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症藥膳養生事典

出版社:康鑑文化出版社  作者:洪尚綱,郭威均,紀戊霖 著  页数:256  

内容概要

  養生藥膳四季皆宜,調理身體健康加分  本書特色  ◎298道滋補藥膳  精心設計298道營養美味的藥膳食譜,並依功效分類,讓您對症調養身體。  ◎60種常見症狀  養顏美容、生活保健、增強免疫力、活血補血、呼吸系統、常見病症、慢性病症、抗壓祝眠等八大面向,細分出60種常見病症,由中醫師及營養師提出保健方式,輕鬆預防及改善病痛。  ◎明星級藥材大公開  針對不同病症,精選最優質的明星級中藥材,教您如何保存及選購。

作者简介

  洪尚綱 中醫師  學歷:**中興大學植物學系畢業  私立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畢業  經歷:台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中醫師  現職:東方中醫診所中醫師  代表著作:《止咳潤肺特效食譜》、《肝病調理特效食譜》、《秋冬養生特效食譜》,《春夏食療特效食譜》、《中藥材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郭威均 中醫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中醫師  紀戊霖  經絡健康DIY老師  中華生機療法協會專科講師  審訂者簡介  洪尚綱 中醫師  學歷:**中興大學植物學系畢業  私立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畢業  經歷:台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中醫師  台灣中醫家庭醫學學會專科醫師  中醫藥實證醫學種子醫師  現職:東方中醫診所中醫師  代表著作:《止咳潤肺特效食譜》、《肝病調理特效食譜》、《秋冬養生特效食譜》,《春夏食療特效食譜》、《中藥材保健功效速查圖典》

书籍目录

推薦序作者序如何使用本書中醫的藥膳養生觀念春季著重滋補養生夏季多吃「清熱」食物秋季滋陰潤肺調體質冬季溫潤食物補元氣認識中藥的四性五味熬出一鍋鮮美煲湯煲湯的製作訣竅藥膳的製作訣竅藥膳採買保存Q&A藥膳食材圖典藥膳藥材圖典活用藥膳吃出健康美味藥膳打造元氣滿分第一篇 養顏美容篇美白川貝煨雪梨雪耳燉雪蛤紫米薏仁養腎粥檸檬薏米湯馬蹄腐竹豬肚湯高麗菜黃耆紅棗湯美膚潤色山楂糖醋咕咾肉青木瓜老薑煲鰱魚尾杏棗燉木瓜薑汁雙皮燉鮮奶蓮子薏仁湯花生露除皺保濕花旗參燒獅子頭當歸涼拌雞絲潤膚藥膳粥豬腰薏米粥百合蜜棗煲豬腱牛蒡蘿蔔湯去斑沙參玉竹豬腱湯冬菇鳳爪湯山藥薏仁牛奶鍋紅豆西米奶露烏髮芝麻燉豬心金線蓮排骨湯何首烏南棗煲烏雞燕麥芝麻粥減肥枸杞參鬚燉白鱔干貝蘿蔔蛤蜊湯竹笙鮑魚燉雞湯干貝白菜膽火腿湯枸杞蘿蔔湯消脂茶豐胸核桃露酪梨芋頭粥茶樹菇紅棗烏雞排骨筊白湯甘蔗玉米排骨湯木瓜魚腩煲調經補血四物燉雞湯當歸枸杞雞香菇花膠燉雞爪當歸九孔燉排骨百合腰花湯玫瑰香附順肝湯經痛雞肝粥黃豆牛肉湯坐月子生化湯四物排骨湯榴槤燉土雞麻油雞木瓜燉豬腳艾葉羊肉湯更年期山藥枸杞粥銀耳山藥羹五顏六色調理湯健康五行蔬菜湯燕麥蓮藕湯海龍結蓮花湯骨質疏鬆豆漿洋芋泥湯滷淡菜小排仙膠尾骨湯馬鈴薯煲牛尾湯花生煲豬尾髮菜蠔豉豬腳湯排毒塑身野菌猴菇燴薏仁牛蒡豆豉炒苦瓜雲腿冬瓜湯白果冬瓜湯 第二篇 生活保健篇抗老化蓮藕排骨湯人參養榮湯花菇燉竹笙紅蘿蔔燉牛肉山藥紅棗排骨湯黃耆抗老茶加速代謝山楂辣椒蟹百合枸杞炒雞柳絲瓜鹹蛋湯玉米蛤蜊蔬菜湯山藥番薯芋頭湯黃耆甘草茶提神醒腦核桃清燉麥芽糖核桃燉乳鴿酸梅豆腐醒酒湯天麻補腦湯薄荷銀絲湯菊花魚片湯腰痠背痛刺五加蒜仁田雞湯阿膠燉牛腩消暑芫荽皮蛋魚片湯草菇絲瓜肉片湯銀耳椰子煲雞湯雙冬金華湯冬瓜荷葉燉老鴨綠豆百合湯保護眼睛枸杞拌生蠔決明子西洋菜湯淮杞竹笙燉鮑魚杞子排骨燉九孔參鬚枸杞燉羊肉銀杞明目湯頭暈金瓜薏仁粥鯛魚菊花羹川芎白芷燉魚頭女貞子燉九孔冬蟲夏草養生飲潤肺金菊茶牙痛 雪菜豆腐響螺湯苦瓜芫荽皮蛋湯火氣大椰汁黑糯米粥清心綠豆漿祛寒菜心蝦球雞柳湯南薑尖椒炒羊肉胸悶白果苦瓜蘿蔔杏仁煲腩排中暑玉屏風散免疫湯雪梨蘋果煲豬肉蒟蒻蓮子涼湯白鶴靈芝冰糖飲第三篇 腸胃調理篇幫助消化白果腐竹燉豬肚干貝菜心萬壽果煲西施骨青紅蘿蔔煲牛腱消滯清胃湯麥芽茶整腸健胃金銀花川貝燉排骨蜜棗蓮藕燉排骨北氏黨參燉田雞樹子當歸棗排豆腐芥菜魚頭湯椰汁燉燕窩 便秘三絲牛蒡參鬚珠貝茶金蒜莧菜湯玉米筍蔬菜湯杏桂雪耳冬菇湯茼蒿腰花湯食慾不振棗仁小米粥金針豆腐薑絲湯荷葉瘦肉湯蓮藕牛腱湯海米蘿蔔湯青檸紅棗鱸魚湯胃脹氣陳皮魚香原盅燉冬瓜味噌蘿蔔蔬菜湯紅蘿蔔洋芋湯第四篇 增強免疫力篇增強抵抗力天麻蒸白鯧魚甘草煙燻石斑魚柳參鬚老薑雞酒湯鮮人參蛤蜊湯枸杞銀耳湯玉桂野菇蘑菇湯消除疲勞牛蒡排骨湯紅棗蓮子燉雪蛤紅棗桂圓燉鵪鶉花旗參煲銀耳湯補充體力馬蹄燉鳳翅客家紅糟排骨當歸鴨參鬚紅棗煲羊腩香甜燕麥漿精力湯補充元氣人參銀芽炒鮑魚絲陳皮南薑蒜籽炆田雞佛跳牆元氣湯花旗參燉土雞淮山紫米粥改善體質白蘭地土雞冬蟲夏草燉烏雞八珍牛肉煲人參排骨盅髮菜眉豆煲豬什蒜頭干貝田雞湯強健筋骨車前子燜藍排鹿茸帆立貝山藥益氣湯花菇鳳爪湯天麻黃耆魚湯牛肉茶手腳冰冷毛豆雞丁三絲芹菜南薑豉椒炒鱔片燒酒蝦淮山杞子燉牛腱椰奶酒釀甜湯身體虛弱西洋菜排骨湯土雞燉魚翅蜜瓜紅棗煲腩排花旗參無花果煲豬肉紅棗腩排煲泥鰍蓮子百合紅豆粥清熱解毒宣扶益氣湯番茄皮蛋湯絲瓜涼茶番茄皮蛋湯竹笙綠竹筍湯花旗參煲瘦肉老黃瓜煲豬腳湯活血化瘀田七燉烏雞湯四物雞豆排骨湯人參枸杞雪蛤湯蟲草洋參雞湯番薯煲薑湯玫瑰花茶滋陰補陽蟲草蒸明蝦巴戟蝦煮酒當歸生地燒羊肉海馬雞腰補腎利尿馬蹄蕹菜湯鹹蛋芥菜豬肝湯大山地昆布煲腩湯薏仁雙豆飲補肝潤肺紅棗百合炒豆苗天麻燉花腦髓黃豆芽豬血湯羅漢果瘦肉粥北杏燕窩湯洛神酸梅湯綠海藻珍珠湯南瓜濃湯第五篇 活血補血篇貧血銀耳紅棗煲老雞參鬚杞子燉牛腩蓮藕髮菜煲豬肉菠菜豬血湯蠔菇豬肝紅棗枸杞茶面色蒼白紅燒羊肉湯羊肉爐當歸補血蔬菜湯參鬚紅棗燉白鱔黃耆白朮茶飲生薑紅棗糖飲心血管疾病首烏芝麻糊三色海鮮蒜頭雞湯烏骨參雞湯淮山雞紮肘子白菜煲土雞氣血循環人參金針雞湯生薑燉羊肉骨碎補燉元蹄杏棗煲牛腱第六篇 呼吸系統篇咳嗽雪蛤鑲竹笙甘草椒鹽炒沙蝦羅漢果杏仁煲豬肉陳皮涼瓜煲腩排芥菜鹹蛋牛肉湯薏仁燕窩湯感冒川味參鬚煮牛肉栗子淮山燉豬腱蔥棗湯薑蒜豆豉豆腐湯蔥頭薑片飲貫仲消炎茶改善呼吸道銀杏綜合時疏玉屏風粥白果蓮子湯薄荷玉桂燒羊排小青龍湯參耆益氣茶氣喘雪蛤燉烏雞百合燉烏雞紫河車燉牛肚肉從蓉蒸鯉魚杏仁桂皮茶潤肺生津飲口乾舌燥清補涼煲豬雜椰子燉土雞清心補涼湯金銀花蜂蜜茶 第七篇 慢性病症篇抗癌防癌竹笙燒豆腐蘆筍蔬菜湯抗癌花椰菜湯五菇湯櫻花冬瓜排骨湯靈芝黑棗香菇排骨心臟病玉竹蝦球川芎蛋丁香菜心番茄土當歸南瓜煲豬腱蓮子菠菜銀耳湯 高血壓雞血藤燒蹄筋清咽雙花飲雙菊白菜豆腐湯草決明海帶湯 第八篇 紓壓助眠篇紓壓紫菜馬蹄豆腐湯葫蘆瓜蜜棗腩排湯失眠山藥杞子肉燉腩排香菜蘿蔔牛腩紅白蘿蔔煲元蹄鮑魚花膠燉雞雪耳百合鴿蛋湯洋芋腐竹憂鬱症枸杞干貝鮮蝦蒸豆腐人參雲腿蒸魚柳

章节摘录

  中醫的藥膳養生觀念  中醫所謂的藥膳,可分為保健與食療兩大目的,保健藥膳是針對個人體質給予補強性的調理,以達到保健強身、增進免疫功能,避免疾病入侵,而食療性質的藥膳,則主要是針對各人症狀輕重,採用相對性的藥膳對治調理,二者都有補氣強身與延年益壽的目的。藥膳料理不僅稟承了中國傳統「醫食同源、藥食並用」的保健醫理,以天然藥草和食物做為原料,經過烹飪加工製成膳食,滿足一般人的口腹之慾,更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在祛病強身、延年益壽方面,有很大貢獻。  換句話說,現代人的藥膳,不必再熬煮一鍋又黑又苦的藥汁,而是要將食補藥材融入日常三餐之中,成為飲食的一部分,並非在三餐之外,又另外做出一道補品。  兼具保健&食療效果  因此,健康的人平日即可透過正常的飲食,收到自然滋補之效,避免攝取過多的食物和營養,同時也可針對個人特異體質的需要,進行補強性的調理,藉以改變體質,強健體魄,避免疾病入侵,以維護身體各部位功能的正常。  在漢方食療的理論下,藥膳是將中藥與某些具有滋補價值的食物互相搭配製作而成,因此事先要瞭解食用者體質的寒熱屬性,更要瞭解各種藥材補性及功效,才能巧妙利用食材與藥材的自然療效,烹煮出美味又具有保健效果的藥膳料理。  中醫認為,健康的人平日保健應著重在氣血調和及陰陽平衡,當二者不足時應給予補充,如有過剩亦會引起疾病,則要祛除,以達成平衡為目的。中醫對虛症體質大致的區分為:陰虛、陽虛、氣虛、血虛,應以補陰、補陽、補氣、補血之法予以調理,若確定為虛損病症時才適合用食補方法治療。  每種食物皆有各自屬性  藥膳即是將中藥材與食物一同烹煮的食療方式,以中藥來增加食物的獨特風味,或以食物來幫助中藥發揮功效。譬如雞肉具有補充元氣的功效;羊肉則可以保暖;粥能夠幫助藥性、滋養胃氣。這些食物和中藥一同烹煮有相輔相成作用。  我國古代的醫學典籍中即記載許多藥膳食療的處方,將各種食物依食後體內的反應分類,例如西瓜、竹筍、鴨肉屬於寒性,羊肉、荔枝、榴槤為熱性。  另一方面,有些藥材的藥性甘而溫,有些藥材則苦而涼,不同藥材與食物的搭配,各有不同的補性及效益存在,製作前要先瞭解藥材及食材本身的特性,才能掌握藥膳調理的精髓,使食補效益獲得充分的發揮。  不過,容易造成身體負擔的食物有以下幾種:太酸、太苦、太鹹、太辣、太甘。因為中醫認為酸傷肝、鹹傷腎、苦傷心、甘傷脾、辣傷肺。也就是說當吃了太過油膩及重口味的食物後,體內的臟腑負擔就會加重、加大,在長期累積下來身體當然會出現狀況。  依個人體質製作藥膳  中醫以食物搭配中藥來製作美味藥膳時,應依個人體質,季節氣候變化,及年齡不同選擇合適的食物及中藥材,以達到補養的目的。  因為年齡不同,身體會有若干不同的虛損,對於藥膳食補的需求,自然就出現不同的差異,例如小孩和青少年在發育期間,應多食用補脾胃、開胃助消化的藥膳;壯年人可多食用調理肝臟和血脈運行的藥膳;老年人則最好多吃補腎強筋骨的藥膳。總之,正確的使用食療藥膳,可以增加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有防治疾病及強身延年的效果。  「食補甚於藥補」,一般人只要平日三餐正常吃,多注意食物的均衡和營養,再根據自己的體能狀況來對症用「藥」,包括適當的運動和休閒,足夠的睡眠和紓解壓力,即可達到自我調理身體,吃出健康也吃得美味!  秋季滋陰潤肺調體質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時序入秋,自然界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氣候忽冷忽熱不甚穩定,當此季節明顯交替之時,氣候偏乾燥,人體普遍缺乏水氣滋潤。從藥膳養生的觀點來看,養陰潤燥是秋季養生重點,也是關鍵時刻。  因為秋高氣爽使人舒服,但卻暗藏蕭瑟之氣,若不能善加調養,往往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這個季節就是要讓身體儲存能量度過寒冬。  從節氣看,中秋是氣候轉換的分界點,一過中秋,天氣明顯轉涼,人體新陳代謝漸緩,有些人會出現腹瀉、便祕等腸胃功能失調,因此宜多多食用可加強肝臟功能及保健脾胃的食物,例如:蘋果、柿子、柑橘、水梨、葡萄與龍眼等。  此外,秋季天氣乾燥,容易出現皮膚乾燥、咽喉腫痛、咳嗽等「秋燥」現象,《臞仙神隱書》主張入秋宜滋陰潤燥,可選擇的食物如:菠菜、銀耳、芝麻、豆漿、蓮藕、石榴、楊桃、山楂、沙參、百合、粳米、糯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有益身體調養。除多補充一點維生素外,多吃些生津潤燥的食品是十分有益的,在中藥方面不妨多選擇一些養陰潤肺的食物,如西洋參、麥門冬、天門冬、枸杞、冬蟲夏草、山藥、茯苓、川貝母、玉竹、石斛等有強化呼吸道能力,和皮膚保濕的作用。  在食物上,可以適量的選用金銀花、麥冬、蟲草、百合、銀耳、蜂蜜、秋梨等配膳以潤燥平風,或在調味料上加些辣椒、胡椒、酒類等,對舒緩秋天的燥氣頗有良效。如果是身體虛弱和肺臟機能較差的人,可以在稀飯裡放一點黑棗,有助脾胃和肺部。另外適當吃些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和豆類等,可使人的大腦產生一種特殊物質,消除抑鬱情緒,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和抗寒能力。  秋季宜吃的保健食材  1 秋季飲食以潤肺為重,有益食材包括蓮藕、水梨、百合、苜蓿芽、燕麥、薏仁、大豆卵磷脂等。  2 大量攝取蔬菜水果及天然食物的粗纖維,例如帶梗的番薯葉、牛蒡、海帶、竹筍、蒟蒻、無花果、番薯、芋頭等,可避免感冒。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台北縣中藥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周應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