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全書

出版社:大展  作者:于化行 著  页数:287  

前言

  自古有天地,然後有人民,然後有庶事,而後萬民樂業,此自然之趨勢也。然所以富強之道,在乎黎庶之振作,振作之主義在精神,若無精神則弱矣。  人民弱,國何強?欲圖國強,須使人民勿論何界以武術運動不可缺之一科,如此則精神振矣,國奚不強。前此,文武分歧,文人鄙棄武術,武人不通文理,此其中似有畛域之分焉。今國家振興,庶務百度維新,無論仕農工商,應概全體增加武術太極拳一門,俾諸生文武兼進,可謂法良意美已。  余幼而失學,即喜習武事,並非圖猛力過人之勇,止求有益衛生健康體格;不以氣粗力猛為勇,乃以不粗不猛剛柔之濟而為勇也。人有言曰:武學與文學一理,一理即同,則何分輕重?然文學之士所以不講武術者,實因有粗猛不雅之弊耳。  余於太極拳一門,稍窺門徑,內含無窮之奧妙,起點諸法探原論之,被太極八卦二門最良,及內家外家兩派,雖謂同出一源可也。後世漸分門類,演成各派,實之亦勢使之然耳。余習藝二十餘年,不揣固陋,因本聞之吾師所口授,暨所得舊譜加以詮釋,蓋亦述而不作之意也。  拳譜並非原本,係後人錄抄,所論亦不甚詳,惜無解釋之詞,祇篇首有跋數行。余一時頓開茅塞,立願續述完備,明知學術?陋,無所發明,竊仿此譜深心研究,再照此拳各式,一一著載成書,實無文法可觀,於吾所學不敢稍有背(悖)謬,至其間有未至者,尚望諸同志隨時指正為感。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八月    山左昌邑于化行謹序   

内容概要

  本叢書重新編排的目的,旨在供各界武術愛好者鑑賞、研習和參考,以達弘揚國術,保存國粹,俾後學者不失真傳而已。  原書大多為中華民國時期的刊本,作者皆為各武術學派的嫡系傳人。他們遵從前人苦心孤詣遺留之術,恐久而湮沒,故集數十年習武之心得,公之於世。叢書內容豐富,樹義精當,文字淺顯,解釋詳明,並且附有動作圖片,實乃學習者空前之佳本。  原書有一些塗抹之處,並不完全正確,恐為收藏者之筆墨。因為著墨甚深,不易恢復原狀,並且尚有部分參考價值,故暫存其舊。另有個別字,疑為錯誤,因存其真,未敢遽改。我們只對有些顯著的錯誤之處,做了一些修改的工作;對缺少目錄和編排不當的部分原版本,我們根據內容進行了加工、調整,使其更具合理性和可讀性。有個別原始版本,由於出版時間較早,保存時間長,存在殘頁和短頁的現象,雖經多方努力,仍沒有辦法補全,所幸者,就全書的整體而言,其收藏、參考、學習價值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希望有收藏完整者鼎力補全,以裨益當世和後學,使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傳不息。  為了更加方便廣大武術愛好者對古拳譜叢書的研究和閱讀,我們對叢書作了一些改進,並根據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嘗試著做了斷句,以便於閱讀。

书籍目录

武當真傳太極拳全書目次總理遺像 總理遺囑 李景林先生遺像楊建侯先生遺像楊澄甫先生肖像于化行肖像王子章肖像李景林序韓主席復序張秘書長紹堂序李科長宗唐序劉參謀長書香題詞趙允協序自序自序練法自序總綱無極學編者例言張三丰先生太極拳源流太極拳十要太極拳之意義太極拳論十三勢歌十三勢行功心解打手歌太極與老說合解太極拳之真義八字歌心會論周身大用論十六關論功用歌用功五誌太極拳各勢註解太極拳各勢太極拳勢圖解推手法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