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橋詞典

出版社:三聯書店  作者:韓少功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我最喜欢韩少功的接!地!气!
      他的文字总会让外乡人在描述的山寨里听见乡音袅袅,看见记忆里始终舍不得抹掉的姑娘。
      这样的文章是有根的。
      至于爸爸爸、熟悉的陌生人和恒河的猜想?里面的思考也是娓娓道来,韩少功和克里斯提那穆提一样是一个温和的对话者,不是道德制高点也不是高屋建瓴的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韩更多了一点文学家独有的浪漫主义情怀,还有很多文学家没有的耿直和爽朗。
      毕竟这年头不矫情就已经实属不易,当个纯爷们更难。
      可惜的是公车读物到底没有之前的选集看的仔细,许多言语只能草草印象笔记了之,来不及在拥挤的车厢里出神。
      Night changes many thoughts——看来晚上虽然不适合创造新思想,但却非常适合吸收和反刍别人的思想。
      合上书本的最后一页,你的眼前会浮现一条通往青翠山林的小路,迷雾重重且泥泞不堪。你相信,翻过了这座山,就会有一条条熟悉的黑黝黝的脊背,向你赤裸着展示苍凉。
  •     不得不说,我刚开始读《马桥词典》的时候是有点失望的。很难将这本书归为小说还是散文随笔,因为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书可以以词典的方式写出来(这里涉及到所谓韩少功抄袭《哈扎尔词典》的事,但我觉得他只是借用文体,算不上抄袭),所以在没阅读之前,我觉得我会收获一个新奇有趣的阅读经历。但是《马桥词典》每一个词条背后藏着的人或事物都有着深深的悲凉的味道,着实与我的预期估计有很大差距。“一点也不好玩”是我读前十页的最大感受。但是对每一部优秀的作品的阅读都是一个逐渐熟悉、收获惊喜的过程,《马桥词典》也不例外。
      
      作为当年寻根文学的代表作,我认为韩少功在《马桥词典》中是倾注了很多自己的感情和想法的。看完整本书,我并不太记得当中的每个词条具体的意思,但当中人物或人物经历却的确让人印象深刻。平时看到的有关农民题材的作品,感觉都把农民和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农民永远冲在国家各种运动的前线。如铁凝的《哦,香雪》、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不过其实这两部作品我都只是在高中语文读本上看过选段,可能这样说不太全面)但《马桥词典》为读者呈现的是一个更为真实的中国农村。作为一个偏僻闭塞的小山村,马桥人很难感受到大山之外的动荡,他们更习惯藏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一成不变地生活。他们不喜欢到城里去,就算当干部也不去,因为他们会“晕街”(即过不惯城里生活);老子当过汉奸,他的儿子也必定是汉奸,因为马桥人眼中汉奸的身份也是可以世袭的;在马桥人眼中,长沙、武汉还是美国,都是没有区别的,一律统称“夷边”,只有马桥是位居中心的……诸如此类的固步自封、盲目自信,让马桥人不知今夕是何年。我觉得这才应该是中国农村的常态。在宗族制度和农耕文明的影响下,中国农村应该是一个个分散的小堡垒,外界新鲜的风很难彻底吹到堡垒的核心。韩少功笔下的农村人物或狡黠(如本义),或不幸(如盐早),或可笑(如黑相公),他们也许会偷鸡摸狗,也许会私奔偷情,但也会照顾乡里,体恤邻居,这是真真实实的农村人。我不敢说韩少功和鲁迅一样很懂中国农村,但他与鲁迅一样,也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对笔下人物悲凉心酸的命运抱着同情。
      
      韩少功在书里除了寻根之外,他也在反思。他所写的马桥的故事大多发生在文革时期,而韩曾在那时当过红卫兵,是又红又专的一分子。记得在一个故事里他讲道,一个因文字狱而被下狱十五年的人,喊当时年仅十五岁的他为“政府”,一再表示自己会听政府的话,不再上诉,好好改造,而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不对等关系只因为韩少功是个红卫兵。关于文革,我看过太多悲惨的故事,大抵都是受难者回忆起当年惨况的回忆录,充斥着种种心酸、残酷、不人道。如果我说我对这些故事有点审美疲劳可能会有点刻薄,但在我看来,这些故事都是换汤不换药的,一样的背景、一样的批斗、一样的迫害,只是主角在不断地换。惨死的继续悲惨地活在别人的回忆录里,有幸活下来的就一肚子委屈,在红色恐怖过去之后不断写文章比比谁更凄惨。而真正的作恶者呢?又有多少红卫兵愿意站出来告诉别人他们当年到底干了些什么!就像当年文革大潮推着他们以保卫领袖的名义去作恶一样,接下来改革开放的大潮也继续推动着他们下海经商、炒股倒卖,似乎一切都不曾发生,年轻时的头脑发热只是人生一个小插曲,是不打紧的。这非常可怕。这也是为什么这个社会毛毒不清的原因。被迫害者一再诉苦,而作恶者选择集体沉默。幸而,韩少功选择站出来。韩少功在回忆1986年第一次到美国访问时,看到一个外国姑娘在寒风中站在戏院门口发传单,向人们宣传文革爆发二十周年。“任何一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理想都不应该被嘲笑”尽管韩少功这样说,但无疑这也是一个让人感到悲哀的事情,到底还有多少人把文革时的中国当成一个理想国?到底还有多少人如此向往文革?着实可悲,着实可悲。
      
  •     我在读文学史的时候,常常会读到一些人给同时代的书的谀词,洋洋洒洒,天花乱坠,然而往往被后人一笔抹倒,还要加上几句讥诮。我就想:当时的人在写这些吹捧的话时,有没有想到过这一天呢?其实即使是好书罢,倘非为了商业操作,也实在不必推许过高的。留些价值与后人去发掘岂不是好?何况有许多并非好书。
       《马桥词典》是一本好书,有机会我会推荐给大多数人看。但是,有没有必要这么急着把它称之为“马桥之谜”,称之为“对小说的挑战”,这么急着把它和《安娜•卡列尼娜》、《日瓦戈医生》、《百年孤独》相提并论呢?我认为没有必要。我不怕说错,反正我连让后人嘲笑的资格都没有。下面我就来说说为什么没必要。
       有评论称这本书是韩少功一次“写作的冒险”,如果是指它的形式的话,就小题大作了。我们有理由怀疑,韩少功采用这种词典式结构是受到他那本赫赫有名的译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影响,昆德拉在这本书里用词典形式详细列举了男女主人公对同一个词的不同理解。何况,这种立体的空间感的阅读体验,我们早在从陀斯妥耶夫斯基到昆德拉的西方复调小说中就经受过了,不至于会感到“突兀和惊异”。更何况,韩少功为了与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妥协,并未将词条严格地按照笔画排列。我试过按照现时的排序,去除词目和议论,可以很轻易地连缀成一篇我们常见的乡土小说。
       当然这种结构并不是毫无用处的。我认为韩少功是想透过对语词的梳理,来凸现一个群落的生活状态。这种写法不坏,让这本书在文学之外还具有了语言学和民俗学意义。而且他笔下的马桥清晰而生动,是当之无愧的小说而非别的什么。这是它的好处。
       但是,如我们所知,韩少功早已不是一个纯粹的小说家。他近几年的文字学术性倾向越来越强,借用的学术性话语越来越多。《马桥词典》也同样表现出了浓厚的哲学和社会学兴趣。这样说不仅仅是指韩少功在许多词条里所发的那些议论,还包括他对某些条目的选择。从他的初衷出发,他选注的应该都是最富有独特性和差异性,最能体现马桥生存内涵的词语。然而韩少功有一个很强的意识,急切地要将“马桥话语”和外界话语印证参发。比如我们在《甜》里看见了意识形态泛化(包括昆德拉的“媚俗”),在《小哥(以及其他)》里看见了男权主义,在《科学》里看见了反科学主义,在《醒》、《觉》和《哩咯啷》里看见了阐释学,在《枫鬼》、《肯》里看见了生态哲学,在《梦婆》里看见了反智主义,在《冤头》、《渠》里看见了符号学,在《话份》里看见话语权力......我同意韩毓海的说法,在这里文学替代了哲学,扮演着一个全能的角色。但韩少功绝不是在追求韩毓海所说的“绝对”和“纯粹”,对于韩少功来说,马桥话语是一个语言的家园,但更是一个疏解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语言资源。他在序里说“更愿意强调语言与事实存在的密切关系”,“事实存在”实际上指向的是“普遍性”的事实存在。
       这种小说急欲向社会发言的“巴尔扎克式冲动”在近来小说里已经屡见不鲜,比如王安忆的《长恨歌》,比如贾平凹的《土门》,还可以包括张承志的《心灵史》和张炜的《柏慧》。我感觉这些作者往往更看重写作的姿态和论证的欲望,而不是小说叙事本身。对于一名作家,这才是真正的“写作的冒险”。在文学普世化倾向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文学本体的又一次远离。
      
  •     “马桥”风波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对于三个作者两家媒体对这本书作出 “完全照搬”、“剽窃”、“抄袭”了外国作家所写的《哈扎尔辞典》的评论,我始终不敢苟同。从小说内容来看,它是对马桥人生存状态的一种淳朴略带诗意的叙述;从写作技巧和风格来看,它采用了一种不入俗套而又讨巧灵活的方式,将鲜明的当代中国小说的人文特质溶入其中进行书写。这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是一种新尝试,我不仅对原生态本文进行了“学习性”阅读,而且对“韩少功式”文本进行了“娱乐性”移情。这对于一个读者来说,我认为小说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所谓“萝卜咸菜,各有所爱”,喜好不同是在所难免的,但我就是看不惯一些吹毛求疵、尖酸刻薄的评论家们,好像不找出点什么“硬伤”,不挑出点什么“软肋”,他们就不舒服,唉,我不得不叹息一声:评论界的悲哀。。。。。。
      
  •     发现《马桥词典》这本书很偶然,我本无意去窥探马桥人的世界,我以为这是谁家祖传下来的一本古书,里面有莫大的秘密,就像《葵花宝典》一样,作者把它拿出来和现代人分享,或是一群新时代的有想法的年轻人想要向《现代汉语词典》发起挑战,要冲破重重阻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许这个想编写词典的人叫马桥,也许又是……猜想那么多,结果这真的是一部词典,真的像《现代汉语词典》一样,有发音有注释,还会以例子来加强阐述。
      我不得不说从我打开书的那一刻就感觉到自己大开眼界了,很羡慕马桥的人,这么有福气有人专门为他们的语言编写词典,挖掘他们的语言中自己不知道的精髓和渊源,有人记录他们的故事,传到大江南北,像是一本图画书,一页一页画出了这个地方最真实的画面。
      马桥这个地方,我最心疼的是两个人,而他们两个正是在性格上形成强烈对比的,一个是活跃在大家面前,带个大家欢乐的万玉,一个是沉默不言最后竟成为哑巴的盐早。
      《马桥词典》是用人物和故事来阐述语言的意义,万玉出现在“发歌”“觉觉佬”“咯哩啷”“龙”“散发”这些词中,便可以看出万玉他其实是一个活动积极分子,他是马桥的风流人物,然而他却是一个以乐景衬哀情的有力例证,正是他“发歌”的风流,抢眼,他对女人的积极活跃肯帮忙让他与“觉觉佬”“咯哩啷”有了深刻的联系,男人们时刻担心他的“龙”与自家的女人会有何联系,对他百般防备,直到他“散发”,人们一声惊呼,又窃窃私语,“他没有龙!他没有龙!”同情开始泛滥,男人们开始鄙视自己之前的防备,女人们后悔自己没有多对他好一点,生前的苦痛不为人知,死后才被人理解,也许他的命还算好的,他死后有人按时上坟,还会有人记挂,而“散发”也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词,并不像“死”“死亡”“去世”这样的词这样冷冰冰,而不过是一种归宿罢了,我们生前聚合许多东西生存下来,死去自然就“散发”了,这样看来,万玉的死其实最后是幸福的。
      而活着的人未必这样幸福,尤其活在与“汉奸”“冤头”“红娘子”“渠”这类词语相关的条件下。这一部分词语我最不忍心看,因为它全与一个让人揪心的人——盐早有关。
      这个男人一开始就因为父亲的“汉奸”罪过而累及,又有一个蛊婆老祖娘,他总是干最累的活“累得下巴总是耷拉着,合不上去,腿杆上的青筋暴成球,很是吓人。”即便这么为自己赎罪,为自己并未有过的罪名赎罪,他依然得不到大家的正视,被所有人摒弃着,当牛做马着,那么善良的一个人,把别人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老到“他脑门上生出皱纹了,还没有找到婆娘。”却还想着“他是个汉奸,莫害了人家。”他扛着打农药的重任,把自己打成一个毒药罐子,毒到毒蛇也不怕“红娘子”了,光怕盐早了,每次我看到“黄昏时分,他用一条死蛇捆住其它的一大把,提着回家,远远的人看了,还以为他顺手割了一把草回家。”这句话,想起那场景,又想笑又心疼得想哭。 “盐早就是他祖娘的冤头。”我想不仅仅是这样,盐早分明是老天的冤头才会把这一切都交给他来承受。最后取一个不那么正常的老婆,让岁月加深侵蚀,让我们这些心疼的人不知所措,仅能如作者一般旁观着心疼,做些让自己心安的安排,想要留下些光辉的记忆,却在任何时候都忘不掉那些场景,那些心疼。
       让我深深佩服作者的是,他不仅能以例证让读者记住这些词,用这些例证组成了一部令人惊叹的小说,更发现了这些语言现象产生的根源,让我们感受到马桥语言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一样同在。
       在“肯”“月口”“公地(以及母田)”“梦婆”“散发”“归元”这些词中,我感受到内心的触动。在“这块田肯、长禾。真是怪,我屋里的柴不肯起火。这条船肯走些。这天一个多月来不肯下雨。本义的锄头变不肯人士。等等。”这些语句中,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一切都是有意志的,是有生命的、田,柴,船,天,锄头,等等所有这些都和人一样,甚至应该有它们各自的姓名和故事。”我想到余华的《活着》,当福贵第一次出现在读者眼前时,就在劝说老牛不要偷懒,告诉老牛还有别的牛也在耕田。这些场景开始活现在我眼前,这种人文的思想,这种万物平等的原始生存理念,让感动一直延续到我的神经末梢,在这个繁忙的大家逐渐变得冷漠的时代,我感到一种可爱的窝心。
       关于马桥人的生活,最让我映象深刻的是他们的饥饿,不然怎么会饿出“同锅”“糖”“甜”这样的语言出来呢。严重的饥饿让“他们对血缘的重视,比不上他们对锅的重视,也就是对吃饭的重视。”对食物和味觉的描绘也贫乏到只有“糖”“甜”,那真的是饿到没有尝到味道已经咽下去了,所以才会没有词汇来描绘,事后回想起来,只能用一个已有的“甜”来概括了。
       读过这本书,马桥开始像我的家乡一样常常被我想起,想起那些人,就像我也认识一般,就像是我的左邻右舍一般。想象他们现在是什么样子,想象是不是有向我这样好奇的关心着他们的人,想要跑去看看她们,或者已经去看过了。
       感谢韩少功,让我们有机会一窥马桥那儿的世界。
      
      
  •     这 本书的风格很独特。完全是围绕着马桥这个地方的一些方言,组织起文章的各个人物和故事。这是一本没有主线情节的小说;说是小说,又带着些散文的色彩,因为 它实在不太像小说;说是散文,又带着些民俗学或者人类学的色彩,因为它还时不时地考证一下语言的历史渊源、人物的谱系脉络。没有开头,没有结局,没有主 角,没有配角,只是一个一个的方言,牵连起一个一个相关的人物,再牵连起一个一个相关的、琐碎的事件。这些人和事,大都不怎么出彩,平凡而平淡,但是,还 真带着些乡下生活的本来面目,不矫情,也不做作,不自为风骚,也不故作深沉——这才是看起来像是比较真实的生活。在我看来,单从这一点上,比那些发在各种 文学期刊上做作的土气文章以及类似余华的《兄弟》那样的伪乡土小说要强多了。
      
      书中的有些人的故事确实让人印象深刻,比如九袋太爷和他的女 儿,比如那会唱情歌的万玉,比如那傻气的煌宝和他的牛,比如慢慢变哑吧了的盐早。有些词语能引起我关于故乡方言的回忆,比如肯、比如贱,比如茹,等等。这些人和事,不厚重,不深刻,不沉痛,但是看起来比较贴近现实,能让人看到真正的乡土精神:轻松,倔强的,忠厚的,广博的,意气的,琐碎的,羞涩的,欢乐的, 解构的,宽大的,沉默的,坚强的,如此种种。这些人的一生,也是一生,也是平凡但是有着自己的色彩的一生。
      
      这本书,如果你没有看过或者听说过的话,可以没事的时候去看看。文字本身倒也不很特别,但是作为文学的样式,其结构和写作的技巧,是值得注意的。至于那些有着不俗魅力的故事,则要看你感不感兴趣,或者看不看得下去了。
      
  •     故乡就像是射线的端点,无线延伸,连接着流徙在外的人。
      
      我的故乡是合肥,我热爱着合肥。但有时候,我却又不知道我热爱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合肥。是城隍庙么?还是白水坝?还是芜湖路?我家并不在这些地方,走在芜湖路的街头,对我来说,和走在异乡街头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离我家更近些,才有了亲近的感觉。
      
      那么,我到底热爱合肥的什么?还是仅仅只热爱北二环的某个小镇我家的地址?
      
      看完韩少功的《马桥词典》,我才明白,我所热爱并思念的,不是地理意义的合肥,而是那个说话N、L不分的合肥。
      
      我所热爱并思念的是这样的合肥:菜市场,家庭主妇近乎吵架的砍价声:“再巧毫的,又不是第一次从了买了。”;老街道的树荫下,老人们围聚一团下棋,赢者臭屁地说一声:“你不照嘛。”
      
      当你去乡下的时候,如果有幸,可以看见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大妈朝着没有人的前方破口大骂,起因只是一辆汽车路过门口场地压出的一个大坑。好比相声中的单口,但不需要穿着长衫,敲着醒木,开口前清清嗓子,只需要围着一条满是污渍的围巾,拿着炒菜用的锅铲,就可以骂开了。
      
      这一骂好歹得半个小时,骂的词不带重样,上至八代祖宗,左右至远房几乎算不得亲戚的亲戚,都无一幸免的成为受害者。直到路过的邻居安慰几句,那大妈才收低已经嘶哑的声音,双手叉腰转身进屋,继续刚才中断的午饭。如果你从她家门前路过,甚至还能听到断断续续的脏话和着饭菜的香味一齐涌来。
      
      最可怜的要数那开车路过场地的司机了,喷嚏打个不停,却不知道仅仅是因为几天前的一次不小心。
      
      余后的几天,还能时不时听到她的骂声,和同村的妇女聊天时还是气不打一处来,挥舞着拳头,飞舞着口水,其他妇女也不阻拦,反倒是也一个劲儿地添油加醋,唠叨几年前自己家的鸡被谁偷了的事。
      
      直到门前的坑被填满,自己的心思被田里的庄稼占据,这一出独角戏才告一段落。
      
      这才是我热爱的合肥,用一双耳朵就可以聆听的合肥。
  •   但我觉得作者本身只是要顺便表达他对这些词条以及词条背后的人物和社会背景的思考···从某种程度来说,他的文本依然是很成功的,其描写性的词汇也和他的小说结构一样新颖独到。个人愚见~
  •   “有没有必要这么急着把它称之为“马桥之谜”,称之为“对小说的挑战”,这么急着把它和《安娜•卡列尼娜》、《日瓦戈医生》、《百年孤独》相提并论呢?我认为没有必要。”同意你的分析,也同意你评论中说的“如果是指它的形式的话,就小题大作了”的观点,但是很遗憾,你接下来并未详细展开论述“透过对语词的梳理,来凸现一个群落的生活状态”对韩少功来说,他固然有呈现”一个群落的生活状态“的用意,但小说的心思决不止于此。我不是为韩少功辩护,韩少功的很多篇访谈中其实都谈到了这层意思。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不仅有必要将《马桥词典》放到90年代中国的文学文化语境中去考察,更有必要放置到整个时代精神的背景中去勘测。
    如果我们把《马桥词典》放到当代文学的语境,更具体点说,放到90年代长篇小说的环境中去考察,或许更能凸显小说的价值——当然,要依靠时代背景来凸显自身的价值本身可能也说明自身价值并不大。但无论怎么说,相对于当时主潮小说的趣味的圈子化以及题材的恶俗化、妖魔化,《马桥词典》在90年代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群落中,绝对算是一个佼佼者。
  •   地东sei不错
  •   鬓毛未衰,乡音已改
  •   这xia子过劲,搞的不丑!
  •   怎么这么不像你写的额。。。。。
  •   锐哥V5!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