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论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周玉清,王少安 著  页数:167  字数:165000  

内容概要

周玉清、王少安编写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论》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宏观背景下,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的特殊视角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成果。这个特殊的研究视角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具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邃理论背景。另一个特点是“小题大做”。本书比较恰当地处理了同上级有关文件的关系。

作者简介

王少安,1954年9月生于湖北郧西,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教授。长期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十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和规划教材3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近几年来,从事大学文化和高教教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主持教育部,河南省社科规划课题多项,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涵义和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般涵义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涵义与特征
三、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本性
二、当代中国主流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三、高校主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及其建设任务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的涵义与特征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第二章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
第一节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涵义和意义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特殊意义
第二节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现状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消极影响
第三节 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明确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标准
二、注重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第三章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的能力建设
第一节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能力建设的涵义和意义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能力的涵义与特征
二、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能力建设的意义
第二节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能力建设的现状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能力建设的主要成就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能力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的职业能力意识教育
二、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的能力评价工作
三、科学安排和有效实施能力培训计划
第四章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的作风建设
第一节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作风建设的涵义和意义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作风建设的涵义与特征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作风建设的现状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作风建设的主要成就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
第三节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作风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加强学风建设
三、培育恪尽职守、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四、倡导“短、实、新”的优良文风,加强文风建设
第五章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的学科途径
第一节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的学科属性和意义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的学科属性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的学科特征
三、学科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的学科建设现状
一、学科建设的主要成就
二、存在问题及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影响
第三节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的学科建设
一、加强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提高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科学性的认识
二、强化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的学科教育和培训
三、以独立的二级教学科研机构为依托,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第六章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
第一节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制度的涵义和意义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制度的涵义与特征
二、建立健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制度的现状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制度的主要成就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建立健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制度的基本途径
一、全面把握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以保证队伍质量为目标,建立健全规范严格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选聘制度体系
三、以激发工作活力为目标,建立健全注重绩效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管理制度体系
四、以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培养制度体系
五、以保障队伍后续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人尽其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发展制度体系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无疑就是在无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之后,通过无产阶级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整合、规范、引领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各种思想,更好地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就是从无产阶级的政治信念、政治立场、政治情感等诸多方面提出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并把它上升为社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来整合、规范、引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政治言行。 如绪论所指出的那样,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是指由高校直接负有思想政治理论建设和教育职责的工作人员组成的集体,从事的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为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服务。因而,他们的政治思想既有上述无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一般内涵,又有自身特定的内涵。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本书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实质上重点探讨的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当然,我们知道,思想政治与政治思想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比较而言,思想政治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而政治思想的内涵和外延比思想政治的范围要小得多,可以说思想政治是包含政治思想的。我们之所以采取这种处理方式,原因有二:一是符合中共中央文件规范。比如,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二是符合学界惯常的用法。学界在探讨这一问题时习惯用“思想政治建设”这一术语,很少有“政治思想建设”这一用法。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上文已经提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建设其实质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思想建设,因而,它的内涵主要从政治信念、政治立场、政治情感、政治理论等几个方面进行界定。 第一,具备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理论的成熟是政治成熟的基础。前文我们已经提到,政治信念、政治立场和政治情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阶层会有不同的政治信念、政治立场和政治感情。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这就决定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是为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权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服务的。这就要求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它科学地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要想有坚定的无产阶级政治信念、政治立场、政治情感,必须首先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只有这样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社会发展的方向和人类社会的未来趋势,不被一时的社会假象所迷惑,从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情感。 第二,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政治信念。毫无疑问,政治信念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政治思想建设的核心,这里的政治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社会主义的信念。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因而,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信念,这“是由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性质和办学宗旨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的根本标志之一”。对此,我们要坚定不移。邓小平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肩负着引领高校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的重任,自身首先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这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编辑推荐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论》的问世,不仅对于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有直接的积极意义,而且有些相关的概念、观点和研究方法还具有超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的范畴而具有更普遍的学术价值。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