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

出版时间:1998[民87]  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  作者:保羅. 科賀(Paulo Coelho)著  译者:許耀雲譯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這本書是在講大愛和小愛的選擇,不可否認的,書中宗教意味很濃,這可能是因為作者的信仰背景的原因。我個人非常喜歡作者在本書中想表達的訊息:形式不重要,只要你願意去愛,就能在愛的過程中找到神的愛。(這個「神」是作者信仰背景的神。)男主角在裡面面臨了一個抉擇,就是他應該善用用他的特殊能力,還是放棄他的能力去愛他所愛的女孩子。如作者在序中所說的,只要你願意去愛,無論有沒有特殊的儀式或能力,你都可以藉者付出的行為找到神的光輝。
其主旨有二:一即序中提到的「愛就是導引」這個觀念,作者藉著一對分別十二年的童年初戀情人於再相逢後共展的尋愛歷程,描繪了「自我」、「信仰」、「愛情」三座巨塔,演繹著對宗教與婚姻的矛盾、以及對神的愛與男女之愛的兩難。 因著這樣的主題,使得男女主角的重逢,相知、相惜、相戀,更具戲劇性的衝擊也富含深刻的宗教意義。這三個主題看來雖然相互牽制,實際上卻交相影響。本書依循著這樣的概念去鋪陳,使得整篇文章的結構合理且具說服力。最重要的是,故事內容發人深省,令讀者能反思自我,並從而審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以及與整個世界的互動。
此外,本書所要表達地另一個重要的概念則是「生命的存在是奇蹟的另一種形式」,其實,生命的價值便是將平凡的現在化為不朽的永恆,而天主所給予的指引隨時隨處都存在,但平凡的人總是錯過領悟的機會,以致於無法參透天主奇妙奧蹟的美好和降臨。同時,如同赫塞(流浪者之歌),本書亦引人進入「性靈之旅」,反思真愛的力量與價值因至高的性靈經驗乃愛的實踐。聖哲墨頓曾說:「性靈生活的本質就是愛」,透過人與人之間心靈相通的過程,而找尋真理之道。所以在世紀末一切如此混亂、茫然的氛圍裡,也唯有愛這個主題才讓人沉澱心靈的雜質,而表現人類最初的本心。
本書亦以女性為第一人稱敘述,並站在女性身份上重新省思女性的定位,它提供了女性從另一個方向思考對自己的認識,以及重新尋回自我。而這些以人為角度出發思考模式,也是這本小說中所要表達的重要觀點。 因近年來女權意識的高漲與女性主義的倡導,使本書特別在描繪聖母神蹟的這個部分,有非常多的著墨與刻劃,甚至提出聖母是上帝的女性主義在宗教內所蘊涵的意義。如此錯綜而多貌的故事情節,更增加宗教的反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看保罗的书已经有好一段时间了,这般断断续续地,也基本已经把所有的作品都看了个遍。
      之所以断断续续地看,是因为这个作家身上有着一切让我迷恋的暗黑特质:搞过摇滚,研究过魔法、炼金术、吸血鬼,进过精神病院,当过嬉皮士,进过地下教会……
      为了避免自己因狂热而盲目,每每看完一本他的作品,我都会严格克制自己想要翻开另一本的强烈欲望,以保留自己的独立思考空间。
      
      保罗的书大抵不过三个主题:梦想,信仰和爱。
      梦想,是源于对事物充满憧憬与热忱的爱;信仰,是源于对生命和创造生命的神奇力量的充满敬畏与顺服的爱。于是,归根结底,其主题本质也就“爱”,这一个字。
      
      《我坐在彼得拉河畔,哭泣》这一部作品虽然依旧有着浓郁的离经叛道的宗教意味,但也逃脱不了“爱”这一个主题。(在看保罗的书的时候,我常常都有那么一种想法, 倘若把他的书选入教材,那必定就是中心思想最好概括的一篇XD~~)乍看起来,这是一部讲述男女之爱的作品,两个失散多年的青梅竹马,在一个应当安身立命的年龄重遇,却也干柴烈火啪啦啪啦,但是在啪啦啪啦的同时,却也各自纠结各种自持,一个害怕放弃安全感,另一个害怕放弃信仰。
      
      最后结局是怎样也就不说了,再说就严重剧透了,虽然保罗的书是否被剧透也都并不影响观感,因为他的书从不为设立悬念而写。甚至可以说,他书里的故事,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在叙述过程中,在字里行间所渗透的种种。
      
      所以这本书,你既可以认为它讲述的是在追寻(男女之)真爱所经历的种种冲突折磨与选择的故事,但你也可以把保罗作品另外的主题词套进去,认为它讲述的是追寻梦想,是追随信仰等等等等。正所谓,“心中有海,眼中自然有海”,你想要什么,此刻的你最渴求什么,你便能看到什么。保罗的书总能轻易地让你把视角从外转向内,你以为你什么都没受影响,可你却无意中看到了心中的投射。比心中投射更容易发现的,是我们举步不前的种种懦弱的影子~
      
      P41,“一种容易得多的生活在那儿等着我:子孙成群,一年度一次假,够用的钱。……我不需要新的恐惧与不安,原有的这一份已经够受的了。”
      P55,“我付出的代价已经不少,获得的却并不多。我费力迫使自己舍弃了许多自己想要的东西,阻绝了许多向我敞开的道路。为了更大的追求——一个平静的灵魂,我牺牲了无数的梦想。而如今我可不想放弃这份平静。”
      P59,“他错了。很久以前,我就与自己的内心交战过,并且战胜了它。我绝不可能为不可能的事燃起烈焰,我知道自己的底线,明白自己究竟能忍受多少痛苦。”
      
      而众所周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也有类似的描述。
      例如那个在广场卖爆米花的人,“那个卖爆米花的人小时候也总想出去游荡,但却选择了买一辆制作爆米花的机器,年复一年地攒钱。等到年老的时候,他将去非洲待上一个月。他从来就不明白,人们总有条件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例如那个水晶店老板,“麦加是支撑我活下去的希望,使我能够忍受平庸的岁月,忍受橱柜里那些不会说话的水晶,忍受那间糟糕透顶的餐厅了的午饭和晚饭。我害怕实现我的梦想,实现之后,我就没有活下去的动力……我担心大失所望,所以我宁愿只保留一个梦想。”
      
      而在《波多贝罗的女巫》里,保罗更是把我们的这种恐惧,这种步步为营的软弱,总结得一针见血,淋漓尽致。“全身心地投入到爱之中,无论是神之爱还是人之爱,都意味着放弃了一切,甚至舍弃了舒适与决定的权利;意味着用这个词的最深刻的含义去爱。实际上,我们不愿意深陷深渊,……我们愿意全力控制所有的步履,对我们的决定了然于胸,并有能力去选择虔信的目标。爱却不是这样——它到来,驻扎,转而控制一切。只有强大的心灵才能任其驱使。”
      
      此前在微博看到一张夜空的照片,是一个澳大利亚摄影师用超长曝光技术所拍摄的星空图,由于曝光了整整十五个小时,我们平常肉眼无法看到的星轨都被捕捉了下来,效果酷似我最钟爱的疯子——梵高的画作。在看到照片时,我有种被锤子狠敲了一下脑袋的晕眩感,这种连现代器材都需要花费十五个小时才能捕捉的美景,梵高是耗费了多少的凝视才足以将其画下?而最可笑的是,愚笨的我们竟一直都以为那是他创造的奇幻世界,殊不知,只是我们对这世界的爱均不如他深。也许,非得要这般,撕裂自己,把心中汹涌的爱喷薄于画布上,才得以为这世界留下那般明亮热烈的色彩吧。
      
      保罗说,爱就像是一个水坝,而我觉得,我们自小所学会的自我保护与过度理性才是水坝,而爱,是水坝外汹涌澎湃的洪水。保罗是不是让我的水坝开始出现裂缝的那个人呢?由于外因实在太多,也无法确认哪个才是主要因素了,但无可否认的,于我而言保罗的书还是具有近似于洗脑的功能(笑~~)。而那个深谙营销之道的所谓旅游达人猫力也说过同样煽动性的话,她说,上路,让世界朝我汹涌而来。
      
      倘若套成保罗式的话,应该是,上路,让世界之魂向我汹涌而来吧。
      
      最后,摘抄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如果我们不去重生——如果我们不能重新学会以儿时的纯真与热情对待生命,那么活着并没有什么意义。”
      
  •     保罗擅长描述人类灵魂的分离和整合,在《朝圣》里他提到了“信使”,在《魔鬼与普里姆小姐》里他提到了“魔鬼”,在《维罗妮卡决定去死》里他提到了让维罗妮卡想要自杀的力量,而在《我坐在彼得拉河畔,哭泣》里他又提到了“另一个自己”。如果说上帝只有一个,只是我们以不同的名字称呼祂。那么魔鬼也只有一个,只是他喜欢以不同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
      
      《朝圣》中的“我”第一次见到“信使”是在召唤仪式之后。而派拉第一次见到她的“另一个自己”是在小旅馆里。这个“另一个自己”后来被解读为“自己的幽暗面”。同时派拉自己也说她“更理性,更知道事情因该怎么办”,就像《朝圣》中说的,“信使”的存在是为了教会人人间的技艺。只是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任由“信使”主宰了心,放任头脑发挥所谓“智慧”的本能,最终早就了这个所有人都不怎么满意的世界。
      
      所以派拉与“另一个自己”的斗争可以说就是心与头脑的斗争。从来是心服从于“天命”,而头脑服从于“现实”,所以如果说人类灵魂深处始终无法停止的是善恶之战的话,那么人类身体里每时每刻打响的就是心脑之战。
      
      将心与脑归源为一处,或许就是从彼得拉河畔离开的根本力量。
  •     【剧透】还好不是悲剧
      
      我一直羡慕嫉妒恨着这些狠心的作者们。
      他们怎么可以这么的。。。狠心。
      我记得,沫陌常说我要是有着钢铁般的毅力,我就可以写一部长篇;但是我要是能够写出一部印象深刻的长篇,我还要有着一副铁石心肠。
      忘了什么时候了,听说雨果在写文章的时候,把自己关在一个封闭的阁楼里,每当有人物要死去的时候,都要晕阙一场。当时,觉得很不真实。
      我,也曾经以为,只要有内容,有故事,有画面感,就可以写,有什么大不了。
      直到,开始尝试,写小说。
      真的,实在是狠不下心呐。这还是一般的。
      要是写爱情小说,那就······
      看电视剧,都想跳过那些勾心斗角,你来我往的黑暗桥段,看本书都觉得堵得慌。
      好了,说回正题。
      《我坐在彼得拉河畔,哭泣》就是这样一本书。作者也是一个狠心的人儿。原本灵魂飘摇的两个人在追回少年情愫的过程中,重新认识了宗教,并为她所引领。微妙之处在于,派拉重新找回了宗教,而他却在选择放弃。
      在七天的旅行中,作者细微的刻画了两个主人公心态的变化,派拉由放弃宗教,变为喜爱宗教,进而想要皈依。而她对男主人公的心态也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她害怕他迷恋宗教,希望他为了自己而放弃,可不久之后,在指引之下,她又不想让他放弃了,甚至在他做出要放弃的决定时,派拉奋而出走。这样的心理战斗,我相信没有一颗强硬的心脏真的是很难写出来。
      小说最后引用了那个家喻户晓的故事——《麦琪的礼物》。这可能是作者灵感的源泉或者写作的初衷吧。两个人都为了对方放弃了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在小说里,派拉放弃了安适的生活和学业,而他则想要放自己的精神指引——宗教。在精神世界的复杂纠葛中,两人并未妥协,而是一直进行着苦行僧般的修炼。最终,宗教统一了两个人。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这部小说不是悲剧的主要原因。
      作者尝试提出解决感情世界矛盾的方法——宗教。对于孤独的两个灵魂,整个过程就像是修炼,而对于我们,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尚有待探究。
  •     这是一部和《朝圣》思路相仿的作品,一样的在路上,不断的行走,遭遇这样或那样的神迹和考验,在这一路的不断的自我思索和学习中,完成了自己灵魂的升华,知道了爱的真谛,如果说朝圣是取得了自己的剑,那么她就是取得了自己的爱。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故事,以优美的文字,结合经典的教义,表达了自己对爱的看法,表达了自己对于某种宗教的说明。
      
      只是作者同样的书看多了,有点审美疲劳了。。。。
      
      而且我也没看明白,这女的倒底要什么呀,那男的不是留在她身边了吗,她又转头走了,不想让他放弃他的神迹和事业。听到他失去了神迹她就走了,还哭泣。。。为什么呀。。。。有人能解释下小说的后半部吗,有点莫名。。。。
      她是要一个完整的他吗,要原来的有神迹的,完整的他?
  •     It is one of my ex's favorite books. He left it to me when he went back to China without telling me that we might not share a life in the future any more.
      
      It is a story about love rather than about two lovers. They try to sacrific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ir lives for the other to lead a life together. But they are no longer they are when they did so. They love each other for what they are. when they give up it no matter what the purpose is, they are not the same any more. Love will not stay there any more, either.
      
      Love perseveres. it is men who change.
      
      It is sad to know that the man u love so deeply can be replaced by others. it is a relief to know that u can still love and be loved.
  •     我们往往就是书中的另一个自己。
      那些关于爱未来到前的恐慌,关于爱来临时候的阻碍,关于爱的患得患失,都是另一个自己。
      什么是信仰,这个问题我却给不出答案。
      顿时觉得自己活得很迷茫,且荒唐。
      我正在读,却一再的读不下去。
      读得心中羞愧不已,读得眼前出现一道亮光。
      
  •      我在科学院的小小宿舍里读完了这本《我坐在彼得拉河畔,哭泣》,我不信上帝,但是敬畏上帝,明白宗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理由。这本书讲得爱情不仅仅是爱情了,是牺牲和成全,是信仰和理解。
       "传说,所有掉进这条河的东西,不管是落叶、虫尸或鸟羽,都化成了石头,累积成河床。假若我能将我的心撕成碎片,投入湍急的流水之中,那么,我的痛苦与渴望就能了结,而我,终能将一切遗忘。"这段话读起来似乎和《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开头有点像。这种感觉,好像在流浪,总是让人不安定。
  •     15,6岁的时候,我看 《似水年华》
      却没有记起书中英送给文的这本书
      
      十年后,25,6岁的我
      在图书馆打发慵懒的下午时光时
      无意发现了这本
      静静的躺在书架的最底层
      用书中的语气说
      当该是神的光辉指引着我找到它的吧
      
      
      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
      传说 所有掉进这条河的东西
      不管是落叶 虫尸还是鸟羽
      都化成石头 累积成河床
      假若我能将我的心撕成碎片
      投入湍急的流水之中
      那么
      我的痛苦与渴望就能了结
      而我
      终能将一切遗忘
        
       河畔忧伤的女人的文字,让我深深的被吸引,我坐在图书馆的地上,一口气读完。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内心的故事。
       一个星期,一个儿时的玩伴,一个突然的决定,一些未知的城市,一个未曾想到的礼物,以及一个迟到了二十年的“我爱你”,派拉为爱和内心中“另一个自己”顽强斗争,在彼得拉的河畔,哭泣中的她写下了上面忧伤的文字,却也等来了自己的真爱。
      
       爱就象一个水坝,一旦有了缝隙,哪怕只容进涓滴水流流穿它,转瞬间,这股涓流却会迅速让整个水坝溃决,无人能够阻挡大水的威力。”所以派拉就极力与这涓流抗争,不让它冲破堤坝。而当她开始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的时候“我打开了窗,也打开了自己的心,霎时间,阳光洒满了整个房间,而爱溢满了我的灵魂”
      
       让我震惊的,不是书中的少女派拉如何和自己内心抗争,以及她的爱人如何从宗教和爱中选择了后者,而是我内心深处的星火已燃烧,将我整个冰冷的内心再度温暖。
      
       回望这一年的生活,凌乱而无序。忘记了单车,放弃了读书,任时间随意从指尖划过,未留下任何痕迹。失去了爱的同时也丧失了感知被爱的能力,习惯了沉默甚至觉得开口说话是件不必要的事。新的环境让我有了新的朋友,却也无法成为知己,而离开你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爱笑的眼睛。
       “宇宙总是在帮我们实现梦想,不管那梦想有多愚蠢。” 书中的话仿佛我自己的缩影,而在漫长的一生中,那些仿佛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总会被我找到打开的钥匙,而我现在所处的短暂的不快也不过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罢了。 找回属于我的爱,微笑着善待这个世界的一切,小时候能做到的事情却伴随着自己的成长慢慢在消逝,而我,必将再度拥有这般心境。
       追寻内心的声音,我对自己说。
      
  •      在飞机侧翼的轰鸣声中,带着耳机加轻微耳鸣的情况下读完《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感觉一直在神游,我不是虔诚的宗教粉,很难领会宗教活动和神迹,但柯艾略的文字总在探寻内心,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或许是某人的,对他人的探寻能生出一波共振然后重新审视周遭。一个“精神病”的和平大使就是擅长用你听不懂的美丽语言打动你。
       老实说第一次快速阅读还真不明白,女主没事哭泣神马,她所期待的能抛弃一切和她厮守的男人,不就按她原先“另一个自己”的愿景实现了,还矫情个啥劲。再往细里看,原来素女主在旅途中已经悄然改变,抛弃了“另一个自己”,升华了人性,寻得了与神共鸣的自我,所以世俗自私的爱情令她痛苦,普世济人的情怀已经和她的爱情融合,爱人为她失去的神奇能力、失去的博爱,撕裂她心肺埋葬她的爱情(宗教的光辉太闪烁太高道德了),所以这小女人坐在岸边自怜自怨...最后结局是美丽光明的,印证了虔诚能让上帝无处不在,世俗之爱与神的大爱是能完美结合滴。
       我们可以不理解,甚至觉得这剧本简单胡闹自作多情,但不可否认这世上真的有人是那么思考,正如我们不能理解阿拉伯人和犹太人能够只为了单纯的宗教原因、为了个耶路撒冷争得死去活来?ok或许背后还有更多政治经济利益驱使,但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宗教,进而引发种族的不共戴天。宗教大爱的精神去哪里了?难道只有佛教给你打了左脸再给你打右脸(中国的国际形象?),其他犹太基督伊斯兰那是以怨报怨,代代相传不息?为何柯艾略能成为和平大使,这和他在书籍里宣扬宗教的善面有关吧。
       这小说不能说有多深刻,多让我共鸣和认同,却是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内心,而且在飞机上云绕颠簸,还真是感觉到丝缕‘神化’,耳鸣也造就了行云驾雾的效果,堪称5D电影了。
  •     第一次看他的书,是上高中的暑假。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是一本让我收益永久的书。
      时隔多年,今日再拿起的是这本《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
      保罗的书,总是用很轻的文字表达很生动很重要的感情。
      与圣经的结合,总是在不断的启示人们。
      书中的派拉像所有普通一样按步就班的活着,只是一旦受到启示,
      内心中的小宇宙就开始爆发,寻找自已想要的。
      这是保罗写书的风格,总是告诉人们,启示人们要倾听自已内心的声音。
      
      前两天在看另一本书时,里面有句话:“一个懂得爱的人,宁可扮演输家,也不去打败自已的爱人。”
      我想,每个愿意去讨论爱,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的人,
      总是想告诉人们爱是什么,如果懂爱。
      而真正的爱,其实围绕在我们的周围。
      不仅可从实践中得到,也可从这本书中懂得。
      
      爱是一个陷阱,出现时,人们只看到它的光,却看不到它的影。
      而上帝以其女性的智慧,将地狱藏在了通往天堂的途中。
      这样,我们才能一直保持警醒,
      在经历温情喜悦的同时,不致忘记痛苦的存在。
  •      读过这本书后我有了这种认识。文字细腻诗意般的文字,而他所描述的的困境正是我现在所面临的,在这本书中我没有找到答案,或许这个答案任何人任何书本都不能告诉我,我也需要通过这深深的迷雾找到自己的
       宗教可以救赎吗
  •     爱无处不在
       以为、接受并习惯了所有事物都有特定的规则和仪式,即使是爱,也应该以自己曾经勾勒过的无数种姿态之一降临,如若到来之时,没有熟悉的感觉,定会怀疑那并不是爱,不敢接受。信仰之所在,上帝之所在。你一定忽略了我们身处的是一个非凡的世界,爱无处不在。敞开心扉,那么爱随时会步入其中,不需要任何仪式和预兆。你若是真的渴望,只需要接受和享受。
       某些时刻,有人会叹惋“我正在为一份不值得的爱而受苦 ”。我们感到愁苦,是因为自以为付出的远比得到的要多;我们感到愁苦,是因为我们的爱正逐渐不为对方所察觉;我们感到愁苦,是因为我们无法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如果真正的爱,并全身心的付出了爱,有什么理由感到愁苦?你爱得越多,体会得越多、感受得越多、懂得就会越多,所以能够克服一切有形无形的困难,从来不会惧怕失去任何,不惧怕失去就不会有愁苦之感。真爱,是一种完全的放下。这也许就是爱的最高境界。只是我的思想还触及不到那样的高度。
       以前听过一句话叫做“爱到不爱”,反复在心中念叨过这一句话。因为太过抽象,最后得出的是“哲学就是把不太明显的胡说变成明显的胡说”。到如今,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样爱的境界真的是可以真真切切描述并且实践出来的。爱、爱的比较级、爱的最高级,你能够达到怎样的级别呢?低级看高级总是以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高级者总是默默在实践着。
       虽然体会得到,但是身体和心的距离总是相距十万八千里,生活中是无法实践的。如果是你,最后会不会懂得并且接受并且实践“真爱是一种完全的放下”?
      
      渴望和痛苦
       传说,所有掉进这条河里的东西,不论落叶、虫尸还是鸟羽,都会变成石头,积累成河床。假若我能将心撕成碎片,投入湍急的流水,那么,我的痛苦与渴望就能了结,而我,终能将一切遗忘。
       一切痛苦的根源是否都是渴望?但是如果最后渴望得到了满足呢?或许终有一天,你一无所有,面朝着这样一条湍急的河,逝者如斯,往事如过眼云烟浮现,会不会忆起当时的渴望,嘴角上扬?所有爱的故事都是如此,以渴望作为开始,过程和结局中或许会存在痛苦。如果结局是美好的,记忆中便只会有渴望满足的美好;若结局是痛苦的,记忆中便只剩下痛苦和产生痛苦的渴望。垂垂老矣的老者才会回忆得透彻,渴望和痛苦都是爱的一部分,或许爱会让我们早早变老,而当青春不再,爱定会使我们变得年轻。这是我们不应、不能舍弃的全部,如果你不想孤独老去。
       无论是一段多么不堪回首的往事,只要是发生在爱的故事中,最后我们都会试图把它变成平面,尝试着去触摸、去感受、去回味。“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子旁/你将轻轻诉说,带着一丝伤感/失去的爱,如今已步上高山/在密密星群里,埋葬着他的赧颜。”
      
      生命的奇迹
       生命的奇迹总是发生在一些神奇的时刻,他无法预知,却能在与之擦肩而过之后,感受到它真真切切的确存在过。他不愿意冒险一试,或许他此生永远不会感到失望或幻灭;或许他永远不会经历有梦之人遭逢的痛苦;但当他回顾往昔——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刻回顾过去——他将听到来自心底的声音:“当上帝赐予的神奇时刻来临时,你做了什么?你是否善用了上帝赋予你的那些天分?由于害怕失去它们,你竟将自己的一生埋藏于洞穴之中。因此,你必将枉走这一趟人生,这就是你的宿命。”
       生命是公平的,它会适时向任何人伸出援助之手,若你正好也伸出了手,你的生命的奇迹便产生了。而大多数人总是在庸庸碌碌之后,才会恍然大悟错过了多少那样的神奇时刻。你或许以为这只是无法预知产生的失误,但是还有其他。代价便是碌碌无为、充满悔恨的一生。
      
      内心的孩子
       也许成长的过程,就是一步一步压抑自己心中的那个孩子的过程,但是无论怎样,他都在那里,不会消失;他永远纯洁,不会因为你的身体肮脏或者思想浑浊而染上同样的坏毛病。他不会任性、他不需要时常宠爱和呵护,只是在那些你迷茫无助、无法抉择的时刻,想起他,唤醒内心的孩子,聆听他的意见、接受他的指引,享受他的性灵与热情。他的想法就是你的心的想法。如果你最终愿意听从内心的声音,那就先听听那个孩子的想法。
      
      两个自己
       真正的自己是一个懂得倾听自己心底声音的人,他为生命的奥秘而深深着迷,乐于接受奇迹的降临,对自己所做的事总是满心欢喜,充满热情。相反“另一个自己”却总是忧惧着可能遭遇的失望,他让我踟蹰不前,什么事都不敢做。
       两个自己总是会同时出现,激烈斗争,最后占了上风的那个自己就会洋洋得意,通过你的肉体行为表现出来。
       你会不会也开始学会了作两个自己的游戏?
      
      悲伤的剧本
       有些人总爱争斗,有时甚至和自己争斗,不惜耗尽生命。他们的脑海中有一出戏,是以他们的挫折沮丧为脚本的。可更糟糕的是,那出戏往往不是只有他们自己就能演的,所以他们得找人陪他们演。
       很多人爱演,在心中把剧本也写得完美,可是没有人愿意写一部独角剧,而且大多数人都是以自己内心的悲惨、焦躁和攻击为脚本。你若是沉不住气,没有辨别能力,陷入这样的陷阱就很容易感染中他所设定的感情基调,最后无法自拔、得不偿失。
      
      爱很奇怪
       当我们勇敢地去寻找爱情时,爱也会自动现身,并且越聚越多:只要有人真的爱上了我们,别的每一个人也都会被我们吸引。而若是没有人爱上我们,我们就会越来越没有人爱。生命就是这么奇怪。
       爱能让一个一无是处的人突然变得无与伦比起来。
       看了一个动画片,里面说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村子上住着一个蓝鬼和红鬼,他们都不受村民们的欢迎。有一天蓝鬼想出一个办法,他去故意欺负村民,红鬼就假装出现拯救村民。方法后来果然奏效,红鬼受到了全村人的喜欢。姑且不去想蓝鬼最后落寞离去的身影,但是我们知道红鬼的爱是从蓝鬼那里开始的,而后越聚越多。
      
      ======================================================================
      
       有时候另一个自己说的这些话,好像也很有道理,你觉得呢:
       在现实生活中,爱必须是可能实现的;即使没能得到即刻的回应,也只有在有希望赢得你所爱之人时,爱才可能存在。
       那就像打了麻药一般。一开始,你全然沉浸在飘然若仙的快感中,到了第二天,你会想得更多,尽管尚未成瘾,但已经开始喜欢那种感觉,并以为情势都在掌控之中。那时候,你花两分钟思念你的情人,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都将他置诸脑后。
       但是,当你习惯有他相伴之后,就开始完全依赖于他。此时,你会花三个小时苦害相思,却只有两分钟的时间能暂时忘记他。如果他不在身边,你就会像吸毒的人没了毒品一般痛苦,而后就像犯了毒瘾的人为了得到所需而去偷去抢、羞辱自己一样,你也会为了爱而做尽一切。
       我们只能爱那些能和我们厮守一处的人。
      
      
      
      
      
      
      
  •      如果非要形容这书的文字美到什么地步,那就只能流俗地说“如歌地行板”。即使是非母语翻译后的阅读,那份韵律感、诗化的情感都如此强烈,甚至有点怀疑若真是读原文,这份美得灿烂成怎样!
       比如“或许爱会让我们早早变老,而当青春已逝,又能使我们变得年轻。”
       “试着将悲伤转成期待,将孤独化为回忆,这样,当诉说完自己的故事之后,我就能将它沉入彼得拉河底。正如某位圣者所言,只有那时,河水才能将笔底的火花湮灭。”
       “多年来,我一直在于自己的内心交战,生怕陷入忧伤和痛苦,也惧怕遭到别人的背弃。现在我明白了,真爱是超越一切的,若不能去爱,生命便毫无意义。”
       “就算爱意味着别离、孤独或忧伤,也值得我付出一切。”
       “我用手搭着他的肩,我的爱人正领着我穿越黑暗。他知道我们终会重见光明,那时我们将雀跃欢欣。或者,未来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那么,就让我以同样的爱与笃定,领着他平安抵达目的地,再一起休憩。”
       【插科打诨地说,这些话绝对都能成为打动妹纸们芳心的利器啊!!多么深情,多么温厚,多么令人期待啊!!尤其适合正处于暧昧期的妹纸啊!!!】
       提归正转。。。。
       并且,这份美并不仅是词藻的堆砌,像诗一般寥寥数笔即点出最击中人心的地方。同时,这些优美的句子之后,又都蕴含着反思无穷的哲理。迫使你跟着书里的派拉一起,反思自己,前进,犹疑,感受到自己一步步地变化,一步步地被吸引,再逐一逐一地推翻之前的自己。
       看完之后很认真地又回头再翻了一遍,却发现作者在整本书中都没有提到男主人公的名字。都是以“他”来叙述,偶尔是“年轻人”、“神甫”。从这个角度来看,男主完全是服务于女主,他贯穿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女主赶走另一个自己,或者说,就是帮助女主认识到上帝女性的一面——爱,可以驱散一切不安。爱是恩慈,是忍耐,是无声,是不求回报。
       我想,这是这本书最核心的要义。
       派拉对于“爱”的态度。一开始她拒绝承认那是“爱”,因为她害怕失去,她渴求稳定的生活。接着她不得不承认那的确是“爱”,却依然在怀疑、担心,随时可能的失去。最后她鼓起勇气愿意为那“爱”而对抗周遭,全身心投入进这“爱”里。
       派拉对于“生活”的态度。她之前的二十多年一直待在小城里,对于将来的规划即为——稳定的工作、老实的丈夫、一成不变的日子。她觉得那才是安心,那才是应该的安全的稳妥的生活。可“生活”其实该是怎样?作者说,“生活”该是去冒险,去享受奇迹的时刻,去像个小孩子一样热爱它,永远对它有层出不穷的想法等等等。在我看来,就是一句——依本心而活。就像作者让“他”做出的最后选择一样,宏大的理想固然可贵,特殊的才能固然珍稀,但若是这生活不能让你快乐幸福,这依然是可悲。
       不理世人的眼光,不理他人的要求,你只是你,你的生活也只是你的。你的心会告诉你,你真正想要的东西。若你背弃它而选择,即使获得再多他人的肯定与赞美,你也不会由衷地快乐。
       从这个角度看,上帝女性的一面是不是也意味着,让感性来柔和生活?从苦难中感受爱,感受美。
       或许是与作者本人的经历有关,他狠狠地离经叛道过,也进过精神病院,做过疯狂的事不计其数,最后却平静地慈眉善目起来。这样一种经历后的人,才会更宽容地去看待“信仰”。“信仰”不是生来就有,不只只是相信神的存在与感知,更在于引导自己的生活。哪怕缺乏理解,超前于时代而成为异类,去做,即为对“神”的侍奉。“信仰”不代表要泯灭自己的欲望,而是将“欲望”转化为“信仰”的养分。这也是作者一贯的价值观,从《牧羊少年奇遇记》里便鲜明地点了出来“为梦想而奋斗的每一天,都是与神的邂逅”。这样的话,对于从小生长在五星红旗下根正苗红的无神论的我,都充满了蛊惑的力量,或许不该用蛊惑,而该说是激励。
       而一直丧失姓名的男主“他”,对女主来说如同一个象征,对他自己来说呢?流行语翻译,他的矛盾就是“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惜这不是一本描述该禁欲的人不禁欲的艳情小说,它的大部分情节设置都是为了烘托出“梦想”与“信仰”,如何通过人自己的努力填补这俩之间的距离。
       所以,直至最后一章,这本书都写得非常完美。
       但这结局,却如同八点档一样,草草地给安了个大团圆。然后呢?木有然后了。。。“梦想就意味着行动。”特别像是续集预告有木有?!
       我们可以看到派拉的心理转变,却无法体会到“他”的心路历程,就直截了当地看到两人一起奔向美丽的未来,而开头时那神秘的最早指引派拉之人,却隐匿不见。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但我也忍不住猜想,连个名字都不给的作者,会不会是故意要模糊“他”,因为这书讲的可是,上帝女性的一面,有“她”即可。
      
      
      【最后吐槽一下封页的宣传语“真爱是一种完全的放下”。我丝毫木有看出书里的“放下”来,派拉没有放下,派拉只是回归自我认知,“他”也没有放下,他会去找“他们”的道路。即使是作为隐喻故事出现的《麦琪的礼物》,都并不是证明爱是“放下”。恰恰相反,我觉得这里说的是,真爱是促使你行动最大的动力,真爱是一种完全的接纳,共同的前进。】
  •     喜欢这本书的人会觉得这是一个要死要活的爱情故事,touch的不得了;不喜欢的人会觉得这是一篇蹩脚的圣母宣传册,字里行间都闪烁着偌大的一行字:加入教会吧!而我刚好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那个人。
      不要说我中庸,我不觉得这本书有那么annoying,但是也不至于真心喜欢它,断断续续的读完而已。
      很难想象一个男人的笔触也会这样的细腻温婉。尤其是一个来自巴西的男人,我一直以为所有拉美人都会有着瑞奇马丁的热情和奔放。抛开这个建构在信仰基础上得爱情,这本书很像是那种心灵鸡汤加长读本。很多时候忽然蹦出来的篇章字符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跟故事发展没什么关系,但是又艺文说教的不得了。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这篇文章的标题:真爱是一种完全的放下。但是看完全部小说对这句话的诠释又不够有力。
      不温不火的一本伪爱情小说吧。
  •     关于一个埋在逝去时光里的爱,被参与的两个人以旅行、宗教来重现、确认和开展。故事假借小说之手,宣扬一场自我探寻的信仰。
      改邑而不改井。女主人公以《易经》里的此段中国古代建国筑城的话来比方自己对爱的信仰。
      上帝是女人。男主人公及与他同样的教徒们信仰女性的美和纯洁温婉,她们塑造了上帝却不曾受到同样的光荣。
      爱情不会改变,改变的是男人。和改邑不改井类似,教徒们信仰灵性之爱在万物之间,一种物体的死亡或离去,不代表信仰的毁灭,或者灵魂。
      世界上很多人或物毫无联系,但却可能同时在进行一种变化。
      …………
      小说所诉说的故事很平淡,大部分填充的内容更多是关于信仰与爱。
      无论是天主教还是基督教,上帝可以是任何形态。信仰是看见真实的自己。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也围绕此主旨开展一段旅行灵性之爱。
      在高潮的冥乐结束麦琪礼物的错美后,彼此听属真实的心灵,找到归途。
      
  •     这本书
      远远超过一本小说所涵盖的内容
      它灵动的语言让你温柔的荡漾在字里行间~以为它仅仅是个散文
      它丝毫没有任何说教的成分~却让你不禁打探着自己的人生观~
      “如果我们不能重新学会以儿时的纯真与热情去看待生命,那么活着并没有什么意义”
      有没有善待心中的孩童~还是一味盲目的前行~
      我讨厌励志类的书籍
      讨厌理论性的说教和根本不可能实践在书本上的社会经验
      也许骨子里是个叛逆的人吧
      这本书~它并没有要讲道理的意思~
      但是却温温柔柔的摸着了我的要害~
      若有若无的鞭打我~
      反而产生了出奇不意的效果~
      而后~它必定是个爱情小说~
      作者的伟大在于~他真的捉摸到了~女人恋爱的完全心里过程·~
      有时~
      真的分不清派拉是派拉还是我~
      但是不管怎样~
      我都甘愿他一步步的指引着我~
      最后~他还和信仰有关~
      以信仰的方式告诉我们~爱他
      不仅仅是他这个人~
      还要爱他的一切~包容也是另一种爱的侧面~
      对于情侣~说是信仰上也一般契合~
      那将是多么的~
      神仙眷侣~
      情侣间~除了爱的牵绊~还有信仰的连接~
      这份爱~
      注定神圣而美好~
  •   这评论太酷!直指核心!
  •   Thank you so much. Your comment brighten up my night.
  •   不能拥有信仰也许会是我们一生的痛,我再考虑要不要让我儿子对这方面一个正确的认识……
  •   我怎么觉得看你的书评比书好看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