蔣介石易為蔣方各個擊破,必須聯絡全國人民,在政治上獲得支援,在聲勢上壓倒蔣介石,再輔以軍事行動,抗日大計方可實現。認清時局後,二人開始分頭行動。  一九三六年春,劉仲容代表廣西軍閥李宗仁赴西安與楊虎城聯絡。七月,廣西另一代表李寶璉奉命抵西安與張學良會晤。四川劉湘亦派盧作孚為代表抵達西安進行聯絡活動。楊虎城復派傅劍目去四川,劉湘表示願與西北共同行動。十月張學良去太原會晤閻錫山,兩代的恩怨在抗日的大前提下灰飛煙滅,全化作共同抗日的力量。楊虎城也曾派蒲子政去晉聯絡閻錫山,之後,又赴北平勸服宋哲元。宋哲元表示決不當漢奸。經過二人的努力,全國反蔣抗日勢力暗中互相連結起來,以西安為中心,向四周發射成為一張巨大的網,只等張學良和楊虎城二人下令收網逼蔣抗日,共同抗日方才有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百年家族:張學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