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学术专著。后马克思主义作为20世纪70年代之后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兴而重要的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越来越受到同内外学术界的重视。纵观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虽涉及的问题极为广泛,但意识形态始终是它探讨的最重要的领域。本书通过对波德里亚、德里达、拉克劳与墨菲、齐泽克所代表的符号分析、幽灵解构、霸权建构、幻象透视四种典型的后马克思宅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入剖析、一方面积极批判其思想失误与实践迷失,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其对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构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践的启发意义,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无论是对消费社会的批判、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期许,还是对自内民主之路的探寻、对阶级构型变化之后的革命方式的探索,都最终必须穿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幻象,方能使批判有所为、期许有所望、探寻有所归、探索有所获。

作者简介

李明(1978.10-),安徽巢湖人,法学博士,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当代文化建设、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与意识形态思潮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部级课题各1项以及厅级课题多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作出版著作6部,在CSSCI核心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部分成果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多次获得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社科联等有关部门的教学与科研奖励,2008年入选安徽省高校首届省级“教坛新秀”。

书籍目录

导 论
 一、为什么要研究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二、为什么要选择“他们”作为研究对象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意义
五、研究的目的
六、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七、基本框架
第一章 后马克思主义及其意识形态理论概述
 第一节 众说纷纭的后马克思主义
一、概念史考察:后马克思主义的来龙去脉
二、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三、后马克思主义与相关思潮的关系考察
四、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与主要特征
 第二节 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概述
一、理论溯源一一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史的梳理
二、历史地位一一基于当代“意识形态的回忆”的分析
三、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问题与主要特征
第二章 符号分析:波德里亚意识形态理论
 第一节 彻底的走出与无望的救赎
一、马克思主义阵营中的“闪客”
二、符号意识形态理论演化
 第二节 符号消费意识形态运作
一、从异化消费到消费意识形态
二、消费符号化
三、符号消费意识形态运作策略
 第三节 从商品拜物教批判到符号拜物教批判
一、商品拜物教与符号拜物教
二、超越马克思拜物教的意识形态批判
三、符号拜物教的意识形态批判
四、象征交换:走出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四节 符号意识形态分析举要
一、媒介意识形态分析
二、广告意识形态分析
三、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分析
第三章 幽灵解构:德里达意识形态理论
 第一节 意识形态终结论与幽灵学的诞生
一、并非空穴来风的转向
二、“意识形态终结论”与幽灵解构型意识形态理论的确立
 第二节 幽灵与意识形态
一、何谓幽灵
二、意识形态的幽灵性
三、马克思(主义)何以成为意识形态的幽灵
 第三节 解构与意识形态
一、何谓解构
  ……
第四章 霸权建构:拉克劳与墨菲意识形态理论
第五章 幻象透视: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另外,词与物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本体论意义上的空隙,即词与物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因果法则的力量不足以弥合这个空隙。因此,词与物的关系不能建立在还原论基础之上,整个话语体系恰恰是建立在批判还原论的基础之上的。总之,福柯关于意识形态与话语之间区别的论述有力地激发了拉克劳与墨菲的话语意识形态思想。福柯可能只注意到了意识形态与话语的区别,为了维护“话语”的话语权甚至抛弃了意识形态概念。事实的确如此,福柯很少在文本中直接论述意识形态问题。但在拉克劳与墨菲看来,拒斥意识形态概念是大可不必的,因为一方面当代意识形态早已跳出了“虚假意识”批判的认识论思维圈子,其任务已经不在于划分真理与非真理了。本书第五章将要论及的齐泽克的犬儒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对此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剖析。另一方面,当代意识形态也已经斩断了与阶级、经济基础的必然联系了,所以福柯为意识形态与话语之间设定的区别其实已经不复存在了。“还原论的批判明显导致社会看做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话语场域的概念。”由于社会概念在拉克劳与墨菲那里与意识形态几乎具有同样边界,因而也可以如此来指认拉克劳与墨菲的意识形态概念了,即意识形态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话语场域。如此,在拉克劳与墨菲那里,话语已经转化为一种意识形态性的存在了。其次,反资本主义激进的意识形态如何产生。拉克劳与墨菲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只有通过话语的使用,客观事物才能得到理解。正是话语的使用才使各种意识形态要素之间有着接合的可能。话语本身是人为构建成的一个结构,而话语结构本身是精神性与物质性的整合,是霸权的体现,这种霸权可名之为“话语霸权”。

编辑推荐

《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是青年学术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好,便于系统了解相关主题
  •   看到是新出版的书,以为观点或资料多有新意,但读后略有些失望。
  •   这位老师是新秀呀,书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