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設計學-讓地球永續的創意法則

出版时间:2009/01/13  出版社:馬可孛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Ryn, Sim Van Der,Cowan, Stuart  页数:224  译者:郭彥銘  
Tag标签:无  

前言

  李鎨翰(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建築工學博士、聯邦德國註冊建築師)  為什麼我們需要生態設計學? 相信經由本書的概念引介,台灣能摸索出適合我們本身的道路。  當經濟發展趨緩時,我們終於有時間、有機會去思考生活環境的永續經營。在城市景觀之中,人們要如何創造永續環境呢?人為的空間裡,要創造類似自然的景觀,講究的不是片斷式的種植單一植物,而是多樣化植栽,才能讓環境生生不息,達致真正的「景觀多樣性」,也就是生態綠化的成果。  歐美各國的生態概念已發展了數十年,建立了檢驗生態永續的標準,台灣的生態設計正在起步,也開始有了成果,相信經由本書的概念引介,台灣能摸索出適合我們本身的道路,讓生態設計吻合本地的人文與自然條件,呼應「向大自然學習」、「人人都是自然設計師」的生態法則。  周美惠(財團法人戴炎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生態設計」已成為企業、執政者、居民共同的目標、執行策略與普世價值。  美國聯邦政府公布一項都市能源消耗調查報告,指出建築耗能量占百分之四十九,工業耗能量百分之二十三,汽車耗能量百分之八,由此可見水泥建築是溫室效應的禍首。台灣水泥百分之八十仰賴進口,消耗量占全球第一,由建物到地面、高山水壩、水庫、攔砂壩、橋樑、邊坡、溝渠、河川,水泥無所不在。  2005年,強烈颶風卡崔娜席捲美國產油重鎮墨西哥海灣與南部路易斯安那州大城,紐奧良百分之八十成為水鄉澤國,市區水高近三公尺,全市二十二座抽水站受損與淹沒,完全失去功能,必須花上一至三個月才抽乾,紐奧良幾成煉獄。  自十九世紀工業發展以來,濫採煤炭、石油、天然氣,乃至二次大戰後核燃料濫用,導致核災不斷,禍及無數無辜,所幸由歐洲德國、英國、法國、荷蘭等從事田野工作者的努力,不斷呼籲,終於引出「永續經營、回歸自然」的行動,可見,「生態設計」已成為企業、執政者、居民共同的目標、執行策略與普世價值。  胡湘玲(《太陽房子》作者、德國汗得學社社長)  這本書用很直接的語言與案例告訴我們,許多的努力與實踐已經在我們的生活圈中發生,生態設計彰顯大自然,也改變人們的意識。  問題始終是複雜的。但是,我們不必因為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而失望。  雖然我們早已經明瞭,「生態設計不僅有願景,充滿希望,更擁有實務的工具。」但是「生態設計」的確需要「工業設計師與生化學家、下水道工程師與溼地生物學家、建築師與物理學家、農人與生態學家攜手合作」,才能真正的實踐與成形。「大家的努力」說來容易,卻也充滿阻力。改變,需要勇氣與耐力。  這本書用很直接的語言與案例告訴我們,許多的努力與實踐已經在我們的生活圈中發生,生態設計彰顯大自然,也改變人們的意識。如果,我們張開眼睛、敏感知覺、願意爭取共同的未來,那就以生活為基礎,從改變一個小角落開始,以不輕易失望與妥協來勉勵自己。的確,事情並不容易,文化社會價值很難改造。但是,我們的工作早已經開始。不是嗎?  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我們建設之前,首重的不是人為建設的「科技」,而是生態平衡之「觀念」。  「生態設計」是順應自然環境的人工產物,就像人有身分證一樣,土地也要有它的身分證,也就是說,我們得去了解土地的地理位置及特性如緯度、位置、地形、土質、土壤性質等等,從而思考如何順應大自然及土地特性,建造能與土地特性、自然環境平衡的人工物。  一個完美的環境設計,應當是考慮土地及環境涵容力,能承受人工建設破壞的產物。除自然環境平衡之外,亦應考量當地文化、人文特性之永續發展,例如親善、安全的生活社區環境等軟體營造,我們建設之前,首重的不是人為建設的「科技」,而是生態平衡之「觀念」。 本書內容充實,範圍寬廣,台灣應更加強建立全民生態「觀念」,徹底了解基地開發的環境條件後,將生態觀念融入所有開發過程與行動計畫,這才是「生態設計」最終要追求的目標。 ─陳宗鵠(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兼任教授、中華技術學院建築工程與環境設計研究所所長、美國加州∕台灣開業建築師)  過去生態設計對大多數人而言,是道德問題、是政治正確的議題,但在今日,則已成為急迫的經濟問題,更是人類能否繼續生存的議題。  商品碳足跡的概念,隨著暖化議題為世人重視,已逐漸成為衡量綠色商品的指標之一。足跡大小代表著原料開採、產品製造、包裝運送、上架販賣等所有的碳排計算,對部分商品如汽車等,甚至還應包括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一直到商品進入回收體系前的那一刻。  但碳足跡的大小,其實與生態設計是息息相關的;任何一個減廢、再生、循環的元素,都能讓商品碳足跡進一步減少。當然,若是在材料的選用上,能逐步引進「搖籃到搖籃」的概念;能源使用上,開始去思考低碳能源與碳中和的可能,都能讓每件商品如同大自然的產物般,在空氣與土壤間生生不息。  《生態設計學》已出版十年,但過去生態設計對大多數人而言,是道德問題、是政治正確的議題,但在今日,則已成為急迫的經濟問題,更是人類能否繼續生存的議題。  如同有遠見的政治人物所說,經濟蕭條幾年後終會過去,但暖化的危機卻不會這麼快就解除。我們絕對需要更好的設計、更佳的解決方案,讓人類的文化可以繼續傳承下去。我雖然是個設計門外漢,卻和大多數人一樣,是擁有商品生殺權的消費者。也盼大家一起厚實綠色消費的力量,讓生態設計的理念,可以成為後代傳頌的綠色革命。  蔡仁惠(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暨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副教授、日本東京大學工學博士)  從客人的角度以極小的設計來介入自然界,讓自然界可以自行資源循環。  人觀察世界常受限於人自身之認知結構,而外在世界所存在之訊息量永遠超過人的觀察量。任何一部分物理世界之巨觀或微觀皆無法代表此物理世界之本身,一個1:1之對象描述更無法代表該對象於1:0. 5時之真實,因此,當人類進行大規模事件包含都市規劃時,1:100、1:1000或1:5000 圖面所能代表之真實又有多少? 一條1:100之直線變成1:1時它包含了無數的變化在裡面。人類處理大問題時,慣以巨觀看待之,但我們要面對的是超越我們知識的未知,世界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就如同本書所談到的碎形概念,從微觀的角度去觀察世界,可以讓我們更接近真實的世界,但真實的世界永遠是在距離的一端。  因此當要設計一個人為的生物多樣性環境時,應從生物地理學的角度出發,從客人的角度以極小的設計來介入自然界,讓自然界可以自行資源循環,本書中的許多觀念能讓台灣的讀者重新審視台灣的生態環境,建立健康的生態倫理觀。

内容概要

十年來,生態設計促成了什麼?  近十年來,生態設計領域的理論與技術都突飛猛進。然而,無論是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到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日漸擴增,我們的星球面臨的挑戰急遽增加。  目前大家已凝聚共識,從目前生態災難與悲慘的社會不平等情況,轉變為再生能源、穩定的生態系服務及符合人類基本需求的時間,僅剩一個世代。  這樣的轉變需要堅定不移的政治意志、大規模經濟、社會與價值轉換,並整備大批生態設計指標、工具、個案研究與實務人才。撰寫《生態設計》是希望即便政治經濟情勢吸納永續性概念有如牛步,建築師、地景設計師、都市

作者简介

  辛?凡得來恩  為生態設計營造社(Eco-Design Collaborative)、非營利的生態設計學院、以及馬林社區大學(College of Marin)再生設計中心(Center for Regenerative Design)的創辦人;曾擔任加州州政府總建築師,創辦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生態設計課程,並在柏克萊擔任建築系教授三十五年。出版七本著作,近著為《為生命設計》(Design for Life)。  史都華?考文  為自生事務所(Autopoiesis LLC)的合夥人,該事務所提供大型永續計畫的設計、開發與融資服務。他曾擔任波特蘭家庭基金(Portland Family of Funds)交易經理,該基金為社區投資銀行,投身於綠土地開發計畫及永續性企業。先前曾擔任生態信託的研究主任。  ■譯者簡介  郭彥銘  密西根大學資訊科學碩士。專長為資訊設計、組織設計與科技政策。曾任職科技政策及國際合作等相關基金會與政府單位、美商公司軟體開發團隊主管,現於外商公司擔任研究員。

书籍目录

序言致謝十年回顧第一部:生活化設計永續性與設計生態設計簡介大自然的幾何學第二部:生態設計過程簡介:堆肥廁所的故事第一原則:在地尋求解決方案第二原則:生態會計充實設計第三原則:設計道法自然第四原則:人人都是設計師第五原則:彰顯大自然附錄1:歐美版生態設計資源指南附錄2:台灣生態設計的過去?現在?未來附錄3:台灣生態設計資源指南參考書目

章节摘录

  台灣生態人一致推薦為什麼我們需要生態設計學?  相信經由本書的概念引介,台灣能摸索出適合我們本身的道路。  當經濟發展趨緩時,我們終於有時間、有機會去思考生活環境的永續經營。在城市景觀之中,人們要如何創造永續環境呢?人為的空間裡,要創造類似自然的景觀,講究的不是片斷式的種植單一植物,而是多樣化植栽,才能讓環境生生不息,達致真正的「景觀多樣性」,也就是生態綠化的成果。  歐美各國的生態概念已發展了數十年,建立了檢驗生態永續的標準,台灣的生態設計正在起步,也開始有了成果,相信經由本書的概念引介,台灣能摸索出適合我們本身的道路,讓生態設計吻合本地的人文與自然條件,呼應「向大自然學習」、「人人都是自然設計師」的生態法則。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建築工學博士、聯邦德國註冊建築師/李鎨翰  「生態設計」已成為企業、執政者、居民共同的目標、執行策略與普世價值。  美國聯邦政府公布一項都市能源消耗調查報告,指出建築耗能量占百分之四十九,工業耗能量百分之二十三,汽車耗能量百分之八,由此可見水泥建築是溫室效應的禍首。台灣水泥百分之八十仰賴進口,消耗量占全球第一,由建物到地面、高山水壩、水庫、攔砂壩、橋樑、邊坡、溝渠、河川,水泥無所不在。  2005年,強烈颶風卡崔娜席捲美國產油重鎮墨西哥海灣與南部路易斯安那州大城,紐奧良百分之八十成為水鄉澤國,市區水高近三公尺,全市二十二座抽水站受損與淹沒,完全失去功能,必須花上一至三個月才抽乾,紐奧良幾成煉獄。  自十九世紀工業發展以來,濫採煤炭、石油、天然氣,乃至二次大戰後核燃料濫用,導致核災不斷,禍及無數無辜,所幸由歐洲德國、英國、法國、荷蘭等從事田野工作者的努力,不斷呼籲,終於引出「永續經營、回歸自然」的行動,可見,「生態設計」已成為企業、執政者、居民共同的目標、執行策略與普世價值。  --財團法人戴炎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周美惠  這本書用很直接的語言與案例告訴我們,許多的努力與實踐已經在我們的生活圈中發生,生態設計彰顯大自然,也改變人們的意識。  問題始終是複雜的。但是,我們不必因為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而失望。  雖然我們早已經明瞭,「生態設計不僅有願景,充滿希望,更擁有實務的工具。」但是「生態設計」的確需要「工業設計師與生化學家、下水道工程師與溼地生物學家、建築師與物理學家、農人與生態學家攜手合作」,才能真正的實踐與成形。「大家的努力」說來容易,卻也充滿阻力。改變,需要勇氣與耐力。  這本書用很直接的語言與案例告訴我們,許多的努力與實踐已經在我們的生活圈中發生,生態設計彰顯大自然,也改變人們的意識。如果,我們張開眼睛、敏感知覺、願意爭取共同的未來,那就以生活為基礎,從改變一個小角落開始,以不輕易失望與妥協來勉勵自己。的確,事情並不容易,文化社會價值很難改造。但是,我們的工作早已經開始。不是嗎?  --《太陽房子》作者、德國汗得學社社長/胡湘玲  我們建設之前,首重的不是人為建設的「科技」,而是生態平衡之「觀念」。  「生態設計」是順應自然環境的人工產物,就像人有身分證一樣,土地也要有它的身分證,也就是說,我們得去了解土地的地理位置及特性如緯度、位置、地形、土質、土壤性質等等,從而思考如何順應大自然及土地特性,建造能與土地特性、自然環境平衡的人工物。  一個完美的環境設計,應當是考慮土地及環境涵容力,能承受人工建設破壞的產物。除自然環境平衡之外,亦應考量當地文化、人文特性之永續發展,例如親善、安全的生活社區環境等軟體營造,我們建設之前,首重的不是人為建設的「科技」,而是生態平衡之「觀念」。  本書內容充實,範圍寬廣,台灣應更加強建立全民生態「觀念」,徹底了解基地開發的環境條件後,將生態觀念融入所有開發過程與行動計畫,這才是「生態設計」最終要追求的目標。  --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兼任教授、中華技術學院建築工程與環境設計研究所所長、美國加州、台灣開業建築師/陳宗鵠  過去生態設計對大多數人而言,是道德問題、是政治正確的議題,但在今日,則已成為急迫的經濟問題,更是人類能否繼續生存的議題。  商品碳足跡的概念,隨著暖化議題為世人重視,已逐漸成為衡量綠色商品的指標之一。足跡大小代表著原料開採、產品製造、包裝運送、上架販賣等所有的碳排計算,對部分商品如汽車等,甚至還應包括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一直到商品進入回收體系前的那一刻。  但碳足跡的大小,其實與生態設計是息息相關的;任何一個減廢、再生、循環的元素,都能讓商品碳足跡進一步減少。當然,若是在材料的選用上,能逐步引進「搖籃到搖籃」的概念;能源使用上,開始去思考低碳能源與碳中和的可能,都能讓每件商品如同大自然的產物般,在空氣與土壤間生生不息。  《生態設計學》已出版十年,但過去生態設計對大多數人而言,是道德問題、是政治正確的議題,但在今日,則已成為急迫的經濟問題,更是人類能否繼續生存的議題。  如同有遠見的政治人物所說,經濟蕭條幾年後終會過去,但暖化的危機卻不會這麼快就解除。我們絕對需要更好的設計、更佳的解決方案,讓人類的文化可以繼續傳承下去。我雖然是個設計門外漢,卻和大多數人一樣,是擁有商品生殺權的消費者。也盼大家一起厚實綠色消費的力量,讓生態設計的理念,可以成為後代傳頌的綠色革命。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張楊乾  從客人的角度以極小的設計來介入自然界,讓自然界可以自行資源循環。  人觀察世界常受限於人自身之認知結構,而外在世界所存在之訊息量永遠超過人的觀察量。任何一部分物理世界之巨觀或微觀皆無法代表此物理世界之本身,一個1:1之對象描述更無法代表該對象於1:0. 5時之真實,因此,當人類進行大規模事件包含都市規劃時,1:100、1:1000或1:5000 圖面所能代表之真實又有多少? 一條1:100之直線變成1:1時它包含了無數的變化在裡面。人類處理大問題時,慣以巨觀看待之,但我們要面對的是超越我們知識的未知,世界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就如同本書所談到的碎形概念,從微觀的角度去觀察世界,可以讓我們更接近真實的世界,但真實的世界永遠是在距離的一端。  因此當要設計一個人為的生物多樣性環境時,應從生物地理學的角度出發,從客人的角度以極小的設計來介入自然界,讓自然界可以自行資源循環,本書中的許多觀念能讓台灣的讀者重新審視台灣的生態環境,建立健康的生態倫理觀。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暨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副教授、日本東京大學工學博士/蔡仁惠

媒体关注与评论

  ?相信經由本書的概念引介,台灣能摸索出適合我們本身的道路。」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建築工學博士、聯邦德國註冊建築師/李鎨翰  「『生態設計』已成為企業、執政者、居民共同的目標及執行策略。」  --財團法人戴炎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周美惠  「我們建設之前,首重的不是人為建設的『科技』,而是生態平衡之『觀念』。」  --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兼任教授、中華技術學院建築工程與環境設計研究所所長/陳宗鵠  「過去生態設計對大多數人而言,是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態設計學-讓地球永續的創意法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