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哲學家

出版社:星月書房  作者:奧斯卡·伯瑞尼弗 著 袁宗  页数:24  

前言

  奧斯卡給台灣父母的話  《小小哲學家》系列的創作目的,主要是要讓孩子練習自己提出問題,並試著回答問題。因此,在這套書的每一頁,孩子們可以聆聽各式各樣的問題與解答。爸媽老師可以徵詢孩子是否贊同這個答案,或者他有不同的想法。書裡所寫的,並不是孩子必須銘記在心的座右銘,而是能夠刺激他們思考的路徑,幫助他們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内容概要

  為什麼?孩子探索世界的開始,與孩子攜手走入思考的花園,充滿好奇心的小飛兒,心裡有著數不清的「為什麼?」  「爸爸,你為什麼愛我?」  小飛兒問爸爸這個問題,爸爸卻告訴他:「我很忙,沒有空回答這個問題。」  可是飛兒想要知道答案啊!於是他的玩偶左夫陪著他,開始了一連串尋找答案的探險旅程。  路上飛兒遇到松鼠、小鴨、螞蟻,以及泰迪熊等,他們告訴飛兒:「為什麼愛人」「為什麼被愛?」  當整個旅程結束,爸爸給了小飛兒他自己的答案,這個答案解開了飛兒的困惑了嗎?還是讓飛兒產生更多的「為什麼?」  本書藉由「問」、「答」的形式,針對每個小朋友常向父母提出的「你愛我嗎?」「為什麼麼愛我?」  設計了一個尋找答案的探險過程,書中所遭遇到的角色,依據他們本身的特性,以及所在的時空背景,提出自己的解答,最後再由飛兒的家人——爸爸,  為這個探險做收尾,讓大小朋友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瞭解什麼是「愛人」?什麼是「被愛」?「施」與「受」之間是否存在著什麼目的與意義?  《小小哲學家》系列的創作目的,主要是要讓孩子練習自己提出問題,並試著回答問題。因此,在這套書的每一頁,孩子們可以聆聽各式各樣的問題與解答。爸媽老師可以徵詢孩子是否贊同這個答案,或者他有不同的想法。書裡所寫的,並不是孩子必須銘記在心的座右銘,而是能夠刺激他們思考的路徑,幫助他們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1.全書透過問答形式,引導孩子提出問題、尋找答案,並且判斷答案是否滿足了原先的問題,進而訓練孩子從小學習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表達」。  2.透過生活化熟悉的人物情節,取得孩子的認同,重覆敘述方式,滿足小小孩喜愛重覆的閱讀的特質。  3.父母可透過書中的故事情節,設計與孩子互動的遊戲,讓父母參與孩子的成長與學習過程,提升親子關係。  4.全書以愛為核心,讓看似遙遠的真理,回到真實的親子關係上;讓看似抽象的「愛」與「被愛」的問題,落實在日常可及的生活當中。

作者简介

  奧斯卡·伯瑞尼弗,法國哲學博士,也是師範學院的諮商及培訓專家。他的哲學講習營在法國及其他國家非常受歡迎。發表過許多關於成人、青少年及兒童哲學教育的文章,經常遊走各國,向全世界的大朋友及小朋友推廣哲學實踐。  出版的作品翻譯成多國語言,重要的哲學繪本有《情感,是什麼呢?》《好與壞,是什麼呢?》《人生,是什麼呢?》等(由米奇巴克出版,作者譯名為「奧斯卡·柏尼菲」);《妮儂眼中的幸福》《妮儂眼中的實話》(由星月書房出版,收錄在《妮儂的哲學妙語書》)。  戴爾飛,童年在塞內加爾度過,曾在出版社、報社及廣告公司工作。現居法國馬賽。  她的作品遍及歐美各地,深具漫畫式的詼諧逗趣,受到大朋友及小朋友們的喜愛,在台灣也很受到歡迎。重要作品有《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薩琪想要一個小寶寶》等(由米奇巴克出版);《卡夫卡變蟲記》《我家的怪物真可愛》等(由格林文化出版)。  袁宗綺,資深出版人,曾任職出版公司,翻譯過幾本書。目前一邊研習法文,一邊從事翻譯工作。近兩年的譯作有《瑪莎創業法則》、《魅力行銷法則》、《312號公路》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什麼是愛?」、「誰為什麼愛誰?」,這種問題,基本上還不是哲學問題。和其他問題一樣,在討論過程中,他們有可能發展成為哲學問題。換句話說,哲學的問題不是用抽象名詞加上問號就可以構成的,他們是需要一些做哲學的過程來促成的。  ——楊茂秀(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創辦人)    書中的父母在當中扮演的角色十分巧妙,面對孩子的問題第一時間並未立刻給予標準答案,看起來似乎是先敷衍的回應,其實是讓孩子自己去找尋答案,這樣的處理手法十分符合幼兒閱讀需求的原則,透過生活化熟悉的人物情節(飛兒和左夫)取得孩子的認同,重覆敘述方式,滿足小小孩喜愛重覆的閱讀的特質。  ——嚴淑玲(誠品兒童館館長)    當孩子提出「為什麼?」時,代表他的思維正在建構中,他正在學如何問問題,學會問問題代表著會思考,而思考會延伸出一些想法,當有了想法就會尋找可行的做法,有了做法就表示有行動,而行動後就會產生無限的可能!  ——王怡鳳(蒲公英故事閱讀推廣協會總幹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