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展飞  页数:430  

前言

“韶华荏苒,岁月蹉跎。”这是童年写作文时常用的话,那时对它的含义是不甚理解的。而今,于人世间度过了将近80个春秋,回首往事,感受就深刻得多了。80个春秋近3万个日日夜夜,我究竟做了些什么?回首来时路,我走过中国的东西南北中,也到过发达的和不发达的国家。前20年在旧社会的旋涡中挣扎,出生在农村,读过私塾,上过小学,由于家庭环境不佳,断断续续读了两年初中、一年高中,后来失学当工人。当了工人又失业……。经过几番苦斗,好不容易于1949年秋以同等学力考上重庆大学,得了奖学金,本可就此深造,但那时的进步青年革命热情高于天,重庆解放的第二天,毅然报名走进了十二军军政大学。解放后,与曲折前进中的新中国同命运。当了17年的解放军,也到“文革”中独有的“五七干校”劳动过,80年代当了大学教授,一直到如今。80年走过的道路是坎坎坷坷的。但我认为,没有共产党就  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后来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内容概要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然而马克思主义决不能代替和否定其他真理性的认识。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真理性认识的丰富性。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充分借鉴和吸取人类科学成果(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基础上,才能使自己得到丰富和发展。如果唯我独尊,排斥其他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就会走进死胡同而把自己封闭起来。任何自我封闭的东西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作者简介

王展飞,1929年5月生于四川泸县,1949年底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后在昆明从事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现为昆明理工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首席专家,云南省哲学学会会长,全国高校“两棵”百名优秀教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撰写和主编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历史使命》、《精髓论——从毛泽东到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等论著多部。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启程 一、迈向征途 二、军政大学 三、学习心得开拓人生道路 四、在南京军事学院的获益第二章  塞北心曲 一、一片真情 二、走上神圣讲坛 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四、两个问题的思考第三章  宣传战线  一、学习毛主席著作  二、阐释党的路线  三、弘扬爱国主义和党的优良传统  四、为政治服务第四章  重大反思 一、毛泽东与意识形态斗争 二、思想战线:成绩和失误 三、知识分子政策第五章  伟大转折 一、新的征程 二、理论的春天 三、大学生与马克思主义 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第六章  高校政治理论教育  一、实现“两个转变”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研究会”  三、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四、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第七章  开拓理论研究的道路  一、哲学与现实  二、在改革实践中研究新问题  三、教学规律探索  四、重在理论创新第八章  为思想理论教育辛勤耕耘 一、参与云南干部理论教育 二、致力于理论研究 三、培养青年理论工作者 四、重新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第九章 学习邓小平理论第十章 两课教育新气象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第十二章 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后语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启程我国的教育向来重视伦理道德的修养。从儿时读的《三字经》、四书、五经,讲的大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问题。继而读初中、高中,语文课中也渗进了不少封建主义的思想,公民课主要是讲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那时,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是十分敬佩的,称之为国父。在学校里,每星期一的早晨都要举行纪念仪式,唱“三民主义”歌,背总理“遗嘱”。大家都是很虔诚的。我同其他青年人一样,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受儒家思想教育较多,对资产阶级思想也有所了解,如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国的“五四”运动等,但总的来说,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特别是民生主义印象较深。因我生活在四川的农村,广大农民贫困的生活历历在目,深感中国迫切的问题是要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在我的家乡那时能够读小学、中学的青少年很少。在我上中学的时候,也产生了一种感觉,中国是贫穷落后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土。残杀我同胞,就是因为我们落后。但是,为什么贫穷落后就不清楚了’。孙中山提出的建国方略、建国大纲,我们都学习过,也曾接受过“实业救国”的思想。及至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我到重庆读书、当工人,后来失学又失业,接触到大量的社会现象,看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社会混乱不堪,物价飞涨,民生凋零,所谓“实业救国”之路是行不通的。

后记

“前言”已写得很多,“后语”只想讲几句发自内心的感谢话。60年弹指一挥间。前30年蹉跎岁月,在曲折中前行。后30年峥嵘岁月,在改革大潮中奋进。回首来时路,我不曾停滞,不愿懈怠,不敢忘记理论工作者的崇高使命,这不能不感谢人民的培育和党的教导。这些年来,教育部社科司、云南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和教育厅、省社科联的诸多领导,都给了我热情指导。省委宣传部理论处换了六任处长,省教育厅德育处也换了六任处长,我都得到过他们的帮助。真心感谢他们。60年的教育生涯,大多是在通信兵学院、云南第一工业学校、云南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度过的。我能为人民做些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也是这些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关心帮助的结果。我由衷地表示感谢。在共同的事业中,我与数以百计的马列课教师和理论工作者结下了深厚情谊,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勉励,共同进步,我诚挚地感谢他们。这本书的写作开始于1999年,我的生活和工作伴侣刘育英为之付出了辛勤劳动,她鼓励我把几十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感悟记下来,她同我一起设计书稿的内容,帮我抄稿改稿,视之如同己出。她说,“一轮花甲,一生心得,留给来者,重在耕耘”。

编辑推荐

《六十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受到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六十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