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貨幣死亡

出版时间:2011-12-8  出版社:麥田  作者:亞當.福格森  页数:336  译者:劉道捷  
Tag标签:无  

前言

  新版序  本書一九七五年首次出版時,序文中指出,比較當時和半世紀前的物價與價值好處有限。三十五年來,貨幣不斷的合併、分割、貶值或消失,成本與工資的起伏極不一致,再作比較不會得到啟發。不錯,統計學家認為,一九二三年的一英鎊等於今天的六百二十三英鎊;一九二三年的一美元,今天大概可以買到二百二十美元的產品與服務。然而,讀者無需自尋煩惱,忙於有趣卻具有高度推測性的比較計算,應該欣然接受書中原有的文字。  本書處理德國威瑪時代窮於應付的驚人數字時,維持當時所用和印在鈔票上的相同數字。換句話說,milliard表示十億,billion還是一百萬乘以一百萬,也就是一兆,milliard創造出來時,指的是一千兆,trillion指的是一百萬的三次方 到了現在,billion後面只有九個○,trillion後面只有十二個○,因此我心想,要把當時的數字變成更現代的用法,會像一九二○年代德國一位部長的正確說法一樣,徒然增加「十億的精神錯亂。」  原序  當一國的貨幣不再是安全感的來源、通貨膨脹變成全民的憂患時,大家自然會到經歷過這種最悲慘、最混亂人生經驗的其他社會歷史中,尋找指引。但是查閱處理一次大戰戰敗的同盟國命運的大量各類文獻,包括經濟、軍事、社會、歷史、政治與傳記文獻後,會發現其中獨缺一樣東西。不是當時的經濟分析(基於經濟學家最清楚、偶爾認為通膨是蓄意財政政策作為的原因)忽略人本因素,避談威瑪共和與奧地利革命後時代的軍政因素;就是博學而深入的歷史紀錄,忽視或低估通貨膨脹是歷史所記述動盪不安最有力的動力。  另一方面,從人本角度評估通貨膨脹時,第一手紀錄與日記雖然極有價值,但即使這些文字以文選的形式表現,通常還是有一個缺點,就是視野太狹隘─從不同彈坑看出去的戰況可能大不相同─否則就是以極為空泛的方式,回憶一九二三年的這種金融怪現象,以至於低估了既是高潮、也是預兆的多年不幸時光。  不管通貨膨脹的極端痛苦持續多久,如同劇痛般,其劇痛延續期間令人不能自拔,直到痛苦消失後,就忘記或忽略通膨可能留下的身心瘡疤。威瑪時代驚人的通貨膨脹與極多的當代大事能夠徹底分割─反之亦然─雖然難以理解,但或許就是原因之一。然而,我們應該會認為,鑑於通貨膨脹非常持久、可怕,造成的後果極為悲慘,若不持續談論當時令人困擾的狀況,對這個時代的研究就不算完整。  反面看來也是如此。除了最狹隘的經濟論述或個人回憶外,要公平記述德國這場通貨膨脹,怎麼能夠脫離國家主義分子和共產黨徒的政治顛覆、軍隊的騷動、德國和法國的爭執、戰爭賠款問題、或同時在奧地利與匈牙利發生的超級通膨大環境?除非我們一併探討超級通膨的發展和當時的政治事件,否則怎麼能夠評估通貨膨脹的政治意義、判斷通貨膨脹在工業民主國家生根、而無法控制的狀況?  一九二三年的德國是艾力克.魯登道夫(Erich Ludendorff)、雨果.史丁尼斯(Hugo Stinnes)、魯道夫.哈芬斯坦(Rudolf Havenstein)和希特勒的德國。這四個怪人在德國舞台上高視闊步,代表軍隊、工業、財政與政治四大領域,也可以說是戲劇中的壞人:魯登道夫無情無義、十分嚴肅,曾經擔任副參謀總長,是戰神索爾與歐丁的崇拜者,輕易相信反動勢力,是反動勢力號召的重點人物;史丁尼斯是指忠於財神的財閥奸商;哈芬斯坦是瘋狂銀行家,一心一意只想用鈔票淹沒德國;希特勒是對權力饑渴的煽動家,即使在當時,他的每一場演說、每一次行動都在召喚人類的所有邪惡天性。事後回想,當然只有關於哈芬斯坦的描述不公平;但實際上,這位備受尊敬的最高金融主管雖然心智健全,卻絲毫不能改變他所造成的破壞。  我們或許可以說,當時沒有真正的壞人;這些演員只是根據當時政經狀況的提示,在側翼等著上台,扮演環境要他們扮演的角色。當時的確有很多人和主要角色一樣不負責任,應該受到譴責,但是德國人民才是受害者。就像一位災後餘生的人所說的,這場戰役讓大家頭暈眼花、飽受通貨膨脹衝擊,大家不了解自己怎麼會碰到這種事情,也不了解是什麼敵人把大家打敗。  本書提出不少新事實,也提出許多已經為人忘卻的真相和迄今未發表的意見,這些東西最有用,原因是出自擁有財力、健康和安全感,能夠客觀觀察各種事件,不受目睹事情影響的人。英國外交部檔案保存的這種素材最豐富,來源是當時最傑出大使戴博能(D’Abernon)子爵主持的英國駐柏林大使館。英國駐德國各大城市領事館提供的資料、協約國有關賠款或財經委員會個別委員的報告,大大補充了戴博能的資訊。英國公共檔案局的這些文件除了便於借閱之外,很可能也是最重要的資料來源,原因不光是英國大使館透過戴博能,和德國高官隨時保持極為密切的接觸,也是因為一九二三年初美國撤出派駐人員,以及稍早柏林與巴黎之間的溝通幾乎完全中斷,以至於原本應該相當有價值的資訊變得零散又膚淺。因此我在適當的情況下,毫不猶豫地盡量利用這些文件,再輔以當時的德國資料。  我盡己所能,維持這些行動、反應與互動的正確歷史順序,希望這種可能十分明顯地順序能夠具有啟發性,更能揭露重要卻少有人注意到的很多關係。我描述這個故事時,堅定遵循一條貫穿奧地利、匈牙利、俄羅斯、波蘭和法國的特殊脈絡,就是通貨膨脹對個人與國家的影響,以及個人與國家的因應之道,但最高主管機關似乎不很熟悉這條脈絡。  然而,我不敢根據書中寫的東西,針對人性與通貨膨脹,提出嚴格、確實的結論,因為事實自會清楚說明。我更不敢據此敘述任何經濟教訓,或縱容自己針對經濟現象做出理論性的解釋。這本書確實不是經濟研究,但是通貨膨脹與金錢和人民有關,要描述這個故事,不可能不一再提到數字,有時候還要提到非常大的數字。巨大的數字困擾、衝擊中歐人民多年,直到大家再也無法忍受為止。每個人心中仍有一九二二年和一九二三年馬克價值的記憶,但是有誰能夠了解背後那十二個○的龐大數字?  一九二三年十月,駐柏林英國大使館指出,馬克對英鎊的匯率等於從地球到太陽距離的碼數。德國國家貨幣署署長雅爾瑪.沙赫特(Hjalmar Schacht)博士解釋說,理論上,大戰結束時,你用同樣的錢,可以買到五千億個雞蛋,五年後,只能買到一個雞蛋。穩定恢復後,要購買一金馬克,所需要的舊紙馬克正好等於一平方公里中的平方公釐數字 。我根本不知道這種計算對大家了解當時的情勢有什麼幫助。因此數學不好的讀者請勉為其難的打起精神吧。  因為不同國家表示大數的方法不同,我盡量避免採用十億與兆之類習慣不同、令人困擾的數字,我背離這種做法時,會提出適當的說明。  我寫作時,碰到一個更難的問題,就是找不到夠多簡單的字眼,讓我能夠不必重複運用,就能描述當時一連串持續惡化、侵害德國人的不幸。一九三二年,前任英國首相勞合.喬治(Lloyd George)寫作時,曾經點出這種困難,他說,災難、毀滅和大禍之類的字眼,因為運用的太頻繁,已經不再能夠激起大家心中真正的憂慮。災難本身已經貶值:當時的文件年復一年的用災難這個字眼,描述比過去嚴重到無法估計的狀況。到舊馬克終於消失,留下一片慘痛景象時,仍然可以聽到有些德國人預測將來會爆發災難。  因此我在書中,努力把災難、崩潰、災變、崩盤與大禍之類字眼的運用次數、以及危機與混亂的程度,限制在可以消化的範圍內,讀者在心裡,可以根據自己的同情心,盡量擴大這種範圍。  讀者在另一件事情上,必須獨力行動。為了顯示馬克的貶值幅度,書中必須經常說出一九二○年代內英鎊或美元兌換德國馬克的數字。後來所有西方國家通貨持續膨脹,以至於把當時貨幣換算成今天的價值,變成了毫無代價的苦工。在進行最低水準的換算方面,我得沿用十二便士等於一先令、二十先令等於一英鎊的英鎊體系。兩個時代的距離這麼遠,生活費用的比較是相當徒勞無功;但是記住下列這一點或許還有用處,也就是到了一九七五年中,一九二○年代的每一個英鎊數字大約都必須乘以十五倍,才能得到相同的金額。因此一九一九年二百英鎊的工資今天可能價值三千英鎊;十先令的金額等於一九七五年中的七、八英鎊。如果是美元,乘以六或八倍可能就夠了。如果說,一九一三年的一馬克可以買到一九七五年時價值將近一英鎊的商品與服務(以當時的實質價格來說,顯然有些項目貴多了;勞工之類的其他項目卻便宜多了),那麼使用英鎊的讀者就有一個大略的簡單換算方法,就是想像花一億四千八百萬英鎊,買一張郵票,不管這樣做有趣還是困擾─馬克應該看成英鎊。  我找不到可以一貫使用的經驗法則,精確因應後期的通貨膨脹。一九二一年秋季前,馬克在德國貶值的速度偶爾遠遠不如國外─使德國變成旅遊天堂。直到(從一九二二年初開始)公眾對馬克的信心完全消失,國內物價配合美元匯率,快速上漲,到了最後,大家甚至十分期望馬克就此廢止,這種現象對當時的問題形成嚴重干擾,多年之後,卻又吸引經濟學家的興趣。  我相信這是一種道德的故事,這個故事深刻證明了「如果你希望摧毀一個國家,你首先必須破壞該國貨幣」的革命名言。因此,健全的貨幣一定是保衛社會的第一座碉堡。  推薦序  信用敗壞、貨幣死亡的悲慘後果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吳惠林  當二○一一年下半年歐豬五國(PIIGS,即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希臘、西班牙)債務危機引發二次衰退會否出現,主要禍首希臘這個文明古國成為眾矢之的,其人民大規模抗拒節衣縮食之際,卻有部分希臘人已展開自救。  據《紐約時報》報導:  失業電工馬弗里迪斯和其他五人在濱海城市沃洛斯,創辦了一個結合在地替代貨幣、以物易物機制及露天市集的交易網,一年來會員從五十人激增到四百人。馬弗里迪斯表示,他第一次不用歐元而是用替代貨幣,在自辦的露天市集買雞蛋、牛奶、果醬時,還會不自覺掏錢包找歐元來用,但其實不需要。  馬弗里迪斯的組織營運觀念很簡單,民眾上網註冊成為會員,帳戶一開始是零,一旦提供物品或服務,如教人彈吉他、幫人帶小孩、維修電腦等,便可獲得和歐元等值的替代貨幣。會員最多可借三百替代貨幣,但要在一定期限內償還。  組織還發給會員類似支票簿的票據,可用來購買其他會員的物品或服務。沃洛斯有幾名自營業者,包括獸醫、裁縫、驗光師,也接受替代貨幣,交換折價優惠。該組織每月辦一次露天市集,性質介於車庫大特賣與農民市場之間,馬弗里迪斯用替代貨幣買到的新鮮食品,就是由當地的農民會員供應。  這樣子的自力救濟可說已是「無政府」狀態,對政府發行的貨幣不信任而自行創造「替代」貨幣,組織成員「分工合作」、彼此誠信以待,回到「實物」生活,遠離「金融炒作、泡沫經濟」。不過,除了是個案外,當債務危機全盤引爆後,暴動、劫掠、暴力事件會不會烽火燎原,恐怕不是危言聳聽。問題的根源就在「貨幣」的「交易媒介」本質被扭曲,其「信用」特質消失,而且演變成「通貨膨脹」、「金錢遊戲」、「泡沫經濟」,終而經濟大恐慌、大蕭條出現。  人類歷史上有沒有這種場景出現過?答案是「不但有,而且還不少!」已故的一九七六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利曼(M. Friedman)在其膾炙人口的著作《選擇的自由》(Free to Choose)一書第九章中就這樣寫著:  通貨膨脹是一種病,一種危險,有時會致命的病。這種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將摧毀一個社會。相關的例子俯拾皆是。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俄羅斯和德國發生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有時才隔一天,物價就上漲一倍或一倍以上─結果是其中一個國家走上共產主義 另一個國家走向納粹主義。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爆發惡性通貨膨脹,有助於毛澤東擊敗蔣介石。一九五四年巴西的通貨膨脹率高到一年約一○○%,導致軍政府上台。更為嚴重的通貨膨脹,使得智利的阿言德(Allende)一九七三年遭到推翻,阿根廷的依莎貝兒.裴隆(Isabel Peron)一九七六年下台,兩國接著都由軍事執政團掌權。  這六大歷史事件中,只有一戰後德國的例子較陌生,其實早在一九七五年就在這本二○一一年再重新出版的《當貨幣死亡》一書中詳細記載,本書清楚描述一九二○年代德國威瑪共和國惡性通貨膨脹的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因發行大量的貨幣而導致經濟崩潰,當時柏林街頭滿是飢餓的人,而馬克與英鎊的比數成為難以計算的天文數字。曾擔任記者、議員的作者福格森,出身劍橋歷史系,他從歷史學家的角度,告訴世人貨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儘管「歷史的最大教訓是從未從歷史得到教訓」,我還是盼望世人、特別是決策者都能閱讀此書,或能從德國威瑪共和最大的通膨詐欺陰謀中,了解金錢的本質及亂印鈔票的惡果,從而找出挽救世界經濟的對策!  推薦序  消失的購買力  知名財經作家 綠角  一張上面印有數字與知名歷史人物的紙,為什麼我們可以用它換取我們所需的物資與服務?為什麼我們接受這張紙,做為我們努力工作的薪資?這張我們叫做貨幣的紙,為什麼會有價值?是因為有政府保證,還是因為有防偽標記,還是因為印刷精美?其實,貨幣有價值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人們相信它有價值。你會接受一百塊紙鈔,只因為其他人也接受這張紙。  現代金融體系,貨幣發行量由政府決定。當貨幣發行量的成長速度超過市面上流通的財貨與服務的成長速率時,便形成通貨膨脹。  對於當權者來說,發行更多貨幣,就像糖果之於小朋友一樣,是難以抵禦的誘惑。想想看,假如你是主政者,你需要資金來完成一項福利政策或是一項建設,你要如何籌錢?  發行債券?有人會罵你「債留子孫」。提高稅率?或許你下次不用參選了。當這些籌錢管道都有相當高的政治難度時,主政者很難不轉向便宜之計,那就是直接發行貨幣。  這真是個美妙的解決。至少剛開始看起來是這樣。政府印了一億的鈔票,建了一條公路。工人拿到了錢,社會多了一個有用的公共建設。不必發債,也不必多課稅,建設就這樣出現了。這樣不是很好嗎?  到底誰為這條公路付錢?  答案是,每一個持有貨幣的人。因為貨幣流通量增加,造成貨幣的購買力降低。假如一百塊變成只有原先九十九%的購買力。所有持有貨幣的人,購買力都少了一%。他們損失的購買力,就是為這條公路所出的錢。  這是一種隱而不顯的課稅方法。政府擴大貨幣發行量,等於讓所有貨幣持有人繳稅。  你手上的貨幣,同時也很可能是一張收據,一張繳稅收據。  《當貨幣死亡》,詳實描寫了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德國政府印鈔票取代失去的稅收,也不願減少對工業的補助,繼續發鈔遂行政策,導致超級通膨,全國經濟體系失序,人民生活痛苦的狀況。  當時沒有人願意持有貨幣。一發薪拿到錢,人們就直接到商店買東西,換成實物。不管這東西對自己是否實用。所以出現年老單身男子,購買嬰兒尿布。家中沒有人對音樂有興趣,卻買進一台大鋼琴的景象。所有實物,都比貨幣更能保值。看到金屬或任何可用的物料,就像看到錢掉在路上,愈來愈多人想伸手去撿。所以金屬門鈴失竊,汽車內的油料被抽取。  對於從未經歷過如此景況的人們來說,書中的景象或許就只是歷史劇中的一幕場景。對於當時身陷貨幣風暴的德國人民來說,他們又豈能想像,在幾十年後,德國將與一次世界大戰後索命般追討賠款的法國,共同成為歐元體系的要角,以自身的經濟能力資助陷入困境的歐元區成員國。  或許,當我們將超級通膨當作過往雲煙時,我們是否對於維繫貨幣價值的信心以及政府印刷鈔票的克制力,有著太樂觀的期待呢?  俗話說,「未能瞭解歷史的人,必將重蹈覆轍。」  這本書,可以讓人看到,促進交易與經濟發展的貨幣,同時也可以摧毀一個國家的經濟。載舟之水,亦能覆舟。                

内容概要

如果要摧毀一個國家,首先就是破壞該國貨幣?!美國政府狂印鈔票救經濟、義大利小鎮也印鈔票抗議通貨緊縮,沒錢就印鈔票、還債也印鈔票,以寬鬆經濟政策挽救經濟恰當嗎?貨幣可以買到各種東西,但是當其無法換得等價產品時將比核災、戰爭所帶來的影響還可怕!鑑往知來的股神巴菲特推薦其友人閱讀《當貨幣死亡》,從德國威瑪共和最大的通膨詐欺陰謀中,找出挽救世界經濟的對策!貨幣崩壞實況轉播法國人不能越過邊境到德國買光所有便宜的東西,但卻可以利用便宜的匯率大吃特吃點一杯五千馬克的咖啡,等到要喝時,價格已漲到八千馬克加薪幅度趕不上通膨速度,賄賂、貪婪的現象層出不窮有人偷走顧客用來裝錢的籃子和手提箱,卻把錢扔在地上《當貨幣死亡》內容講述一九二○年代德國威瑪共和國惡性通貨膨脹的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因發行大量的貨幣而導致經濟崩潰,當時柏林街頭滿是飢餓的人,而馬克與英鎊的比數成為難以計算的天文數字。曾擔任記者、議員的作者弗格森,出身劍橋歷史系的他,在三十五年前所寫的《當貨幣死亡》(When Money Dies)從歷史學家的角度,告訴世人貨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作者简介

  亞當.福格森(Adam Fergusson)  一九三二年生於英格蘭,劍橋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先後進入《格拉斯哥先鋒報》、《統計學家雜誌》與《泰晤士報》擔任記者。他曾經擔任歐洲議會議員、英國外交部特別顧問和歐洲國際工商事務顧問。他寫過五本書,其中三本是小說;另外寫過很多文章與小冊子、三本音樂喜劇和很多輕鬆的詩文。目前他擔任皇家文學會研究員,在倫敦定居。   劉道捷  台大外文系畢,曾任國內財經專業報紙國際新聞中心主任,兼任翻譯工作。譯作曾獲中國時報、聯合報年度十大好書獎及其他獎項。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黃金變成頑鐵    一九一三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德國馬克、英國先令、法國法郎和義大利里拉價值大約全都相同,四到五個單位的這些貨幣大約價值一美元。到了一九二三年底,一先令、一法郎或一里拉可能可以換到一兆馬克,不過實際上,幾乎沒有人願意用任何東西換回馬克。馬克已經死亡,價值只有原來的一兆分之一,馬克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走向死亡。  馬克的沉淪是漸進的過程。一九一四到一九一八年間的一次大戰期間,馬克的外匯價值減少一半,到一九一九年八月,再度減半。然而,從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二○年初之間,生活費用雖然上升不到九倍,馬克的國外購買力卻只剩下了四十分之一。接著馬克緊張波動了十二個月,然後跌勢加重、加速,為社會帶來苦難和政治破壞。但是緊接著幾個月裡,馬克一直用日漸失去力量的指尖,攀附在健全狀況的懸崖邊,到一九二三年,終於追隨奧地利與匈牙利貨幣,墜入萬丈深淵,粉身碎骨的情形比這兩種貨幣都嚴重多了。  一九二三年通貨膨脹飛快加速之際,德國金融主管當局陷入瘋狂狀態,千百萬人民遭到經濟災難侵害。這一年是天文數字的一年、是「手推車通貨膨脹」(Wheelbarrow inflation)的一年、是出現空前未有金融怪現象的一年。一九二三年十一月,馬克死亡成了仁慈的解脫,因為馬克死亡之前八個月發生的事情,已經敲定舊馬克永遠不可能恢復,也確定德國必須經歷原本可以逃脫的嚴苛、可怕金融重建。重建健全貨幣除了迫使成千上萬家銀行倒閉外,也剝奪了千百萬人的生計,摧毀了另外數百萬人的希望,間接強行索取全世界必須乖乖交出更可怕的代價。  一九二三年的通貨膨脹極為異常,結束也極為突然,因此整個故事容易受人忽略、被視為歷史奇談─無疑也確實如此─而非當成具有恆久意義的一系列經濟、社會與政治狀況邁向高峰的事件。威瑪時代通貨膨脹的成因不太可能重複出現的問題無關緊要;政治狀況不同的情形也無關緊要,當時的人縱容金融混亂發展到如此極端、幾乎讓人難以想像的狀況也無關緊要。應該問的問題、應該發現的危險、不論通貨膨脹的起因為何,通貨膨脹對國家、政府、人民、官員和社會有何影響。社會愈贊成物質主義,所受到的傷害可能愈嚴重。如果戰敗的同盟國一九二○年代初期碰到的情況有什麼地方值得學習,一定是人人認識、備受信任的傳統交易媒介─計算所有價值、保障社會地位、建立安全感的依據以及保存勞動成果的貨幣─在崩潰過程中,釋出極度的貪婪、暴力、不幸以及大致因為恐懼而生的仇恨,沒有一個社會陷入這種極端狀況後,還能夠毫髮無傷、毫不改變的活下來。    一九二二和一九二三年的確為德國、奧地利與匈牙利中產階級帶來災難,為更廣大的民眾帶來饑饉、疾病和窮困,偶爾甚至帶來死亡。但是若任何人另外以平靜的文字,描繪這場可怕的風暴,或許可以熬過這段歲月。對這些國家人心傷害最大的是這段期間只是虛假的高潮,爾後還要承受各種難以想像的壓力煎熬好多年。有將近四年的時間裡,最後的金融慘禍似乎即將來臨,實際上也總是如此,而且一個比一個淒慘,如此這般,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出現。當時的演說、報紙報導、官方紀錄、外交電報、書信與日記,全都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報導,說情勢不可能再延續下去:事實卻是往反方向演進,從差勁變成惡劣、而且持續不斷惡化。一九二一年時,大家很難想像一九二二年會發生更多、更可怕的事情,實際上卻發生了,久而久之,隨著新的一年來臨,先前的可怕事情已相形失色,而且是大大的失色。  

编辑推荐

联合推荐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吳惠林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周惠民政經評論家  南方朔政治大學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殷乃平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  許振明鉅豐財經資訊執行長  郭恭克知名財經作家  綠角中華民國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委  劉憶如(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當貨幣死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