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国外交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耿向东  页数:193  

内容概要

  中国外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风云变幻中最激荡人心的一幕。本书从体制、历史和现状三个角度来叙述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09年六十年间的中国外交。力求厘清中国外交的发展脉络,描述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演变,叙述重大外交事件的来龙去脉,以给读者勾勒出简明清晰的中国外交发展路线图。
  本书初版由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出版。李占领和黎耀强两位先生,从本书的选题、大纲的修订到图解的制作,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这次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代总编辑辛广伟先生和责任编辑贺畅女士,提出了一些独到的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为图解书,插图的制作至关重要。在此衷心感谢王红女士,她精心制作了最初的部分图解,为本书增色不少。
  本书读来轻松,但也不乏可供思考之处,希望能吸引对外交感兴趣的读者,于繁忙的学习或工作之余阅读本书,进而对中国的历史和国情有更多的了解。

书籍目录

第一篇 体制篇
第1章 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与战略
1.1 当代中国外交的基础和基本原则
1.2 当代中国的外交战略
1.3 两大外交战略家
1.4 外交准则和外交惯例
第2章 当代中国的外交制度
2.1 当代中国外交体制的形成和特点
2.2 外交部
2.3 外交部驻外机关
2.4 其他官方外交机构
2.5 中国的外交部发言人制度
第3章 当代中国的外交形式
3.1 首脑外交
3.2 经济外交
3.3 军事外交
3.4 体育外交与文化外交
第4章 与当代中国关系密切的国际组织与地区组织
4.1 联合国
4.2 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4.3 东南亚国家联盟和欧洲联盟
4.4 上合组织
第二篇 历史篇
第5章 二战后的国际环境与建国初的外交方略( 1945-1949)
5.1 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
5.2 战后美苏的对华政策
5.3 毛泽东提出三个外交方针
5.4 《共同纲领》与外交政策
第6章 “一边倒”外交策略的实施( 1949-1957)
6.1 中苏建交与毛泽东访苏
6.2 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6.3 与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6.4 与北欧、中欧等国建交
6.5 同英国、荷兰的建交谈判
6.6 抗美援朝与中美敌对升级
6.7 反对对日单独媾和
6.8 日内瓦会议
6.9 中日民间关系的开拓
6.10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出台
……
第三篇 现状篇
附录:
共和国历任外长
共和国外交大事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当代中国外交体制的形成早在共和国建立之前,中共就有意识地将对外宣传转变为半独立的外交制度,当代中国的外交体制正是由此发展而来。1947年,中共中央外事组成立,当时组长是叶剑英,副组长是王炳南。这标志着中共外交体制的形成。直到开国大典前,中共外事工作都由中央外事组受命办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外交部随即正式对外办公。1949年11月8日,外交部正式成立。当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新特点共和国建立初期,外交部的主要成员大多有长期革命经历,又曾有留学海外的背景,故被周恩来称为“文装解放军”。由于中共与苏联关系密切,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等均仿效了苏联,外交制度也不例外。其中二者最重要的相似点是“党管外交”,西方国家虽也有党的外交,但还是以“政府外交”为主。与以往相比,当代中国的外交体制又相继出现以下变化:一是外交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大大加强,最初由将军担任外交官的情况已改变,外交人员多由外交学院等高等学校培养产生。二是体制形态上,一体多元的趋势日趋明显,在坚持外交作为一个整体的前提下,由原来的外交部一个部门主管外交事务,发展为外经贸部、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商务部等部门都设有国际合作司等机构处理涉外事务。同时,除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简称“中联部”)主管党际外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工作范围涉及外交,从事与外国议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为议会外交;还有军事外交,如国防部就设有外事办公室。三是公众舆论对外交决策的影响显著增强,公民外交的色彩曰益浓重。虽然在常规决策中,专家学者、大众传媒等公众舆论还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但目前整个社会对外交决策的影响力在扩大。

编辑推荐

《图解中国外交》编辑推荐:一个中国公民应该了解的基本国情,一本书呈现中国外交ABC,轻松感知中困外交。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图解中国外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