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人人hold得住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橡樹林  作者:Joshua Foer  页数:328  译者:謝佩妏  
Tag标签:无  

前言

  產品試閱  記憶術的根本原則:精細編碼化  我跟艾德約好在他回歐洲之前再見最後一次面。他想跟我約在中央公園,因為他沒去過那裡,而且堅持要把它列為這趟美國之旅的重要一站。看過光禿禿的冬末枯樹和趁中午空檔繞著人工湖跑一小圈的慢跑者之後,我們來到了公園的南端,對街正對面就是麗池卡登飯店。那天下午又冷風又大,不適合進行任何一種思考,記憶就更不用說了,但艾德還是堅持要留在戶外。他把柺杖遞給我,大膽地跳上公園邊的一塊大石頭,罹患慢性關節炎的膝蓋好像有點痛。他很快看過地平線,對這地方發表了「莊嚴無比」的評論之後,就邀我一起坐在石頭上。他答應我要在一小時內教我幾種基本的記憶技巧,但很難想像這種天氣我們能撐那麼久。  「我得事先提醒你,」艾德說,一邊盤腿坐定,「本來你對記性好的人充滿敬畏,但過不久你就會說:『不過都是些愚蠢的把戲。』」他頓了頓,抬起頭,好像要看我會不會真的那樣反應。「但不是這樣的,那只是一個不得不走過的尷尬階段。」  一開始他為我介紹了所有記憶術的根本原則:精細編碼化。他表示,我們的記憶並不是為現代世界設計的。就跟我們的視力、語言能力、直立行走的能力和其他各種生理機能一樣,記憶同樣在迥異於今日世界的環境下,經歷了物競天擇、自然演化的過程。  把人類祖先的大腦塑造成今日在語言層面、象徵層面和神經層面為我們所用的現代大腦,這個演化的過程大多發生在更新世,約始於一百八十萬年前,直到一萬年前才結束。那段期間,人類都靠著採集和打獵維生,那種生活方式所需的條件塑造了今日人類的腦袋。  我們對糖和脂肪的依賴在食物難尋的世界裡,可能有益於人類存活,但在現在這種速食連鎖店到處可見的世界裡就會適應不良。同理,我們的記憶也不完全適合現在的資訊時代。現在我們常需要仰賴記憶完成的任務,在人類大腦演化的環境中可能毫不重要,比方我們的祖先不需要記電話號碼、逐字記下上司的指示、美國歷史的預修課程、或是雞尾酒會上數十個陌生人的名字(因為他們住在相對小而穩定的群體中)。  早期人類和原始人類祖先需要記住的,無非是哪裡有食物和資源、回家的路、哪些食物可吃、哪些有毒。這是他們日常生活依賴的重要記憶技巧,也是隨著人類記憶演化而發展出的技巧(至少有一部分如此)。  所有記憶技巧的中心原則就是:人類大腦記住各種資訊的能力並不相同。我們很擅長記住視覺影像(想想之前的兩圖交替辨識測驗),卻很不會記其他資訊,比方一長串單字或數字。記憶技巧的核心就是進行S自然而然完成的「聯覺」:把我們大腦不擅長記住的資訊,轉變成大腦天生就擅長記住的資訊。  「多數記憶技巧的重點就是,把輸入記憶的無趣資訊變得豐富有趣,有別於你看過的任何事物,再也無法忘記。」艾德邊往握緊的拳頭裡呼氣,邊向我解釋,「這就是精細編碼化的過程。我們可以馬上用一串單字來試試看,這是一般用來掌握記憶技巧會作的練習,之後就可以拿數字、紙牌來練習,然後再到複雜的概念。基本上,訓練完成之後你想記什麼都沒問題,不騙你。」  艾德說到最近的一次維也納之行。他和盧卡斯各自分開,直到盧卡斯大考前的那個清晨才會合,兩人快破曉時才東倒西歪走回家。「盧卡斯睡到中午才起床,用閃電式記憶記住所有考試內容,然後就通過了!」艾德說。「如果學習那麼有效率,你就會能拖就拖,不會因為沒看書而有罪惡感。盧卡斯發現記憶練習其實有點邪惡。」  艾德把捲髮塞到耳後,問我想先記什麼。「我們可以從實用的東西開始,比方埃及法老王或美國歷任總統,」他提議,「或是一首羅馬詩?也可以記地質年代,只要你想。」  我笑道:「聽起來都非常實用。」  「我們可以很快記住上世紀美國足球的所有冠軍得主,或前幾名棒球明星的平均分數,只要你想。」  「你……真的記得超級盃的所有冠軍得主?」我問。  「不知道,我比較喜歡板球,不過我很樂意教你怎麼記。重點是: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技巧快速記住任何東西。怎樣,有沒有興趣?」  「有。」  「我想最實用、最明顯的選擇就是記住某人的待辦事項。你會寫下待辦事項嗎?」  「在家裡會啊,可以算是。想到就寫一下。」  「我懂了。我的腦袋裡一直記著我的待辦事項,就用我的來練習好了。」  艾德跟我要了一張紙,在上面很快寫了一些字遞給我,臉上露出調皮的笑容。上面總共列出十五個項目。「這是我去參加朋友辦的派對之前要在市區買的幾樣東西。」他說。  我大聲唸出來:  醃蒜頭  鄉村起司  鮭魚(最好是泥炭燻製的)  六瓶白酒  襪子(三雙)  三個呼拉圈(備用?)  潛水呼吸管  乾冰機  寫e-mail給蘇菲亞  膚色貓女裝  找保羅紐曼的電影《回頭是岸》  麋鹿香腸?  擴音器和導演椅  馬具和繩索  氣壓計  「這張表都記在你的腦子裡?」我不敢相信地問。  「從我的腦子裡來,進到你的腦子裡去。」艾德說。  「你不是在開玩笑吧?」  「我不確定找不找得到上面的所有東西。紐約有賣鄉村起司嗎?」  「我比較擔心麋鹿香腸和膚色貓女裝。」我告訴他,「而且我以為你明天就要回英國了?」  「對啊。上面很多東西都不是絕對必要的,我打算這麼安慰自己。」他眨了眨眼。「不過,這個練習的重點是要你記住這張清單。」  圖像+場所=記憶宮殿  艾德說學會他教我的記憶技巧,就等於認識了「記憶高手引以為傲的傳統」。根據傳說,這個傲人的傳統始於西元前第五世紀,當時詩人西蒙尼德站在宏偉宴客廳倒塌後的碎石堆中閉上雙眼,在想像中重建粉碎瓦解的建築物,並有了驚人的發現:他記得參加這場不幸晚宴的所有賓客坐的位置。他雖然沒有刻意記住房間的格局,房間卻在他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據說西蒙尼德從簡單的觀察中發明了日後將成為記憶術根基的技巧。他發現假如宴客桌上坐的不是原來那些人,而是其他人,比方照出生年月日入座的希臘大劇作家,那麼他也可以記住這些人。如果他看到的不是賓客,而是自己寫的詩,每一個字都排在桌上,或是他那天必須完成的所有工作,無論是什麼,他認為只要想像得出來的東西,都可以按照順序烙印在人的記憶中,其中的祕訣在於善用空間記憶。西蒙尼德使用的技巧就是,把不容易記住的東西,比方一串數字、一副牌、一張購物清單或《失樂園》這部史詩,變成一系列吸引人的視覺圖像,然後把圖像放入想像的空間,這樣容易忘記的東西就會突然變得深刻難忘。  古典記憶訓練的根本核心,幾乎都可以在《獻給赫倫尼》(Rhetorica ad Herennium)這本輕薄短小、作者不明的拉丁文修辭課本裡找到源頭,腦力運動員腦中庫存的記憶技巧幾乎都是從這裡來的。這本書寫於西元前八十六到八十二年,是唯一完整討論由西蒙尼德發明並流傳至中世紀的記憶術的著作。記憶術在中間兩千年雖然有些許革新,但基本技巧大致跟《獻給赫倫尼》所提的相同。「這本書是我們的聖經。」艾德說。  《獻給赫倫尼》中對記憶的討論其實很短,只有十頁左右,穿插在有關修辭和演說的論述中,後者占的篇幅長得多。一開始先區別自然記憶和人為記憶的不同:「自然記憶是隨著思想一起誕生、植入腦中的記憶。人為記憶是藉由某種訓練和調教加以強化的記憶。」換句話說,自然記憶是出生就有的硬體配備,人為記憶是載入硬體才能跑的軟體配備。  這位佚名的作者接著說,人為記憶有兩個基本的要件:圖像和場所。圖像代表我們想要記住的內容;場所(拉丁文稱loci)就是儲存這些圖像的地方。  其概念就是在腦中創造一個空間,是你既熟悉也可以輕易想像出的空間,然後用代表你想記住的事物的影像來填滿這個想像空間。羅馬人把這種技巧稱為場所法,後人將這種建築空間稱為「記憶宮殿」。  記憶宮殿不一定要大如宮殿,也不一定要是建築物,也可以是小鎮的道路(像S的狀況)、鐵路沿線的車站、黃道十二宮、甚或神話動物。記憶宮殿可大可小,可在室內也可在戶外,可真實也可以是想像,只要有類似把一個位置連向下一個位置的順序,而且是你非常熟悉的地方即可。拿過四屆美國記憶賽冠軍的哈格伍,利用《建築文摘》裡的豪宅來儲存記憶。開朗活潑的馬來西亞記憶力冠軍葉瑞財博士,運用自己的身體器官當作場所,記住一千七百七十四頁牛津漢英字典裡的五萬六千個字。你可以有數十、數百、甚至數千個記憶宮殿,每個都是為了記住不同組記憶而建。  在澳洲和美國西南部,原住民和阿帕契印第安人各自發明了自己的場所記憶法。但他們不用建築物,而是利用當地的地形來編排自己的故事並在各地傳唱,因此每一處山丘、巨石和河流都代表一部分故事。「神話和地圖變得互相重疊。」密蘇里大學的語言人類學家傅利說,他研究的主題是記憶和口述傳統。把故事融入土地的一個不幸後果是,一旦美國原住民的土地被美國政府接收,他們失去的不只有家園,還有神話。  「喬許,你要知道,人類很擅長記空間。」艾德高踞在石頭上說,「舉個例子:如果把你獨自放在你從沒去過的某個人家裡五分鐘,你會覺得興奮又好奇,你想在那麼短的時間內你會記住房裡的多少東西?你不只會記得所有房間的位置、房子的格局配置,還有房間大小、裝潢擺設和窗戶的位置。你在不經意間就會記住各種東西擺放的位置,不知不覺就會注意到不同空間的大小。把所有訊息加起來,相當於一篇短篇小說所包含的全部訊息。但我們並不認為這有什麼大不了。人類可以不假思索地吸收大量的空間資訊。」  艾德接著說,記憶宮殿的原則就是,利用人類敏銳的空間記憶建構、儲存較不容易整理的資訊,比方艾德的待辦事項表。「你會發現,就像你很難混淆屋子裡的房間順序,到最後你也會很清楚在三個呼拉圈、一個潛水呼吸管和一部乾冰機之後,我下件事要做的就是e-mail給朋友蘇菲亞。」  最重要的是選一個我非常熟悉的記憶宮殿。「你的第一個記憶宮殿,我希望是用你從小長大的房子,因為那應該是你非常熟悉的空間。」艾德說,「我們要把我的待辦事項,一個一個沿著你童年住家的不規則路線擺放。等到要回想這張單子的時候,你只要重新走一次我們在想像中走的路線就行了。到時候希望你要記住的東西都會自己冒出來。好,告訴我,你小時候住的房子是平房嗎?」  「應該是兩層樓的磚頭屋。」我說。  「車道的盡頭有可愛的信箱嗎?」  「沒有,幹嘛?」  「可惜。那是個很好的起點,可以把第一個待辦事項的圖像放上去。不過沒關係,我們可以從車道起點開始。我要你閉上眼睛想像一大罐醃蒜頭就放在停車的地方,想像得越細越好。」  我不是很確定要想像什麼。「什麼是醃蒜頭?是種英國美食嗎?」我問。  創造力是記憶關鍵  「不是,就是週末到山上踏青會帶的小點心。」艾德又露出頑皮的笑。「現在,嘗試從各種感官層面來想像這個圖像,這很重要。」一則新資訊的連結鉤越多,就會更穩固地嵌進已知事物的網絡,留存在記憶中的可能性也越大。就像S自然而然、不知不覺就會把傳進耳朵的每種聲音轉成不同顏色和味道,《獻給赫倫尼》的作者也鼓勵讀者用同樣的方法記住他們想記住的圖像。  「你要仔細處理那個圖像,盡可能地專注投入。」艾德又說,「吸引我們注意的事物比較好記,而專注力不是你可以隨意控制的,你必須用細節把它拉進來。在腦中置入詳細鮮明、引人目光的圖像,一個可靠穩固的記憶存入大腦的機率就越高。所以,試著想像醃蒜頭散發的香味,然後把它的比例放大,想像你正在嚐它的味道,讓那味道在舌頭上滾動,而且要確定你看到自己在車道起點做這件事。」我連醃蒜頭是什麼都不確定,更不可能知道它嚐起來的味道,不過我還是想像一大罐醃蒜頭昂然立在爸媽家的車道起點上。  (我鼓勵讀者也跟我一起這樣做:想像一罐醃蒜頭放在你家車道的起點。如果你家沒有車道,就改成房子外面的其他地方,努力想像那個畫面。)  「你已經把多感官層面的醃蒜頭畫面置入腦海,現在我們要走進你家,想像下一件待辦事項放在前門上,那就是鄉村起司。我要你閉上眼睛,想像一大桶淺水池大小的鄉村起司,看到了嗎?」  「大概吧。」  (你有嗎?)  「現在我要你想像名模克勞蒂亞雪佛在那桶鄉村起司裡游泳,想像她全身光溜溜,乳脂從她身上滴下來。看到了嗎?我不希望你漏掉任何細節。」  《獻給赫倫尼》非常建議讀者為自己的記憶宮殿創造畫面,越好玩、越低俗、越怪異越好。「我們把日常生活的事看成瑣碎、平凡、老套的事,通常就會很容易忘記,因為沒有新奇的東西刺激我們的腦袋。可是如果我們看見或聽見什麼特別惡劣、無恥、不同凡響、了不起、不可思議或好笑的事,就可能記在腦中很久。」  畫面越鮮明,就越容易固定在場所上。我漸漸發現記憶大師跟常人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能夠很快地創造豐富的畫面,在腦中畫出一個前所未見、難以忘懷的場景,而且速度飛快。這就是為什麼博贊只要抓到聽眾就要強調:世界記憶力錦標賽比的不是記憶力,而是創造力。  在腦中創造畫面時,思想邪惡反而有幫助。我們的大腦在演化過程中變得對兩件事特別有興趣:性和笑話,所以黃色笑話更是效果加倍。(你還記得本書一開始蓓爾曼和寶兒在幹嘛嗎?)就連比較保守的時代出現的記憶論述也持這種看法。十五世紀最知名的記憶教材作者雷文納的彼得,就在「揭露我一直忍住不說的祕密之前,事先請高潔虔誠的人見諒,那個祕密就是:如果你想很快記住某事物,就把最美的處女放進記憶宮殿,美女圖像會大大促進記憶」。  不過,要我對克勞蒂亞雪佛泡在鄉村起司裡的畫面有感覺有點難,而且冷風吹得我的鼻子和耳朵好痛。「呃,艾德,我們可以到室內上課嗎?」我問,「這附近一定有星巴克。」  「不行不行,冷空氣有醒腦的作用。」他說,「集中注意力,我們剛剛走進你家的門,我要你往左轉,你走進的下一個房間是哪裡?」他問。  「客廳,裡頭有一架鋼琴。」  「好極了。我們的第三樣東西是泥炭燻鮭魚,所以我們來想像鋼琴琴弦底下有很多正在冒煙的泥炭,而琴弦上放著一片赫布里底群島的鮭魚。哇……你聞到了嗎?」他吸了吸冷空氣。  我其實不確定泥炭燻鮭魚是什麼,但聽起來就像一般燻鮭魚,所以我就這麼想像。「好香啊。」我說,眼睛仍然閉上。  (如果你家沒有鋼琴,就把泥炭燻鮭魚放在大門左邊的某個地方。)  下一樣是六瓶白酒,我們決定放在鋼琴旁邊有點髒掉的白色沙發上。  「把白酒擬人化會有幫助,」艾德提議,「會動的畫面比不會動的畫面更好記。」這也是《獻給赫倫尼》中的建議。作者建議讀者創造「特別美或特別醜」的畫面,並讓畫面動起來,再加以修飾使之更加突出。你可以「變化其模樣,比方讓畫面染上血、沾上泥巴或抹上紅顏料」,不然也可以「給畫面添加些許漫畫效果」。  「或許你可以想像那些白酒在討論各自的優點。」艾德說。  「比方梅洛先生說……」  「老兄,梅洛不是白酒。」他打斷我,表情既困惑又好笑。「可以想像夏多內正在批評白蘇維濃的土質,另一邊的格烏茲塔米那正在損莉絲凌,咯咯笑個不停之類的。」  我覺得那個畫面很有趣,肯定會烙印在腦海裡。為什麼呢?為什麼六個自以為是、擬人化的白酒瓶,會比「六瓶白酒」這幾個字更難忘?第一,想像這樣奇特的畫面要比純粹讀四個字動用更多專注力,這在延伸想像的過程中會在神經元之間形成更堅固的連結,進一步將記憶編碼。但更重要的是,你一句我一句的白酒瓶之所以難忘,是因為這畫面新奇有趣。活了那麼多年我當然看過白酒瓶,但會說話的白酒瓶倒是從沒見過。要是我直接記「六瓶白酒」這四個字,這個印象就會很快跟腦中其他白酒瓶的記憶混淆。  想想看:上禮拜吃的午餐你還記得多少?你記得今天吃了什麼嗎?希望。那昨天呢?我敢打賭你一定要想一下。前天呢?一個禮拜前呢?其實你對上週午餐的記憶並沒有消失,如果有正確的提示,比方在哪裡吃的、跟誰一起吃,你可能就會想起來吃過什麼。問題是,你的大腦已經把上週的午餐跟其他午餐的記憶混淆,變成眾多午餐的其中一個,所以才不容易記住。當我們要從眾多「午餐」或「白酒」類的記憶中喚醒某次記憶時,有太多記憶在爭取我們的注意。所以,你不見得忘了上週三午餐吃了什麼,只是缺少把它從午餐記憶汪洋中撈上來的好鉤子。但如果是會說話的酒瓶,就是獨一無二的記憶,因為沒有人其他記憶跟它競爭。  「再來是三雙襪子,」艾德接著說,「附近有燈可以掛上去嗎?」  「有,沙發旁邊就有一盞檯燈。」我說。  (如果你有跟上來,那麼你現在應該把六瓶白酒和三雙襪子放在第一個房間的某個地方。)  「很好。我有兩種方法可以讓襪子吸引你的注意。第一個是想像它又臭又舊,第二個是想像襪子是棉襪,而且是現實生活中找不到的顏色。那就用第二種好了。然後把那些襪子掛在燈上。加點超自然的東西往往會有不錯的效果,或許可以想像襪子裡有鬼在裡頭又伸又拉。專心想想看,想像清涼柔軟的棉襪擦過你額頭的感覺。」  就這樣,我跟著艾德穿越小時候的家,在一個又一個房間裡漫步,沿路丟下我想像的畫面。  。

内容概要

2011年美國暢銷書排行榜2011年3月Amazon網路書店最佳選書《商業週刊》1267期精彩連載記憶潛力比你想像得還大! 一個記憶力平平的記者喬許?佛爾,在採訪一年一度「美國記憶大賽」時,初遇二千五百年前即存在、如今卻只有極少數人還在使用的超強記憶術──記憶宮殿。他以記者之筆和追根究柢的精神,探究人類大腦的記憶之謎,用最新的科學研究數據、钜細靡遺的歷史資料,編織出一張廣而深的記憶脈絡史,細述數千年來人類的記憶在演化中發生了什麼事?是發展得更精細,還是被科技取代而退化?  本書記錄了作者在世

作者简介

  喬許?佛爾  喬許?佛爾目前是《國家地理雜誌》《君子雜誌》《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及《頁岩》電子雜誌的撰稿人。  原本是一個老是忘記自己為什麼要開冰箱、忘東忘西、腦容量不怎麼大的平凡人,2005年採訪美國記憶大賽後,開始思考「人類大腦的侷限」這個問題。之後在艾德?庫克(Ed Cooke)的年輕記憶大師親自訓練下,開始練習二千五百年前人類的超強記憶術──記憶宮殿,並一舉奪得2006年美國記憶大賽冠軍,在比賽過程中有多項成績刷新世界紀錄,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記憶達人。  謝佩妏  謝佩妏  清大外文所畢。現為專職譯者。  Joshua Foer

书籍目录

目 次【導讀】一個熱血的記憶故事/張妙如【推薦序】教你輕鬆記憶,創造美好人生/陳美儒1.世界上最聰明的男人不好找 不可思憶的記憶強人全美記憶大賽神祕的記憶真有天才?文化由記憶堆砌而來2.記得太多的人 年輕記者S的故事看過就會記得S腦中的祕密大腦記憶之謎每一筆資訊都有「住址」倫敦計程車司機和腦力運動員如何運用記憶?怪咖艾德記住人名的技巧要接受挑戰嗎?3.行家中的行家 辨別小雞性別和記憶有何關係?尋找記憶的證據經驗與直覺神奇數字七記憶測驗初體驗把要記憶的東西切割記憶造就專業4.世界上最健忘的人 EP的故事記不起過去,想不到未來心理時間HM的故事重複習慣造就潛意識5.記憶宮殿 記憶術的根本原則:精細編碼化圖像+場所=記憶宮殿創造力是記憶關鍵6.如何背詩? 記憶術的迷思艾德的記憶宮殿:米爾莊傳奇高手普力墨腦力十項全能賽幾千年的困惑口耳相傳造就文學巨著什麼形式最好記憶?背詩真有那麼困難?用感覺聯想詩句7.記憶的終點 記憶與書寫的消長書的演變從集中式到廣泛式閱讀記憶術復興運動人人都著迷記憶術內在、外在記憶融合一體8.能力的極限 展開記憶力特訓PAO法超越「OK高原」向能力的極限挑戰生日派對上的紙牌速記大對決教練提點9.記憶特訓班 對記憶術的省思記憶術左右學習成績記憶術對現代教育是利還是弊?專訪世界記憶錦標賽創辦人東尼?博贊當博贊遇到記憶術很會記憶就表示理解嗎?讓記憶變成知識10.人人腦中都有一個小雨人 高人一等的奇才丹尼爾探索丹尼爾的「超級腦袋」奇才是天生的,還是後天訓練而成?「雨人」金匹克從疑問中探究人腦的真相真假天才奇才從何誕生?11.美國記憶大賽 比賽進入倒數階段重量級選手一一登場空降選手vs.雷霸龍比賽正式登場新科冠軍出爐結 語 背負眾望參加世界記憶力錦標賽KL7神聖入會儀式提升記憶之後,改變了什麼?劃下句點【致 謝】

章节摘录

  一個熱血的記憶故事  文/張妙如  記憶,真的是一件很神祕的事。  去年我有一個失聯近二十年的老朋友和我連絡上了,起初我只記得他是誰、大概的身世故事和長相,但隨著之後的交流越來越頻繁,我想起了關於他的很多細節,甚至他在哪時候講過哪句他自己現在也不記得的話。  我於是意識到,記憶並不會無緣無故消失,再微小的事都曾被我們的腦袋記錄下來,不需要用到時,你或許以為對這些事早已不復記憶,可是只要一點火光,你就會發現,遺忘是件比想像中更不容易的事!  我的記憶力其實不算差,只是多數用在沒用的事情上(比如誰X月X日穿了什麼衣服和鞋子),真正有需要記住的像單字、別人的電話號碼等等,幾乎完全進不了我的記憶體。雖然這並沒有很困擾我,畢竟我已經老到不用考試了,可是我依然很好奇究竟頭腦是怎樣運作的?那些能記得三副撲克牌的人真的是天賦異稟嗎?正因為不是,而是人人都可以經由學習達到的境界,所以這本書更值得一看。  尤其作者一開始就寫:他挑戰全美記憶大賽冠軍決賽的場面──你看!他辦到了!他是一個平凡不過的人,經由訓練竟能站在台上和那些特異功能的人士比賽記憶,就可見說服力有多強!銀杏的功效和傳奇馬上就弱掉了,你需要的只是一本書告訴你怎樣使用大腦,怎樣專業的去記憶。  表面上,《記憶人人hold得住》是本講述專業、超級記憶術的祕笈書,但實際上這本書可比這豐富有趣得多了!作者喬許?佛爾是個記者,在採訪生涯中偶然遇到幾位記憶大賽的選手,和一般人一樣,一開始喬許對於某些人可以在幾秒內記憶一副洗過的牌的順序、背出圓周率後面五萬個小數點這種能力,直接視其為特異功能人士,不過他感到狐疑的總是這些天才們都紛紛表示:這是普通人就能做到的事,只要你知道怎麼訓練和使用大腦。  隨後喬許不僅實際展開了記憶訓練,更蒐集資料整理了許多關於記憶之於人的時空背景意義,記憶之於人生的意義,還有和超級記憶相反的案例:那些僅有片刻記憶的人。  和超級記憶力相反,有些人只有極短暫不到幾分鐘的記憶力,這些案例多數是後天腦部受創或疾病造成,喬許同樣深入探討並採訪他們,只為了更佳地解釋人腦怎樣運用不同的部位去記憶。例如有個簡稱的人,他一開始像是得了普通感冒,可是兩天後病毒侵襲他的腦,之後他就只剩年輕時的記憶還留著,新添記憶的功能卻完全消失,十分鐘前說的話或見過的人,十分鐘後已全然不記得,每次看到自己的太太都像是隔了二十年沒見到她!如果你請他幫你做某件事,他現在耍脾氣不答應,沒關係,你過幾分鐘後再問他就會得到不同的答案了。仍有喜怒哀樂的情緒,可是不論多麼大悲大喜,下一分鐘他就失去這些記憶了……。  的例子給了我很多省思。我也曾經夢想過,如果人可以不記得生命中悲傷的事該有多好!如果人總是能忘記那些撕裂你心的苦楚,該有多好!就連某些科學家也認為類似忘情水的東西是一大商機,他們還在致力研究出一種能讓人選擇失去痛苦記憶的東西。但的例子讓我猶疑了,他是否幸福無憂,也在我心裡打了個大問號。  讓人訝異的恐怕是,儘管的大腦已經沒有記憶的能力,他每天散步的路線,天天走起來都像是第一次,可是他的慣性卻仍讓他保有像直覺般的意識,那並不是光靠腦儲存下來的。  我覺得比起其他類型的書,我最喜歡的其實是這類既有真實故事穿插其中又有知識性的讀物。會「說故事」真的很重要,就如同「圖像記憶法」對記憶力更有實質幫助一樣,不只重要,還是關鍵。要不然,人想要獲得知識去啃生冷的學術報告不是更直接嗎?問題是,那種東西一般人即使讀過五次以上,也不見得會印象深刻,而留不住的知識最終等於無知識。  不要否認,方法不等於迂迴不真誠的計謀,方法有時候是更體貼的作為,唯其體貼,所以你感動了,記住了。  本書還意外地使我了解了為什麼多年來我記住的無用之事很多,而重要的資訊反而很難留在腦海。因為無用的事(比如誰穿了什麼衣服)多數是影像,重要的資訊(電話號碼或某些文句)就只是生硬的數字文字,記憶的祕密確實是圖像和影像,不只如此,越是3D或4D以上(嗅覺、味覺、觸覺等各種「覺」的加入),越能讓你印象深刻,也就越能把記憶留在腦海。不過,你又該如何把文字數字轉化為影像(而且是能記住的影像,而不是任何隨便的影像),讓它們有系統又不混亂地留在腦中呢?這就是這本書要教你的。  然而,本書讓我感觸更深的,卻不是有效記憶這件事,而是記憶在一個人身上和時代所扮演的角色及造成的影響。  在古代那個連紙筆都沒有的時空,記憶能力比現在遠遠重要,要記憶的事項也大不同:先從與求生有關的一切事記起,譬如什麼植物能吃或不能吃、怎樣認得回家的路等。現在這個時代連GPS都有了,記憶力好不好,似乎不再是那麼重要的事。忘了《紅樓夢》裡很值得記憶的一句話?沒關係,Google一下不就有了!嗯,真的是這樣嗎?  連作者都曾質疑自己為何要花那麼大的功夫去訓練專業的記憶術,以及挑戰美國記憶大賽?說真的,便利貼也不難用啊!更何況現在幾乎人人都有智慧型手機,誰還需要費工夫去記家裡的電話號碼?於是,這議題也自然扯上了教育方針,究竟我們需不需要讓孩子死背書?不需要?可是當全美有三分之二的十七歲青少年說不出南北戰爭是何時爆發的,這樣依時空不同而修正的教育方針難道又是對的嗎?  還有,為什麼人年紀越大會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後來成為喬許的記憶訓練教練的艾德(他也是記憶強人之一)有以下見解:  一成不變會摧毀時間感,新奇事物可將時間展開。每天固定運動、飲食健康均衡可以延年益壽,卻會讓你覺得生命一下就過了。  年紀越長,時間似乎過得越快,因為難忘的事情越來越少。「如果留住記憶是為了活得像人,那麼記住更多就表示活得更像人。」(請別忘了EP的例子)  讓我比較訝異的是,這本書看到最後才發現,它原來不只有有趣多樣的知識性,居然還像友情小說般熱血!喬許一開始就提到他去挑戰全美記憶大賽,中間則穿插他去接受檢測、開始特訓等過程,怎樣遇到跨不過的學習瓶頸、怎樣經由艾德和相關友人的提醒幫助而進步等。最後,比賽登場,一關關闖過,喬許居然真的贏得了冠軍!事後這群和喬許友好的記憶強人們,大家一起慶功狂歡喝得亂七八糟,胡搞瞎鬧,連我看到這裡都差點哭出來,「比賽」可真是永遠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啊!  本書除了用各種不同的角度去探討記憶這件事,以及透露出專業記憶術的技巧,同時也是作者對自己成功實踐了記憶術的一個熱血記憶。闔上書的那一刻,我真的覺得只有兩個字能說:好看!

媒体关注与评论

  知名作家 張妙如 導讀  親子教育家/建中資深名師 陳美儒 強力推薦  各方讚譽  你很難不愛上利用雛雞性別鑑別技術來解釋人類記憶的作家。喬許?佛爾頭腦敏捷機智,無比迷人,讓人如沐春風。他用幽默人性、獨特創新的方式探討一個複雜的問題,讓人不知不覺吸收、理解了很多新知。這是一部驚人之作!  ──瑪麗?羅區,《打包去火星:太空生活中令人好奇的科學》作者  在這本精彩作品裡,喬許?佛爾創造了一種非小說著作的新類型。這是一本以探險故事為中心層層發展的科學報導作品,也是一部深入探索人類記憶的成長小說。如果你想知道人如何記憶,又如何學會增進記憶,這本書是最好的選擇!  ──約拿?雷勒,《大腦決策手冊》作者  喬許?佛爾證明了有些人會很樂於知道的事:腦內空間比我們想像的還大。這本書是教你記住人名或不再忘記鑰匙放哪裡的實用手冊。書中深入而有趣地探索了人類幾百年來對記憶的著迷,也描述了作者設法主宰記憶的神奇過程。  ──Stefan Fatsis,《拼字狂》作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记忆人人hold得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2条)

 
 

  •     这是大神的成功之路,何其说也?乔舒亚.福尔(本书作者),一个很普通的小记者,在经过一年的科学的,不自残的记忆训练之后成功拿到了美国记忆锦标赛的冠军(这可是个专业性的比赛,专业选手都训练了好几年的)。那么他又是如何在只有经过一年的训练之后就获得了大赛的冠军呢?这就是我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论他的成长之路,论新手到大神的成长之路。论让我们超越别人的方法论。
      首先,这个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时间”。纵然你有多么天资聪颖你也需要时间对你的技能的训练的。对于这点,科学上是有很多对这点进行的理论验证的:”1万小时定律,30天开发安卓应用,3000小时上台演讲…。“看到这里你或许会说:”可是为什么有时候我都努力了,并且花的时间比别人的多,还是没有别人的水平高呢?“对于这种问题,我有两点回答:”一点在下一段进行说明,一点在本段中进行阐述。“对于那些声称自己所花的时间大大超过别人的人是没有系统的计算和统计过对方在这方面所努力的时间的。首先,人每天有24小时是非常公平而且客观的,人的精力在一天中也是非常的一致与相等的。但是每个人的所有的一天的时间其实都可以用来为你的目标做努力的。比如休息,两个人都在休息,其中一个人正在为他的下一次冲刺作休息,宁外一个只是为了抒发心中的烦闷而休息。那么你说这两个人对于目标努力上的时间的贡献是一样的吗?比如娱乐,一个人喝酒,一个人玩游戏,你能说喝酒的就比玩游戏的好吗?你能说玩游戏的比喝酒的好吗?不能。为什么?一个是为了讨教对方在目标上的理解而喝酒。一个是为了赢得对方的信任而玩游戏。其实在娱乐的过程中也是能够对于你的目标是有贡献的。由此一天天的过去,不同的人对于目标的努力时间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人的水平的高低。于是有些人成为了大神,有些人则平凡的过去。
      现在谈谈进取。如果客观的系统的统计了两个人的对于目标的时间的花费是一样的那么是否他们的成就就是一样的呢?这其实也是不对的,因为这其中还有进取的因素在里面。每个人的学习曲线其实都是类似的:新手区,对于什么都还不是很懂,懵懵懂懂的学,一知半解。成熟区,这个阶段是成长的速度最快的,因为你对于现阶段的知识已经有了一点点的理解,你对于自己的所学知识已经知道怎么学了,所以你觉得学习起来得心应手。瓶颈期,你觉得你的学习都会了,你不再往下学了。(但其实还是有学习的地方的)
      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学习的阶段,这是每个的大脑的构造决定的(如果你的大脑很奇葩,那我也没办法)。所以只要你一直处于成熟期,那么你就能不断取得进步。那么要怎么一直处于成熟区呢?
      那就是不断进取的进取之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重点不在于学习,在于上。李小龙——我是没有极限的,我只有不断对自己的超越……每个人其实都能在一天天的努力中超越自己不断进步。以进取的心看待自己,看待生活,让自己一天天的不断成熟,变得完美,变成大神。
       以上就是我对成为大神的两点感悟,我觉得或许会还有别的方法让你成为大神,但是这两点是一定逃脱不过的。不管你是否同意,但是无论如何,你都要牢牢记住上面的两点,并且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我敢预测,只要你按我说的两点去做了,那么你就一定能成为大神。
      
  •     
      1 记忆宫殿是真是存在的
      2 世界脑力大赛所需要的“记忆能力”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快速训练的,比如在1到n分钟内记住一副扑克牌的花色点数顺序之类的比拼,任何人都能学会得技巧,比如我初次自学了1个小时之后就在半小时内记住了50个随机排列得数字,而且到第二天都没有忘掉(从记忆术的角度来讲,这是件糟糕的事情)
      3 2中所说的记忆能力跟一个人天生的记忆能力是两码事
      4 比如很火的节目《最强大脑》之类比拼的并不是记忆力,而是看谁在比赛前把记忆宫殿搭建的更为充分,谁的搭建方法更为科学,比的更多是不受干扰的定力,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和白痴一样的瞬间遗忘能力
      5 从古希腊记忆术的理论来讲,记住1000个随机出现的数字往往比记住一整本《哈姆雷特》更加困难
      6 利用记忆宫殿进行科学研究之类的学习,比如博士生的科研项目从普遍来看,可能收获甚微。但是用来进行高中(高考)内容的学习与记录将会是十分有效的
      7 那些看来十分牛x的记忆高手(例如吴天胜等人)其实只不过是把普通的记忆力用在了恰当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只不过想要做到顶尖之流,确实少不了对记忆宫殿的大量前期搭建跟科学方法的艰苦训练
      8 那些在普通人眼中极度枯燥的100 or 1000个随机排列的数字在记忆高手眼中绝对比一篇长篇小说更为精彩绝伦,色情暴力
      9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记忆大师,那么我建议你先去游历世界各国的博物馆,蜡像馆,歌剧院等地
      10 学习记忆宫殿比学习《鬼谷子》要简单得太多太多了
      
  •      一开始读这本书完全是对记忆术有兴趣,好奇作者是怎样从一名记者跻身为美国记忆大赛冠军的,希望能学到有实操意义的记忆方法。读后发现,其实对于记忆术技巧和实际操作谈的并不多,但却有许多意外收获。
      
       英文版的副标题是The Art and Science of Remembering Everything 。作者没有神化记忆术,而是非常客观的讲述记忆术的发展、兴衰,记忆的内在机制……穿插许多有意思的故事,原来记忆术不是什么天方奇谭,是艺术、是科学、是人生。
      
       实际上对我来说这是一本有趣且富有生活哲理的故事书。印象比较深的像初生鸡性别鉴定师,记忆超群的S,只有几分钟记忆的EP,记忆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在校学生,体育运动员,出租车司机,警察……)
      
      =一些零碎的思考=
      
       1、“定期地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出国度一次假,尽可能用新鲜的经历来更新记忆库是很重要的。新鲜的记忆延长了心理时间,也延长了我们感知到的生命。”
      
      定期更新一下自己的记忆库,扩展记忆的广度和深度,也就是扩展生命的广度和深度。旅行、结婚、生子、跳槽,学习一种新的技能,任何你想做的事就去做吧!不要把时光挥霍在枯燥烦味的生活中。
      
      
      2、EP的记忆永远定格在60岁之前,之后15年的每一天他只有几分钟的记忆。他的女儿说他很幸福,因为他活在当下——没有压力没有烦恼;他的妻子说:“他肯定知道自己有些地方不对,但他没有说。”
      
      我觉得他妻子是对的。试想你没有了时间概念,永远被困在当下,每天醒来发现一个陌生不安的世界,那会是怎样的心情?并且研究人员长期对EP做测试,发现一个现象,让他在纸上连接五角星,虽然每次开始前他都说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但实际上却一次比一次出色的完成,可见他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了信息,并潜意识的调用了这些信息,所以他确实能觉查出自己的不同。
      
      过去每每感到痛苦的时候,我都希望自己能健忘一些,现在看来我比EP要幸福,人生就是一段长篇记忆,如果不能真切的感受生命的痛苦和快乐,那生活的意义何在?
      
      
      3、借助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外部存储设备越来越多样且低廉。随之而来的是一场电子记忆革命,人们越来越依靠外部记忆,而微软公司的贝尔更是将电子记忆运用到了极致——用照相机和录音笔把自己每天看到听到的事情记录下来。他所需要记忆的只是一个索引,通过模糊的片段去调取数据库中的信息,从而做到“绝不遗漏”。
      
      试想,如果有一天他的硬盘被盗,他会不会崩溃:)。如果未来人们大量运用外部记忆,那么人类大脑的结构也会作出相应调整,内部记忆发生改变,也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理解能力,情感交流……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4、关于记忆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支持派认为,“教学生学习之前要教会他们记忆的方法,并且对常识的记忆是学习之本”;反对派认为,“死记硬背是教育的悲哀,有兴趣就能记住” 。
      
      我想起小学时曾经买过一本纸质粗糙、关于记忆方法的书。其实本质和记忆宫宫殿差不多,就是把想要记忆的内容想象成怪诞离奇的画面。只是那本书讲的比较粗浅,没有强调需要调动所有能用到的官能,把画面尽可能的逼真重现。现在只是模糊记得书有段记忆内容是“小红尖叫一声飞过河……” 哈哈,当然了我也没能坚持用这种方法训练记忆。
      
      记忆力卓越的人在古代是备受尊重的,记忆力好是件无上荣耀的事。因为在古代没有硬盘、没有纸笔,经典思想和文艺作品只能口头相传,记忆好意味着你学识渊博,才智过人。那时受教育的人必修的一门课是记忆术。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忽视对记忆的训练,记忆也变成枯燥的事,但如果记忆术重新被大家所重视,把记忆变成富有想象力的创造过程,事半功倍,岂不是件愉快的事。研究人员也表明,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大量信息,大多数都存储在大脑某个隐蔽区域,一般状态下不会想起,但在某些特殊状况,如:催眠,就会被唤起。正如joshua说的“不是没有记住,只是没有找到开启记忆的钥匙”。
      
      5、……
      
      其实还有很多,但现在好困,想不起来了
      
      
      末了,作者还切身总结出我们一直被教育却很少人能做到的道理——方法正确+坚持不懈=成功!并且这种“成功”的记忆会激励你完成更多挑战!
      
  •     按小说方式读这本书,会让人感觉有点淡淡的古龙武侠小说的味道。情节线索就是作者从不相信“记忆术”,到见识“记忆术”的威力,然后自己苦练“记忆术”直到获得美国冠军的个人经历。所以本书决不能按照小说的方式来阅读。那应该怎么来读呢?我觉得,应该按一个普通人对“记忆术”的思考历程来读。作者对“记忆术”的个人思考、体验以及对神秘“高人”的采访是本书的最大看点。
  •     http://user.qzone.qq.com/29305569/infocenter#!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74420873
      
      《与爱因斯坦月球漫步》——[美]福尔(Joshua Foer)
      
      0、前言
      你很难做到不去喜欢一个为了写记忆,而去写怎样研究鸡屁股的人。同样,对一本亲身经历1年,写作3年,参考了147本书的书,你很难再提出更高的要求。
      最喜欢的两个桥段:
      公元前5世纪,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在宫殿前回忆宫殿倒塌之前的场景。
      记忆扑克牌时候,爱因斯坦月球漫步这个桥段;
      作者简介:乔舒亚·福尔(Joshua Foer),《国家地理》杂志、《时尚先生》杂志、《石板》杂志、《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撰稿人。美国记忆力锦标赛冠军、世界记忆力锦标赛第13名。美国记忆力第一人。
      作者对丹尼尔是训练有素的记忆高手,还是学者综合症,进行了质疑与分析。作者认为通过记忆法,我们都能心算3位数乘法,都能记住大量数字。
      丹.艾瑞里:这本书对记忆力这种人类身体机能进行了精彩论述,同时也记述了福尔这位拥有普通记忆力的记者夺得美国记忆力锦标赛冠军的过程。
      乔纳.莱勒:如果你想了解我们是如何记忆的,如何提高记忆力,就读这本书吧。
      1、摘录
      东尼.博赞:在人类所有认知过程中,记忆力的作用应该是最根本的,而且其影响力也是最大的。
      东尼博赞认为:对“大脑有益”的蔬菜、鱼类食品造就健康的大脑,垃圾食品造就垃圾大脑。
      东尼博赞认为:头脑像肌肉一样需要锻炼。而记忆训练就是一种锻炼脑力的方式。“人们都认为记忆力下降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于是听之任之。这种观念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因为正常就不意味着要任由记忆力下降。”
      东尼.博赞:其实世界记忆力锦标大赛并不是记忆力比赛,而是创造力比赛。
      “思维导图”:他的功能就像是一座记忆宫殿,只不过这座记忆宫殿是画在纸上的。
      作者对思维导图的评价:思维导图的作用大部分在于,我们画的时候需要一定的专注力,在快速高效的思考问题的时候,它肯定有一定的效果,但绝非宣传中的“具有革命性质的记忆系统”。
      博赞的司机对博赞的书的评价:“肉一样,但做法不一样。”
      记忆宫殿是2500年前希腊诗人西蒙尼戴斯站在一座宴客厅的废墟前发明的。
      亚历山大疗法:是澳大利亚科学家亚历山大发明的一种身体训练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养成正确的身体使用方式,增加大脑和身体直接的协调性。
      婴儿潮:在美国,“婴儿潮”一代主要指二战结束后,1946至1964出身的人,人数约为7800万。
      如果你想进入美国记忆力锦标赛前三名,你最好保持每天锻炼一个小时,并且每周至少锻炼六天。
      埃德:我猜想,可以通过两种方法研究大脑的工作原理。一种是经验心理学领域应用的方法,观察一批人,然后对他们进行测试。另外一种是从系统最佳性能选手出发,去研究这个系统的设计。
      长尾:如果用正态分布描述人们关心的事和物,曲线“头部”是人们最关注的,而尾部则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忽略。
      把现代人和原始人区分开来的是记忆。这里的记忆是指存储在外界的信息,即存储在书籍、照片、博物馆和数字媒体的信息。我们的文化其实就是一座存储在人类大脑之外的记忆大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创造了精致的外部记忆存储系统避免随着人的死亡而出现记忆消失。
      荷兰心理学家威廉.瓦格纳尔:1978-1984年他每天挑选一两件最重要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用卡片记录下来,最后这些卡片就集成了一本日记。1984年他对这些事情进行了记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只要有少量卡片信息提示,他就几乎能记起所有发生过的事情,尤其是最近发生的事情。
      对于人的记忆力,最普遍的错误认识就是人类拥有影像式记忆。
      我们对大脑的认知就好像在飞机上俯瞰一座城市。我们只能看清工业区、住宅区、机场等主干线,甚至一个居民(神经元),但是如果居民饿了到哪里就餐,怎样生活,用什么交通工具,我们是不能知道的。
      经过记忆训练的人大脑中一部分区域(主要负责图像记忆、空间导航)就被激活了。
      怎样记名字?“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一个人的名字的发音和一个你熟悉的形象联系起来。要遭大脑中想象出跟这个人有关的生动形象,然后利用这个形象,把你对这个人脸部记忆和名字的记忆永久地联系在一起。”
      这种技巧其实就是一种认为制造的联觉记忆术。著名的“贝克(Baker)和面包师(baker)的悖论”。这个悖论是讲两被试分别看了同一个人的照片,告诉其中的一位,这照片里的人是一位面包师,告诉另一位这张照片里的人姓贝克。几天后,测试结果表明被告知面包师的人记住了,另一位没记住名字。
      作者见过的所有脑力运动员都认为,普通人可以改善自己的记忆力。
      埃克里森教授研究认为,所谓“技巧性记忆理论”阐述了记忆力能够得到改善的原因和方法。埃克里森看什么书:《音律》、《足部手术》、《如何成为职场明星》、《现代国际象棋战略的秘密》、《奔跑的学问》、《初生鸡性别鉴定专家》等等。
      每个人都能拥有针对某个领域的超强记忆力。
      7加减2:1956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发表论文“神奇的数字7加减2”。
      组块:对组块的经典解释和语言有关。
      学的越多记忆越好:要扩展记忆的范围,决定性的因素是大脑里的固有知识,这些知识决定了我们能够学到的信息量。
      记忆和智力总是相辅相成的,大脑中存储的新信息联接点越多,人就越容易记住新的信息,从而了解的知识就越多,能够学习到的知识就越多。
      各个领域的专家都可以利用自己的长时记忆,用自己独特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专家的感知能力是因为记忆而形成的,能够证明这个观点的典型例子是国际象棋。他们把棋子看成组块,象棋大师简单看完一盘棋之后可以记下整盘棋。(可参考《学习之道》)但是,大师记不住乱下的棋局。这揭示了我们记不住孤立的事实,智能记住有联系的事实。
      我们普通人和那些国际象棋大师、初生鸡性别鉴定师一样,依靠过去的经验来理解当下,感知我们周围的世界,并作出最终决定。
      海马区和其他相邻的区域一起工作,可以把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转化为长时记忆。记忆并不存储在海马区,而是其他地方,比如大脑皮层。但是,海马区能把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时间流逝的感知:埃德:“生命中可记忆的东西越多,时间就会流逝的越慢。”
      对生命的长度的感知:法国生物学家米歇尔.西佛伊研究是时间和生物体的关系,他在一个地下洞穴住了两个月,在里面失去了时间概念,上来认为只过了一个月。证明:单调的生活压缩时间,新奇的经历延长时间。你可以每天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拥有较为长久的生命,但是你能感觉到的生命却是短暂的。因此,定期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度假一次,尽可能用新鲜经历来更新记忆库是很重要的。新鲜的记忆延长了心理时间,也延长了我们感知到的生命。我们通常说年龄越大,时间流逝的越快,这里的原因就是,年龄越大,可记忆的东西会变少。埃德说:“如果说记忆造就了人类,难么记得的东西越多就意味着你越发人性化。”
      事实上,人们对自我的认知和思考方式(人的性格的核心部分)是由内隐记忆形成的,而这种记忆能力与大脑意识无关。在陈述性记忆中,心理学家分出语义性记忆、事实概念记忆、情景记忆和生活经历记忆。
      里博定律:从一定程度上说,随着记忆的逐渐积累,记忆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每回忆一次,我们都会把这次回忆编织进其他记忆网络中去。于是这个网络会越来越密实,记忆就会越来越牢固,最终存储在大脑中永不消失。(揭示永久记忆的办法)
      …………
      …………
  •     如果让我们连续观看几十张图案各异的图片,每一张停留在我们眼前的时间极短,看过一遍后,我们很难记住图片的细节,甚至记住个别几张的细节都很难;如果再让我们看另一组图片,用一副我们看过的图片和另一幅陌生的图片对比,我们却能很轻松的分辨出我们看过的图片和陌生的图片,我们究竟记住了关于图片的什么?
      
      人类的记忆功能并不是现代社会形成的,它跟人类的视力、语言能力、直立行走的能力以及其他生物功能一样,是经过了漫长的进化、自然选择形成的,而最初的记忆环境和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是截然不同的。史前类人猿祖先的原始大脑经过进化,形成了具备语言功能、符号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的大脑,也就是现在我们使用的大脑。这种进化主要发生在更新世时期,始于180万年前,结束于1万年前。在这期间,人类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食物为主,正是这种生活方式形成了我们如今所拥有的记忆能力。
      
      在营养匮乏的年代里,贮存糖和脂肪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好处的。但是,在到处都是快餐店的现代社会,糖和脂肪就不太适合了。同样,我们的记忆能力也没有完全适应如今的信息社会。如今我们要记忆的东西跟大脑进化时期的环境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的祖先不用记住一串电话号码,不用一字一句记住老板的指示,也不用记住鸡尾酒会上那么多陌生人的名字。我们的原始人祖先要记忆的是到哪里去寻找食物或其他资源、回家的路线以及哪种植物能吃哪种植物不能吃。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记忆技能,而正是为了满足这些生活需求,人类的记忆才开始进化。
      
      所以记忆术的通用原则是,大脑对所有信息的记忆程度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我们比较容易记住视觉图像,却很难记住其他形式的信息,比如一串单词或数字。因此,记忆术的秘诀就是,形成联觉记忆方式,把大脑不容易记住的信息类型转化成擅长记忆的信息类型。这就是所谓的精细编码。
  •      为了很好的吸收这本书我分几天读完的它而不是一天。其实看完以后我觉得可以一下读完的 因为书中的内容不是很枯燥难啃。可能是作者第一人称视角贯穿全书吧 读的过程很有代入感。是一本入门的好书。
       说它是入门的好书 是有道理的,书中最重要的是揭示了 记忆术不是一种神奇的魔术,而是像英语 数学一样的一门科学的工具,当然它其实比一些自然科学跟为基础并且重要的工具。
      ※第五章 记忆宫殿 ---一个概念 说它是概念因为你不是每个人都一样 要举一反三的思考 适合你的记忆宫殿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宫殿不一定是宫殿
      ※第八章 瓶颈期---解释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瓶颈期的成因及突破。
      ※※第九章 有才能的十分之一----我个人觉得本书的精华就在这里了。
       以上三章都是比较精华的部分,但不是说你可以直接跳到这里看完这三章就over了。
       书不是很厚 很有故事性。
  •     作者是一名记者,他写的很详细,很有画面感。虽然看了几十页,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但前面的背景介绍和看似无关的枝节,能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慢慢进入福尔从一个普通记者变成美国记忆力冠军的神奇故事,在很有说服力的描述中,领会记忆的奥秘。只要跟他一起聊聊,就能有所收获,真的不错。
  •     可读性强,可操作性低:(
      
      主要介绍第一,超级记忆这事儿靠谱,能成;第二,遥远的希腊文明时期就有一群人这么干,漫漫历史的发展中还有很多人这么干,所以真靠谱,真能成。第三,要练成超级记忆,作者大致是这么干的(几段话的样子),作者这么干的时候脑子里浮想联翩了这么些有趣的人和事(几十页的样子)。由此我们学到了,作者真的很有文化。
      
      总结全文,这是一本记忆界的战略性书籍,为后来者奠定方向,鼓舞士气,同志们只要高举科学发展观的大旗,如此如此,最终必定会取得胜利。因此阅读时重在领会精神,建立信心,品读小故事,增加历史知识。
      
      至于想要寻求具体的战术指导的童鞋,要转换思维,起码阅读让我们知道了很多天才同时都承受着某一方面的白痴,不是稍许的慰藉人心嘛?
  •     本文原发于 南方都市报 2012-05-06 南方阅读
      
      说起来,恐怕不少中国学生都是记忆大师。回顾一下大学之前的生活,我们不少人经历过一周不止一次考试日,一次考上六门功课的生活。上一个小时你还在做汉字正音,下一个小时开始答写地质年代。我们也算是热衷记忆的民族,全国都有小孩背诵唐诗的风气,要是能长篇背诵文章,家长别提多高兴了,你是不是理解文义倒是无所谓的。
      
      如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我们会如何看到一本写记忆术的书呢?《与爱因斯坦月球漫步——美国记忆力冠军教你记忆一切》,原作的副标题翻译是“记忆一切的科学与艺术”,书名来自一个助记方法。作者乔舒亚·福尔,学校毕业后做自由撰稿人。2005年报道美国记忆力锦标赛,见到了不少“记忆运动员”。这次采访激发了他对记忆术的兴趣,他让一位选手做教练,训练自己参加记忆比赛。一年后的2006年记忆力锦标赛,凭借着正确的记忆法和一点运气,他夺得了美国比赛的冠军。这次经历让他一举成名,企鹅出版社以巨额稿酬与他签约,让他写写自己的经历。作者退出了记忆力比赛,此后三年,查阅了大量资料,完成了这本书。2011年,该书在美国获得了不少好评,被评为亚马逊书店三月最佳图书。对,这不是一本教你怎么记住一切的记忆术手册,而是一个掌握记忆术的记者对有关记忆的方方面面做的采访和观察。
      
      介绍西方记忆术的书籍,无一例外要援引一则故事:诗人西蒙尼德斯在富人的宴会上朗诵诗歌,突然被两名来客叫出大厅。一瞬间,大厅坍塌,只有诗人得以幸存。原来来客并非凡人,而是诗歌中歌颂的两位天神。他们被诗歌打动,特来救助诗人。然而现在有了新的麻烦,废墟下,不幸丧命的人们血肉模糊,无法辨认。此时,西蒙尼德斯用自己的记忆力,将刚才宴会的座次一一复述出来,让人们得以确认遇难者的遗体。
      
      这个故事从多个角度涉及了记忆术:第一,西蒙尼德斯有着惊人的记忆力;第二,他似乎能够以建筑的位置为线索回忆。这个故事从古罗马的演说家开始,就被当作记忆术的介绍性文字。记忆术经历了近两千年,中间有多次兴衰,然而核心技术却没有改变。作者介绍,他学习的记忆术,主要是一定时间内背诵诗歌、扑克牌、随机数字等。为了记住这些经常没有什么联系的信息,需要迅速将随机、无意义的数字、单词等按照谐音之类的线索编织成画面,并将这些画面按照一定位置信息安排起来。之后,在回忆时,专业的记忆比赛者往往带上耳罩甚至涂黑的墨镜,通过回忆刚刚那些鲜明的画面,带出难以回忆的信息。
      
      那么,这种神奇的记忆力是否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这倒是大大存疑的。 从开始训练到成为美国冠军,作者用了多久?一年。他多久才写完这本书?三年。这些能够参加记忆比赛的选手是否在其他方面都有出类拔萃的成绩?没错,他们各个是衣食无忧的聪明人,但是也并非通常意义的“成功人士”,参与比赛只是一种兴趣爱好。可以这么说,如果要快速记忆无意义的字符、扑克牌等,这种记忆术确实是最好用的方法,没有之一。但是它并不能帮助我们获得创造力,将信息变成知识,乃至发现规律,创造出新思想。这种记忆术如同心算、目测、驾驶乃至编程,通过训练,增强了我们大脑本来具有的能力。
      
      既然这本书不是一本教科书,甚至即便学会了记忆术,也不能让我们变成照相机一样记录周围环境的奇人,为什么还要读它呢?仅仅出于我们对于超级记忆的崇拜?还是作为猎奇之旅?读罢这本书,我以为有趣之处反而不在如何记住这件事本身。作者是个记者,全书按照非虚构写作的体例完成。除了首尾两章和中间一小部分,你完全看不到为应付比赛枯燥的训练。相反,作者查阅了有关记忆的种种资料,采访了大量和记忆有关的有趣人物。他们有的致力于推广记忆术,有的将记忆术当成酒吧里吹牛的神奇把戏。他们中还有研究记忆的心理学、神经科学教授,电影雨人的原型,学者综合征患者(这类人有超常的记忆力),以及饱受脑损伤失忆症折磨的病人。通过对他们的采访,这本书构成了有关记忆种种事情的一道风景长廊。
      
      这本小书,确实不能一夜之间改变谁,但是却足以陪伴我们度过两三个愉快的下午,部分读者可能会沿着这条路,走向《追寻消逝的记忆》、《利玛窦的记忆之宫》或者《博闻强记的福内斯》等科学、历史、文学作品中去。对于国内读者,除了让我们了解记忆面面观,倒是有另一个启发:那些有着有趣经历的人,何不把你的经历写出来呢?注意,读者并不想看你的奋斗史,而是关于这个有趣话题的一切。
  •     买《与爱因斯坦月球漫步》这本书已经忘记了是谁的推荐了,已经记不住是什么时候加入到我的GTD阅读清单的,在去北京出差时带上了这本书,前4章介绍了许多故事和记忆的原理,快速翻到第5章开始阅读,随着作者一起开始记忆的练习,相当神奇,书中的15件风马牛不相及的物品,我竟然也能记下来,而且2周过后,这些东西仍然摆在我的记忆宫殿内,所以在北京自验收之后到书店又买了另外2本有关记忆的书,我并不想成为疯狂的脑力运动员,只是想看看我是不是能够用这些方法记住一些数字,或者帮助孩子记住一些历史、地理和生物知识。
      
      作者乔舒亚·福尔是一位记者,在观看了一场记忆力大赛后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开始探索自己的记忆力是不是也可以改善,经过刻苦的、科学的训练以及有经验的教练的指导,一年后竟然夺得了美国记忆力大赛的冠军。
      
      第1章:天才难觅
      力量可以量化,但是大脑的量化可不是那么容易。当别人说你聪明时,他也不清楚“聪明”的定义,是你的反应快?会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还是记忆力好?随便找出一项技能,比如象棋,我就是一个业余选手,与专业大师直接无法对弈,而与更业余的选手,他们会认为我是高手。你的棋下得好并不一定代表你聪明,你只是付出了努力,你看过专家写的棋书,研究过别人的走法,在实践中明白了一些着法的优劣,你的棋力在升高并不能代表你变得越来越聪明,只是说明你头脑中的棋库越来越庞大,对于棋形、棋理、子力的价值、杀法、布局和残局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可能所谓的聪明就是你在某个领域的研究比普通人深了一些。
      
      许多记忆力大师面对记者都是这样说的:“其实记忆力就是一些技巧,你要明白怎么记住东西。每个人其实都能做到,真的,不骗你……”我是听了这段话开始了我的记忆图像编码的,看看一年后我的数字记忆水平是不是有所提高。
      
      “记忆宫殿”又称“旅行记忆法”,或“位置记忆法”。
      
      东尼·博赞自称现代记忆界的宗师说过“头脑其实和肌肉一样需要锻炼”。死记硬背是通过不断的重复把人们对事物的印象刻在脑子里,这种方式粗暴且痛苦。而记忆术就不同了,它通过一定的技巧帮助人们进行记忆,这种方式让人感觉更舒适,速度更快,过程也没有那么痛苦,而且记忆保持得更为长久。背单词5年多了,有些单词重复了很多次还是记不住(在supermemo中称为leech),看来需要总结一些技巧了,以前我的背法就是一种机械式的重复,现在遇到一个新词时都想着能不能转化为比较有趣的图像或有趣的故事。
      
      “人们都认为记忆力下降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于是就听之任之。这种观念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因为‘正常’并不代表就一定要任由记忆力下降。人们的记忆力之所以下降,是因为记忆训练的方式不正确。”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现代的孩子和3万年前的孩子一样,大脑都是一张白纸。如今的信息时代造就了大量的数据,要让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去记忆、理解这些数据是不是本身就不合理?难道真要出现手机这类的东西,作为大脑的助手,来指导人的行为?
      
      第2章:记得太多东西的人
      普通人都拥有超凡的记忆力,至少在接受外界的某些信息的时候是这样的,普通人对图像的记忆能力确实很强。
      
      一个具有非凡记忆力的记者S能够过目不忘,什么事情都能快速在他的脑子里进行联想记忆,他最大的痛苦与我们常人不一样,是“如何遗忘”,一件事就像刻在他脑子里,想忘记它反而变成了烦恼,真羡慕这样的人,感觉完全可以编出一本科幻小说。对这个故事的一段总结,是遗忘而不是记忆造就了人的思维,这个世界如果要变得更有意义,我们就要学会过滤信息,思考其实就是遗忘。好深奥!
      
      第3章:高手中的高手
      本章详细从初生鸡性别鉴定师这个职业谈起,没发现世界上还有这种职业,而且还是高薪职业!这里又谈到了埃里克森的研究成果,“如果一个人想在某个领域达到世界级的顶尖水平,至少需要花费10000个小时去训练自己”。专家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与普通人不一样的,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这些专家却能看到,他们很容易去追踪那些最重要的信息,然后几乎自动地反应到下一步该怎么做。“我们记不住孤立的事实,只能记住有联系的事实”,随意摆放的棋子对于象棋大师来说也无法记忆,他在过去的棋局里找不到类似的棋局,根本无法转化为有意义的组块,他与常人看到的一样,都是一团乱麻。
      
      第4章:世界上最健忘的人
      EP是个患有超级健忘症的人,他已经达到了一种病态的智者状态,一种反常的佛教理想生活----永远生活在现在。
      
      失去了记忆,还会有时间吗?这种时间不是物理学家所说的时间,而是一种心理时间,也就是人类感受生命流逝的速度。如何延长这个心理时间呢?就是要多记一些东西。按照时间顺序,给我的生活里多增添一些标志性的事件,让自己对时间的流逝更敏感些。单调的生活压缩时间,新奇的经历延长时间。定期地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出国度一次假,尽可能用新鲜的经历来更新记忆库是很重要的。新鲜的记忆延长了心理时间,也延长了我们感知到的生命。
      
      第5章:记忆宫殿
      最先读的是这一章,记忆术中最基本的原则是“精细编码”,因为大脑对所有信息的记忆程度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要把大脑不容易记住的信息类型转化成擅长记忆的信息类型。大多数记忆术的核心方法就是把将要进入记忆的那些枯燥的信息转化为富有色彩和超级有趣的信息,而且转化后的信息要和你以前见过的甩有事物有很大不同,转化之后你就再也忘不了了。《修辞学》是记忆大师的圣经,这本书中提到了记忆术,提到了记忆宫殿就是空间记忆法。人工记忆力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即图像和位置;图像代表一个人想要记住的内容,位置代表的则是这些图像存储的地点。记忆宫殿可大可小,可以是室外的也可以是室内的,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甚至是你的身体,只要你对它们足够熟悉,而且是井然有序的。在记忆的时候要运用多种感官来回忆某个场景,这很重要。在建造记忆宫殿时,要尽可能地注意细节,尽可能地有趣一些、粗俗一些、奇特一些。大脑中联想到的图像越生动,就越能防止记忆内容与这个地点脱离。记忆大师们比拼的就是这种联觉能力,所以说其实世界记忆力锦标大赛并不是记忆力比赛,而是创造力比赛。书中记忆清单中有6瓶葡萄酒,作者用拟人化的办法想象他们聚在一起聊天,其中一瓶酒的名字还用著名的葡萄酒品牌来命名,而我把他们拟人化在一起打“勾级”,果然2周后这种图像仍清晰地刻在脑子里。
      
      第6章:怎样记住一首诗
      第一项任务是要收集建筑物,普通人开始记忆训练时要准备12座宫殿。要想轻而易举且不费一点力气地记住很多东西,就要提前进行难度更高的记忆力训练。我对记忆诗歌并不感兴趣,所以本章快速略过。
      
      第7章:记忆的终结
      在古代记忆术很流行,特别在纸张还未发明之前,因为想要保留任何思想,首先就要记忆。但如今高科技的发展,大量的外存储设备和快速的搜索使人的大脑的记忆力在迅速退化。曾记得几天前一个朋友从电话里告诉了一个同学的电话号码,由于正在户外,身边什么也没带,刚念完11位号码,就只记住了后4位数字7699,连159、158、还是156都忘了,又让朋友念了一遍,这回不断地在心里默念,扣下电话后马上拨打这个号码,庆幸没有记错。后来思考了2种解决办法,一种是练习记忆力,我不想成为记忆大师,只想着稍微改善一下我的记忆力,记住11位的手机号码应该并不难吧,实际上前面的1并不用记,只有10位。另一种办法就是利用手机的功能,彻底不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开通免提,启用手机的多任务功能,快速记录听到的号码。
      
      第8章:瓶颈期
      简单的记忆方法是把2位数字转化为图像,这样需要00-99共100个编码,而更为强大的是PAO系统(个人-动作-物体)则可以一次把6位数字编码。
      
      所有人在学习一项新技能时,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认知阶段,第二除非 联想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自主阶段。想要突破瓶颈期,就要能够坚持做到以下三件事情:专心于自己的方法,目标坚定,不断获得即时性的反馈。要提高自己的技术,就要看到自己的失败之处,然后从失误的地方吸取教训。
      
      李小龙的一句名言:“人生根本不存在极限,但是却存在着停滞期。你不能在这个阶段停留,要跨越它。如果你跨越不了它,就会被它彻底摧毁”。
      
      第9章:有才能的十分之一
      记忆力训练到底有没有用?特别对于都已经大学毕业的人来说,是不是记忆力就无所谓了?这里提到了记忆术的终极功能,记忆术不仅是一种帮助人们记录信息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辅助创新与创作的工具,记忆力主要是一种想象的过程。
      
      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往学生的大脑里灌输一大堆事实性资料,而是要引导他们理解这些事实。这些事实性的资料本身虽然无法引导学生们理解,但是真正的理解也离不开事实。最关键的,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也在思考中国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差别,中国的教育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中学之前的教育更是如此,老师把大量雷同的试题甩给学生去做,去死记硬背一堆资料,不引导更不鼓励学生们进行创新性的思考,我不喜欢这种教育方法,因为太辛苦,学生的学习负担太重。但反过来想想,这种教育方法可能也是一种办法,中国学生经过这番题海战术,一些基础知识相当扎实,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事实性资料,如果在大学以后能够转变一种思维方式,可能更利于创新。而美国的教育从小学就开始鼓励思考,但某些基础知识可能并不牢固,而且从小就锻炼理性思维并不是什么好事。可能灌输这种大量的事实需要一个度,而这个度不好掌握吧。
      
      第10章:我们中间的小雨人
      要想获得完美的记忆力,枯燥的训练是唯一的途径。这条对别的行业应该也是一样的。
      
      第11章:美国记忆力锦标赛
      作者艰苦的训练换来了美国记忆力大赛的冠军!看来有好的老师指导,再加上科学的、系统的、努力的训练,并不需要10000小时就可以成为专家!
      
      
      
      读完此书后,开始整理我的记忆图像编码,期望以后记电话号码能够快一些。
      http://www.cnblogs.com/speeding/archive/2012/04/21/2462394.html
  •     在书的尾声, Joshua批判性的审视了记忆法的功利作用:记忆法的短见是把记忆本身当做目的,比如参加American Memory Champion,3分钟背出150位无关联的数字。这样的记忆法是没有任何实用性的,尽管在比赛中得了冠军,在生活中还是会习惯性的忘记重要的事情。不过,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之后----就是说把记忆法本身和记忆法所能产生的现实作用看成和谐的整体(而不是矛盾的对立面)----并且把记忆法用在记忆真正对事业和生活有用的信息上,我想记忆法的作用是强大的。
      书中提到的记忆法:
      1. visulization:视觉化记忆法
      2. The 10,000 Hours Law:1万小时定律
      3. Chunking:分解组块记忆法
      4. Traveling:旅行记忆法(和loci和anchor point有关)
      5. Loci:定位记忆(和spatial memory空间记忆法类似)
      6. Poetry: 诗记忆
      7. Attention:注意力集中训练记忆法
      8.Multisensory:多触觉记忆法(声、光、味......)
      9. Humor:幽默记忆(也包括色情记忆和猥琐记忆)
      10. Classification: 类别记忆(例如书中Joshua的guru Ed再让他记一个长长的记忆列单中的第六项----6瓶白葡萄酒的时候,Ed的方法是把其中三瓶分别想象成无甜的chardonnay夏敦埃酒、gewurztraminer琼瑶浆白葡萄酒和辛重的sauvignon blanc索味浓白干并想象它们正在嘲笑另外三瓶rieslings雷司令白干)
      11. Solitary confinement 孤独监禁法(大意在说:真正的英雄可以忍受十年监禁的孤独也不厌倦生活。每天花1小时记忆读起来只用10分钟的诗,这十分钟的内容就可以给你满满充实的一天。这一小时的记忆,可以给你至少一整天的快乐。)
      12. Combination with external memory 结合外部资源记忆法(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硬盘......)
      13. Deliberate Practice:用心记忆法(三个关键:a. 注重方法,时刻心存目标,对自己的情况作出及时并且连续的反馈与反思)但Joshua认为此方法有局限,例如不能用于医理性的记忆。
      14. Anti-autopilot 非机械记忆
      15. Mind Map 思维导图
      16. Left-brain shut-off 封闭左脑
      计划在接下来的日子结合多几种方法,记忆专业和展览策展艺术品投资市场和艺术作品有关的知识!
  •   请问用记忆宫殿来记忆高中学习的知识具体怎么做呢?
  •   @残·
    个人觉得对于文科类的可以尝试用记忆法。记忆应该综合逻辑与想象,这样比较有用。
  •   理科。。唉。。。。知识点学了忘得特别快。。。
  •   “比如我初次自学了1个小时之后就在半小时内记住了50个随机排列得数字”
    牛叉啊
  •   哈哈 哪天有空了我也试试 。。
  •   感谢剧透,发挥了很强的传达指导作用。
  •   其实有多关于增强记忆的方法,都有点玄,还不如《艾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管用,因为要想记,先得知道是怎么忘记的。
  •   毫不谦虚的说,我背书也超强的,初中开始,1晚上通宵背完1本历史+1本政治,第二天早上考试几乎都是满分。中考我历史满分政治99,都是全市最高分。背到巅峰时刻,一页纸读一遍,然后把书合上就能背个八九不离十,只是后来学了理工科没用武之地啦
  •   "但是它并不能帮助我们获得创造力,将信息变成知识,乃至发现规律,创造出新思想。这种记忆术如同心算、目测、驾驶乃至编程,通过训练,增强了我们大脑本来具有的能力。 "嗯。。。
  •   居然在这见到了熊猫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