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适宜与经济发展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若谷  页数:378  

前言

  过去十多年来,我一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就是希望把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加以总结并抽象上升为一种理论,使它能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华民族有绵延不断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据说是人类社会唯一一个没有被打断过的文明。当我参观河南安阳的殷墟、洛阳的天子驾六、西安的兵马俑、成都平原的三星堆和金沙时;当我读到河北满城的金缕玉衣、西安法门寺地宫的佛舍利、湖南里耶的秦朝竹简以及湖北荆州历经千年不腐的古尸等重大考古发现时,我就有一种冲动,一种让我热泪盈眶的冲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何等的灿烂、辉煌!中华文明对人类古代社会的影响也许至今也没有被完全发掘出来,也许高山与大海的阻隔使本应具备的震撼力没有传播出去,也许是数百年、上千年的战争和自然灾害把那些记录湮灭。但这一次我们不应让中华文明的传播再次受阻。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下,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宝贵经验应该为全人类所共享。如果我们不能将这一经验认真地总结出来,那就是我们对不起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对不起中华民族的祖先,也会是我终生的遗憾!  在这种冲动的支配下,我不断思考着从哪里入手总结,怎样归纳为一个简单易懂的理论。当真正坐下来着手这项工作时,我才感到自己的知识、水平太欠缺了,浩瀚的文海,无数的案例,有时真让人感到自己太渺小,无力去完成这项工作。然而改革开放30年的纪念日越来越近,它的脚步声常常使我从梦中惊醒。也就是这样的惊醒使我产生了许多“神来之想”,也使我终下决心从制度入手来认识、分析和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

内容概要

  《制度适宜与经济发展:基于中国实践的发展经济学》从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中提炼出“制度适宜”作为切入点并贯穿始终,认为中国经济成就的关键在于选择了符合自身国情、发展水平、历史文化和国际环境的制度,即适宜的制度。并且,根据条件和环境的改变,通过改革不断创新,持续推进制度调整,在变与不变中保持制度的适宜性。《制度适宜与经济发展:基于中国实践的发展经济学》认为,由于各国国情不同,适宜的制度也是动态和多样的,不存在唯一的普适性制度。最后《制度适宜与经济发展:基于中国实践的发展经济学》指出,发展的道路上没有永恒的制度,只有不变的发展主题。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所昭示的最有价值和意义的核心理念就是制度适宜,这一理念对发展中国家应有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李若谷,1981年获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83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现任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行长,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生导师、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行长助理、副行长,中国驻亚洲开发银行执行董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开发银行、加勒比开发银行和东南非开发银行等机构的中国副理事。2003年4 月至2005年9月期间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曾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改革》、《国际经济一体化与金融监管》、《国际金融调研论文集》,翻译罗纳德·麦金农所著的《经济自由化顺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金融控制》。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实践及对现有经济学理论的挑战第一节 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奇迹第二节 对中国经济成就的理论解释尚不充分第三节 用制度适宜解释中国经济奇迹第二章 一般意义的制度适宜第一节 制度适宜的定义第二节 制度适宜的标准第三节 制度适宜的特性第四节 制度适宜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第五节 适宜制度的产生第三章 发展中国家的制度适宜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适宜制度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作用的边界调整——驼峰型路径的提出第三节 实证分析第四章 中国制度的适宜性第一节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与局限性第二节 1978年以来中国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第三节 1978年以来中国制度的适宜性第五章 制度适宜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机理第一节 适宜制度激发劳动热情第二节 制度适宜促进投资第三节 制度适宜促进人力资本开发与技术进步第六章 从制度适宜视角看当代世界主要发展模式第一节 东亚模式第二节 苏联模式第三节 拉美模式第七章 以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一节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制度性原因第二节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不断推进制度改革与创新第三节 中国经济展望第八章 制度适宜视角下的中国发展模式第一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总结第二节 中国发展模式的普遍性第三节 中国发展模式的特殊因素第四节 制度适宜视角下的中国发展模式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实践及对现有经济学理论的挑战  中国经济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保持着近10%的高速增长,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实属罕见,不能不说是一个“经济奇迹”。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被视为中国之谜,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投入到试图揭开其谜底的研究中,但迄今为止这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章对现有的解释中国经济奇迹的文献进行回顾,并提出自己的研究视角。第一节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第二节分析现有理论对中国经济奇迹的解释力和局限性,第三节提出本书的研究视角。  第一节 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奇迹  一、30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年均9.7 %的高速度增长,经济建设硕果累累,工业化、城市化速度加快,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贫困人口大幅下降,对外贸易额日益扩大,吸引外资不断增加,国际经济合作成就斐然,对外援助日渐拓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拥有如此人口规模的经济体,在30年的时间内长期保持高速发展,是没有先例的,堪称经济发展史上的唯一奇迹。  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新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可说是一穷二白。1952年,中国的GDP仅为679亿元。经过20多年的建设,1978年GDP达到3645亿元,排世界第10位,扣除价格因素,1952~1978年的年均增长率为6.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开始了长达30年且至今仍在继续的高速增长过程,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迅速缩小。2007年,中国的GDP达到246619亿元,跃居世界第4位,1978~2007年的年均增长率从改革前的6.1 %大幅提高到9.7 %,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制度适宜与经济发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