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是谁

出版时间:2006-1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傅晓微  
Tag标签:无  

作者简介

1963年生,文学博士,主要学术兴趣在犹太文学与中西文化比较上。在《外国文学评论》、《社会科学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报》、《光明日报》及《Judaism》等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20多篇,出版了著作3部。代表作有“The ConfusionOf、ludaism and Christtamty jn Contemporary ChirleseLetters”、《辛格“民族忧煎情结”探析》、《雅夏真是个犹太唐璜么——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质疑》,《“辛格热”与当代文坛新走向》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辛格特点与辛格研究热点  第一节  “谜一般辛格”的两大特点    1超常早慧的哲学头脑    2独树一帜的犹太作家  第二节  50年辛格研究的四大热点    1关于辛格作品权威文本的争议    2辛格作品的“现代”、“后现代”批评    3关于辛格作品的魔鬼、撒旦、阴魂研究    4关于“以色列的叛徒”的论争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辛格上帝观  第一节  东欧犹太文化的主要成分    1犹太“圣书子民情结”    2犹太“弥赛亚情结”      3哈西德派和米特南丁派  第二节  辛格家庭背景与创作源泉    1浓缩犹太文化精髓的拉比世家    2哥哥约书亚与哈斯卡拉运动  第三节  辛格上帝观的形成和演变    1捉摸不定的辛格上帝观    2辛格上帝观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与斯宾诺莎上帝观的纠缠    1辛格与斯宾诺莎上帝观的不解之缘    2辛格、斯宾诺莎上帝观的微妙差异第三章  辛格创作思想及其创作实践  第一节  创作原动力:民族忧煎情结    1辛格创作思想与民族忧煎情结    2民族忧煎情结的发展与求解      3民族忧煎情结的困扰与释放    第二节  批评家与辛格的距离:雅夏形象解读(一)    1批评家笔下的浪子、唐璜     2辛格笔下的民族之子  第三节  关于雅夏的“污点”:雅夏形象解读(二)    1雅夏“劣迹”辩诬    2雅夏对玛格达之死的“责任”      3雅夏“偷窃”的寓意    4民族忧煎情结与辛格人物解读第四章  辛格在中国  第一节  辛格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概貌    1辛格作品引进概况    2辛格作品的译介阶段    3辛格作品的研究阶段  第二节  辛格对中国先锋作家的影响    1从卡夫卡到辛格:先锋作家的大致走向      2从卡夫卡转向辛格的三大类型  第三节  《傻瓜吉姆佩尔》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    1国际《傻瓜吉姆佩尔》研究扫描    2国内对《傻瓜吉姆佩尔》的解读    3《傻瓜吉姆佩尔》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第四节  中译本对辛格和犹太教的误译、误读    1关于“两教”核心术语的误读误译    2其他关于“两教”的误译    3多种宗教术语混译    4误译“两教”对研究的误导    5误读“两教”原因考结语主要参考文献辛格主要作品致  谢

编辑推荐

《上帝是谁:辛格创作及其对中国文坛的影响》编辑推荐:辛格,197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部著作介绍了当今国外的辛格研究动向,并从辛格的文化背景着手分析了辛格的上帝观的形成与演变,在此基础上提出“民族忧煎情结”的新概念,作为探讨辛格创作实践的一条主线。书里的不少内容对于我们全面了解辛格是很有帮助的。尤其可贵的是,傅晓微还指出了我国辛格作品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又通过文本分析梳理了辛格对我国新时期文学的多方面影响。因此,《上帝是谁:辛格创作及其对中国文坛的影响》具有作家研究与比较文学兼而有之的特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上帝是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