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病之王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辛達塔.穆克吉  译者:莊安祺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癌症的传记,也是人类与癌症搏斗的生命故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癌症发病率这么高,中国人又是各种PM2.5元素周期表,不得癌症算是【真】祖坟冒青烟。年轻而健康的人哪个会认真设想自己面对癌症,读这本书的时候,几乎很难不说置身事外。
      
      癌症的历史
      欧洲古代医学理论四体液,黑胆汁淤积被维萨里证伪,
      麻醉,抗感染技术的进步使手术治疗癌症成为可能。
      霍尔斯特德以大面积切除乳腺期治愈癌症被认为过激。
      X射线的发现从DNA层面狙杀癌症。
      药物化学的发展催生了化疗。
      二战后医学迅速发展,给人带来“有病皆可治愈”的期盼,而癌症却逆势上涨。
      1947法伯,叶酸拮抗剂,治疗白血病
      吉米基金运动使得医学工作者认识到对抗癌症是一场运动,需要和政治操作,商业运作有机结合才能顺利推进。
      高毒性多药物大剂量冲击,鸡尾酒疗法治愈一部分癌症。
      癌症病毒学说的兴起。
      70年代,玛丽拉斯克热情的减退和法伯的去世,抗癌战役陷入僵局。
      顺铂的应用
      针对癌细胞的特定通路设计药物,而不是经验性试错法摸索发现的细胞毒药。靶向药物的曙光。
      承认人类的狂妄,姑息治疗。生命和尊严的抉择。
      吸烟与癌症,科学证据,政治压力,法律进步。预防取代治疗。
      统计的复杂性使得乳腺X线检查迟迟不能被证明有效
      可能带来第二种癌症的自体移植,在没有被实验确证前广泛使用
      逆转录,致癌病毒的基因组成为细胞基因的一部分,假设不成立。
      逆转录过程中,病毒获得细胞基因碎片,携带它们从一个细胞到另一个细胞
      src原癌基因,卡住的油门,Rb抑癌基因失灵的刹车
      DNA世界的本质是信息,人和计算机一样,基因编码出现了Bug,癌症的幽灵就会浮现
      癌症死亡率逐渐下降。
      基因靶向药物,射向阿喀琉斯之踵的箭。
      癌细胞再次基因突变,靶点变化,药物失效。突变速度太快,我们被迫不停奔跑,只是为了能留在原地。
      癌症是信息通路的失调。
      
      癌症与社会
      文明暴露了癌症。
      人们对疾病的理解,深受其名称和分类的影响。
      一种疾病如此强力的潜入一个时代的想像力,是因为它触动了那种想像力潜在的焦虑。艾滋病和性自由,全球主义,广泛链接和SARS。社会把医学的苦难匹配给心理的危机。
      女权运动的兴起及临床试验的规范化使乳腺大范围毁形手术被质疑。
      为了从癌症底下抢人命,医学和政治操作商业推广结合起来,营销,市场,公关,这些概念成了科学连接普通人的媒介。
      社交网络,习惯和宣传,有些癌症(比如肺癌)似乎有一定的群体性,尤其在这个过度连接的社会,癌症算不算一种传染病呢?
      “基础研究,在研究时不考虑实际结果,其研究结果是普遍性知识,以及对于自然及其法则都理解。这种普遍性知识提供了能解决很多重要实际问题的方法”癌症协会寻求的是在研究清楚病因和病理之前首先寻找治疗方案 。盲目的投入各种激进方案使病人承受了许多不必要的痛苦,医患关系恶化。
      绝症改变了人们对药物试验的态度。参加试验被认为是有益的,它不仅使病人有机会接触研究的新药或新技术,而且被恰当地看作能为受试者所代表的人群带来利益。人想活,而且有权活,他们等不了。
      
      疾病与人
      人类和造物搏斗,想要摆脱癌症,好比想要摆脱自身的衰老再生愈合繁殖。随着我们细胞分裂和身体衰老,突变一层层累积。癌症就是我们自己。对待癌症的态度已经从消灭疾病变成了延长生命。而癌细胞还在不断突变,人类的头脑能快过造物的手吗?
      癌症治疗的未来可以预测吗?书里讲述人类抗癌的路程始终是短暂的希望闪现,很快回归寂灭的重复闪回。其间人类对癌症的理解有着许多颠覆式的转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又怎么企图能用过去预测未来。
      端粒与细胞老化有关,有些癌细胞有激活的通路可以修复端粒,有些似乎进化到阻碍正常细胞的老化,关于长生不老的惊鸿一瞥。尽管这一瞥有点惊悚。癌症是人类面对的挑战,这挑战会带来不可想像的机遇吗?
      
      唯一遗憾的是这本书里癌症患者过于稀少的发声,但是下面三段,作为一个曾经和慢性病长期战斗的人,代替我把我自己也说不出的心情无比精当的表达出来了。
      卡拉更深地缩回自己的世界里。她的忧郁固化为某种坚硬的甲壳,而她本能地钻了进去,把一切都关在了外面。对她来说,同白血病的抗争已经变的非常私密,深入内心,我们这些在外围的其他人,都是幽灵般的旁观者,是她头脑外徘徊的僵尸。
      癌症与集中营一样具有毁灭的共性,它否定了在它自身之外和凌驾于它之上所有生命的可能,它覆盖了生活的全部,病人的日常生活被它满满的占据着,以至于世界都随之消退,每一丝力量都拿来应付这种疾病。
      癌症是我新的正常。
      
      
      愿人们能远离病苦,年轻而健康的身子多么宝贵。
      
  •     2003年夏天,印度裔美国医生悉达多•穆吉克开始为期两年的波士顿-法伯癌症研究所与麻省总医院的癌症医学高级培训,这是一个“沉浸式”的医学项目,即融入癌症的轨道,同事提醒他,不要让“它”影响到所有的一切,一定要有医院以外的生活,否则就会被“吞噬”。
      
      10个月后,悉达多说,自己仿佛已经被重力压到了最低点,数十名在他照顾下的病人死亡,他对死亡和悲凉,正在慢慢地麻木,对于持续不断的情感冲击,他已经“免疫”了,癌症渗透每一次的谈话、每一个想法,整个人被占有,被消耗。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想完成那一年的癌症医疗日志,没想到这本日志很快成为一场与癌症同行的广袤之旅,他探索了癌症的历史,讲述了充满苦难,同时也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历史,其中有傲慢、疯狂、误解、空想和骗局,涉及了医学、科学、文学、历史、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这场书写让他从身体到灵魂彻底地“沉浸”。
      
      抗癌的广阔图景
      
      前段时间,在书籍装帧设计家朱嬴椿的展览会上,我看到了复旦大学于娟博士的《此生未完成》,于娟,晚期乳腺癌患者,确诊之后1年4个月告别人世,32岁,她认为一定是自己疏忽了饮食、睡眠、环境,所以才得绝症,同时,我的一位亲戚被确诊为骨癌,她年纪并不大,也很注重保养,但有家族史。为她们叹息的同时,我迫切地想知道,她们的癌症究竟从哪里来,作为病人,她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治疗,她们是不是可以被这个世界更好地对待。
      
      《众病之王》的作者悉达多是医生,是科学家,是作家,在他的书里,我的阅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带我们去认识癌症,了解癌症,我们因此知道,尽管道路坎坷,人类和癌症的斗争并没有停止过,这是一场整体的、艰难的、漫长的斗争,现在取得的一切是长期努力的结果,未来也必将如此,这些给人勇气,让人平静。
      
      抗癌的图景跌宕起伏,跨越历史和现实,引人深思、感怀,很少有一本科学著作这样好读,也感谢译者的努力,让500多页的篇幅不足为惧,作者善于书写,文字功底很足,匠心独运,穿针引线,精心布局叙述结构,如果看那些章节标题,几乎很难想象这是一部科学著作,事实上,科学的发展比小说更加惊心动魄,作者的笔出色地体现了这一点,在起承转合上,他总是捏合得很到位,在人物上更是性格鲜明格外生动,篇幅有多有少,却很难说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在情节上,科学依赖前人的发现和研究,作者不断地追溯,采访了大量的医生、科学家和患者,查阅了海量的文献,有了连绵不绝的数不清的故事,特别是背景,甚至每个故事的背景,作者一一详述,不吝笔墨,波澜壮阔。
      
      他的旁征博引对读者来说也是阅读念想,他引用了威廉•莎士比亚、黑格尔、亚瑟•柯南道尔、弗兰兹•卡夫卡、T•S•艾略特、安娜•阿赫玛托娃、亚历山大•索尔仁琴尼、亚里克西斯•德•托克维尔、苏珊•桑塔格等人的语言或者作品,这些引用丝毫无损科学著作的严谨,却增添了浓郁的神秘和隐喻。
      
      癌症是什么
      
      1900年,癌症是美国的第七大疾病,排在结核病、肺炎、痢疾、肠胃炎等的后面,1926年,癌症成为美国第二常见的死因,仅次于心脏疾病,1927年,因癌症死亡11.5万人。
      
      如果说癌症是单一病因所驱动的,那么癌症的治疗也就有规律可循,所以科学家们不断地致力于这一病因的发现。从盖伦的“黑色胆汁”到佩顿•劳斯的“病毒”说,都是基于同样的努力,但癌症究竟是什么?作者回到本原,不懈地从多个层面对癌症进行了归纳。
      
      从历史上说,癌症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最具说服力的是考古发现,考古病理学家发现干尸上的肿瘤,或者体内肿瘤所留下的痕迹,千百年来,癌症之所以很少被提及,多数因为癌症本质上和年龄有关,基因突变随着人类的衰老逐渐积累,我们的祖先在没有受到癌症侵袭之前,就已经因为伤寒、天花、鼠疫等疾病英年早逝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1926年,癌症一跃而成为美国的第二大死因。
      
      从生物学的角度说,癌症是由某个单一细胞的生长失控引起的疾病,这种增长由基因突变引发,我们的细胞“逐级分段”地被拖向深渊。即使受影响的基因不一样,所有类型的肿瘤中失调的核心通路是一样的,看似无序的癌症基因组实际上还是有规律可循,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可以认为癌症是单一的,但最终每种基因突变和每个病人的结合是独一无二的,那些“正常自我的扭曲版本”明显不同,也就是说,这也是一种不断变化的疾病。
      
      从隐喻的角度说,癌症是现代性的,与现代的生活方式环环相扣,它是一种爆发性增长的疾病,是扩张性的,癌症天生地在我们的基因组里,它疯狂地求生存,寸土必争,当化疗药物或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时,癌细胞会适应这种攻击生存和成长,演变出越来越疯狂的细胞。所以作者说,“与其说这是一部疾病的历史,不如说这是一种更具人格化、更有血有肉的疾病的传记”,所以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癌症传”。
      
      艰难的抗癌之路
      
      按照时间前溯,抗癌之路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伟大的发现,惊鸿一瞥的创新,灾难性的遭遇,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铺陈了人类抗癌之路的宏伟诗篇,可谁能想象,就在不远的几十年前,抗癌之路上还充斥着现在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被躁动和狂热统治,而这恰恰说明了,人们抗癌史的壮烈,充满了苦难。比如19世纪90年代,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外科医生威廉•霍尔斯特德首创了“根治性乳房切除手术”,他的手术刀将癌症连根拔起,从此之后的80年绵延不绝,得了乳腺癌的妇女,不论肿瘤性质,不论肿瘤是否转移,一律被根治,从乳房切到锁骨甚至更多,直到1981年,宾夕法尼亚的外科医生伯纳德•费舍尔用系统性的随机试验来检验,彻底证明了根治性手术,付出了身体残缺的惨重代价,却没有存活率的优势,才彻底终止了这种身体“酷刑”。又如,1947年,1903年出生的西德尼•法伯进入癌症世界,他发起了对癌症研究的倡导,癌症得以从“地下室”进入公众的视野,他遇到了社交女王玛丽•拉斯克,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令人惊奇,彼此需要,用心灵沟通,向这个国家发起了狂热的战斗,追求能够治疗所有癌症的普世性治疗,在他们眼里,治愈癌症的前景触手可及,在他们的倡导下,大量的实验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等地开展,1971年12月23日,尼克松签署了《国家癌症法案》,由于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对癌症的进攻为时过早,法伯和拉斯克都沮丧地退出了抗癌政坛,1973年,法伯逝世,拉斯克转向城市美化领域。
      
      如今再看这两个抗癌之路中的“大事件”,尽管是完全不同的方法,背景却几乎一样,他们没有时间看清癌症的面目,就摩拳擦掌,向癌症宣战,用极端的方式,为着时时瞥见的一线生机,为着灿烂辉煌的可能性,付出了极大代价,对于他们,历史做出了评价:“没有人徒劳无功”,而这也引起了更多的追问,医生是否应该更加专注于每一位病人,医学实验的开展如何规范,人类的存活年限和质量,哪个更应该得到关注,医学的荣光是否也应该覆盖到塞西莉•桑德斯倡导的姑息疗法,这让我想起,上世纪90年代,外交家颜惠庆的次女颜枬生患骨癌,1992年3月逝世,最后的时间里,病情恶化了,她说:“现在我只想死去,却缺乏勇气,也许是今天,也许是明天。过了一天又一天,而我还呆在这里”,深层次的医学问题呼之欲出,但作者并未再做深入的探讨,他说,这场战争的主流保持不变:坚韧性、创造力、恢复力、在失败与希望之间挣扎、执著于普世疗法的追求、战败的沮丧、傲慢和狂妄自大。
      
      癌症的预防
      
      20世纪80、90年代,随着癌症生物学家、遗传学家等多个学科科学家的加入,癌症的本质愈发趋于明朗化,但是,就在1983年,雷•埃里克松鉴定出重要致癌基因src,获得享誉全美的通用汽车奖,同时获奖的有改善了白血病治疗方法的汤姆•弗雷,病因和治疗各占半边天,可他们领奖结束后各自分道扬镳,似乎他们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基于此,作者提出了癌症的三个新方向:
      
      1 癌症的治疗,确定哪些药物组合可能在不杀死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2 癌症的预防。癌症的预防,是一个难题,作者认为,这意味着挑战我们的饮食、我们所生产和散发到环境中的、我们选择的生育时间、以及我们如何老去。在“预防就是治疗”一章,作者叙述了烟草、石棉、己烯雌酚等已经明确的致癌物,但是,癌症预防是个刚起步的学科,成千上万被指为致癌物的化学品仍然未得到证实,很多重要的癌症诱变剂不容易被实验室捕获,例如烟草就不容易诱发小鼠肺癌;
      3 整合对异常基因和通路的认识,把癌症的行为作为整体解释,从而更新知识、发现和治疗的循环。
      
      关于癌症的预防,在本书的第五章也有涉及,这些值得所有人关注:
      阻断病因。通过戒烟防止肺癌,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预防肝癌,低纤维、红肉丰富的饮食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肥胖与乳腺癌有关,烟草引发肺癌和嘴唇、喉咙、食道以及胰腺的癌症,紫外线引发黑色素瘤和其它皮肤癌,酒精则是引发肝脏和食道癌的辅助因子。
      
      早期检测。早期检测容易出现过度诊断和诊断不足的问题,必须选择适合的筛检方法和工具,比如,乳房X射线并不是检查早期癌症特别好的工具,对于乳腺癌高发的55岁以上妇女,相对低劣的筛检工具就足以发现早期肿瘤并提供有益的帮助,而对于40-50岁的妇女而言,乳腺癌的发生率下降到了一个程度,以至于乳房X射线探出的“肿块”往往是假阳性。所以,需要更灵巧的摄影筛检对妇女进行风险分级,对高风险的妇女进行更高程度的监测观察。
      
      悉达多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时,手持一支长长的针筒站在妻子身侧,他随时准备的不是成为父亲的狂喜,而是为他的新生宝贝储藏脐带血:脐带血是已知最丰富的成血干细胞来源之一,这种细胞可以被储藏在冷库中,用于在未来治疗白血病的时候,进行骨髓移植。新生儿是生命的喜悦,鲁迅笔下道喜的客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被视作不吉利,但作为父亲,这是悉达多对孩子深沉的爱,而这一做法应该作为制度被推而广之。
      
      癌症有可能被终结吗?
      
      这本书定名为癌症的“传记”,是名副其实的。我试图进入这种“永生的疾病”的头脑深处,去理解其人格、祛除其行为的神秘色彩。但是,我的终极目的,是提出一个超越“传记”本身的问题:在未来,癌症有可能终结吗?是否可能从我们的体内和社会中,彻底根除这种疾病?
      1997年,被称为美国癌症“首席提示者”约翰•贝勒评估1990年到2005年之间癌症的变化,由癌症造成的死亡下降了近15%,乳腺癌前所未有地下降了24%,扭转了长期以来死亡率增长的局面,但是2010年,大约每60万的美国人、全世界超过700万人死于癌症,在美国,每三个女人和每两个男人就有一位将在一生中罹患癌症。美国亡故者中的1/4以及全球亡故者中的15%,死因都将归咎于癌症。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载:“全国每6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七到八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0万,因癌症死亡约250万。”
      
      癌症的历史远远不止是医生和科学家的战斗过程,更是病人的抗争历程,这些鲜活的生命遭遇了残酷的病程,甚至是摧毁性的,我们随着作者,来探望他的几位病人。
      
      卡拉,三个孩子的母亲,30岁,幼儿园老师,从小到大未患过重病,急性白血病的入侵把她的身体推到“刀锋边缘”,化疗放疗接连不断,五年多得到长期缓解。
      
      尔曼,24岁,运动员,霍奇金病,一种罕见的淋巴瘤变异体,相对早期,几乎可以肯定不能再生育,他的病经过一段危险的时期,得到治愈。
      
      索伦森,76岁,胰腺癌,娇小的身体里有强悍的灵魂,宣称和癌症抗争到底,放疗化疗,转向新药,可丝毫没有疗效。
      
      凯瑟琳,肺癌,她做了手术,完成了辅助化疗和放疗,没有出现局部复发的症状。
      
      史蒂夫,36岁,食道癌,化疗带来严重呕吐,将他折磨得虚弱不堪,但他不停地进食防止体重下降,与此同时,他的孩子们都来陪伴他,但他,很快死亡。
      
      一位意大利老妇,肝癌,晚期,但她不接受任何温和的药物,她说:我来到这里是为了得到治疗,不是寻找临终安慰。
      
      杰曼,心理学家,胃肠道间质瘤,一种罕见的癌症,她对癌症发起挑战,设法参加了一个实验,似乎治愈了,但癌细胞产生抗药性,四年之后复发,她又参加了一次实验,却再不起作用,她竭力维持了六年,最后,她希望回到家里,静静地等待。
      
      就在史蒂夫去世的那个月,悉达多说,“死亡掠夺了我病人的想象,而我的任务是将他们的想象从死亡那里重新夺回来。这个任务难得无法形容……它要求精细地测量再测量,用虚氧气一再充满心理的呼吸机。鼓吹太多的‘收回’和想象可能会膨胀为错觉,太少又可能会将希望一起掐灭。”他用杰曼的故事作为全书的结尾,深而悠远,“在那心神不安的最后一夜,她靠着脆弱的一丝细线紧紧握住生命,拿出全部的力量与尊严,转动轮椅前去洗手间,似乎她已将这长达四千年的战争浓缩于此”,有人认为这个结尾太过悲观,但纵观整本书,作者提及的癌症种类其实非常有限,与癌症的抗争如他所说,这是一场“行进中的战役”。
  •     医学就是医学,没什么中外东西。像癌症这种病,发现它对抗它的必定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基础发明创造和认识能力的社会。不单是医学的发展,包括化学、生物学甚至物理学等等各种学科的交融才能从多个角度对向种可怕的病症展开作战,从手术到放疗到化疗到基因攻击,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哪怕是短短几个月的生命。医学发展是没什么多路径的,古希腊也提出过“体液”理论,古老的理论在新发现面前也就变成故事了,没必要拿来变成国粹搞成哲学以至于玄学,一路走来也都是从放血,吃草根,吃螃蟹眼睛酱这么一路过来的。
      
      还好蒙昧基本上过去了。
  •     出于对癌症的恐惧买了这本书。因为不知从何时起总会不时听说身边亲友罹患癌症的消息,而同时期曾经让人类恐惧的很多疾病,如天花、肺结核等已经逐渐淡出我们的脑海,沦为配角,癌症成为众病之王,逐渐成为关注焦点。如今各种纸媒、微博、广播电视常听到或看到关于致癌物、防癌抗癌小常识之类的文章,而且传播者和实践者众多。这本书和我本来想象的防癌抗癌伪科学小贴士完全不一样,是一部关于癌症的传记,作者身为一线医生,从癌症历史、人类治疗癌症方法、抗癌团体等诸多方面展现癌症如何一步步走向现代医学舞台中心的。
      
      像书里提到的,人类发展到现在上能登月下能入海,但自己身体的许多问题却仍未找到解决答案。看完这本书我对自己的身体产生深深的敬畏。有人戏称,人的病有三分之一是不能治的,三分之一医生能治好的,三分之一自己好的。癌症在古代如果有医生敢手术治疗那也有很大可能病人术后出现感染而死去,而靠药物治愈基本是不可能的。在现代虽然医学技术提高很多,有物理化学多种疗法,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可预测性,决定着病人治愈后能否复发、多久后复发。即使已经知道了癌症发病是因为基因发生变化,但如何扭转局面还要看DNA脸色。抗癌就像在黑屋子里捉怪,古代解剖学没出现之前只能借助窗口的月光,即使看到怪物在哪也没想好怎么捉;后来有了解剖学,好比屋里有了小油灯,视野清晰了点胆子也更大了,开始动手捉,可是怪物轮廓还是很模糊,人搞不好还打翻油灯把屋子整个烧毁;后来医学逐渐发达,即使屋子里只有小油灯,人有了刀做武器,捉起来也更精准了,但看不清屋子全貌命中率还是不高;再到后来DNA的发现打开新局面,好比屋子里有了电灯,能看到屋子全貌也弄清怪物在哪了,可是用刀命中率低还是干着急,而且捉住了以后怪物经常能挣脱。下一步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精准地捉到怪物又最小限度第不损害屋子里的物件,还不能让怪物逃脱。
      
      作者通篇都谨慎地只提及了几个已知的致癌物,如烟草、槟榔、石棉等,对于抗癌方法和食品更是审慎,让人对当前所谓抗癌疗法防癌食谱产生深刻怀疑。一些疗法未经过严格检验,充其量是实验性的,只能归类为大胆的假设,医学上的研究需要科学的模型、做大量采样进行小心的求证才能得出靠谱的答案。
  •     用了一星期的休息时间看完了这本书。从写作技巧上讲,这本书不逊于任何一本悬疑侦探小说。情节推进紧凑连贯,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吸引着我一直看下去。无法相信作者作为一名职业医师在紧张的工作,研究之余竟然能完成这样一部鸿篇巨著。真是异于常人的坚持和激情。
      
      作为一本科普书籍,读这本书不需要任何医学背景知识。晦涩的医学现象和术语作者解释的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深入而直达本质。癌症的前世今生,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真实而全面。再次深深的为作者的医学功底和写作技巧所折服。
      
      读者大可不必因为本书的主题而感到压抑而拒绝拿起此书。虽然不可避免的,书中有大量因癌症而痛苦,甚至离世的人们。但是在看书时,感受到的最多是希望,是坚强,是对人类几千年来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感动。我们生来不完美,我们的基因里隐藏着致命的缺陷。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不是上帝或其它什么力量创造的,我们是从自然中凭借自己的力量,走过了数百万年,一点点进化至今的,并将一直进化下去的生物。
      
      
  •     
      请大家投票支持 其中唯一的 医学、健康类图书《众病之王:癌症传》
      
      《众病之王》排在文化类图书的 第20位
      
      http://book.people.com.cn/GB/69839/373117/index.html
      
      
      人类同癌症的斗争绵延几千年。
      
      《众病之王:癌症传》以抗癌历程为线索,反映了人类科学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各种科学学说、假说在解释科学现象方面所做的努力、发生的嬗变、反复;反映了历代医学家、科学家,怎样做出百折不回的努力,要研究和治愈癌症;反映了科技管理部门对科学研究的引导、管理;反映了科研和医学,如何同社会发生关系,互相促进、共同演进。
  •      刚看完这本书不久,很多书中讲述的细节就开始遗忘。因为作者虽然用口语化的方式来描述一个很专业的医学病种的发展历程,但对于学通信的我来说,这本书实在是有些太厚重了,很多医学概念也很难搞清楚。
       但看完这本书,我联想起来的书却是《魔戒》。不是因为内容,而是因为写作的风格和格局。看这本书的时候,不会因为医学内容的陌生而产生隔阂感,反而不自觉被作者雄心勃勃地的宏大叙事所吸引。
       刚查了“史诗”的百度词条,有这么一句:“史诗”这个词在现代语文中,多用来指虚构的文艺作品,其特点是背景庞大、人物众多,涉及大量的虚构地理,时间跨度大的叙事作品。典型的例子如《星球大战》等;
       我觉得对这本书,上述这段话把“虚构”两个字去掉就足以描述这本书的背景设定和所达到的氛围。
       找了我特意标识的一段(本书的P41页最后一段):“法伯的梦想的确如此。他梦见某种特异性的抗癌药物杀死恶性细胞,让正常细胞再生,重新回到它们的生理空间;他梦见一整套能消灭肿瘤细胞的抗癌药物;他梦见用化学药品治愈了白血病,然后再将这种施治经验应用于更一般性的癌症治疗中。法伯在抗癌医学领域掷下了挑战书,令整整一代医生和科学家投身于这场战争中。”
       以现在人类的科学文明程度,仍然无法搞清楚癌症详细的病因机理,也没有高治愈率的手段,因此在医学领域,癌症已经“人”化了,成为整个人类医学界面临的一个敌人,似乎就是《魔戒》里面的索伦魔王,而人类正处在搜需魔戒的探险历程中。
       从内容和结构上,本书确实讲述的就是人类不断深入了解癌症成因并想尽各种办法治愈癌症的一本历程史诗。按照主旋律说法,这个过程涌现了无数的千辛万苦和百折不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把这个历程写的跌宕起伏,情感充沛,而不是冷冰冰的医学报告;
       我有一个做医生的老乡,行医已快20多年,一直在内科病室,曾聊过一次,他看了太多的肿瘤病人,让我这个外人隐隐有一种看淡生死,追求道家清净散淡的味道。作者也是医学博士,坐科医生出身,但有一颗感情充沛的心,写这样一部大部头的面向大众的科普类的书籍,如果没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我觉得真的很难坚持下来。
       而且幸好医学的训练没哟减弱作者文学的才思,否则一个文笔再好的传记学家,如果没有深厚的医学背景,是无法再现这样一段重播人类不断探索过程的史诗之旅的。
       微博有个“急诊室女超人”,文笔不错,吸引了大批粉丝;看来医学不仅能治病,是否还有锻炼文学的作用?
  •     
        “……可以认为癌症在试图仿效一个再生器官;或者更令人不安的是在仿效一个再生的有机体。其对永生不死的追求反映了我们自己的追求,埋藏在我们的胚胎和器官重生中的一种追求。有一天,如果癌症成功了,它将产生一个比其宿主更加完美的生命,具有不死的特性和增殖的动力。有人可能会认为,在我的实验室中取自30多年前已亡女子的白血病细胞,已经达到了这种形式的‘完美’。”——本书第492页
        
        疾病与疾病的隐喻一直贯穿在人类的历史中。一种疾病,要研究它的产生、特性和影响因素,就逃不开用它来反观人类社会以及生命本身。缠绕在生命线上从未断绝的各种流感与人类的相互抗争彼此证明了再凶残的病原体也会留下幸存者,而再密集的治疗杀灭也无法阻止疾病卷土重来;艾滋病被了解的过程曾一度伴随着对同性恋群体的攻击和歧视,HIV这种违背“中心法则”的逆伦者简直是再罪恶不过的象征,但是后来人们终于发现,与其称逆转录病毒为“逆转历史的病毒”,倒不如说所谓的“历史”是人类一厢情愿的认知;最后,当癌症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它被发现简直是人类自我的缩影:无法抑制的膨胀的欲望、自私而巧妙的掠夺和攻击、对资源无节制的使用、奋力地发展发展再发展直到崩溃……它是人类不必意外的产物,像一个未来的缩影,潜伏在我们自己的基因里。除了死亡,还携带着关于爆炸性生长的寓言。
        不知道有多少人敢在或会在健康的时候想象癌症的景象。即使与死亡相比,它也显得非常残酷。它不在乎患者的年龄(事实上不放过一个可能看似非常健康的人),而且它带来的痛苦非比寻常。它蔑视和毁灭一切在它之外的生活方式。它占据着宿主的全部行动和全部思想。它让接触它的人怀疑病态和常态的定义。它在把患者变成它。我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那些癌症的病理切片中,正常细胞显得规整单调好脾气,而癌细胞则特别疯狂、拥挤,拥有一个硕大的深色的核,这个核很容易让人感受到它极度强烈的分裂的欲望。在某些切片中,癌细胞形态扭曲,染色极深,近乎恐怖。
        正是这样一种恐怖的细胞,拥有无限的活力,战胜了衰老与凋亡。成为了一个与人类自身无比相似甚至超越了人类的对手,一个完美的对手,一个被突变激发了潜能并且还会被药物激发更多潜能的对手。它的基因携带在生命中,像一个影子,隐身不现只等待唤醒它的一束光。它的宿主,就此,毫无知觉,被一个微小的时刻或很多微小时刻的累积改变了命运。
        没有哪一种疾病发生的奇妙的过程可与癌症相比,因为它的发生根本就好像进化本身。突变积累,新特性,突变积累,新特性——一个微缩的加速的进化过程。正如书中所说,这场与癌症的战斗,即是与自身的战斗,与自然的战斗。考虑到我们与它基因的同一性,这场战斗的结局可能永远不会是将它的发生率变成零。
        但哪怕是不可到达的绝对零度和光速,也总有办法无限靠近。
        毕竟我想,一个不死的、不断增殖的、不加节制掠夺资源的“生命”,根本远非完美。
  •      从小到大听闻身边有很多人得了癌症,针对这个顽敌。很多人的下场是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而且借了大量的外债,最后也难逃一死
       我很好奇一直走在世界前端的美国,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现在到了那个地步了,读完以后很是失望。从尼克松时代起,政府每年拿出了巨额的资金用于癌症研究。并为此成立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可是四十多年过去了,针对癌症,几乎还是一点办法没有。
       关于癌症细胞,很多人到知道,它和正常细胞唯一的区别就是繁殖快,最后集结成肿瘤。因为这样,我们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区分不出癌细胞和正常细胞。所以常规手段就是以毒攻毒,用毒药把癌细胞杀死(包括化疗)。所以研究癌症药物的过程就是研究毒药的工程。在过去的四十年,科学家研究了无数种药物,经过无数临床试验,都没有太大的进展。除了极个别实现痊愈。而类似的方法用在其他人身上却没有作用。这样的治疗方法有极大的副作用,其结果是癌细胞没有杀死,正常的细胞却遭殃了,给患者身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最新关于癌症的治疗的构想是通过基因。由生物学家绘制出基因图谱,找出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不同之处,针对这些不同的地方治疗。结果出来以后发现不同地方实在太多了,现在来看,癌症完全实现治愈,任重道远。
       现在科技越来越进步了,我们可以把人送上外太空,计算机的设计也越来越人性化。可是关于癌症,我们还知道的太少,究竟癌症是怎么得的,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预防吗?对于那些癌症患者来说,这样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书中得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
       如果我得癌症以后,我应该不会采取任何治疗手段的吧。既能省钱,身体还能少受很多的罪。
      
  •     “众病之王-癌症传”。古老的癌细胞就是人类的缩影,生长,繁荣;迅速,疯狂;渴望永生(并且做到了)。也许它比我们进化的更“完美”。阴冷的雨天下午,这本书让我喘不过气来。书后半部分出现的一个个熟悉的药品名字,让我想到自己也算是这千年战争中渺小分子,有点壮阔的使命感
  •     这本书值得我去写点书评!
      虽然还没读完,但我就是喜欢这种把历史铺垫开来(当然,这包括了作者的文笔成分)。
      但是,我觉得更令我看重的是,这简直可以算是我理想中的教科书了。作者把每一个阶段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手段都写出来。并且,期间穿插非常多的医学知识,一下子就提升了我这种医学小白的一些医学常识。另外,也增加了我对一些现代医疗手段的原理和成数的了解。
      还写的如此热血,赞大师!
      
      
      PS:新增一些读后感
      
      #警惕并谴责医生拿病人做人体实验,并想引起大家注意#
      
      看到此章,联系到我的亲身经历和别的书看到的,真的觉得是非常不道德的事情。特别是在没有提前知会患者或者是即使知会了也没如实相告,如详相告的情况。
      我去年在手术后住院期间,医生竟然偷偷给我开了一个新药,当时因为第一次手术,也没啥经验,也没有一些“就医智慧”(后来看书并且自己也总结了一点,这方面我觉得真的很重要。)然后打了针后,很快便发生了过敏反应,然后我问护士,她才含糊其辞的说是试药。过后当然幸好也消退了。
      另外,在凌志军的《重生手记》里,他也记述了他被尝试新药,也是含糊其辞及副作用明显的经历(第二章,“前三个月里最容易犯的错误”,最后几段)
      我觉得,为了医学的前进,应该有这样的临床试验。但是,必须得在知会了病人的情况下,并且真实、详细的解释清楚,并在病人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要不然,不等于偷偷就帮别人捐了器官?!当下是最实在的,人的权利应该得到尊重。
  •     《白色巨塔》
      山崎丰子的不朽巨著,电视剧也是不可逾越的高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医生的动机和心态。
      
      《梦想之城》
      美国独立战争前后前后的医学世家传记(虚构的),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医学面貌。
      
      《冬至草》
      另一位身兼癌症专家和作家身份的人所写的作品。
  •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了李开复罹患淋巴癌的新闻,李开复也在微博上不无无奈地说:癌症面前,人人平等。印象当中这是我认真看完的页数最多的一本书,之所以能够读完是因为,这本书所写的内容是我所渴望了解的,因为癌症离自己真的不远,每次回家都能听到家里人说起某某长辈死于某某癌症;能顺利读完这本书也因为这本书确实写得不错。
      
      因为毕业于经管学科,在图书馆借书几乎全在“F类”的书架上,医学的书闻所未闻,所以对医学知识就是限于每次去医院听到的那几句如何吃药的医嘱。但生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修课”,每个人不管是什么专业都无法“免修”。拿到书的时候也超出我的想象,没有看不懂的医生手写处方的“圈圈画画”,也没有早就还给中学化学老师的化学符号和方程式,有的是自己熟悉的娓娓道来的介绍和鲜活的故事。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那些名目繁多的药是怎么被发现的,特别是在科技还相当落后,甚至还相当愚昧的古代,读这本书才知道很多治疗方法和药物都是不断通过试错发现的,虽然其中不乏天才的灵感。但谁都不会嘲笑自己幼稚的童年,人类也不能为曾经愚昧野蛮的治疗方法感到愧疚。
      
      可能在未来的某一时点上看今天的治疗方法,同样是“愚昧和野蛮”的,但除了个别人可以“穿越到未来”,其他所有人都只能生活在现在,也只能享受先有的医疗水平。即便如此,所有人也都不应该苛求现在的医生或者相关的工作者,因为谁都无法超越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挥一挥鞭子就可以让慢吞吞爬向的医疗水平就风驰电掣,万马奔腾。
      
      还因为,癌症面前,人人平等。
      
  •     当今的中国最不缺乏的便是养生大师,他们在你能见到的任何媒介上出现,介绍着吃某种神奇组合的食物,可以预防什么什么,做某些仪式性的动作,可以改善什么什么,这些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在亲戚朋友之间传来传去,成为了中国人新时代的信仰。
      
      这些快餐式的养生手段,易于记忆又易于推广,其中也确实有不少有益于健康,然而正像是140字的微博会碎片化人们的时间,让人无法专注于长篇阅读和思考一样,几种食物的组合、一套简单的动作也容易让人沉迷于这些招数,而忽视掉疾病和健康的本源,更甚至,有些打着养生、健康名的东西,其实却是错的离谱的。
      
      就说癌症,在普遍的认知之中,癌症是绝症,虽然有手术、化疗等手段,但能被治愈的机率小之又小,因此关于癌症的养生窍门也更受欢迎。专有那么一种人,最喜欢关注这类话题:吃什么防癌,吃什么致癌,怎么调理体质可以不得癌症,等等。然而癌症又真的是那么简单的吗?从最简单的逻辑想,如果真的有一种方法可以预防癌症,癌症早就像天花一样,灭绝了吧。
      
      往远处说,关注这些所谓窍门、偏方,不如看看癌症的历史,了解一下人类在对于癌症的斗争中,都做了哪些努力,以及,这些努力起到了什么成效吧。在这本《众病之王》中,作者就介绍了这样的人癌斗争史:
      
      比如要验证一种药物有效,需要找大量的病人来做实验,给其中一组人使用真正的药物,给另一组人使用无害的假药(专业说法叫做安慰剂),这项工作细致而繁琐。这些实验中的药物,有些是有巨大的副作用的,恶心、呕吐、食欲降低、精神不振,参加实验的病人们也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煎熬。有时为了测试多种药物组合在一起的效果,需要的病人数量、实验时间,都会有指数级别的增长,而多种药物组合在一起,有时又要结合化疗,给实验病人带来的副作用也是千奇百怪的。
      
      比如早些年,有人尝试用手术的方法治疗乳腺癌,可切除之后总会复发,有一个流派就倾向于尽可能多的切除,不光是乳房,连胸肌,甚至锁骨都会切除,不光胸型会受到影响,整个身体也会歪向一边,给患者身心都带来巨大伤害——可即便这样,还是会复发。
      
      既然癌症这么难以治疗,有的人就会更关注于临终关怀,主张在病人临死前给他以好的照顾,让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过的更舒服一些。这样的主张虽不能让所有人都接受,但也是在另一个角度帮助别人,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些癌症的抗击者们也有自己的圈子,主张手术的人和主张药物治疗的人,有时候就会水火不容,而当他们面对这些主张临终关怀的人,就会攻击这些人临阵退缩,不能勇敢的面对挑战。
      
      对于癌症成因的研究,也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是病毒引发了癌症,反复做着各种实验尝试找到这种病毒,直到近些年基因技术发展,人们才逐渐逼近了真相,在基因上找到了原因:控制细胞分裂的几个基因片段,都发生错误的时候,就会导致细胞无限制的分裂,霸占人体的营养,侵蚀正常器官。
      
      书中讲述的抗癌历史,远比前面简介的这些要生动得多,我尤其建议平时对养生小窍门关注比较多的人读一读这本书,当了解了那么多优秀的医生、那么多病人参与的实验、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努力之后,面对癌症,大多数的时候还是束手无策的,少数有办法的,也只是延长几年生命而已,然而他们还是在不断的努力,身为普通人,不得不从心底里产生出尊重来,既尊重人类中那些为了抗击癌症做着不断尝试的优秀分子,又尊重这个缠绕着人类的可怕的对手。
      
      所以现在,如果有人告诉你说,吃某些食物,保持身体酸碱度,就可以治好癌症或是不得癌症,你还会相信吗?
  •   我试图进入这种“永生的疾病”的头脑深处,去理解其人格、祛除其行为的神秘色彩。但是,我的终极目的,是提出一个超越“传记”本身的问题:在未来,癌症有可能终结吗?是否可能从我们的体内和社会中,彻底根除这种疾病?
    这段是引用吧。
  •   国际生死学大师 精神病理医生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的临终告别自传《the wheel of life》 《生命之轮》 引进内地了 台版翻译的是《天使走过人间》 也很赞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ubler-Ross, M.D.) 是一名精神科医生,也是国际知名的生死学大师。她多年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经验,以及《论生死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等相继推出的著作,协助许多濒死病患安详的面对死亡,更抚 慰无数临终病患亲属的心,帮助他们克服失去挚爱的伤痛,晚年更致力于艾滋病感染儿的关怀与照料。
    [美]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她是20世纪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她是从瑞士山村走向世界的国际生死学大师,她最早从事临终关怀事业,协助濒死病人和亲属安详面对死亡。她颠覆了世界对死亡和生命的看法,清晰界定临终的五个阶段——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帮助人们学会接受死亡;她在自己临终最后的著作《生命之轮》中告诉我们生命的终极秘密:“死亡并不真正存在,人生最难的功课是学会无私地去爱。”
  •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746237/
  •   谢谢推荐啊,哈哈
  •   @梁小蹦
  •   如果你喜欢 的话 :) 客气了亲
  •   这一本也可以了解医生怎么想 尤其有的医生无法面对自己的病人要死了 他们竟然也会畏惧死亡 甚至有的医生会得上抑郁症 不过这位有着“死亡与濒死夫人”之称的精神病科医生 却愿意和濒死病人一起开研讨会 直接帮助临终病人和家属 渡过难过 接受死亡 《THE WHEEL OF LIFE》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746237/
  •   什么举报 点错了 误会误会
  •   人们相信,医学取得的巨大进步能让人生免除病痛。而一说到死亡,人们就会把它跟痛苦联系在一起,所以每个人都会尽量避开它。但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且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最善于延长生命的那些医生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如果这辈子活得不好(包括临终的时刻),那死亡也不安宁。 推荐《the wheel of life》《生命之轮》国际生死学大师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的临终作品给你 她被人称为“死亡与濒死夫人” 做临终关怀 研究“死亡与濒死”30年 她回顾自己的一生,教会她生命中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和濒死无关,而是好好活着。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746237/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