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語的富足人生

出版社: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釋證嚴 著 余方,徐荷,林  页数:192  

前言

  編者的話  在《靜思語》第二集出版近二十年後,二○○九年,終於鄭重出版了《靜思語》第三集,將證嚴上人最近二十年來的開示及講演內容,摘錄精華,編製成書,也立即得到了相當大的迴響。  本書特別在千百則慈濟人的生命故事中,揀選最為動人、最具啟發性的篇章,呼應《靜思語》第三集中的智慧法語,尤其在全球金融風暴席捲、台灣遭遇傷亡甚巨的八八風災、世界不少國家天災人禍頻仍的此時,更多人承受著物質及心靈上的困乏,整個社會更加浮躁、憂懼不安。本書特別以此為主軸,希望從證嚴上人的法語及許多慈濟人的實踐中,讓讀者大眾找到依歸,享有富足的人生。  財務專家或經濟學家教人創造物質的富有,但物質富有的人都知道,錢不等於快樂,有一缺九、有十缺一,貪得而無法滿足,反而讓人的心靈更加空虛,永遠處於貧窮狀態。佛陀說:「入我門不貧,出我門不富。」證嚴上人教導大家的,正是如何追尋心靈富足的法門,快樂就在「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懂得為人群付出、以愛投入,生命的價值提升了,也造就了更多的福緣。  在本書中,有六十餘個真實的人生故事,主角面對的人生困境個個不同,有人遭遇病苦;有人情關難過;有人自幼孤苦無依,永遠缺愛;有人只知沉迷賭博,窮困潦倒;有人誤入歧途,自毀毀人;也有人永遠追逐金錢,物質富裕,精神苦悶......;不同的人生際遇,相同的是,他們浮浮沉沉的在人生道路上迷了途,卻在證嚴法師的法語中,開悟人生的道理;更在參與慈濟的志業後,找到生命的喜樂,印證了證嚴上人說的:「造福人群,就是富有自己。」  「心不難,事就不難;心不貧,人就富。」困境再多、再大,只要有心,還是能夠活出豐美的人生。祝福全天下的人心靈富足、日日福安。                

内容概要

  《靜思語的富足人生》特別在千百則慈濟人的生命故事中,揀選最為動人、最具啟發性的篇章,呼應《靜思語》第三集中的智慧法語,希望從證嚴上人的法語及許多慈濟人的實踐中,讓讀者大眾找到依歸,享有富足的人生。  書中有六十餘個真實的人生故事,主角面對的人生困境個個不同,有人遭遇病苦;有人情關難過;有人自幼孤苦無依,永遠缺愛;有人只知沉迷賭博,窮困潦倒;有人誤入歧途,自毀毀人;也有人永遠追逐金錢,物質富裕,精神苦悶。不同的人生際遇,相同的是,他們浮浮沉沉的在人生道路上迷了途,卻在證嚴法師的法語中,開悟人生的道理;更在參與慈濟的志業後,找到生命的喜樂,印證了證嚴上人說的:「造福人群,就是富有自己。」

作者简介

  釋證嚴  《靜思語》作者簡介-證嚴法師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信任的人;」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  普天三無,這一句心包太虛與氣度恢弘的開示,來自證嚴法師美善與堅定的心靈。1937年,出生於臺灣臺中的清水鎮。  幼年時代承嗣給親叔父,後隨養父母移居台中縣豐原鎮。未滿20歲便能為父親分勞家業,協助母親處理家務。  1960年6月,壯年的父親突然去世,從發病到往生不到24小時,帶給她莫大的衝擊;生從何來,死往何處去?也開啟她探索生命、學佛修行的契機。  1962年秋,在花蓮縣秀林鄉下的小廟安住,自行落髮,踏上僧侶修行的生涯。是年25歲。   1963年,皈依印順導師為親教師出家。並取法名「證嚴」,字「慧璋」,師訓「為佛教,為眾生」;是年26歲。  1966年,創辦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是年29歲。  1966年以後,數十年來,法師秉持「佛教生活化,菩薩人間化」之理念,由「慈善志業」肇啟,漸次開展「醫療、教育、人文」,以及「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保、社區志工」之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慈濟的理想是以「慈、悲、喜、捨」之心,起救苦救難之行,予樂拔苦;精神是「誠、正、信、實」,以事理圓融之智慧,力邀天下善士,同造愛的社會。慈濟世界在證嚴法師慈悲呵護下,堅實的茁壯;如今遍布全球共有三十多個道場,世界各處的慈濟人,經常出現在各地救拔人們的災難與苦痛;只要慈濟所及,家家得安康,處處有溫暖。法師的弟子們,謹守著法師堅定的菩薩志願與佛陀的慈悲智慧,期待藉由有形的志業推展,虔誠的追隨證嚴法師祈願:願人心能淨化,願社會能祥和,願天下能無災。

书籍目录

編者的話長養慈悲美善人間做有用的人轉禍為福把愛傳出去創造善的循環有愛最幸福培養美德行善修福善惡一念間揮灑生命能做就是福積累福報勤種福田利益眾生無私付出最可貴實踐大愛相互感恩利人就是利己慧命自己造寬廣的愛福緣共聚人間菩薩招生站善用生命良能善解包容好喜布施對自己負責自度度人助人之樂體會生命意義積善致福學習耐性歡喜付出人生正道勇於改過甘願做歡喜受堅持與突破愈挫愈勇從苦難中精進把困厄當考驗分秒不空過離苦得福愛與身教體貼父母成就大業沒有過不去的事快樂的真諦洗淨心地祥和無爭安貧樂道發揮生命的力量以愛走出傷痛人生的方向一切唯心造美的生命樂章心寬念純護持己心能捨才能得簡單就是幸福把握今生活出智慧人生轉念用愛寬恕用智慧超越煩惱心靈環保看透生死歡喜自在

章节摘录

  【體會生命意義】  尋找生命的答案,在於身體力行的體悟。  ──《靜思語》第三集  「沒有碰到張師兄和慈濟以前,我以為我會吸毒吸到死。」曾經是吸毒累犯、進出監獄多次的陳天河說。  他口中的「張師兄」就是張添福。過去的張添福,曾因吸毒、販毒被判過無期徒刑;現在的張添福,是慈濟受證慈誠隊員,在台中開設素食餐廳。廚房裡的「總鋪師」就是陳天河,陳天河的老母親則幫忙當跑堂。陳媽媽說,天河這孩子一直讓她好操心,流了好多年的眼淚。「現在好了,安心囉!」  「我的父母也是,到現在才安心。」張添福說:「如果沒有遇見慈濟,我想我這輩子一定完了。」張添福四十八歲了,這個小餐廳卻是他生平第一份正當事業。  從小資質聰穎,成績也不錯的張添福,後來卻因販毒而鋃鐺入獄。一審被判無期徒刑時,他覺得今生無望了,晚上睡不著,看到《了凡四訓》裡,了凡先生天天懺悔、止惡行善,花了三年時間改變命運,張添福很受感動,決心也要改變自己命運。  他設計了一張表格,紅筆記錄善行,藍筆記錄惡念。一開始藍字多,紅字少;慢慢地,紅色增加了,藍色減少了,他知道,自己的命運開始改變了,於是更加虔誠念佛、拜佛、懺悔,找善書來讀。第一次看到《慈濟》月刊,他非常感動,寫了一封信告訴證嚴上人,如果有機會假釋出獄,一定要到慈濟當志工。  販毒案上訴到最高法院時,獄友都勸張添福否認到底,他卻對所有罪行坦承不諱,為過去所作所為深深懺悔。法官見他誠懇認錯,意外地將無期徒刑改判八年徒刑。卸下腳鐐後,張添福再次寫信給上人,發願要當慈濟人,未來還要捐贈大體。  假釋出獄時,張添福已經四十五歲。出獄一個月後,為了布施,他來到台中分會,鼓起勇氣走進去,卻不敢說要捐錢,請購了一本《靜思語》就匆匆離開。後來他改用電話聯絡,慈濟委員呂師姊來家裡拜訪,他羞怯地說出自己是個更生人,呂師姊哈哈大笑,說:「我過去是開酒店的!慈濟大門是敞開的,只問當下,不問過去。」從此,他就跟著呂師姊成為志工。  張添福師兄的故事經過「大愛新聞」報導後,許多吸毒者或主動、或被動來找他幫忙。對於求助者,張添福都以過來人的心情想拉他們一把,但過了兩、三年,他體會到「慈悲要加上智慧」,不能只是一頭熱。張添福感慨地說:「想戒毒、想改過,都必須自己有覺悟。自己有決心和毅力,加上旁人的助緣,才能成功。」  張添福和陳天河的餐廳附近有殯儀館和醫院,素食的需求量大,張添福常常要外送便當,忙得沒時間喘息,但能夠為需要的人提供服務、與眾人結好緣,再辛苦他都覺得很歡喜。這就是張添福,他以自身的故事,度化著其他和他一樣,曾經在人生路上跌跤的有緣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