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女性.現代性

出版社:前衛出版社  作者:林鎮山 著  页数:337  

前言

  導言  (一) 原鄉  走入時光隧道,倒帶回眸:一九六0年代末期、一九七0年代初期的福爾摩沙,那是留學義大利的白景瑞導演,聲譽雀起、呼風喚雨、如日中天的時代。他那三段式的集錦電影《家在台北》(1970), 運用多線發展、平行剪輯、畫面分割的新技巧,以「盈淚歌后」姚蘇蓉高亢的唱腔,重複一聲聲的「台北、台北」的呼喚,召喚著留學異鄉的遊子,「趕快回巢、趕快回巢」──在原鄉紮根,種滿遮天成蔭的生命樹。  那是高雄加工出口區發端(1966)、曾文水庫肇始(1967)、九年國教(1968)生根的台灣,不是魯迅千瘡百孔的〈故鄉〉, 而是福爾摩沙需才孔殷的年代。由是,寓親情、友情的健康寫實于道德宣化之下,《家在台北》的留美水利專家吳大任教授(柯俊雄飾)和畜牧專家夏之雲博士(武家麒飾),終於決定揮別留學生包機,留下,為原鄉的建設出力、流汗、打拼。他們是白景瑞的化身、是導演心目中,引領企盼台灣走入現代化的龍與鳳,更是彼時留學於異鄉或即將出國深造的學子,最應奉為未來典範的先鋒。  畢竟,福爾摩沙的經濟奇蹟正在起飛,十大建設即將開展,然而,只要一提偉人/領袖,個個學子還得立正,用表肅然起敬,甚且,國語流行歌曲〈負心的人〉竟緣由於被認定歌詞幽怨低俗,還一度成為禁歌。只是,也就在昔日彼時,台灣退出了聯合國,保釣運動展開,尼克森訪問中國,于是,革新保台的口號,人人振臂一呼,旋即代替了反攻復國,呼喊得震天價響。顯然,唯有「除舊佈新、求新求變」才能打開新局。  其實,黃春明的〈溺死一隻老貓〉(1967),早先即以敏銳的觀察、濃厚的社會變遷意識,見證了福爾摩沙原鄉,在現代化的旗幟緩緩升起、終至高張飄揚之際,其物質文明(creature comforts),如何在與時漸進推移。是的,追尋理想的仙鄉樂土(happy land),千百年來,東西文人雅士,的確真是不計其數:散文〈桃花源記〉裡的陶淵明(365-427)、小說《失去的地平線》(Lost Horizon, 1933)中的英國作家詹姆士˙希爾頓[James Hilton, 1900-1954], 莫不如是。在在都已經成為東西方文學步道上一座座最耀眼的里程碑。然而,如今反思、比較,無論前者所鐫刻的「桃花源」,或是後者所縷述的Shangri-La [香格里拉] ,其實無非都是代表著一個理想中的「日入從所憩」、「怡然有餘樂」的烏托邦(Utopian ideals),其雞犬相聞、桑竹垂蔭,的確,皆是古今我們所憧憬的最美麗、最和諧的家園之原鄉。  然而,無論桃花源或是香格里拉,畢竟,只是主觀、虛幻的願景:人間世,何以循回?那麼我們究竟要如何在腳踏著「原鄉地」的福爾摩沙,建構自己的樂土仙鄉?  黃春明在〈溺死一隻老貓〉(1967)裡,以穿著「那麼一點點在那裡相向」的正妹,拋棄露天、人菌共生的泉水塘,偏選恆溫、定時殺菌的人工游泳池,來健身,藉以遙指何處方是他們新生一代的美眉所認定的仙鄉樂土。不過,當老貓阿盛跳水,蒙難,彼時見義勇為,躍入新建的泳池,救急,發揮人溺己溺的人道精神之勇士,反諷地,卻正是阿盛初始所搖頭皺眉的辣妹。  在〈溺死一隻老貓〉(1967)發表之後的第三十年,于〈放生〉(1997)這篇短篇小說裡,鄭清文刻意檢視,傳統的民俗信念「放生」,究竟如何在持續激烈變遷的原鄉,進一步演化?要之,「放生」原在「拯救生命,是一種功德」,而做功德可以使放生的一方,取得救贖,甚至於換回一個人的生命。然而,現今女主角秀英前去台北的新公園放生,其實並非是為了自求多福,而是完全為了媳婦。一方面,藉此表示她對人以外的生命(魚)之尊重;另一方面,基於尊重生命的心意,她希望留學美國、全然美國化的媳婦(《家在台北》的學子,鳳還巢?)能夠從癌症的糾纏中,平安、無事,歸來,完完全全地復原。  由是,我們注意到,在全球化的世紀末之福爾摩沙:三代和樂同堂,可能原是始初秀英她們那個世代,追尋的主觀理想願景(vision),可是急遽的社會變遷已然指向:最終還是媳婦的福祉與她的核心家庭,才是年輕世代安身立命的桃源仙鄉。而最難能可貴的是,透過秀英的開放、寬容、體諒與愛顧,婆媳獲致了和解、互愛與和諧。莫非這就是在全球化的政治、社會、文化變遷中,鄭清文所要鋪陳、影射的──你我應該在心中重新建構的福爾摩沙之桃源仙鄉?亦是我們未來生存的模式與儀禮倫常?  總而言之,透過他們的作品,元老作家鄭清文與黃春明,幾乎半個世紀以來,一直以別具慧眼的觀察,捕捉著原鄉福爾摩沙急遽、撲天蓋地的社會變遷,刻畫、記述新舊思想的縱橫轇轕,為建構「原鄉」理想的去向而寫作。職是之故,他們苦心孤詣所鐫刻的人文關懷、尊重生命,已經成為理想國的座右銘、福爾摩沙仙鄉的典範。  

内容概要

  本書提出一個普世性、非價值性判斷的「文學現代性」之概念:「除舊布新、求新求變、打新局」,用來剖析葉石濤、鄭清文、黃春明、陳映真文學的始創性與人文關懷。要之,這些出自婆娑之洋的台灣元老作家,個個立足於原鄉,而胸懷世界,由是,他們早已體察到,長久以來最具壓抑性、規範性的政治、社會、文化之情境,已然受到了挑戰,從而一再以創新的議題,奮勇地運用恰適的敘述策略來鐫記他們對新秩序的憧憬。就主題命意而言,他們苦心孤詣地追求「除舊布新、求新求變、打新局」,就敘述策略而論,又兼具「傳承與創新之交匯」,在在皆是海洋台灣容納百川的表徵,更是國際文化交流雙贏的最佳典範,其力作足以啟發比較文學的學者與我們一起反思。

作者简介

  林鎮山  林鎮山  台灣台中人。加拿大雅博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語言學博士。現任該校東亞研究系/所專任教授、比較文學系/所兼任教授(Adjunct Professor,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並擔任多種學術期刊編輯委員。曾獲得巫永福文學評論獎。新近的著作,專注于論述有關台灣小說的女性、家庭、離散、家國想像、敘事理論、社會變遷、比較文學。與江寶釵教授共同主持一項大型的研究計畫《意圖與策略:鄭清文訪談錄》;編著專書數種:《台灣小說與敘事學》(前衛)、《離散?家國?敘述──當代台灣小說論述》(前衛)、《原鄉?女性?現代性》(前衛)、《樹的見證──鄭清文文學論集》(與江寶釵合編,麥田)、《泥土的滋味──黃春明文學論集》(與江寶釵合編,聯合文學)。翻譯的專書有:Magnolia: Stories of Taiwanese Women by Tzeng Ching-wen (with Prof. Lois Stanford,中文版的《玉蘭花──鄭清文短篇小說選》,由麥田出版),英文編著有:Canadian Review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Vol. 30.3-4, 2003(guest edited with Prof. Peng-hsiang Chen), Taiwan Literature: 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 No. 25, July 2009(guest edited with Prof. Lois Stanford),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edited with Peng-hsiang Chen, Milan V. Dimic Institute for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Alberta)。

书籍目录

導言輯一 原鄉的呼喚第一章 魂兮歸來──以〈貓牠們的祖母〉與〈夜行貨車〉論陳映真的「苦悶與蛻變」壹 前言貳 〈貓牠們的祖母〉(1961)一 白色時代的受難者:「娟子老師她祖母」二 貓的隱喻:救贖、狎邪、死亡三 邪孽性的循環:兩個祖母與孽緣參 〈夜行貨車〉(1978)一 有體無魂,其能久乎?:長尾雉的標本二 君須憐我我憐君:溫柔的乳房三 人定勝天,抑或是天人合一:沙漠博物館四 魂兮歸來:景泰藍的戒指肆 結語第二章 榕樹與竹圍──再會黃春明的原鄉父老一 前言二 為人生而藝術:尊重生命、珍惜環境與資源三 「折翼,委落於深淵」的原鄉使徒?:〈溺死一隻老貓〉(1967)四 竹圍外的春天:〈死去活來〉(1998)五 結論輯二 女性的聲音第三章 香花與福爾摩沙──鄭清文的台灣女性小說一 前言二 「人有願望,人有理想,人有信念」:鄭清文的文學之路三 「人能看到不幸,才能看到生命」:鄭清文小說的特質四 「避開作者是全知全能的神」:超然、冷雋、客觀的敘述策略五 「促進理解和合作」:香花與福爾摩沙第四章 聲音與驚怕──鄭清文小說〈夜的聲音〉與〈來去新公園飼魚〉中的等待和牽掛一 前言二 後正統敘事學流派(Postclassical narratologies)的啟示三 邊緣人的牽掛:〈夜的聲音〉四 孤獨的人間路:〈來去新公園飼魚〉五 結論第五章 生命也分大小嗎?──鄭清文小說〈放生〉與〈贖畫記〉裡的社會/生態關懷(15頁)(13353 字)一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二 諾亞的方舟:〈放生〉(1997)三 渡鳥的悲運:〈贖畫記〉(1991)四 「生命才是永恆的主題」輯三 現代性第六章 回歸人文精神──葉石濤及其文學一 最好的風俗畫二 從唯美、浪漫、寫實,回歸人文精神三 葉石濤的文學初旅四「二都物語」五 庶民知識份子第七章 柳條與牛奶餅乾──論葉石濤的〈三姑和她的情人〉與〈異族的婚禮〉一 原鄉、女性、現代情二 柳條、番茶、靜慈庵:〈三姑和她的情人〉(1993年10月)三 牛奶餅乾、阿特普林、那拔林:〈異族的婚禮〉(1993年11月)四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八章 獨佔人間第一香──論葉石濤的〈石榴花盛開的房屋〉與〈邂逅〉一 性別論述二 「莎士比亞的妹妹」:丫鬟喜鵲(〈石榴花盛開的房屋〉)三 西裝與衛生紙:〈邂逅〉四 疼惜生命,批判死亡附錄一 永樂市場之子的傳奇──東方白與《浪淘沙》一 緣起二 文學的召喚三 人文的關懷與敘述/敘事策略四 庶民性的大河小說附錄二 淑世英雄的原鄉旅程──《全球化下的鄉土衍異與演繹:黃春明文學論集》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