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少年

出版时间:2009年1月1日  出版社:台灣印刻出版公司  作者:周志文  页数:23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彷彿小津安二郎或侯孝賢的電影, 榻榻米一角電風扇沉默的吹著,時間如同靜止了一般。 *
◎周志文筆下的人間,不知怎的,遠山帶霧,斜陽掩映,光影下的反差,襯出了一個青灰色的世界。瘋狗、紅猴、詹國風、魏黃灶、林烏丟、尤金祝、姚青山或小女友毛毛,像與整個世界完全無涉似的,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也像紮的紙人或紙馬,死了,也就死了,活著的,繼續活著,簡直是二十一世紀台灣後山版的《呼蘭河傳》。 ──張瑞芬一個人在什麼情況下會去反芻自己的童年呢?那水光倒影中衣衫襤褸的自己,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再次面對的。在去除了所有矯飾與層累之後,作者用最素樸的語言書寫記憶中的童年,並隨著時光牽引,眼見「同學少年多微賤」,意外、災禍、無常、老病與淪落──那才是真正的人間,正常無比的真實人間;回憶生命過往,哪一個紛如螻蟻的生命,不曾有過花樣的年華,月樣的精神,冰雪樣的聰明?周志文的文字清淡,似講古閒說的筆法,熟成而富涵內在秩序、活潑草莽而特具人情味,文字素顏無妝,淡到極致,隱約帶有一點苦澀味,極為耐品;彷彿外表沉靜的河流,卻有著活潑的底蘊。《同學少年》是一個貧困的外省小孩在台灣鄉下的成長史,見證了時代的多義性;同時也是一眼最溫柔的回望,在寂寞卑微的姿態背後,是對悲歡人生的寬解與涵容。
◎當我讀到「空山松子落」的時候,心中想起生命中經歷過的一些細瑣的往事與人物,特別是少年時在宜蘭鄉下的同學們。他們存在於世,有點像深谷中的花開花落,無人關懷,無人知曉,但對那棵寂寞的花而言,那短暫的開落卻是它真實的一生。空山松子落,不只是一顆,而是數也數不清的松子從樹上落下,有的落在石頭上,有的落在草葉上,有的落在溪澗中,但從來沒人會看到,也沒人會聽到,因為那是一座空山。啊,多麼豪奢的一場墜落! ──周志文

作者简介

  關於作者:周志文
  原籍浙江,1942年生於湖南。宜蘭縣立羅東中學初、高中部畢業、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博士。歷任《中國時報》、《民生報》主筆,淡江大學教授、台灣大學教授,捷克查理大學漢學講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訪問學人,北京師範大學客座教授,珠海聯合國際學院講座教授,現已退休。文學作品有《日昇之城》、《三個貝多芬》、《冷熱》、《布拉格黃金》、《尋找光源》、《風從樹林走過》、《時光倒影》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同學少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喜欢这种经过岁月沉淀的记忆。用不矫情的文字娓娓说来。
      
      勾起了自己对童年一些画面的回忆,比如那电影院的招贴画。
      
      文中有少量作者有关人生的直接的评论文字,很睿智。是岁月沉淀的经验。
      
      读时,是越来越沉重的感觉。而作者却说是“轻松又愉快的往事”。
      
      很喜欢书的封面。我记忆的童年若用一个颜色来描绘,那也是绿色。
  •     又是怀旧,人呢,或许总喜欢别人口述中的城市,异乡人文看看总是好的,但又或许出走之后,最想的还是自己曾经长大的地方,因为那是回忆,永远别人无法夺取的东西。但既然不曾出走,那就永远有自己向往的久居之地。
      
      前几年自己SARS喜欢港人的那种自豪感和向心力,后几年喜欢台湾那还带有一些传统的礼数的道德观,既然身边已经浮躁到无礼无理,那总希望中国人还能有保持自我品格优越的净土,至少我从台湾的人文中还能看到一丝影子,包括他们对当年两段无比相似的社会形态的一种回忆,因为我曾何其类似的经历过,本书,怀旧加分,内容3星水准。
  •     为什么写下这篇文字,有这么几个机缘。首先是上个月读台湾散文大家周志文回忆同窗好友的文集《同学少年》,里面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做《空山松子落》。文章写得沉郁而深情,内敛而又悲恸,我不禁为之动情动容。其次,最近一期南方周末,有位香港作家写了篇《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松子》,送给即将大学毕业的莘莘学子。这勾起了对学生时代的绵绵回忆。还有,就是最近两天,我的初中班主任吴老师从珠海回郑探亲。这位吴老师是对我影响最为深刻和久远的一位老师。在欢迎他的聚会上,我不无感慨地说道,如果说我们的这些同学今天还算小有成就,家庭幸福,事业稳定,品性善良,人格闪亮,那都是吴老师给我们言传身教打下的根基。有了这三个机缘,那么这篇回忆初中同学和同窗岁月的文章,就应运而生。
       这篇文章为什么叫《空山松子落》呢?我想,至少也要两层寓意。其一,“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即我写的这篇文字,自有会心人理解领悟,感同身受。可能是我的同窗,也可能是远方不曾相识的你,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情感是通行世界的语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其二,王维有首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其描绘的清幽意境,和“空山松子落”一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设想一下这个场景:在万籁俱寂,人迹罕至的空山里,那些无人赏识的松子成熟后就从树上跌落,有的坠落在青草里,有的跌落在岩石上,还有的可能掉落在涧溪中。不是掉落一颗,而是一颗颗如流星雨般掉落。而掉落之处就决定了各自难测的命运。青草之上,全身而退。岩石之上,粉身碎骨。涧溪之中,随波逐浪。这是多么一场豪奢而无可奈何的坠落啊!
       前几天,在为吴老师接风洗尘的同学聚会上,看着高朋满座,觥筹交错,有那么一瞬间,我很想提议,为了我们已经逝去的两位同学洒上一杯水酒。可我又担心败了大家的好兴致,毕竟时过境迁,毕竟这两位同学在班上也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他们的命运就像掉到了坚硬岩上之上的松子,玉石俱焚,粉身碎骨。
       张晓志,是我们初中同学中第一个去世的。他的死,起源于一场惨烈的校园殴斗。尚性弄气的他,在群殴中,被一把刀捅破了心脏。他的死,一点也不壮烈,也许是无足痛惜的。但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逝去,又则能不让人痛惜。我记得他,是因为他和我都有运动的天赋。初中三年所有田径运动会的中长跑项目的冠亚军,几乎全为我们两个所包揽。他对我说的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这体现了他超凡的敏锐。他说,班长,你的长跑成绩如此好,是源于你的意志力。而我呢,是先天的耐力和身体素质。张晓志同学,按照世俗的评判,是个坏学生。成绩差,还惹事生非,打架斗殴,小偷小摸。我最早看得林语堂《京华烟云》,就是他送给我的。后来我才知道,他利用夜色的掩护,将一个报刊亭撬开,将所有的报刊书籍席卷而空。送给我林语堂那些书是因为我喜欢文学,而那些诲淫诲盗的地摊和法制文学,被他们瓜分殆尽。他的死,是一场悲剧。我偶尔会想起他,悲从心生,为失去这样一位难以评说的同类、同学。
       张帆,是我们初中同学中又一个过早离世的。他是初中时公认的帅哥,按现在称谓就是花样美男。除了学习泯然众人矣,其余的方面都出类拔萃,特别是打排球的风姿,迷倒了众多小女生。印象深刻的是,由于他的调皮和不羁,吴老师请他家长到学校。他的父亲,非常儒雅,风度翩翩,给我们讲了颇为生动的一课。当时,我们那些小伙伴,多羡慕张帆有个这样有学识的爸爸啊。毕业后,见过他一面。他和女朋友要去非洲开拓业务,通过我找关系,请市局出入境管理处加快办理去南非的手续。他还是那样,笑得腼腆和羞涩。只知道他和小鸟依人的女友,辛辛苦苦在做外贸生意。万万没有想到,再听到他的消息就是他去世的噩耗。他和她的女友在上海租住屋子里洗澡,因为煤气中毒而永久离开了我们。据说,尸体过了好几天才被发现,而淋浴喷头还在流淌着绵延不绝的水。
       写下他们悲剧的时候,他们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如在目前。偶尔在同学聚会时,会有人提起他们,几番唏嘘后,又迅速将他们抛之脑后。这多像我们去火葬场参加的那些遗体告别仪式啊。当时或许悲痛的无法自已,洒下一掬掬悲伤之泪。可当回到车水马龙的街上,看到那些笑语盈盈、行色匆匆的人们,不仅有恍若隔世之感。“亲戚或余悲,他人亦以歌”。生命如此之重,而又如此之轻。
       我们这些独一无二的松子,命中注定都要离开树体,坠落是我们无法挽回的宿命。也许,我们的幸运在于我们没有坠落在空无一人的深山,自生自灭,湮没无闻。可就算我们坠落在人声鼎沸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又能如何呢?
       初中毕业一晃二十二年了。前天的聚会,见到了一些二十二年未曾谋面的同学。还有,一些二十二年未曾谋面的同学,依然未曾相见。而我们却还在同一座城市生活工作,多么不可思议,而又习以为常。谁又曾真正关心关爱过谁呢?当我们面临生活重大抉择时候,又有哪些同学陪伴身边?又可以对谁一诉衷肠?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微不足道的松子,看似坚硬外壳包裹着的一颗脆弱的灵魂。其实,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也许相互依偎时会投射出温暖和光亮。其实,无须讶异和欢喜。更多时候,我们需要拆下自己的肋骨,做成火把,照亮自己踽踽独行的孤寂之路。
       值得庆幸的是,同学少年多不贱,且欣各自有平生。我们这些独一无二的松子,大都找到了各自庸常的位置。尽管随波逐流是常态,但谁又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呢?
       还是这样吧,今日听君歌一曲 ,但凭杯酒长精神。
      
  •     人性
      
       周末去验车。到门口时,被告知实行新政,只能一人一车进去。我只得下车,到休息室等候。
       休息室里有几排椅子,一台放出巨大音量的电视,里面正在播放赵本山的《乡村爱情》。大家散坐着,一般都在玩手机,百无聊赖。但渐渐地,不少人被电视吸引,看得大笑起来。我一直不太明白,在一群陌生人中何以能大笑出来,也许,是别人比自己活得松弛吧。
       我从包里拿出周志文的《同学少年》,这是临下楼时返回去特意拿的。好像预知会有一段无聊时光。我经常能凭直觉知道某些事情。可惜这些事情大都无关紧要。
       周志文的书读到第三本了,前两本是《时光倒影》和《第一次寒流》。在验车场的休息室里,约两个小时的时间,我读完了《同学少年》,个人觉得,这是我读过的他的三本书里,最好的一本。
       他写了一些同学,一些亲人,一些往事。但是,这些人或事,都是如此的卑微,仿佛尘土里的一粒粒更细小的尘土。读那些文字,会联想到自己,想到周遭的人和事,与他笔下的人与事,是如此的相像:身体瘦小却有着火车梦的同学,在初二时早已离开人世,梦想是一支未出的歌;传到第五代的菜瓜师(类似于风水先生),在阴暗窄小的屋里挨着时光,儿子读的是机电,在台北,不会承继祖业了,他也不想让儿子承继;周璇的《花样年华》最初由姐姐清甜的嗓音唱出,但面前坐在藤椅子上的姐姐却目光呆滞,任由亲人唱起“花样的年华,月样的精神,冰雪样的聪明”,送她最后一程,她已失忆多年……
       周志文的文字,让我想到张中行。想起他们同样生于下层,受过苦,知道体恤下层人的情意。那些生于低层的人们,亦有梦想,但大多随岁月远去。最终,只是苦挨日子。但即使如周志文与张中行,用手中的笔,写下了他们命运多舛的师友亲人,也出了书,但是,跟那些大红大紫的人相比,他们,仍旧是寂寞的。
       《同学少年》前面有张瑞芬的序言,说道:“周志文的文字是相当熟成而富涵内在秩序的,然而外表沉静的河流,却有着活泼的底蕴,龚鹏程说他个性孤凉,语妙天下,善作滑稽语,我是有一点相信的。写了那么多书还不出名,不孤凉也难……”想象里面,周志文应该也是好玩而温情的,但极有节制,他的文字和感情都是节制的。在《冷热》一文中,周志文说过,大部分人一生所做的,无非是无声的烘托别人的光芒。一个纽约爱乐交响乐团的首席长笛手,纵使技艺非凡,也只作得录影带中乐团边边一个配角,更不用说纷如蝼蚁的众生了。
       问题是,纷如蝼蚁的众生们,也许并不自知处境,也没有在尘世间相互的关照,更显出这个世界的凉薄。
       书看得差不多了,为逃避屋子里巨大的电视机声响,我走到了屋外。门口坐着三两个保安,每过一辆车,如果车中不是一个人的,他们都会拦下,让人下车。到了午饭时间,门口只剩下两个保安了。铁门中不时有验完的车出来。我在门口站了有四十分钟,一扇铁门是关闭的,我看见他俩把另一扇门关到一辆车刚刚能通过的一个角度,然后,坐在那里看别人费劲地拐弯,小心翼翼地免得蹭到车。个别车技不高的,开过之后,他俩便开心地笑。也有一些人拼命按喇叭,他们无奈,也给开门,但是,只要那辆车一驶离,他们重又小心地把门拉回到那个角度,等着别人费力地通过。
       我站在一旁,有些悲凉地想,即使是低层的人,也不会忘了与别人为难,并为自己找乐,或许,这就是人性。
      
  •     刊于《书声》(2010年第1期):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738386.html
      
      
      故乡是一种哀伤
      
      慧远
        
        朱天文将周志文称作“幽人”——所谓“幽人”,朱天文本人的解释是“深情人”。但周志文的文字却又是极淡的,不事雕凿、平铺直叙,完全以一副素面朝天的面孔示人,读起来甚至有一种朴拙的感觉。其中写及的虽然只是一些琐碎的往事和一些平凡的人物,但是,文字平淡,却并不意味着感情同样平淡,正像周志文在《空山松子落》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我的这群同学都是台湾社会芸芸众生中的一部分,一生平凡,默默无闻,很少有特殊成就,他们存在于世,有点像深谷中的花开花落,无人关怀,无人知晓,但对那棵寂寞的花而言,那短暂的开落却是它真实的一生。”
        我第一次阅读周志文的文章,即为他文字中表现出的冷静与克制而叹服。这是一种看似波澜不兴、实则波涛暗涌的文字,越是节制,越容易产生一种内在的张力——你固然很难在字里行间读到任何忧伤与困顿的字眼,然而,那种忧伤与困顿的情绪却又是弥漫其中、无处不在的。在周志文的记忆中,童年时期的大陆生活犹如一片迷离的幻影,早已随着乱离岁月的逝去而渐行渐远,他的个人意义上的真正故乡是位于台湾宜兰乡下的一个小镇, 那里的生活节奏缓慢,生活方式一成不变。“十余年的沉寂,对这里的人而言,好像只是夏日午后坐在凉椅上打了一个小盹一样。”那里有周志文少年时期的师友和玩伴,像师长张鸿慈、王攀元、法云和尚,同学詹国风、魏黄灶、姚青山。尽管他们个性不同、命运各异,尽管他们的生命卑微犹如尘世中的微末,“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但不管别人怎样看,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悲欢,也总能将自己的生活调理得有滋有味。杜甫诗云:“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周志文反其意而用之,以微贱的生命境遇来描摹自己眼中寻常的人间烟火,当然,也同样是这些“微贱”的人事,构成了周志文少年生活的全部背景。
        周志文成长于台湾政治禁锢、经济萧条的戒严时代,当他人届中年、重返故乡时,犹如一觉梦醒,台湾社会已然换了人间,即便是宜兰乡下的偏僻小镇,也早已变得容颜已改、人事全非了。周志文笔下的“同学少年”,让我想起李宗盛的《小镇医生的故事》:“小镇的医生是个凡夫俗子,做他应该做的事,应该做的事……。”世间凡俗的生命原本只合在生老病死、美丽与衰颓、希望与绝望等种种的宿命之间颠跌滚爬,但天地固然蹇迫,却仍有容人之处,凡夫俗子也终有凡夫俗子的生存空间。周志文笔下的故乡,则让我想起罗大佑的《鹿港小镇》:“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周志文曾一再慨叹“故乡是一种哀伤”,当那些熟悉的“同学少年”逐渐凋零,当过去的生活细节荡然无存,当故乡最终变成一块陌生的土地,当故乡再也无处安置游子的灵魂——故乡已然失去了家园的庇护,故乡又何以称其为故乡呢?
        周志文在《散落与连接》一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生在某一个奇妙的阶段会突然说我懂了,这时候,一些本不相关的事相关了,本来没有连接的事看出了连接,原来,那就是意义产生的经过。”人生的意义原是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渐感悟的。懂了,是一层天地,“忘于有言无言”,则是另一层天地。懂了,却并不说破,庶几就是一种空阔光明的境界吧。
        
        《同学少年》周志文 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定价:21元。
      
  •     习惯了,每周一去书店看看。
      
      下雨,还是绕道到去了季风。《同学少年》男人写的,散文集子,作者周志文。
      
      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在读“散文”。现在的“散文”变味了,絮絮叨叨,那些自恃轻谈的心情独白,实则拉拉杂杂,不知道是那来的勇气,硬是白纸黑字的让人读。
      
      周志文的文字很绵,慢慢的读,后劲儿渐浓……
      
      其实,我不喜欢男人写的“散文”,就像我不喜欢听男人唱歌一样。心思细致的男人会令人很不舒服,加之长相丑陋、且性情温柔更加让人绝望。这些字句,若是穿着浅色真丝睡袍,呷着咖啡,翘着小拇指的丑男写(敲)出来,那么的发自肺腑,那么的缠绵,这种场景一想就不寒而栗。周志文长的丑,读他的文字是对我是煎熬、考验。
      
      《同学少年》很细腻很柔软,字似闻声,像是电视里常常见到的台湾男人讲的国语,好在不娇嗔。讲的都是些台湾的旧事旧景,宜兰、眷村、电影……有点滋味。大抵是因为,个人对人情味浓郁的文学作品,还是很钟爱的。
      
      我的味觉不是很好,但嗅觉和眼力却很敏锐(虽说是近视眼)。对奇怪的味、酒精味和大多数香味很排斥。眼力的敏锐多少来自个性的挑剔,比如,我对人类的脚有种说不出的呕感,所以,我很怕看到脚趾甲钙化的脚、脚皮很厚的脚、以及被蚊虫啃咬的脚(腿)……夏天,最让我难过的莫过去看到这种“人景”。
      
      前几天,在地铁里,见到这么一个男人,二十出头,架着副方框黑色边眼镜,巨肥,趿着双褪色极脏的假crocoss。一边把宽厚的肥足抽离假crocoss相互蹭磨着,一边腆着那张肉颤的大脸,用极其细巧,时不时啐出点港台味的腔调,眉飞色舞地同二个女孩聊天,这种情况已经让人绝望了。可听到他夸夸而谈的内容,简直有醍醐灭顶之势:星座置于男女情感中的种种妥与不妥……
      
      有人说过我,太过刻薄,自己也有感受,唉,改不了了。
      
      很久,好友问我,为什么我们这么大了,还结不了婚,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我总结给他听:我给这群娶不了嫁不掉的人归了类,第一类,肯定是自恃过高,自觉还没人能与之相配;第二类,自惭形秽,自信不足,感觉没有能力维系一个家庭;第三类,洒脱自在,风轻云淡,就是不想结婚;第四类,异类。朋友说我总结的不对,看来他是对号入座,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是呀,谁能参透他人的思想呢?这一生,又总归是在希望与绝望中度过,三短一长,究竟是什么来掌管分配我们的命运呢?这是一个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