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短句,亲爱的

出版时间:2002-12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法] 彼埃蕾特·弗勒蒂奥  页数:189  字数:170000  译者:桂裕芳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要短句,亲爱的》是“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评选法国文学入选作品。“要短句,亲爱的”是作者的母亲对女儿写作的教导与叮嘱,作者以此为标题,深切地表达了对母亲的悼念之情。全书以自述的形式再现了母亲的养老院里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真实地表达了自己与母亲在一起时错综复杂的微妙情感,但贯穿始终的是执着的亲情,是感人至深的母女之爱。小说语言平淡简洁、朴实无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简介

彼埃蕾特·弗勒蒂奥,曾在巴黎大学专攻英语及英国文字,获大学及中学英语教师学衔,后曾长期在美国任教,现居巴黎。她于1974年开始写作,著有十多部作品,大都由著名的伽利玛出版社出版。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作品《我们是永恒的》获1990年度费米娜奖(妇女文学奖,与龚古尔匀及法兰西学院奖齐名的文学大奖)。

书籍目录

玻璃纸选择寻找分家院长我朋友对我说项链皮肤衬裙医生女理发师做客中国人壁橱百科全书体操镜子裙衣短句曼陀林餐厅女士们乌鸦合同睡衣电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要短句,亲爱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8条)

 
 

  •   仔细寻味趣味无穷亲身体会亲情伟大
  •   是一本好书,值得细细品尝,慢慢去看.
  •   作为1/7000来说,我是幸运的。但不知道为何这本书买不出去,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也是这次收到的所有书中最干净最漂亮的一本,内容还没有读,等我读了再说吧。
  •   一本看似有点琐碎实则蕴含着深刻情感的书,作者与母亲间的点点滴滴就这么顺着字意流淌出来,很舒服,推荐
  •   很难得看见这样的书!鲜花先上!
  •   很有意思的小书!
  •   要短句,亲爱的
  •   看这书总让我想起我和我妈的关系来,也让我想起一部电影,斯琴高娃和黄素主演的......我的妈妈正在老去,终有一天我也会老去,老人与作者的感觉我可能都会经历\感受.........需要细细体味的书,需要静心耐心看的书,不似某些书是一看就喜欢的那种
  •   本以为是短篇杂记,不过是作者本人的一些感触。
  •   非常普通的一本书,读起来索然无味。
  •   怎么说呢,不是很趣味性的,看了很久也没看完,可能看这本书得有心境才能读完它。反正现在天天在床头摆着,没有翻看的欲望。
  •   给同事代买的,以为是英文版的,谁知道只有中文,晕!!!!!同事说看不太明白!
  •   在读中,很简单的书很复杂的情绪
  •   作者带着法国人特有的那种飘渺语调,努力把本身生动的生活琐事写的深奥而不知所云。不可否认母女情是个好题材,可是让她写成这样真是可惜!
  •   多怪,03年买的此书,今天才看——没想到一看这本薄薄的小书竟令我如此触动。是本独特的好书,期待更多人阅读,也期待卓越进货。
  •   《要短句,亲爱的》这本书出来后,我曾经以为,它至少会在坊间流传一阵,可是,就像一片树叶落于湖心,它掀不起半点涟漪——这样说有些不公平,因为我知道,至少有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提到过这本书。他是黄集伟先生,在一次读书节目的电视访谈中,还有是一篇文章中,好像是圈点年度图书,作为书评家的黄先生都提及,2003年度给他留下印象非常深的,有一本小书:《要短句的,亲爱的》。深以为然。对于极度的衰老来说,不存在集体。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母亲在养老院里,女儿目睹生老病死。女儿是叛逆的女儿,也是顺从的女儿。女儿坚强是因为母亲珍惜她,女儿脆弱是因她珍惜母亲。现在,母亲不在了。怎么去写母亲,写出辽阔的现实?试图抓住生活的暗流?“要短句,亲爱的……”此时,母亲的忠告犹在耳边。在《要短句,亲爱的》里,母女之爱被表现得自然,深挚,无与伦比。读《要短句,亲爱的》这本书时,我一直在想,所有的母亲都是旺盛的故事源泉,它喷出或涌出了许多故事。“我想到她,想到我,想到我们两人,因为是一回事。”有一次,一个朋友问我:你一生中最感谢的人是谁?你一生中对你帮助最大的人是谁?你一生中最恨的人是谁?前两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一样的:母亲。至于最后一个问题,没有答案,因为,在我的字典里,没有恨字。我的字典里只有爱。爱,或者不爱。
  •     遗憾的是,经常在图书馆见到这本书,却等到今天才看。
      这是一个平淡的、最生活化的故事,连语言都是温水一般的朴实无华,可是,却那么让人动容。身为子女,在这个故事中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时光悠悠,青春渐老。我们一天天长大,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事业,甚至有了家庭,而父母渐渐老去,老人的世界那么孤独寂寞,希望自己的儿女陪在身边,却不愿耽误他们的生活。两个人的时候还可以相互依靠扶持,可是,如果只剩一个人,该有多么孤寂难熬?
      当你以为可以一辈子依赖的人成了需要你照顾(或者说是你以为需要你照顾)的老小孩,烦恼就会纷至沓来,你突然发现,你并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和她相处,并不知道该怎样掌控局面,哪怕她在你面前露怯,在你面前展现出软弱的一面,到了别人面前,她又会强撑着,变得光彩照人,展示自己的魅力与骄傲。其实,她最大的骄傲就是自己的子女。她最大的期望也只是让子女陪在自己身边而已。
      看到这个故事,看着作者笔下描绘的母女关系的图景,不自觉地想到自己,想到我亲爱的妈妈,她和故事里的母亲一样骄傲,一样固执矫情,一样把女儿当作自己最大的骄傲。或许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也会面临与这个女儿同样的窘境。我只希望,那时父母仍然身体健康,我能多一点时间陪在他们身边。
      
  •     这是法国女作家彼埃蕾特·弗雷迪奥被推荐到中国的唯一作品,同时又是让许多中国读者读不下去的一部小说。彼埃蕾特在这部小说里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女儿陪伴母亲在养老院里度过的最后的时光。她的讲述,是一种毫不留情的解剖,是淋漓尽致的宣泄,既有明显的女性文字的诉求倾向,又随处可见法国文学传统性的哲学思辨。她用精短简练却又山重水复的语言营造了一个气场,从开篇第一页便把我罩在里面,使我随着她的文字思索、挣扎、疼痛,直到最后那句“不要鲜花,要短句,亲爱的。”
      
      写父母的作品,尤其是写自己母亲的作品,容易流于赞美和抒情。尽孝,成了写作的另一项任务。有些玩文字的人,父母在世时并不曾孝顺;在他们百年后,也一定要用文字尽孝。正因为此,彼埃蕾特的这部小说才会让人“读不下去”。她太冷静太深入,甚至,有些残忍。她一直在讲述一场战争,女儿与母亲的战争,一场爱与痛的战争。
      
      所有的成长都伴随着疼痛,所有的爱也如此。小说中的“我”是个独立、要强的知识女性,她有个独立、要强的母亲。“我”的个性来自母亲。“我”毕生都在想挣脱母亲的管教,都在冷静地剖析着母亲,就如母亲一直都在毫不留情地剖析着“我”一样。而最终,“我”发现“我”与母亲实际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我中有她,她中有我,我就是她,她就是我。成长,叛逆,脱离;再成长,思念,懂得,回归,融合。这是天下无数女儿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多漫长,这其中的撕裂有多痛,重新弥合之爱又有多深,这正是彼埃蕾特“絮絮叨叨”的细节描述所要展示的东西。
      
      “他们成为老婴儿,等待着在养老院里的死亡,做一个活死人。”彼埃蕾特就是这样尖刻而犀利,她的笔锋如刀,剖开表象,也就是她说的“玻璃纸”,朝着最深处直入。老人们离开耕耘了一辈子的家,走进养老院,这个举动就宣布他们的人生只剩下一件事:等待死亡。在那儿,护理员、管理员、保洁人员都不是把他们当做先生、女士,而是当做“老人”。他们重新回到幼儿状态,被管教,被关照,被善意的谎言哄骗。他们的身体在这所“老年小学”里过着集体生活,他们的心重归婴儿时期的无助与孤独。这难道不是养老院最真实的写照吗?尽管这真相让人如此不愿承认。
      
      “人们对待年老的父母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希望他们过着健康的生活,参加运动,结交好朋友,身体好,不缠着你。人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变得专横。”是的,确实如此。人们这样做的时候,忘了父母曾经也这样对待他们,而他们当时是多么的反感。曾经的他们,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拥抱,而不是说教。但是,现在,他们忘了。他们不知道父母所需要也是一个拥抱,而不是说教。当我对着八十岁的老父亲生气,原因就是他成天坐着不动,不利于身体的健康时,我忘了他曾持续多年怒吼着逼我在凌晨五点半起床跑步,不管我对跑步有多么厌恶。
      
      “此刻,这个婴儿忽然又成了母亲。她沉着镇定,明察秋毫,运筹帷幄。”永远都是这样。你永远都不能怀疑你那满头白发、身体越来越瘦弱的老母亲。到了关键时刻,她依然是那个撑起一个家的睿智坚强的主妇。她有一双洞悉一切的眼睛,所有你认为能瞒天过海的招数,在她面前都呈透明状。你一生都在挣扎,都想超越她,直到有一天,你终于明白这是徒然的。你可以努力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但你永远也超越不了你的母亲。你终于臣服,不再想超越,而只是希望能得到她的欣赏。要知道,就连这点都极不容易,因为她总是能一眼就看到你最薄弱的地方。而这也是让小说中的“我”最苦恼的事。母亲用语文老师的标准要求彼埃蕾特写短句,母亲对她的文字要求总是严厉的。
      
       “在老年夫妻中,这一位的力量依赖于那一位的软弱。但是,如果抽掉了那一位,这一位的力量就失去了依赖而倒塌。”“她成了我的孩子,我成了母亲。每个人都要做两件事,陪伴孩子走进生命,陪伴父母走出生命。”读完这本书,我给母亲打电话,告诉她我读了这样一部小说。和母亲说话,我依然有点小心翼翼。我想告诉她我要陪伴她,但我不能让她感觉我认为她已经够老了,需要儿女的照顾了。直到今天,我得承认,我怕她的聪明,让人无处遁逃的聪明。
      
      很遗憾我没能找到彼埃蕾特的第二本中译书。我很想知道这种不用情节讲述而是用思想来讲述故事的手法,是否也运用于她其他的作品。
      
      如果你有一位出色的母亲,如果你一生都在争取得到母亲的欣赏,你会喜欢这本书。
      
      
      
  •     《要短句,亲爱的》法国女作家的作品。两天内花了2个小时看完,薄薄的一本书却看的人唏嘘不止。
      作品内容简单来讲就是作家的妈妈年纪大了,寡居,儿女也老了,且不在身边。所以在大家共同的选择之下妈妈住进了养老院,女作家每个周末都去看她,从巴黎到外省的某个城市的养老院。在这最后七年的光阴里面,女儿反思自己和母亲的关系,反思自己和儿子的关系。关系的每一方总是在不断挣扎中,互相磨合,互相温暖。最后母亲终于走了,女儿继续活着,面对她的是她也会老去,也会寡居,也会进入养老院,然后进入地下去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等等亲人汇合。
      文章中两个情节很让我回味。
      一个是作者回忆她的父亲母亲一起生活的日子,爸爸总是说妈妈很折腾,很闹腾。但是当妈妈生病住院的时候,爸爸开始哭泣,“没有她,我活不下去”这让我想起我的外公外婆。外婆走了没多久外公就被发现有肠癌,短短半年内经历了手术,复发,再手术的折腾,最后他很淡定的走了。可惜那个时候我没有在家,但是我想以外公的性格,去陪外婆才是他最好的选择。坦白说来,我不知道外公外婆之间有没有爱情,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说他们之间肯定有爱!如外公般的大少爷,只会给外婆削苹果,甚至...自己想吃都不会给自己削。
      还有一个就是作者评价说,老年人慢慢的变成老小孩,他们比我们还可怜,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可以无限容忍他们的爸爸妈妈了。所以我的老妈在失去她的爸爸妈妈以后半年多的时间里面“没回过神来”。 其实在每个孩子心中,爸爸妈妈是永远不会老的。
      突然...我写不下去了...
      那就这样吧
  •     本来,是打算利用上课时间看这本书的。只是才读到第二章《选择》就让我快要崩溃。这样直接犀利的把父母的生死话题拿出来讲,让人从心脏到头皮到双手都止不住的发麻。我瞬间合上了书,脑子里却不断荡漾着那个不止幻想过一次的问题。应该是从爷爷去世之后吧,我一边怀着“真是个不孝的坏孩子”的自责,一边忍不住要想,如果可以选择,爸爸和妈妈,我会选择哪一个要活得更久。皮埃蕾特说,没有孩子敢直面更喜欢爸爸妈妈哪一个的问题。也许,不是不敢,只是不同的喜欢。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妈妈是我需要保护的对象,爸爸却仍旧是可以为我遮挡风雨的大树。我应该选择谁留下?作为男人的爸爸吗?他可以有足够的力量料理妈妈的一切,面对独自生活的悲伤和孤独。可是,我实在不确定,在这件事情上更坚强的究竟是男人还是女人。皮埃蕾特写到:
      
      在老年夫妻中,这一位的力量依赖于那一位的软弱,但是如果抽掉了那么一位,那么这一位的力量就失去了依赖而倒坍。谁知道力量和软弱到底是如何分摊的?我们不知道在一对老年夫妻中,什么属于这一位,什么属于那一位。在这里,图的年代太久,经常被修改涂抹,所以模糊不清。
      
      如果是妈妈留下来了,因为我们的亲密无间,是不是可以更好地减少她的寂寞?只是,就算我们可以从肤浅到深刻的聊任何话题,这能替代爸爸的相濡以沫吗?我不知道他们彼此之间有没有讨论或是暗自盘算过这个问题。爷爷去世的时候,奶奶难过的不能自已。葬礼后,她不断叨念着,你爷爷说了,他不会留我太久的。妈妈也许考虑过吧,不然不会跟我说:也不能嫁年龄大太多的人啊,男的本来寿命就要短,以后老了怎么办呢?《心是孤独的猎手》中,好像是那个姑姑的丈夫去世的时候吧,(记不太清)麦卡勒斯写到:
      
      为什么?相爱的人,有一方去了,为什么剩下的那一个不追随自己的爱人而去呢?仅仅是因为活着的要埋葬死去的?因为那些必须完成的有条不紊的葬仪?因为那个活着的人好像走到了临时的舞台上,每秒钟都膨胀到无限长,而他正被许多双眼睛观看?因为他要履行一种职责?或者,因为有爱,剩下的那一个必须活下来,为了爱人的复活——因此走了的人就没有真正地死去,而是在活着的灵魂里成长再生?为什么?
      
      
      回寝室,坐在床上,躲在帘子里重新阅读。是因为皮埃蕾特的母亲喜爱中国文化的关系吧,孝顺的观念在这个女作家的脑子里根深蒂固,整本书里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都和我们的祖辈、父辈惊人的契合。节俭,为儿女奉献一切,不给孩子们找麻烦,可同时有强烈的依赖着孩子们带来的温暖和热闹的慰藉。比起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代人,我们作为独生子女在赡养老人这件事上有着无人能言的特殊性。皮埃蕾特描述兄弟姊妹在老人病倒之后时说:
      
      他们确实是幼小的孩子,虽然头发花白,具有成年人的自信。他们相互仅仅靠着,回复了往日的手足情和从前面对父母权利时的相互默契。埋在心头的气恼都被忘记了,当初他们每人走自己的生活道路,并不一定与另一人的道路一致。再没有年长和年幼,他们出于平等地位,相互保护。于是许多从未说过的话说了出来,不就以前还不可能说的贴心话,现在显得如此平凡和无害……比不是一切都说了出来。每个人都是父母的孩子,另一个人不可能确切地知道这种关系是怎样的。
      
      独生子女的好处在于可以独享父母完整全部的爱。不用和兄弟姊妹争风吃醋,也无需对长期琐碎的照顾有干活干的多的抱怨。相对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分担责任和重担,没有人可以在内心彷徨不安时给与安慰,甚至是心有戚戚焉的彼此慰藉。不会有人再像自己一样爱你的父母,也只有自己才能给予父母周全的照料。寒假时候,和父母一起看八点档的电视剧。一个寡居的老太太要去住养老院。妈妈跟爸爸说:“以后啊,我们不能动的时候就也去养老院,不然真的是没办法。”我以为自己是足够思想前卫的人,那一刹那,我说不出肯定的赞同。时间停滞了30秒或者一分钟。我只能干巴巴的挤出一句:“恩,要找那种很贵很贵,条件很好的。”我实在没有勇气和自信拍拍胸脯说,瞎操什么心,我来照顾你们。我没有把握,或者说十分的不确定毕业以后回家,回到他们身边。即使有“父母在,不远游”,我也常常拿后面的“游必以方”来自我安慰。可是,看见皮埃蕾特和母亲一块儿去找养老院时,我坚定,养老院绝不是适合我父母的地方。无论有多好的基础设施和医护人员。没有道理让习惯了家庭生活的老人再重新适应集体生活的啊。爸爸我不确定,可是妈妈一点儿也不适合那个三姑六婆,暗自攀比叫劲儿的环境。即使妈妈与人相处的能力比我要好,可不与人发生矛盾,和气的和所有人相处并不意味着自在和快乐。
      
       “‘我老了’,她说。‘我也老了’,我说。她耸耸肩。”中国人说,“父母在,不言老”。我也常常爱在妈妈面前叹气说老了,总是会被骂。
      
      《体操》一章里,终于出现了一个老头。即使什么也没发生。我也曾想过,如果年迈的父母有一方去了,出现了一个令他们开心的人,我一定敞开心胸的接受。但不是全心全意。因为那封闭的一块是留给我逝去的父亲或母亲的,不容侵犯。但我会尽力,会真心的回报这个陪伴我孤单的父亲或是母亲的老人。我会深深地感激。不担心他或她能取代我父亲或母亲的在彼此心目中的地位,毕竟连我这个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不超过二十年时间的人都把他们紧紧刻在了心里,他们又怎么可能忘掉彼此呢?
      
      喜欢这本书是因为这是一个女儿写母亲的书,太能够感同身受。她的角度,思维方式,价值观都是我赞同的。但又有点儿不太喜欢书的后半部分。皮埃蕾特和母亲之间的无害的勾心斗角是我不能理解的。即使说母女间一定会彼此用心机,可是皮埃蕾特实在太过敏感了,任何一点儿风吹草动都让她思虑万千,以致于使文章阅读起来太过琐碎和劳累。
      
      感谢上天,让我的父母都身体健康,让我可以做幸福的忧天的杞人。
      
  •      在火车上读的。
       天气已经很冷了,下过两场雪。这本书让我想起刚刚过去的夏天。外婆和爷爷的相继去世。这个夏天,百无聊赖。我不曾问过妈妈的感觉。
       所谓的百无聊赖,实在不是什么轻飘飘的词,它真实,让人心紧。人在经历过一种仪式(以及仪式之前的百般周折)后,似乎会一下子老一些。仿佛本来坚硬的一些东西,开始从骨子里变酥,缺少韧度。
      
       老年人,有时会无理而神秘。死去的老年人,依然神秘,让人偶尔怀念,但一切都似乎合理了。他们以实实在在的消失,开阔了我的想象。就像一种法术。它不会令生活更充实、更美好或更完整,但让我身处“仪式”,端庄严肃。它不可避免,也不会被遗忘,想起它会想起哀伤。当然还有别的。
      
       一个人终要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但那一刻,大都已无力(或来不及)思虑这最后一步的力量,而只是急急地或草草地踏出那一脚罢。
       多希望。度过一生。在“走到人生边上”的时候,能对“死”有相当的认知。当咽下那提着一辈子的一口气,能不觉得窘促,亦不是渴求。是会心——那个长长的恍然被定格下来的姿势。
      
       这样的书,读到最后,还是受不住。……“去吧,亲爱的”……“不要鲜花,要小短句,亲爱的”……
       “要健康,要乐观,大孙女”……
       我想,鲜花也是要的……
      
  •     不认真读小说久矣!小说这东西,正在逐渐淡出我的读书生活,曾几何时,小说是我读书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现在,一是因为好小说似乎越来越少,二是因为时间零碎,读不起小说了,尤其是长篇的。我有个习惯,读小说一定要一气儿读完,零碎不得,感觉小说里有股“气”,一停下来,气就断了,续不上。于是,一天读完了《要短句,亲爱的》。
      
      作者是彼埃蕾特·弗勒蒂奥,是我所不知道一位当代法国女作家。这本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1”系列里的一种。由国内专家、学者组成的评选委员会的评选词这样说:
      
      在当代物欲横流的消费社会里,《要短句,亲爱的》这部篇幅不长却十分精致的小说是对美好的人性、对法国文学史上传统的人道主义精神的怀念和呼唤,小说中讲述的母女两代人之间的故事,是人人都曾遇到或即将面临的问题,主人公个人的独特经历因而显现出了人类生存的普遍悲剧性,这也正是小说的成功所在。
      
      “要短句,亲爱的”,是作者的母亲对女儿写作的教导与叮嘱,作者以此为书名,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悼念之情。全书再现了母亲在养老院里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真实地表达了自己与母亲在一起时错综复杂的微妙情感,执著的亲情和感人至深的母女之爱贯穿全书。本书的语言平淡简洁、朴实无华,是我深为喜爱的一路语言风格。简洁而朴实的文字,没有任何华丽的雕琢,也没有故作高深的词语,生活化、口语化的文字讲故事娓娓道来,很有感染力。读罢掩卷,如品清茶一盏。
      
      作者在致中国读者的前言里这样说:(本书在中国获奖)它意味着我在书中提出的问题,也许同样是中国当代家庭面临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上了年纪的母亲,女儿们必须面对这面无处不在的扰人的镜子,城市中随处可见成年子女为如何处置年迈的双亲而苦恼)。它意味着我内心争论并诉诸笔端的思想,在由几千年文明孕育的另一种文化思想中引起了共鸣。最后,它意味着无论相距多么遥远(我不单指地理上的距离),文学是连接不同文化的最可依靠的桥梁。在这个痛苦而又混乱的世界,再没有什么能比文学更令我快乐、给我受益的事物了。
      
      读罢189页的小说,感觉不“隔”。说的虽然是法国母女之间的事情,但却似乎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文学典型的普遍认知意义,在这本书里表现的是很充分的。作者的母亲从进入养老院到去世,历经七年。在这七年当中,作者常常要从500公里之外的巴黎赶来陪伴母亲,其间充满了疲惫、焦虑以及因为与母亲意见相左而产生的困惑和不愉快,母女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生了转变。面对生老病死这个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作者通过母亲这面镜子,审视了自己的成长、自己选择的生活和将来的最后归宿。
      
      父母的衰老和死亡,是子女或早或晚都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极为残酷和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这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问题,而对我们这些人到中年的人来说,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紧迫些。读完这本书,对自己的一些想法作了检讨和修正。在如何对待日渐衰老的父母的问题上,很多时候远非一个“孝道”那么简单,这其中所涉及到的很多问题,都需要重新理解,“人文关怀”似乎应该是处理这些问题的基本落脚点。
      
      法国是文学大国,一向出小说、诗歌,从古至今,好作品层出不穷。这本《要短句,亲爱的》虽然不是什么深刻或渊博的煌煌巨著,但是它所提出的问题发人深省,很容易引起共鸣。比起我们现下浮躁、浅薄和功利的那些所谓小说,这绝对是一部佳作,很值得一读。这一天的时间没白费,不错。
      
      顺便提一下本书的译者。这本书是北大的桂裕芳先生翻译的,桂先生是国内法语大家,翻译的莫利亚克作品堪称一绝,主要的翻译作品还有《追忆似水年华》(部分)、《九三年》、《自由交流》、《旧制度与大革命》、《纪德文集》等重要的法国文学、史学、哲学著作。其翻译文笔极佳,现在的某些翻译难以望其项背。本书读起来之所以不“隔”,与桂先生的翻译有极大的关系。
      
  •     不知道来如何评价她,或者她们!这并不是一本可以愉悦的看下去的书,也不是会让你伤感的书。她给了我一个讽刺的机会,让我觉得作者和母亲的生活本来就是一种讽刺。
      作者用一种自我中心的目光来看待母亲,母亲似乎威胁这她的生活?应该说她在害怕,害怕自己会成为母亲。她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去面对。未来生活本该是这样嘛?母亲她在想这什么?母亲在做什么?她为什么不能接受我们的心思?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在说我在想,我就是真理!那母亲呢?玻璃纸阻绝了什么?作者的思想?!不该有玻璃纸,是的不该有。但作者确让它存在着!我无法解释!
      我想要了解母亲,但是作者仅仅告诉我她思想中的母亲。许多人说在书里看到了母亲的希望,那就是每周一次“我”的到来,然而我却看到是母亲的绝望,“我”到来能为母亲带来什么呢?母亲我想多了解母亲!
      看书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赖川声的《红色的天空》,其实它们完全是两种类型,一个是舞台剧,一个是小说。可是我仍然无法摆脱《红色的天空》的影响,老人是一个有趣的群体。他们表明上埋没自我其实去极力的想去争取自我。我们是多么的残忍,明明能够感受到他们的自我,却认为他们是在试图摆脱我们的控制。老人接受我们的照顾,我们似乎是主人,可曾想我们真的是吗?于是老人们不堪忍受,寻找这一个他们的团体。他们进入老人院,我们离开了,老人们的自我这个时候还有什么用呢?因为已经没有人去关注它了。
      没落的天空是红色的!母亲的天空应该是什么颜色?
      
  •     第一次得知这部小说的名字可能在止庵的读书笔记里。但我怎么也回想不起来他是如何令我对它产生兴趣的。最终,我在A城的一个特价书店里找到了它。隔了半个暑假,用一个晚上和一个下午中的两个小时读完了它。
      
      简单的母女之情,被写得微妙复杂;或者换一下,微妙复杂的母女之情,被简单地概括在词语之中。带着冷静和自责,怀着爱和恐惧,以及不知道自己将把这种感情引向何方的困惑和欲罢不能。像把一个尚未愈合的伤口粗鲁地打开,仔细检查,再谨慎地缝上。也许是在寻找它不得痊愈的原因,也许在加速它的痊愈或者相反。至于痛苦,那是必须要重温和肯定的,不然怎么能证实这一切真的发生过?
      
      我为她的冷漠与残忍折服。我想她具备别的女性作家不具备的敢于直面人性的勇气和能力。她从各个细微处分析了死亡、衰老、爱、依赖、冷漠以及疲惫不堪的责任。她没有自欺欺人。她对自己足够残忍,不粉饰。最后三节《合同》、《睡衣》、《电话》,像一个不得不终止的句号。之前,全部是短句。
      
      法语原文应当有一种中文译本没有的顿挫感。如题所示,她的母亲一直对她说:要短句,亲爱的。她做到了。
      
      如何在他人的情感中作出决断:加入还是躲避?是否要引入个人生活?是否轻易地被打动然后联想到自身?如何保持冷静和冷漠?何时以及释放多少内心才算恰如其分?是否需要放纵?如何获取一个可以接受的尺度而不羞愧?这是我在阅读中尚不能解决的疑惑。
      
      
  •     今天,母亲在处理具体事务时的勇气使我很高兴。母亲照料谷粒,女儿才可能幻想月亮。 p26
      
      心意应该通过一层薄薄的物化形式腼腆的闪现。p50
      
      “你很聪明……”
      我,敌人,一下子就准确地被击溃了。因为母亲头脑敏锐,拐弯抹角地突然一句话就能使我目瞪口呆。她看得很清楚,比我清楚,我只不过是狂热的傻瓜,而她可以在顷刻之间给你揉拌出一种尴尬的处境,为你端来端端正正的真理,不需要借助任何书籍,就像当年她在当主妇的光荣时刻为我们准备鸡蛋烘饼或圆球蛋糕一样。那么这为什么毫无用处呢?在她暮年的艰难道路上既无助于我也无助于她,而我们仍相互碰撞着前行,砰,砰……
      
      P73
      
      她爱打扮,但通过我。P82
      
      《要短句,亲爱的》法国 彼埃蕾特 弗勒蒂奥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是一本关于母女关系的书,如译者在书的序言中所写,“女儿作者在书中使用的是贴近生活的简捷而朴实的文字,没有静心雕琢的微妙而华丽的词汇,真挚的情感在流畅自然的叙述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对母亲的爱,它比‘孝道’更丰富,也更具有人情味的魅力。”此书是2001年评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内容没什么惊人之处,不是什么实验戏剧后现代超现实或魔幻主义作品,也不涉及种族歧视战争女性主义,背景也是日常生活,对喜爱猎奇和注重情节的人来说,可能不是很有吸引力。而它却正是在平淡之处打动人的。
      
      作者的母亲是位有教养的中学教师,也是位典型的法国女人,注重自身气质。全书以自述形式再现了母亲在养老院里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母亲在养老院里用“项链”,“裙衣”,“手提包”迎战,她的敌人是衰老和随之而来的死亡,当然还有其他养老院的老人们。她要显得比他们更有独立的能力,这个“甜言蜜语的伪善女人”从来不承认疼痛,因为这跟“衰老这个高贵与极端的苦难”相比“只不过是个小玩意”;她害怕犯错,遗忘事情,孩子们有权利做蠢事,因为他们不老,而她不可以。
      
      母亲和女儿总是奇怪的对手。作者和母亲为了首饰,睡衣争执,跟母亲在一起是总是感到困惑却始终不肯承认和母亲在一起是感觉很好。“即使母亲死了,远去了,被关在棺材里,头上顶着那一大块花岗石石板,我们之间拐弯抹角的对抗仍然在继续。”
      
      这本书并不适合焦躁的年轻人读。因为他们会觉得现在审视母女关系还太不符合潮流。“母女关系”在他们眼里,是落伍的“关系”。作者正值中年,文字格调优雅沉稳。小说被分成若干小主题,独立也可成文。里面很多妙趣横生的比喻,或许可为现在注重内心体验派的blogger们所欣赏??
      
      比如这段:
      这是一片乌云,与世界一样大。如果我拣出其中一件操心事,试图找到解决办法,使它变小,变钝,她立刻转到另一件事。我们可笑地相互追逐,从一点到另一点,就像是昆虫。【。。】然而今天,从乌云中浮现了一件小小的心事,一件可以摸得着的,紧急的,小小的心事。连衣裙。她需要一件连衣裙。
      
      p61
      
  •     她的母亲已经衰老,她自己也是母亲,现在也正飞快地向衰老奔跑。她是她暮年的支持,而她是她暮年的镜子。她们是奇怪的对手,相互碰撞着前行,砰砰砰……
         她害怕被遗忘被抛弃被视而不见,她情不自禁地拉紧手中的线,用深夜里哀怨的电话用无力的恐慌的眼神用哆嗦的手杖来加重自己这边的砝码。
         她时而脆弱时而又坚强了一点儿,她知道用自己的年纪和丰富的经验可以重新控制周围的人,但这是暂时的,不安总是在她眼眶深处跳动。
         她努力打起精神,去理发去买新的裙衣去做客去看医生,小心翼翼地在养老院里那些汹涌的规则和比较中穿行。
        她依靠着她更依赖着她,她等待她一周一次的探望,等待她唤醒她出门面对世界的勇气,顺从地跟随着她,她是她的盾牌是她的反应接受器,当她坐在理发店里的时候,她双腿并拢乖乖地等候。谁是母亲?谁是女儿?她一点点放弃自己的领地,而她并不那么情愿地接受一个带着皱纹总是在哭泣在抱怨的孩子。她不希望母亲衰老,母亲也不希望她衰老,母亲必须踏踏实实地守着岗位来支持她,而她也必须踏踏实实守着岗位来支持母亲,她们的愿望正面相撞,像是固执的撞锤,但由于强烈的撞击而几乎固定不动了。
         “我希望母亲始终不变,我可以时时跑向她,对她说‘我十三岁了,肚子疼,胸部发胀……’‘我三十岁了,不笑时眼角也有了皱纹,我的身体不再属于我,生育吞噬了我的时间,男人是陌生人’‘我五十岁了,不会再有孩子,我的身体变粗,我不停地与身体搏斗,男人不是我的朋友’‘我六十岁了,孩子们不再看我,男人们对我视而不见,我属于第三类,没有名字没有性别的第三类,我害怕……’‘我八十岁了,是没有母亲的婴儿,很丑,发育不全,没有人俯在我摇篮上笑,我是怪物,要被生命排除的怪物……’”
         “我是叛逆的女儿,我也是顺从的女儿,我信任自己因为一位母亲在关照我,我不信任自己因为我受到一位母亲的关照。我坚强因为她珍惜我,我脆弱因为我珍惜她。”
         她知道自己想躲避的其实是步步紧逼的暮年的自己,她看到她的软弱就像看着十年后的自己,她陷进她的生活里,清晰地感受到周围世界对老年人的漠视和冷淡,她为她生气也是为将来的自己而愤怒——“老年人像天使,没有性别,发式也不引人注意。”“太老气。最后的判决。‘老气’的女士是没有公民权的,‘老气’的女士不性感,应该从这风景中划掉,当然不是指肉体,现在不这样干了,人们很和气,只是视而不见,这一类的大量居民突然之间在眼前消失了。”“对于这个不是疾病的疾病,对于极度的衰老来说,不存在集体,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其他的老人至多是无用的,最糟是有害的。衰弱的皮肤相互磨擦,并不能使肉体振作,相反会更快地使骨架露出来。”“那些既无脑萎缩又无老年痴呆,既不瘫痪,也不生病,只是老而又老的人,是找不到避难所的,没有为这些大老人内设立的儿童室,没有为这些布满皱纹的婴儿使用的摇篮,没有照顾这些干枯孩童的母亲,没有能为他们消除干渴的奶瓶。”
         ——一直是这样的吧,太健忘的人类,太贪慕青春的社会,太害怕“衰老”像传染病蔓延的我们,我开始想象我的骨骼脆弱不堪一击,开始想象睁大眼睛也看不清楚镜子中的自己,颤巍巍将口红涂得过于鲜艳,甚至开始想象无法靠自己穿上一件体面的裙子,稀疏的头发无法遮住顶上那一小块粉红色头皮……
         我被作者彼埃蕾特·弗勒蒂奥所不能隐藏的矛盾、迷惑、犹疑、愤怒和爱击中,不不,我被玻璃纸后面的老人拉住了,所以我也伸出手,他们像孩子般笑了。
  •   对父母,永远只有无条件的付出,发自内心的付出,而不是完全的义务使然.
  •   我用一个小时候把这本书翻完,前面一部分看得仔细些。直到我意识到多想无益,就停了下来,把书挂上网转让。。。。哈哈哈
  •   2009-03-30 09:36:01 桃桃  我用一个小时候把这本书翻完,前面一部分看得仔细些。直到我意识到多想无益,就停了下来,把书挂上网转让。。。。哈哈哈
    恩恩~~我理解你
  •   既然这么爱母亲,点解还要送她去养老院?
  •   拜托,进养老院在海外是件很正常的事儿,别拿中国标准衡量~
  •   国外的爱也是有局限的嘛这么看来
    至少无法承受没有距离的爱
    我要是爱一个人
    就要时时刻刻的同ta在一起
  •   楼上的,“时时刻刻的同ta在一起”只是个幻想~
  •   我看了这书的题目,还以为是教语言的。。。
  •   这书挺好的 读了影响很深刻。
  •   残忍 几乎读不下去
  •   从南图借来,过了2天就还回去。
    看了开头的几十页,读不下去了。或许是太意识流了。
  •   这篇小评我喜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