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麻溝十五號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書林  作者:曹欽榮 等編著,鄭南榕基金會 策劃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九五○年代的台灣,一個有「思想犯」的年代。
六名年輕女性白白失去了青春、自由,甚至生命。
「流麻溝十五號」是綠島思想犯共同的戶籍所在地。
一九五○年代初,綠島新生訓導處曾經關過一批女思想犯,她們稱為「綠島女生分隊」。
無法想像的監獄生活,出獄之日遙遙無期,對家人親友的掛念、對未來的茫然,衝擊著她們失去自由的心靈。出獄後,面對社會的歧視與生活的困苦,拼命求得一席之地。
六十年後,我們終於聽到阿嬤們親口講出這些故事,透過僅存的書信、照片、記憶,帶我們回到那個荒謬的年代,一段如此獨特的女性生命史。
張常美(省立台中商職一年級)──無辜的九十九人
老蔣說:「寧可錯殺一百個,也不要放掉一個」,我就是其中的九十九個。
黃秋爽(台北靜修女中三年級)──我家七人被抓
我被判刑時,沒有拿到判決書,我爸爸也沒有判決書,因為家沒了,沒地址可以寄。
張金杏(彰化大肚國小老師)──岩石縫長出的小草
我這個政治犯絕對要做給你看,我絕對要比那些沒有被關的人更厲害、做得更好,就是要走出來給你看。
陳勤(台北福星國小老師)──天空在屋頂的那一端
原本期待燦爛歲月的未來,不料婚後不久即遭無妄之災,身繫囹圄五年六個月又十六天。
藍張阿冬(女兒一歲襁褓中)──帶著一歲女兒入獄
他們來抓時,女兒才一歲多,我正抱著她餵奶,看他們一堆人進來,我的腳就軟了,手還抱著女兒吃奶。
施水環(台北郵電局職員)──辭別尊顏,無日不思
當每晚夢見慈祥的媽媽跪在神前為了您兒女祈禱,我眼淚暗暗地濕透了枕頭,只有您的來信,無時在我的身,入睡前一定拿起重念一遍。
本書特色
1.本書與《青島東路三號》同為鄭南榕基金會策劃,黃子欽裝禎設計,近期出版的還有《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美援時代:鳥事並不如煙》等書,同以台灣近代生活為主題,是近期書市引人注目的話題焦點之一,也掀起許多年輕讀者重探台灣過去風貌的興趣。
2.累積十多年、上百人次的採訪收集,篩選出最為完整的個人紀錄,並透過各種管道取得珍貴老照片、官方檔案、歷史影像、背景考證。白色恐怖時期非官方版的女性口述歷史,首次完整出版。
3.書中收錄五位阿嬤的口述人生,有苦有樂、悲喜交集,跌宕起伏更甚小說情節,並佐以僅存的當時老照片及圖像,帶領讀者回到那個荒謬又現實的年代。書中最後一位主角施水環,是書中唯一一位被槍決的女性,只留下寫給家人的書信筆記以及生前照片,連死後的安葬地點皆不可考,但書信中她純潔的心靈與堅定的信念,令人動容。
4.本書較少著墨於國族認同等政治議題,更多試圖探索女性柔軟的人格特質,從生活中積極奮鬥前進的精神。如同眾多猶太人及戰爭受難者的口述歷史,往往是受難後的自我療傷,而女性療癒歷史創傷的特殊意義,在本書中更得到彰顯。

作者简介

曹欽榮
鄭南榕基金會.紀念館董事兼執行長。成大工管系、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畢,台灣游藝設計公司負責人。曾參與台北228紀念館1997年創館整體規劃、展示設計,自2001年參與綠島人權紀念園區規劃、文史採訪、展示設計。長期收集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口述歷史。
鄭南榕基金會
鄭南榕基金會的成立,是為了紀念鄭南榕宣揚言論自由的理念,並促進台灣意識的覺醒,以推動台灣文化的振興。紀念館將鄭南榕自焚的自由時代雜誌社歷史現場,完整保存,並開放以供憑弔追思,館內陳列當時自由時代雜誌社的出版品,並定期舉辦相關活動,以見證箝制思想言論自由的時代。

书籍目录

關於流麻溝十五號
《流麻溝十五號》的時代背景
葉菊蘭序 向她們致敬
許章賢序 人權接力,一棒接一棒
曹欽榮序 前言及訪談記
張常美──無辜的九十九人
黃秋爽──我家七人被抓
張金杏──岩石縫長出的小草
陳勤──天空在屋頂的那一端
藍張阿冬、藍芸若──帶著一歲女兒入獄
施水環──辭別尊顏,無日不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流麻溝十五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